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体重指数与血脂水平关系的分析|青年人对高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青年人体重指数(BMI)与血脂(TC、TG)水平的关系。方法:整群抽样法抽取我社区21~44岁居民1082例,根据体重指数、年龄、性别分组,采用SK-CK超声波体重测量仪测量身高、体重,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空腹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分别比较组间体重指数、血脂水平。结果:低体重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血脂水平逐渐增高(P0.05)。结论:青年时期,超重和肥胖影响血脂水平,体重指数对潜在高脂血症有预报作用;性别对血脂有明确影响,而年龄对血脂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5-2254-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体重指数(BMI)主要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简单且易测量,作为间接反映体内的脂肪含量和分布的指标逐渐被重视,但青年人的体重指数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国内少有报道。本文通过调查分析1 082例青年人体重指数及血脂水平数据,以了解他们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按整群抽样法抽取我社区21~44岁居民1082例(男682例,女400例),年龄(36.74±5.27)岁,男(36.61±5.50)岁,女(36.96±4.85)岁,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受试者均无明显生理缺陷,自愿参加本次测定。按年龄将实验对象分为5组,即:A组:21~25岁,B组:26~30岁,C组:31~35岁,D组:36~40岁和E组:41~44岁。按性别分为两组,即:男性组和女性组。采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标准[1],按体重指数分为4组,即:偏瘦组(BMI28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
  1.2 测试指标与方法
  1.2.1 体重、身高测定:受检者脱鞋、空腹、穿轻便衣服,由专职护士采用SK-CK超声波体重测量仪(深圳)测量,根据BMI=体重/身高2(kg/m2)计算体重指数。
  1.2.2 血脂水平测定:受检者禁食12小时后由专职护士抽清晨空腹肘静脉血,全自动生化仪(Beckman C×7,美国)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1.3 数据处理:测试所得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男女组间差异性采用t检验;其余各组总体均数采用方差分析(ANOVA),总体均数有差异时均数多重比较采用SNK-q否则采用LSD-t检验;各组异常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24.1 kg/m2,根据我国1997年发表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设定TC>5.17 mmol/L、TG>1.73 mmol/L为异常。男性组各异常率显著高于女性组(χ2分别为:4.16、40.41、74.83,P0.05)。采用LSD-t检验进行两组比较,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年龄组BIM、TC、TG异常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分别为:4.17、7.04、5.01,P>0.05)。
  2.3 BMI分组结果见表3。
  
  各组TC、TG总体均数差异有显著性(F值分别为:17.64、38.04,P0.05),其余各组间TC、TG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28 kg/m2为肥胖的切点的结论,为预防肥胖引起的相关慢性疾病提供了依据[6]。本研究中,随着体重指数(BMI)增加,TC、TG也明显增加,与彭澍等[7]研究结果一致,说明体重指数不仅是肥胖的指标,对潜在的高脂血症发生亦有预报作用。男性BMI、TC、TG均比女性高,可能与男性生活方式、膳食结构有关。
  在世界范围内,归因于肥胖的所有费用占国家医疗支出费用的2%~7%,2003年中国超重和肥胖所造成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合计归因于超重和肥胖的直接经济负担高达211.1亿元人民币,占4种病合计直接疾病负担的25.5%[8]。因肥胖引起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生存质量和寿命,加重个人、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为数不多的、已知的、可预防的危险因素,预防超重和肥胖是控制以上慢性疾病的的关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对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有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的作用,BMI每增加2 kg/m2,冠心病、脑卒中和缺血型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分别增高15.4%,6.1%和18.8%,将BMI控制在24 kg/m2以下男性可能减少冠心病和缺血型卒中发病11%和15%,女性可能减少发病22%[6]。研究表明适当的减轻体重(减少基线体重的5%~10%)能够有效的逆转2型糖尿病或其他相关疾病,也可改善造成2型糖尿病或其他相关疾病的代谢指标[9]。适当的减轻体重在长期降低血压和减少高血压发病危险方面有明显的临床意义[10]。本文结果中,各年龄组BMI、TC、TG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在青年阶段,年龄对体重、血脂无明显影响。尽管年龄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不可控的原因之一,但从本文结果中可以预知,只要保持合理饮食结果、适当运动,维持正常体重,仍然可以减轻年龄的影响,并可以有效预防肥胖相关的慢性疾病,减轻因此造成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
  
  参考文献:
  [1] 陈春明,孔灵芝.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1.
  [2] Field A,Coakle E. Impactofoverweight on the risk of developing common chronicdiseases duringa 10-year period[J]. ArchInern Med,2001,161(13):1581.
  [3] Calle E,"I"hun M. Body-massindex and mortality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of US adults[J].New Engl J Med,1999,341(15):1097.
  [4] Calle EE,Rodriguez C,Walker-Thurmond K,et al. Overweight obe-sity andmortalityfromcancer in a prospectively studied cohort ofU. S. adults[J]. N Engl J Med,2003,348:1625.
  [5] 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
  [6]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 我国成人适宜体重指数切点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6):431.
  [7] 赵连成,周北凡,武阳丰,等. 体重指数与死亡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2):24.
  [8] 赵文华,翟 屹,胡建平,等.中国超重和肥胖造成相关慢性疾病的经济负担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7(7):555.
  [9] National Task Force on 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 ofObesity.Overweight obesity and health risk[J].Arch Inern Mcd,2000,160:898.
  [10] Maclean PS,Higgins JA,Jackman MR,et al.Peripheral metabolic re-sponsestoprolongedweightreductionthatpromoterapid,effi-cient regain in obesity-prone rats[J].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CompPhysiol,2006,2:879.
  收稿日期:2008-05-09

推荐访问:青年人 血脂 体重 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