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围绕”训练法提高特勤人员疗养质量:什么是特勤人员

  【摘 要】 围绕特勤疗养员心理、生理、实战需要,实现体能训练科学、规范化、集约化,达到提高疗养质量,提高保打赢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三围绕;特勤疗养员;体能训练;疗养质量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特勤疗养员是指航天员、空勤人员及海勤人员等。他们是我军高职业风险群体,掌握着高新技术装备,是作战力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抗顽敌打头阵的前方兵力。
  1.2调查方法在量表测试基础上,采用“三围绕”体训方式,提升体能恢复与储备质量。
  
  2围绕心理需求,实现体能训练科学化
  
  2.1心理症状分析2007年以来,对800名特勤疗养员进行体能训练心理需求测试(其中空勤人员560名,海勤人员240名,表1)。
  
  通过心理信息调查分析,发现相当一部分特勤疗养员入院后对过强过硬的基础训练和专业素质训练缺乏兴趣。原因是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风险性、艰苦性和封闭性,精神处于长期高度紧张状态,体力消耗较大,受缺氧、噪音等不良因素刺激影响,多数人心理、生理转换适应期延长,不宜迅速开展过强过量的恢复性体能训练。
  2.2训练方法
  2.2.1时间安排每批入院的特勤人员体能训练时间为16~18个训练日,最多不超过22个训练日;每天的训练时间为1.5 h,最多不超过2 h;每项活动的内容0.5~1 h,避免厌倦情绪及负荷过重。
  2.2.2强度安排运动强度的适量决定训练成败。过强易造成“过于疲劳”,过轻达不到体练效果。区分年龄和体质上的差别,体练计划由体疗教员及其本人分别制定,集中实施。
  2.2.3内容安排
  2.2.3.1入院第一周入院第一周以娱乐性、趣味性和技巧性的体练内容为主:如有氧健身操、哑铃操、交谊舞等。通过动感及优美的音乐,放松疲惫的身心,在快乐中健身。开展多项球类活动,采用单位、军兵种、机种之间的循环赛,在竞技、竞争性活动中,相互学习,增进友谊,提高体能。坚持传统运动项目:太极拳、太极剑,引进踢毽、跳绳、登山等,增强体练的全面性。
  2.2.3.2入院第二周入院第二周逐步展开:全身运动五项、100 m跑、旋梯、固定滚轮、杠铃负重深蹲起立、3 000 m跑、单杠引体向上、综合训练器等。在基础训练的过程中,配合综合专业素质训练的内容:有氧代谢能力训练、肌力协调抗荷能力、平衡技能稳定能力。
  2.3结果采用围绕心理需要展开合理有序的体能训练方式,大大调动了特勤疗养员的训练积极性,体能训练到课率由过去80%左右上升达95%以上;各项体能指标明显提高,经体能测试显示,体能恢复率达100%,76%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3围绕生理需求,实现体能训练规范化
  
  3.1生理症状分析特勤疗养员是在空间狭小、噪音大、振动、辐射及高压密闭的环境下工作。恶劣的环境造成他们生理上的伤害,如睡眠质量差、生物钟紊乱,不少人体力平衡性、耐受性下降。入院后47%人员处于“过于透支”、“疲劳过度”的亚健康状态。有的还表现体征指数异常、心肺功能、消化系统、骨关节、视力等不同程度损害。
  3.2训练方法
  3.2.1有针对性地增强基础和专项素质训练针对空勤人员常见的飞行疲劳症、失眠、颈椎病等,训练中采用抗荷、抗空间定向障碍、抗空晕病、抗飞行疲劳能力的训练。对颈椎病患者多采用颈肩拉力训练,颈后拉、颈左右侧拉及颈左右侧屈拉动训练,对预防和矫治颈椎病有效率达89%。
  针对海勤人员常见的骨关节、出海疲劳症等,采用室内外、无氧和有氧相结合训练方法。如综合训练器、举重类负荷训练以提高心肺功能。专门为水兵编制《关节保健操》,便于在潮湿、狭小的舱室空间内活动“颈肩腰腿足”,对防治骨关节病有效率达85%。
  3.2.2注重基础和专业素质训练的个体差异根据职业、年龄和体质差异,注重因人施教。年龄划分为:30岁以下、40岁以下、50岁以下三个年龄段,制定强度不同的训练计划,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避免训练中的“一锅煮”,使训练的参与度、有效度、安全度大大提高。
  3.3结果围绕生理需要进行规范性的基础和专业素质训练,训练成绩普遍提高(P

推荐访问:特勤 疗养 围绕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