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脑白质病的CT及MRI诊断】脑白质病有什么症状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脑白质病的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63例脑白质病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血管性脱髓鞘42例,硬化性脱髓鞘7例,感染性脱髓鞘6例,中毒性脱髓鞘4例,脑白质营养不良性脱髓鞘4例。CT表现为脑白质内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区,MRI表现为脑白质内多发T2信号。结论:MRI较CT能更清晰地显示脑白质异常,准确地反映病理改变的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脑白质病变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脑白质病;成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诊断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0-1462-03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成人脑白质病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脑白质病变的总称。本病的正确诊断,可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方案,也直接决定患者的预后。笔者收集63例经临床证实的成人脑白质病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认识成人脑白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收集近年来经临床证实的成人脑白质病患者63例,男36例,女27例,年龄16~75岁,平均57岁。血管性脱髓鞘病例均有高血压病史5年以上伴反复心肌梗死史,硬化性脱髓鞘病例均有发作性加重和自发缓解史,经治疗随访确诊,中毒性脱髓鞘临床均有明确的中毒病史,感染性脱髓鞘和白质不良性脱髓鞘均经治疗和随访确诊。
  使用西门子6排螺旋机和鑫高益OPEN-035磁共振仪。CT检查一般性常规轴位扫描,MRI检查应用FSE和SE以及FLAIR序列行常规横、矢、冠状扫描,层厚6~10 mm,视野256×192,采集次数2~4次。
  
  2 结果
  
  CT及MRI表现:血管性脱髓鞘42例多伴有多发性脑梗死及脑萎缩改变(见图1A、1B、1C);硬化性脱髓鞘7例,MRI表现为脑室周围、胼胝体、脑桥、延髓和小脑白质多灶性长T1长T2信号,CT上为低密度改变,伴有脑萎缩(见图2A、2B)。感染性脱髓鞘6例,好发于顶枕叶皮质下,远离脑室系统,可多发,分布不均,呈长T1长T2信号,CT为片状低密度。中毒性脱髓鞘4例,表现为双侧半卵圆中心、脑室旁对称性长T2信号呈碎布片状改变,边清,中毒轻时,CT无异常发现,重时可见双侧对称性斑片状阴影(见图3A、3B、3C);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4例,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内形态不规则的高信号区,可相互融合,无异常强化,并逐渐出现脑萎缩。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表现为双侧枕叶及侧脑室旁白质对称性蝶翼状改变呈长T1长T2信号,其内可见不规则钙化,病灶自后向前发展,皮层下弓状纤维及胼胝体压部可受累。CT也可显示。
  
  3 讨论
  
  脑白质病变是一组复杂的以神经细胞脱髓鞘为主的疾病,对成人而言,大多数可明确病因,认识成人脑白质病变的诱因及影像学表现,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影像学表现为大片状、斑片状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半卵圆中心、额角、枕角周围及侧脑室周围的白质最易受累,表现为对称或不对称的长T2信号或略长T2信号,如病变较轻,T1WI和MRI可无异常。血管性脑白质病变是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临床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且伴有反复多发梗死及脑萎缩,结合临床,容易鉴别。硬化性脱髓鞘,多见于中年女性,临床上有反复发作、逐渐加重、恶化与缓解相交替的特点,影像学表现有三大特点,即病灶小、多发、位于脑室旁,呈斑片状略长T1长T2信号或等T1长T2信号。感染性和中毒性脱髓鞘临床一般有明确病史,结合影像不难诊断[1]。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成人多在16岁后发病,较少见,影像表现无特征性。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最常见于儿童,成人多见于20~30岁男性[2],属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病程长,有肾上腺功能不全、性机能减退、小脑共济失调和智力减退,结合影像的典型表现不难诊断。脑白质对各种有害刺激的典型反应是髓鞘的变化,髓鞘的异常改变是脑白质病MR信号异常的基础,脱髓鞘病变是一种髓鞘正常形成和被供养维持后又被内源或外源性致病因素破坏的疾病,主要累及脑深部白质,脑室周围,其病理改变认为与脑室周围白质髓鞘含量下降,室管膜细胞层丢失,侧脑室前角附近胶质增生,室管膜周围间隙细胞外液含量增加及轴突变少有关[3]。大脑白质有两组动脉供血,一组为向心性来自大脑动脉称为髓内动脉,另一组为离心性来自脑室动脉,两组在脑室旁吻合。这些动脉狭窄或阻塞则会引起局限性病损。大脑的静脉引流特点使大脑皮层及皮质下白质的弓状纤维系由浅静脉引流,而大脑大部分白质则由中央静脉引流,各脑深静脉受阻,大部分白质除弓状纤维外多会受损。由于脑室深部白质主要是由穿支动脉供血,它们很少或完全没有侧支循环,在距离脑室壁3~10 cm范围内的终末区为分水岭区,这决定了该区白质易受缺血影响[4]。无论是静脉回流障碍还是分水岭区的缺血,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最终均会导致缺血缺氧性脱髓鞘改变。
  
  总之,成人脑白质病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神经系统疾病,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影像学诊断对于脑白质病的及时治疗、治愈率的提高以及进一步细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密切结合临床,对大多数脑白质病均能作出诊断。MRI不但能多序列、多方位成像,影像信息量大,且能动态观察髓鞘的变化 ,发现病灶敏感明显优于CT,对小脑和脑干清晰显示,比较直观的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及分布,实为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成人脑白质病的最佳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建滨,李建策,戴敏红,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85.
  [2]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39.
  [3] Fazekas F,Klcinert R,Offenbacher H,et al.Pathologic correlates of incidentalMRIwhite matter signal hyperintensities[J]. Neurology,1993,43:1683.
  [4] 秦绍森,玛依努尔,盛爱珍,等.脑白质疏松症影像及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6:198.
  收稿日期:2008-01-11 修回日期:2008-02-05

推荐访问:白质 诊断 成人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