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_高血压患者介入治疗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2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高血压患者,观察其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结果:120例高血压患者中共出现各种外周血管并发症18例,发生率为15.0%。其中穿刺部位出血或皮下血肿10例,假性动脉瘤5例,并发动-静脉瘘1例,腹膜后血肿1例,肺动脉栓塞1例。结论:在高血压的介入治疗中,我们要积极防治患者的外周血管并发症,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高血压; 外周血管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092-02
  
  高血压的介入诊断与治疗是介入放射学在神经系统的应用,已成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它使许多以往不治或难治之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但是高血压病的介入治疗也是外周血管并发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近年来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很多研究的焦点也开始集中在了解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机制与机理上。我院2007年2月到2009年3月对120例高血压采取急诊介入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2月到2009年3月因诊断或疑诊高血压而行选择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共120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40~91岁,平均(67.5±4.8)岁。原发性高血压按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确定,病史6个月~43年,其中1级20例,2级20例,3级80例。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即作导联心电图,明确发病时间,评价心功能。于发病12h内行PCI术,PCI从常规的操作步骤,采用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支架常规使用,由熟练的心血管介入医师进行,尽可能在入院后90min内完成,多支血管病变者本次仅处理症状相关血管。
  
  2 结果
  
  120例高血压患者中共出现各种外周血管并发症18例,发生率为15.0%。其中穿刺部位出血或皮下血肿10例,假性动脉瘤5例,并发动―静脉瘘1例,腹膜后血肿1例,肺动脉栓塞1例。
  
  3 讨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所导致的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与心脑血管疾病和靶器官损害关系密切。2005年美国高血压学会(ASH)提出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结构的改变。有研究研究显示,高血压是造成我国≥40岁成年人死亡的首要可预防性因素。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等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在高血压外周血管并发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上,高血压时,血流对血管壁的机械作用增强,继而发生结构和功能的系列变化。同时,加速了弹性动脉及肌性动脉的粥样硬化过程,常常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和下肢动脉等部位,从而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等大血管并发症。其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异常主要表现为:①由于血管结构改变,管壁增厚,僵硬度增加,导致动脉顺应性和扩张性减退;②局部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对各种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明显增高;③高血压时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缩血管物质如内皮素增多,舒血管物质如一氧化氮减少,使收缩功能增强,舒张功能减弱,从而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造成外周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有:①术者原因,穿刺点选择不当,穿刺技术不熟练,多次反复穿刺同一部位。②患者自身原因,如严重的动脉硬化迂曲、血管畸形、凝血功能差、体质过胖或过瘦;耐受性差,术中肢体活动易鞘管打折,术后过早活动。③压迫止血方法不当。④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所致。⑤其他器官病变引起。
  在外周血管并发症的防治上,实施高血压PCI治疗建议更高的压力扩张支架,使支架充分扩张,达到或略大于目标直径,与血管壁密切接触,有助于预防再狭窄。需要注意的是,进行高压球囊扩张时,有可能发生肾动脉夹层,严重时甚至肾动脉撕裂,故必须选择合适的、低顺应性的球囊,以防过度扩张。术后鼓励病人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同时由于本组AMI患者多为初次患病,术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极为重要。首先应让病人及家属了解焦虑、恐惧、紧张的情绪对治疗及康复不利。因精神紧张、焦虑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引发心率加快、心肌耗氧增加,诱发冠脉痉挛、心律失常的危险,护士要做好解释工作,介绍治愈病例,予以关心和安慰,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对家属和病人进行系统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的介入治疗中,我们要积极防治患者的外周血管并发症,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智章,张爱宏.外周血管超声彩色血流成像[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5-96
  [2] 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协作组.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总结报告[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5):329-333
  [3] 王薇,赵冬.中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12):246-247
  [4] 任风学,刘义秀,尹吉东,等.急诊冠状动脉介入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06,8(4):253-254
  [5] 韩清丽.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对比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1:132
  [6] 胡丽娟,沈琼.家庭运动指导对急性心肌梗塞忠者心脏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5-6
  作者单位:300280 天津市大港油田职工总医院外科

推荐访问: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 介入治疗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