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症14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出血症怎么判断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4-3706-02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B      新生儿出血症(hemorrhagic disease of the new born,HDN)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活力下降而引起的自限性出血性疾病[1]。至20世纪60年代各地陆续规定新生儿出生后常规注射维生素K1,目前此病较少发生[1]。2000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共收治14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4例患儿中女10例,男4例,均为足月顺产儿,无产伤史和母体用药史。入院日龄24~72小时10例,15天2例,25天1例,28天1例。农村11例,城镇3例。
  1.2 临床表现:其中10例均以突发性消化道出血为主,呕吐新鲜血及便血,其他无特殊异常,出血量多少不等,约30~80 ml,脐部残端渗血3例,1例为30天患儿,以婴儿腹泻、贫血收入院,入院第二天出现抽搐。查体:中度贫血貌,体温、呼吸、心率均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新生儿反射正常。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84×1012/L,血红蛋白85 g/L;凝血象:PT 16.5s,APTT 42.3 s,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出血时间均正常。X线胸片:心肺未见异常。头颅CT:脑出血。
  1.3 治疗方法:14例患儿入院后均给予保暖,加强护理。禁食、洗胃、静滴维生素K1、立止血、输血等对症治疗,24小时内出血停止。其中1例给予抗惊厥及高压氧治疗,抽搐停止,出血灶逐渐吸收。
  
  2 结果
  
  14例患儿均临床痊愈。6个月随访1次,体检、实验室检查、脑CT检查均未见异常。
  
  3 讨论
  
  HDN的发病原因是维生素K缺乏,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7天由于生理性维生素 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X中度下降而引起出血。造成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有:母乳喂养,尚未添加辅食[3],孕母患肝脏疾病或孕期使用抗惊厥、抗凝及抗结核等维生素K抑制药物,孕母维生素K通过胎盘量很少,胎儿肝内储存量亦低;胎儿时期肝酶系统不成熟,新生儿早期肠道菌群尚未建立,致维生素K合成不足;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仅为2 μg/L,而牛乳中为50 μg/L,初乳中含维生素K极少,使维生素K摄人不足,故母乳喂养者多见;新生儿有先天性肝胆疾病、慢性腹泻,影响肠黏膜对维生素的吸收。诊断HDN应考虑以上原因。对患儿有呕血症状,疑似新生儿出血可能者,要询问喂养史、婴儿出生时维生素K注射史。仔细检查皮肤改变,注射部位是否出血,脐部残端有无渗血等,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HDN临床上可分为早发型、典型和晚发型三种类型。本组典型病例13例,晚发型1例。14例患儿均未给予维生素K预防性注射(漏注射或无条件常规注射),晚发型患儿为纯母乳喂养,长期腹泻,并有广谱抗生素用药史。本病虽属自限性疾病,但未及时诊断和治疗仍会导致死亡。提醒从事产科和儿科的医务人员在新生儿出生后应常规注射维生素K1,对有腹泻病史或因感染性疾病使用广谱抗生素者应追加注射维生素K11~5 mg,以防晚发型出现导致颅内出血的发生。预防本病非常重要,新生儿每日维生素K需要量约为1~5 μg/kg,出生后常规1次肌内注射维生素K1 1 mg,可有效阻止本病的发生[2]。妇产科医生亦应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凡母孕期使用了抗凝、抗惊厥及抗结核药者,产前应给予维生素K110 mg肌内注射3~5天,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出血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希如,秦 炯.儿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201.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80.
  [3] 熊锦清,柯 桦,梁 创.维生素K缺乏引起婴儿出血症的临床回顾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0):58.
  收稿日期:2008-07-15

推荐访问:新生儿 血症 临床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