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多潘立酮混悬液为什么注销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8-2779-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为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病程迁延,常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劳动。总结近年来我们应用多潘立酮治疗FD患者8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设立甲氧氯普胺组86例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5例,女51例,年龄18~70岁,均符合FD的诊断标准:(1)上腹痛、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部不适症状至少持续4周。(2)2周内未接受治疗。(3)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上述疾病史。(4)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5)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6)无腹部手术史。本组86例患者中,出现上腹痛、上腹胀、嗳气33例,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53例,均在半月前经内镜、B超、实验室检查排除消化性溃疡、胃肿瘤等肝、胆、胰疾病。
  1.2 治疗方法:将入选的172例于治疗前常规做血尿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并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86例,治疗组予以多潘立酮10 mg每日3次,饭前15~30 min服用、疗程1个月,对照组予以甲氧氯普胺10 mg,每日3次,饭前15~30 min服用、疗程1个月,服药期间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及其他药物,治疗中每周门诊复诊1次,询问并记录相关症状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痊愈为症状消失,随访1月无复发;好转为症状缓解但有时仍感不适;无效为症状无好转,结果见表1。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头痛、失眠1例,腹痛、腹泻1例,对照组:发生头痛、失眠1例,腹痛、腹泻2例,两组均未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和椎体外系的不良反应,两组病例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及心电图检查同治疗前后相比无差异。
  
  3 讨论
  
  F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清楚,目前认为FD的发病机制为:(1)上胃肠动力障碍,常见胃固体排空延缓,近端胃及胃窦运动异常、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失常、胃电活动异常。(2)胃感觉过敏[1]等。针对FD的症状特点及发病机制应用胃动力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因多潘立酮是一种合成的苯咪唑类衍生物,为一种多巴胺受体拮抗剂,通过拮抗胃肠道多巴胺受体,特异性的作用于上消化道,可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增加胃窦收缩次数,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有效解除上消化道动力障碍症状[2]。本组观察显示:多潘立酮治疗FD有效率81.3%,而甲氧氯普胺有效率54.6%,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均少,也未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和椎体外系的不良反应,停止用药后头痛、失眠、腹痛、腹泻不良反应缓解。由于多潘立酮治疗FD的有效率高,耐药发生率低,价格便宜是目前基层医院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首选药物之一。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等.内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0.
  [2] 上海多潘立酮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组.多潘立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4):220.
  收稿日期:2008-04-24

推荐访问:消化不良 临床 观察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