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伤员的异常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产品异常改善对策报告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2-1880-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煤炭行业为高风险行业,大多数伤员在治疗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心理反应。对此,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根据不同伤员的各种异常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获得了伤员的积极配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65例均为男性,年龄21~55岁,平均(35.8±12.4)岁。多以“全身多处砸伤”收住入院。受伤部位以四肢、腰背部居多,其次为胸腹及脑部。
  
  2 井下伤员的异常心理反应
  
  2.1 焦虑:此类伤员在受伤时往往无思想准备,对严重的伤痛、迅速的角色转变等难以接受和适应。在入院初期,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敏感多虑、沉默,不愿与人交谈等。焦虑的心理主要是对自己的伤病转归担心。另外,突然与家人和工作单位隔离,一时难以适应医院环境,也可以出现分离性焦虑。
  2.2 恐惧:此类伤员由于突然遭受意外,常表现为惊恐不安,有的则处于情绪休克期表现出意外的镇静与冷漠、不愿与人交谈,表情淡漠、木僵,有的拒绝救治,有的害怕再次被伤害,要求医护人员为其隐瞒真实姓名。
  2.3 绝望:此类伤员常因意外受伤,且病情严重,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有的希望医护人员尽快联系其家属来医院探望;有的害怕终身残疾而表现出情绪暴躁或极度忧虑、悲哀;有自杀未遂者可能再次自伤或者绝食等,对治疗不能积极配合等。
  2.4 个人应对无效:此类伤员尤其是受到意外伤害的伤员,心理极不平衡,认为自己受伤是不公平的。加上看到自己的前途及事业受到影响,便焦虑烦恼,自制力下降,常将怒气向家人及医护人员发泄。
  2.5 自我形象紊乱:此类伤员害怕终身残疾而表现出情绪暴躁或极度忧虑、悲哀,害怕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自己心爱的工作,还怕失去被爱的权力,产生既盼早日治疗,又怕终身残疾连累别人,有时甚至有自伤行为。
  
  3 心理护理对策
  
  3.1 心理疏导:鼓励伤员用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说出自己忧虑、害怕、关心或希望实现的事情。
  3.2 心理支持:在伤员面前要沉着、稳重、严肃、有序地进行抢救护理,帮助伤员建立必要的心理准备。对伤员的病情变化、治疗过程及效果,作适当的解释或预告,以安定其情绪。
  3.3 提供安全和舒适环境:尽快联系其家属来院陪伴伤员,不向伤员提任何要求,暂时认同伤员的应对方式;与伤员交谈时,态度要和蔼,表示对伤员的理解和同情,为伤员提供安静的环境。
  3.4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鼓励伤员勇于面对现实,提高伤员的自信心,指导伤员有效地使用心理防卫性措施。
  3.5 主动与伤员行“心理换位”,谅解伤员的过激行为,对自杀未遂者不能训斥、嘲讽、讥笑,及时医治或积极预防伤员的心理创伤,使其在心理上尽快适应急诊情况。
  3.6 动员社会支持系统给伤员以心理支持:此类伤员系意外受伤,多数无家属护送入院。护理人员应尽快联系其家属或亲友到院,将伤员的病情及配合知识告知,并指导其支持和鼓励伤员。
  
  4 讨论
  
  意外伤害是一种短时间内发生或加重的、意料之外的、渴望紧急就医的疾病,从而伤员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一系列心理反应,甚至造成机体的持续应激状态。若得不到及时的调节、控制,既可能加重伤员的疾病,又有碍于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在65例伤员中,经过及时有效地心理护理之后,都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除1例因伤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64例伤员,全部治愈出院。因此,在对伤员进行有效救治的同时,尚需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措施。使伤员在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或稳定的情绪下,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保障急诊处理有条不紊地开展,有利于伤员自身的健康。
  收稿日期:2008-02-29

推荐访问:伤员 井下 对策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