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带蒂腓骨移植_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结合中药治疗胫骨骨缺损

  【摘要】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结合中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胫骨骨缺损患者分别采用带蒂腓骨移植(西医组)和带蒂腓骨移植结合中药(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术后随访5~3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明显排斥反应,无供区肢体功能障碍。16例供受区创口均I期愈合,监测皮岛成活并与周围组织正常愈合,X线片示移植骨与胫骨骨性愈合。西医组8例:其中1例于术后第二天出现血管危象,经及时手术探查清除血栓而转愈,手术修复次数>1者为1例,占12.5%,该组平均骨愈合时间为17周,平均住院时间为68天,平均住院费用为3.4万元,平均病程为91天。中西医结合组8例无血管危象发生,手术修复次数为1,平均骨愈合时间为14周,平均住院时间为52天,平均住院费用为2.8万元,平均病程为73天。结论: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结合中药治疗胫骨骨缺损能更有效地防止血管危象、皮瓣坏死等手术并发症,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带蒂腓骨移植;中药;胫骨骨缺损;治疗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5-2258-02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A
  
  2004~2007年我们对16例胫骨骨缺损患者分别采用带蒂腓骨移植(位)(西医组)和带蒂腓骨移植(位)结合中药(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并随访5~36个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2~57岁,平均为35岁,骨缺损原因有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骨髓炎、骨肿瘤、先天性疾病等,骨缺损长度5~16 cm,平均11 cm。
  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采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中西医结合组采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结合中药辨证论治。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骨缺损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术前准备:除行全身情况术前检查外,还需行供受区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检查,以详细了解供受区的血管分布,有无可供接驳的血管,是否需要桥接。骨髓炎患者尽量在窦道清除,病灶分泌物培养为阴性后进行手术;恶性骨肿瘤患者术前术后采用相关辅助化疗。
  1.3 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西医手术方法。
  1.3.1 首先处理受区:清除胫骨骨折断端的肉芽等软组织,钻通髓腔;骨髓炎行病灶彻底清除;肿瘤行根治性切除;先天性胫骨部分缺损则钻通髓腔。然后找到可供接驳的动、静脉,并作好标记。必要时解剖出大隐静脉以作桥接准备。
  1.3.2 再处理供区:设计并切取带动、静脉蒂,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皮瓣。切取的腓骨长于骨缺损3~5 cm;皮瓣面积比受区大1/4;监测皮岛与腓骨血供同源,大小约5 cm×3 cm;自始至终注意保护好血管蒂。
  1.3.3 带蒂腓骨皮瓣通过顺行或逆行移位于同侧胫骨骨缺损区,而游离腓骨皮瓣则通过吻合血管而移植于对侧胫骨骨缺损区。对移植(位)腓骨行可靠内固定或外固定,骨缺损较大者加用同种异体骨行复合骨移植。术中吻合的动、静脉数比例为1:2,并防止血管蒂扭曲、牵拉或受压。供区皮肤缺损取大腿中厚皮片植皮修复。
  1.4 术后管理:西医组主要为传统的抗炎、抗凝、抗血管痉挛治疗,维持室温在25~27 ℃,禁烟,局部照灯理疗等。中西医结合组除上述西医传统方法外,早期加用中药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类汤剂煎服,每日1剂,以《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加减为基本方(当归尾、黄芪、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地龙丹参、川牛膝、土鳖虫、全蝎、僵蚕);后期加用补气养血,续筋接骨汤剂煎服,每日1剂,以《林如高正骨经验》壮骨续筋汤加减为基本方(熟地、淮牛膝、川芎、当归、续断、补骨脂、骨碎补、煅自然铜、制乳香、红参、山药)。
  
  2 结果
  
  16例患者均无明显排斥反应,无供区肢体功能障碍,供受区创口均I期愈合,监测皮岛成活并与周围组织正常愈合,X线片示移植骨与胫骨骨性愈合。
  西医组8例:其中1例于术后第二天出现血管危象,经及时手术探查清除血栓而转愈,手术修复次数>1者占12.5%,该组移植骨与胫骨愈合时间为12~26周,平均17周;住院时间为42~122天,平均68天;住院费用为1.31~7.012万元,平均3.4万元,病程最短者为69天,最长者140天,平均为91天。
  中西医结合组14例:无血管危象发生,手术修复次数为1,移植骨与胫骨愈合时间为10~23周,平均14周;住院时间为28~102天,平均51天;住院费用为1.08~6.2万元,平均2.9万元,病程最短者为51天,最长者119天,平均为78天。
  
  3 讨论
  
  3.1 胫骨骨缺损的治疗:传统的无血供自体骨移植具有骨诱导、骨传导和自身成骨作用,其骨修复主要依靠爬行替代,需时较长,移植后存在不同程度的骨吸收;大段异体骨移植骨活化愈合速度仍极慢,骨不愈合率高及晚期骨吸收严重,远期效果不佳,特别是感染部位被列为禁忌,而且异体骨还涉及医学伦理学方面的问题,难以临床广泛使用。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已日益成为治疗胫骨骨缺损最常用的方法,对其疗效人们已达成共识。但带蒂腓骨移植(位)仍时有血管危象发生的可能,其血供的充足与否影响到最终的疗效。若移植(位)后腓骨血供停止,其结果可能比传统无血供骨移植效果更差。由于腓骨移植(位)修复胫骨骨缺损位置较深,临床不便观察其血供,虽然带监测皮岛的设计可进行术后直观观察[1],但这仍属于对血管危象的滞后性处理,仍难免出现血管危象解救不及时或不能成功解救的情况,并影响最终的结果。因此仍需要对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作更为深入的研究。
  3.2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结合中药治疗胫骨骨缺损: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位)素有“活骨移植”之称,移植骨包含有成骨活性的骨细胞,有独立和丰富的血供。其愈合过程由爬行替代转化为一般的骨折愈合过程,愈合时间短[2],即使有感染、血供差的部位也能成活[3],其成功率高,能一期修复骨缺损,被誉为最佳骨移植。
  为防止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临床西药传统治疗疗效显著[4],特别加用“丹参注射液”后更能有效地防止血管危象,而祖国医学在防治血栓形成方面有极为广阔的天地,这在防治脑血栓、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方面早已得到了证实。
  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舒筋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受区局部的微循环,增加骨皮瓣的血供,促进骨愈合,最终加速骨缺损的修复,有助于减少血管危象等并发症;补益接骨类中药具有益气养血、续筋接骨的作用,能增强患者体质和抗病力,促进骨质生长和组织的修复[5]。
  我们在术后管理中早期加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后无血管危象的发生,后期加用补益接骨类中药从而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
  
  参考文献:
  [1] 徐中和,蔡维山,郭奇峰,等.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0,23(1):29.
  [2] 王 臻,刘继忠,黄长明,等.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移植后哈弗管内的骨诱导成骨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2,22:313.
  [3] 曾剑文,朱庆生,边子虎,等.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治疗胫骨骨髓炎并骨缺损[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2):237.
  [4] 杨运发,张光明,徐中和,等.吻合血管腓骨与异体骨复合移植修复四肢长段骨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19(12):986.
  [5] 颜益祥,李超民.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大段缺损35例[J].湖南中医药导报, 1999,6:42.
  收稿日期:2008-04-15

推荐访问:腓骨 胫骨 缺损 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