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术后吃什么好_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我院58例采用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娩出胎儿,缝合子宫切口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没有延长手术时间,亦没有增加术中出血及术后病率。结论: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是可行的,但对于较大的肌壁间或黏膜下肌瘤,术前要作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妊娠;子宫肌瘤;剖宫产术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1-1664-02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B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0.3%~7.2% ,是产科常见的高危因素,近年来,随着高龄产妇的增加及超声诊断的普及,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是在剖宫产术中是否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尚有争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1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分娩人数1 612例,其中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58例,术前诊断45例,术中诊断13例;肌壁间肌瘤26例,浆膜下30例,黏膜下2例;肌瘤直径大小为0.6~8.0 cm,肌瘤多发18例,单发50例;产妇年龄23~46岁,初产妇39例,经产妇19例;孕龄为35~41周,其中头位56例,臀位2例。
  1.2 手术方法:采用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娩出胎儿,缝合子宫切口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在瘤的基底部或周围注入缩宫素12~20 U,根据瘤的位置、大小及数目选择合适的切口。前后壁肌瘤位于宫体部以上的浆膜下或肌壁间肌瘤选择纵切口,位于子宫下段的选择横切口。在肌瘤表面切开假包膜达肌瘤核,鼠齿钳钳夹肌瘤向外提拉,用食指或刀柄在假包膜与瘤核之间快速钝性分离,较大的壁间肌瘤剥离时应注意尽量不穿透宫腔。用1号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瘤腔,再褥式缝合子宫切口。另外直径0.05)。
  2.2 病理报告:55例(3例因肌瘤较小而未做)病理报告均为平滑肌瘤,其中红色变性2例。
  2.3 术后和产后随访:58例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均无发热和感染,腹部切口甲级愈合;产后42天检查产妇子宫复旧良好,恶露持续时间及产褥方面无明显差异。产后半年、1年、2年随访,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3.1妊娠期肌瘤增长较快,肌瘤易变性且红色变性为多,肌瘤与周围肌层界限不清,不易辨认,B超检查易漏诊;肌瘤可引起流产、早产、胎位异常、子宫复旧不良、产后感染等。
  3.2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有必要的,可行的。因为:肌瘤影响子宫复旧、出血、增加盆腔感染;产后激素水平下降虽可使肌瘤缩小,但不能完全消失,如将肌瘤留在子宫上,则给患者留下了祸根和隐患,如肌瘤变性出现腹痛或肌瘤增大伴临床症状仍需再次手术;足月妊娠时子宫肌瘤的边界清晰,易分离,且子宫对缩宫素敏感,出血增加不多,手术难度亦无增加。所以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既减少了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安全娩出胎儿,又大大减少因肌瘤而再次手术的机会,避免给患者造成心理上和经济上的负担。
  3.3 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尽量从同一切口内取出多个肌瘤减少出血;尽量保留周围组织,子宫壁无需修剪过多,避免与宫腔相通,以防缝合困难及缝后子宫严重变形;缝合时不留死腔;如前壁浆膜下肌瘤较大且影响胎儿娩出,可先行肌瘤剔除再行剖宫产;术后应用足量抗生素、缩宫素。
  收稿日期:2008-02-26

推荐访问:时行 剔除 子宫肌瘤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