生物膜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防治神经损伤的应用_乳腺癌根治术神经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生物膜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3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生物膜包绕手术野神经,术后随访观察患侧上肢功能。结果:34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均未发现肿瘤复发;4例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异常(11.8%),1例患侧上肢水肿,活动障碍(2.9%)。结论:应用生物膜包绕可有效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神经损伤,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神经损伤;生物膜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3-3542-01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对I、II期患者,目前临床多以改良根治术治疗为主,但手术时易损伤局部血管、淋巴管及神经,术后易发生患侧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受显微外科使用生物膜减少术后粘连[1]启发,笔者尝试在3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使用生物膜包绕手术野神经以防治其损伤,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74岁,其中25~39岁6例,40~60岁26例,61~76岁2例。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临床分期Ⅰ期7例,Ⅱ期27例。手术方式均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1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黏液腺癌1例,早期浸润性癌3例。
  1.2 手术方法:取横向切口,切开皮肤后,游离皮瓣,将全乳房整块分离直达腋窝,显露胸大肌、小肌,然后清扫腋窝及胸壁的淋巴及脂肪组织。清扫时注意不要损伤血管及神经,神经周围组织清扫完毕后,为防止肿瘤种植性复发,用43 ℃左右蒸馏水对手术野进行充分冲洗浸泡,吸净冲洗液,以聚乳酸生物膜包绕所有血管、神经,然后以6~0或7~0无创伤线缝合于神经外膜或血管外膜。腋下放置引流管,缝合皮肤,切口、腋窝加压包扎,引流管接负压吸引,24~72 h后拔除引流管。
  
  2 结果
  
  本组34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年,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29例无患侧上肢感觉异常及活动障碍(85.3%),4例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异常(11.8%),1例患侧上肢水肿,活动障碍(2.9%)。
  
  3 讨论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对Ⅰ、Ⅱ期患者,目前临床多以改良根治术治疗为主,但术后易发生局部种植复发、患侧上肢水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其术后生活质量。
  资料显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为手术野组织粘连、瘢痕形成及神经损伤,局部淋巴结清扫后引起的上肢水肿也可加重患侧上肢功能障碍[2]。国内范忠林[3]等研究显示,对于Ⅰ、Ⅱ期乳腺癌,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的发生率。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保留肋间臂神经确实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但由于基层医院条件所限,术后手术野粘连较多,且对于术中误钳、误切的神经通常只能放弃保留,因而手术疗效受到一定影响。受显微外科使用生物膜减少术后粘连[1]启发,笔者尝试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使用生物膜包绕手术野神经,以创造一相对密闭的环境,同时阻隔外部环境对再生神经的影响,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以减少术后神经与周围软组织的粘连。本组34例中29例无上肢感觉异常及活动障碍,疗效满意。因而笔者认为用生物膜包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野神经可降低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障碍,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部分神经被误切断后可用4~0无创伤线依次搭配缝合神经束膜或者束组,采用改良Kessler,s法或内“8”字缝合[4],再以生物膜包绕,但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其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卢 宏,崔永光,李 君.应用生物膜防止腕部屈肌腱术后粘连[J].医药论坛杂志, 2005,26:50.
  [2] 林擎天,黄新余.经典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1997,4:43.
  [3] 范忠林,宋振川,李海平,等.乳腺癌手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J].中华外科杂志,2001,39:773.
  [4] 谢 峰,李青峰,顾 彬,等.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J].整形再造外科杂志,2004,1:144.
  收稿日期:2008-07-31

推荐访问:乳腺癌 根治 改良 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