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150例临床观察与分析_腔隙性脑梗塞严重吗

  [摘要]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150例患者进行CT扫描,从中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结果 发现糖尿病、高血压是重要的发病原因,并针对发病原因进行有效的治疗,治愈96例(64%),好转38例(25.3%),未愈16例(10.6%),总有效率 89%。结论 通过对15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高血压、糖尿病是腔隙性脑梗死重要的致病因素,因此对腔隙性脑梗死进行提前预防与控制是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74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12-155-02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是国人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类型,在我国脑血管疾病中占19%。本文就我院150例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50例患者中男112例,女38例,年龄在35~80岁之间,有高血压病史102例,有糖尿病131例,高血脂80例,脑血管病12例,颅内占位性病变8例,癫痫4例,1例伴有病变侧肢体癫痫样抽搐,颈椎病5例。患者以突然发病为多数,主要表现为运动性偏瘫者共75例,其中肌力为3~4级者73例,肌力为0~2级者10例,感觉运动性卒中者8例,运动性失语者4例,出现精神症状者1例。
  1.2临床表现
  76例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纯运动性偏瘫46例表现为单侧面部及肢体轻瘫,伴或不伴有构音障碍,占30.7%,纯感觉性卒中10例,表现为单侧肢体感觉障碍占6%,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6例,表现为构音障碍,手精细运动不良,占4%,感觉运动性卒中8例,表现为单侧肢体轻瘫及感觉障碍,恶心呕吐2例,占1.3%,共济失调轻偏瘫2例,占1.3%。
  1.3CT表现
  本文150例腔隙性脑梗死在CT机扫描中发现:大多数病例进行头部CT常规扫描即可发现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病灶,但是有的梗死病灶则需进行薄层扫描才能显示得更清晰。腔隙性脑梗死灶可分为多发型、单发型和复合型三型,所观察的病灶边缘多较清楚,部分较小的病灶边缘模糊。多发型腔隙性脑梗死病灶为两个以上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灶,均无占位性改变。其中单发型腔隙性脑梗死有120例,病灶的形状为小圆形或小椭圆形低密度灶,病灶的大小为0.15~1.5cm,病灶大于1.5cm者为巨腔隙性脑梗死。复合型腔隙性脑梗死有12例,其中7例伴有出血灶,这些出血灶均局限在梗死区的范围内,其附近无低密度水肿带,也无占位性改变。在单发型腔隙性脑梗死的120例中,有30例因在发病8h内做CT检查而未能见到低密度梗死灶,但在24h后复查可见到低密度梗死灶,病灶均为单发。患者的CT片中共发现190个梗死灶。
  1.4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偏身感觉和偏身运动功能恢复正常,能够生活自理或正常工作。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偏身感觉和偏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能够基本生活自理。未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生活不能自理。
  
  2结果
  
  150例中治愈96例,好转38例,总好转率89.3%,未愈16例。
  
  3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首先由Fisher于1965年提出,是脑血管疾病中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微梗死,隋邦森等报道CT诊断此病的阳性率为49%~92%。病变血管多为直径100~400μm的深穿支,多见于壳核、尾状核、内囊、丘脑、脑桥基底部及放射冠等部位。梗死灶直径一般为2~15mm,当坏死软化组织被吞噬移除后可形成小囊腔,CT上呈现脑脊液样密度[1-2]。本组资料中梗死灶位置在双侧基底节、丘脑及桥脑区,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在5~15mm之间,占位效应不明显,多无中线结构移位,少数表现为相邻侧脑室局限性扩大。关于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本组资料显示高血压病、糖尿病是腔隙性脑梗死最重要的两个相关因素。
  (1)高血压。高血压是多数学者公认的因素,为腔梗重要致病危险因素,本文研究结果与Fisher等的观点一致,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压力改变,引起血管内膜代偿性增生、损伤,管壁缺血坏死,小血管呈节段性收缩、扩张、加速小血栓形成,导致大脑深部微小梗死灶的形成,导致多部位梗死引起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最终形成微梗死灶,其发生的病理过程在每个病例中或许不同,但高血压易发生腔梗则是被证实了的致病因素[3]。
  (2)糖尿病。大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同时存在多种因素可导致腔梗形成,理论上糖尿病可能导致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而且微小血管有基底膜增厚和退行性改变,促使微小动脉腔狭窄甚或闭死;其二,血液粘滞度高,血小板凝集力强,易发生小血管梗死,导致腔隙性脑梗死。本文观察显示出糖尿病与腔梗病变有相关性,与Mastf1等报道类似,但与George等报道不同。可能的原因与病例的选用以及样本量有关,临床上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合并腔梗的病例由于神经系统表现轻微而被内分泌科收治不在少数。
  积极预防腔隙性脑梗死的措施是预防和治疗引起该病的各种危险因素,早期治疗高血压病具有重要意义,进食低脂饮食,适当锻炼,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糖尿病的控制也是预防发病的重要措施,在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早期使用改善脑部血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降低血液粘滞度的药物,对于本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有资料认为,神经系统恢复集中于发病后3~15周,因此抓住时机促使具有神经系统症状、偏瘫患者的功能锻练,语言恢复,对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来讲,采取各种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复发和死亡。
  
  [参考文献]
  [1]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 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J]. 中国中医药学报,1986,14(2):56.
  [2] 杨国治,张东. 腔隙性脑梗塞的CT表现及分析[J]. 继续医学教育,2007,21(33):32-33.
  [3] 赵尔君,吕友梅. 腔隙性脑梗塞126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8):115-116.
  [4] 黄彩红,孙瑜. 腔隙性脑梗塞52例临床分析[J].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10):69-70.
   (收稿日期:2009-03-04)

推荐访问:临床 观察 分析 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