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胃下垂:轻度胃下垂怎么治

  1 针法手法�   “胃下垂”属于祖国医学的“胃疼”、“腹胀”、“呕吐”范畴。系指胃体X线检查在膈肌连线以下超过3 cm者。其临床诊断十分明确,分轻、中、重三型。�
  中医有关“胃下垂”的论述,最早见于《灵枢•本脏》。称为“胃下”,经曰“脾应肉,肉胆固醇坚大者,胃厚;肉捆者,胃薄。肉捆小而身者,胃不坚;肉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胃下”即指“胃下垂”而言。�
  现代医学认为:“胃下垂”主要是由于胃膈韧带与胃肝韧带松弛所致。而按中医理论脾主全身肌肉,韧带和腹肌自然属肉的范畴。因此治肉当先治脾,故此症与脾有着直接的关系。�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这说明胃与脾一同完成腐熟水谷运化精微的生理功能。胃为水谷之海,以降为顺。脾主开化。其用于健运,以升为顺,脾胃相合,升降各有所主。脾胃伤则升降失调,而生病变。胃下垂则是其病变之一。《医贯》曰:“夫因肌饱劳役,损伤脾胃,或因饮食不调,或因劳累过度,或饥或饱之后加之劳力,或劳力之后加之饥饱,皆内伤也。”此是指出造成脾胃内伤的因素,脾胃内伤则功能失调可导致各种疾患,胃下垂亦在其中。《证治汇补•胃脘痛》曰:“……亦由清痰食积服郁于中,七情九气触于内,是以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妨碍道路而痛也。”此是指由于情志的因素致伤脾胃,而亦可导致本症。又《素问•正常政大论》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天”阴精所奉为脾胃和,谷气上升。阳精所降为脾胃不各,谷气下流,脾胃虚弱,清阳不升,中气下陷,而直接导致胃下垂。�
  “胃下垂”的辨证分型可分为中气下陷、脾胃虚寒、肝气犯胃三个类型。�
  中气下陷型:多见于禀赋素弱,心脾两虚,脏腑失调,思虑过度,劳倦失逸、努伤捩损,气血郁滞等情形。�
  脾胃虚寒型:多见过食生冷、饥饱无常、脾虚胃弱、脾胃两虚、气虚阳亏、阴血足等。�
  肝气犯胃型:常见于情志抑郁、肝胃不和、怒气气陷,而肝气犯胃等情形。�
  “胃下垂”一症的症状,轻型的多无自觉症状,中、重型者其症状基本与慢性胃炎相似。为区别按中气下陷、脾胃虚寒、肝气犯胃三型来陈述其临床表现。�
  中气下陷型:胃脘坠胀、纳差,食后脘壁重坠、饮食不慎即引起脘腹疼痛、消瘦、泛力、伴嗳气、杂、呕吐,大便时少时溏时秘、舌质淡薄、苔稍腻、咏濡弱无力。�
  脾胃虚寒型:胃痛隐隐、喜按喜温、遇寒痛剧、泛吐清水、倦怠乏力、肢冷力、肢冷、便溏、苔白腻、及沉细。�
  肝气犯胃型:胃痛而胀、痛连胁肋、暧气、吞酸、饱闷不舒、苔薄腻、脉沉弦。�
  中气下陷型治宜升举中气,健脾和胃;脾胃虚寒型治宜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助运;肝气犯胃型治宜疏肝解郁,调气和胃助运。�
  选经取穴方法如下。�
  中气下陷型:取督脉、任脉、足阳明经穴、募穴、经外奇穴为主。取气海、关元、三脘、胃上、足三里、胃俞、华佗夹脊第七胸椎至第十二胸椎、承满(左)、梁门(左)、不容(左)、胃下垂穴、百会、涌泉。�
  肝气犯胃型:取足阳明经、足劂阴经、背俞穴取内关、中脘、阳陵泉、足三里、太冲、期门、解溪、胃俞、胃下垂穴、百会、涌泉。�
  以上诸穴每次不必都用,可根据病情选穴配伍。�
  中脘穴为剌治的第一主穴,根据李东垣的论断,曰:“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引导之。”而足阳明经的募穴即伍的中脘,且此穴又是伍脉、足阴明经的募穴即伍脉经的中脘,且此穴又是伍脉、足阳明经的募穴即伍经的中脘,且此穴又是伍脉、中阳明们经、足阳明位经、手术阳注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的交会穴。临床实践证明,施用补法呆肋阳运化补益胃气。�
  百会、涌泉二穴从上下肋中脘。百会为诸阳之会,又连通任督二脉、有开窍、升阳、固脱、平熄肝风之效能。可从上方肋中脘涌泉在下,有开窍、托阳之功效,在下方肋中脘穴。�
  上脘、下脘助中脘取此二穴补之,可达到助益脾升阳,代浊散邪的功效。�
