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廉博客地带 [博客地带]

  收藏是对历史的一种诠释。它将散落的、零碎的收集整理为集中的、完整的,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承载着时代的印记。收藏之物或许并非奇珍异宝,但一定拥有一段传奇经历。   老有所藏
  老有所藏,收藏的藏。
  小时候就有集邮的爱好。而一般来说,集邮爱好者也都是集币爱好,者。我也这样,只是没有刻意地去集币,每遇到“嘎嘎新”的纸币,就留下几张,也没有用心地去研究和整理。
  这次正式集币,还是费了一番工夫,光把这些东西翻出来找齐就用了三四天时间。找出来一看,第三套以后的人民币我几乎都是齐的,同时还有几张第二套的分券、外汇券和一沓民国券。
  令我感到十分意外的是,这些钱竟然很值钱!第二套的三张分券,原值总共也就是8分钱,现在市场价竟然1000多元;第二套中的2元券,因防伪水印不同,形成两个版式,两张加起来市场价4000多元!同样是钱,此钱已非彼钱,真是越看越惊喜,越看越惬意!
  增值,其实只是收藏的一部分,甚至只是副产物。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因为我的初衷和起点都不是看重增值,而是深深地被它那精美的图案、高超的制作所吸引,被它那异常丰富的百科全书般的知识所吸引,更被它所代表的强烈的时代符号所吸引,因为它会给你带来方方面面的回忆!
  (牛同志的博客)
  由老伴的收藏想到的
  老伴有一个盒子,里面装满了各种过去的证件票据,是50多年来的历史积淀。他时常拿出来把玩,别有一番情趣。
  年轻时我家在北方的一个小镇,那时买粮要购粮证,买煤要购煤证,加上户口证这3证是必备的。还有买肥皂的“肥皂票”,买糖的“糖票”,还有诸如“线票”、“豆腐票”、“布票”、“烟票”、“酒票”等等。像自行车、收音机、手表这样紧俏的物品还需要批条。住在城镇里,最重要的是粮食和煤。每个月初,粮店购粮者特别的多,经常挤不进去。最困难的是买煤,别看煤场的煤是煤山煤海,但是不一定卖给你,因为是“统一调配”。
  由于所有的东西都经常断档,所以我家攒了很多的证、票。一直到改革开放,市场充裕,这票、证才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据说现在这些票证又值钱了,只是其本身价值已完全不同了。
  (银发奶奶)
  感于收藏麓
  说起收藏,要从我父亲说起,父亲是旧时代的文化人,酷爱收藏古旧物品。20世纪60年代我跟着他跑遍了上海滩每个角落的旧货市场、文物商店。到今天我还清楚记得我家的老红木椅子12元一把,红木床边柜20元,红木八仙桌60元,老旧照相机、银质钥匙、派克金笔最多1~2元。当时我还在念中学,一只红木床边柜几十斤重,我硬是肩扛背负地背回家。于是,我也热衷于收藏古旧物品,这么多年来在工作之余就一心扑在收藏之中,结识了一批终身难忘的良师益友。
  收藏充实了我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乐无穷,同时也积累了财富。说实在的我收藏只不过是暂时的保管员,每位牧藏者要有一颗平常心,收藏的是中华古文化,玩的是健康舒心。
  (丙方)

推荐访问:地带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