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反流性食管炎怎么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临床内科的常见病。为了分析RE在蒙汉民族中的发病率及其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伴发疾病的关系,现将我院近3年胃镜检查发现的143例RE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间,对�1 860�例具有消化道症状无胃镜检查禁忌症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行胃镜检查,检出RE 143例,检出率7.6%。143例中男性103例,女性40例,汉族98例,占68.5%,蒙古族45例,占�31.5%;�其中蒙古族及汉族的检出率分别为5.8%(45/769)和8.9%(98/1 091)。患者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46.23岁。临床症状主要有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餐后或进食刺激性食物后加重,咽下困难或咽下梗阻感等。病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3.2年,平均0.84年。143例中规律服药治疗史者2例,无规律服药者68例,未经任何治疗者73例。全部病例均无规律性抗HP治疗史。
  1.2方法采用olympus-V70型电子胃镜检查,钳取距幽门2 cm内的黏膜组织作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在食管病变严重处钳取组织行病理检查。
  
  2结果
  2.1内镜下食管炎分级与HP感染情况按1999年8月烟台会议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疗试行方案的分级标准,143例中REⅠ级85例,占59.4%;Ⅱ级55例,占38.5%;Ⅲ级3例,占2.09%。HP阳性者42例,阳性率�29.3%。�其中Ⅰ级HP的感染率为28.2%(24/85);Ⅱ级HP的阳性率为32.7%(18/55);3例Ⅲ级无1例发生HP感染。
  2.2HP感染患者年龄与食管炎分级关系年龄≤20岁的3例患者无1例发生HP感染,20~40岁患者中HP感染率为21.2%(11/52);40~60岁中HP感染率为35.0%(28/80);>60岁患者8例中HP感染率为25.0%(2/8)。见表1。
  
  3讨论
  RE是内科临床的常见病,文献报道,西方国家RE的发生率为2%~5%,我国RE的发病率约为7%~8%。本结果显示我院RE的检出率为7.6%,同时资料显示汉族RE的检出率高于蒙古族,男性多于女性,41~60岁年龄段较多,这可能与本地的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一般认为老年人胃肠功能下降,胃排空时间延长之故,RE患者中老年人居多,但本组资料表明中青年较多,且RE的程度亦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HP感染与RE的关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认为HP感染后可阻止RE的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而根除HP感染后可促发RE,HP对胃酸分泌的影响在RE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组HP感染率为29.3%,其中Ⅰ级HP感染率为28.2%,Ⅱ级HP感染率为32.7%,而3例Ⅲ级患者无1例发生HP感染。在不同年龄患者中,≤20岁患者中无1例发生HP感染,21~40岁和41~60岁患者中,HP的感染率分别为21.2%和35.0%,而>60岁患者中,HP感染率仅为25.0%,说明HP感染与RE的轻重程度不存在明显关系,也与年龄无关。
  本组143例RE患者中有105例伴发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生率73.4%。其中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居多,球溃疡次之,同时食管裂孔疝、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胃溃疡亦占不少比例,说明RE可能多继发或伴发于其他胃、十二指肠疾病。
  综上所述,RE在本地汉族的发生率较蒙古族好发,在中青年人群多发,其病变的轻重程度与HP感染无明显关系,亦与年龄无关,可能多继发或伴发于其他胃、十二指肠疾病。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临床 分析 食管炎 例反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