  承满、梁门、滑肉门、胃上、不容、天枢、群穴共助中脘完成益脾升阳、兴胃气之大业。其中不容、承满、梁门单取左侧穴意在其位置正什胃大弯处,下有膈胃韧带、脾胃韧带,于此施用补法或补中寓泻之法不仅可以鼓舞本经之气,助其健脾养胃之力,而且也直接促进韧带功能的恢复。�
  配足三里大助中脘:足三里胃经的合穴调节的枢纽,补能益经脉、养胃气、调五脏、泻可消滞去浊,健脾助动,善治一功脾胃之疾。且其功效或直指肚腹、“肚腹三里留”,李东垣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配取足三里可使胃气盛,出现纳容目畅。运化如常、水谷精微充盈、气血精津调和,从而脏腑得以营养,脾健则肉坚,肉坚则有关韧带坚实,从而胃固,胃下垂得以复位矣。�
  三阴交配助足三里:《脾胃伦》曰:“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胃,阴火得乘其土位。”由于清气下陷,使得阴火乘机上冲而侵损脾胃,而三阴交为三阴经之交会穴,故补三阴交可滋阴而降虚火。此相配、表里互济、阴阳相通、协力共战,而达调理脾胃之功能。脾胃功能正常则胃下垂不复存矣。�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天、地、人三才穴即百会、涌泉、中脘治疗胃下垂。效果较好。其中百会在顶天应天主乎气,涌泉在地主乎精,中脘在中应人主乎神之理。而构成新的天、地、人、气、精、神之法,施于胃下垂重病实践证明,得心应手。在此基础上,又把上、中、下三穴对应之,亦效明益彰。以上诸穴施术一般当以补为主,但结合辩证时对于不同的情形,又当施用补中寓泻。泻中补之手法,方能使效益满收。�
  结合《灵枢•官针篇》三剌法的启迪,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又对选用的本症腹部诸穴运用了三剌法,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形。而取浅、中、深的不同尺度,而在施术时对不机械地拘泥于尺度的不同,而同时又要配合手法的轻、中、重而与浅、中、深浑为一体,但此尚不够更要从患、医的感觉中把剌的效果表现出来,即得气、针感显著,胃体出现蠕动、上升之感为最佳。当然在运用三剌法的同时,更要把补泻化进去方能得心应手。�
  对一些远端穴,则要选用“飞经走气”手法。使经气随经流注直达病所。如三阴交、足三里、内关等穴则当运用此手法。�
  对于取用的背俞穴、如胃俞穴等,此穴施术后应出现一种烘托感而直达胃部方为得法。施术时,大体是先浅入得气,再将针尖提至皮下,使方向指向胃俞与三焦俞之中间,此时又当转入直剌之势而同时巧用捻转与浅提插手法而达到整体感,烘托前心的目的。对于不熟练者,可拔针至皮下而依法寻剌方能如愿以尝。�
  2 病例分析�
  2.1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体回复到正常位置;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胃体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尚未完全回复到正常位置;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下极有小幅度的上升;无效:临床症状未有明显改善。胃下极未上升。�
  
  2.2 疗效分析 笔者在30年的临床实践中治疗本症例数较多,且疗效较高,深受患者欢迎。自1986-2005年有明确诊断,治疗前后均有X线钡餐检查结果作对照的共计163例,今作一统计如下,其中男91例、女72例,年令均在21~70岁之间,而且23~50岁的为最多。163例患者中,轻度41例,中度75例,重度47例。见表1。�
  曾患慢性胃炎5年,经常胃脘疼痛胀满,并经常治疗,并自服消导药。于2008年4月份病情加重,出现恶心、食欲不振、纳差、并出现明显消瘦,胃部出现下坠感。肝功能正常;上消化道造影X线报告,胃下极在隔肌连线以下12 cm。�
  诊断:中医:胃脘疼、中气不足。西医:胃下垂。�
  治疗:取穴百会、中脘疼、中气不足。西医:胃下垂。治疗:取穴百会、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以补法为宜。针治5次后上提2 cm,10次后上提8 cm,又针治8次已提高到10 cm。临床各种症状消失,而告痊愈,且患者体质量增加了2500 g左右。随访1年未再复发。�
  3 体会
  3.1 运用针炎疗法本症,其疗效比其它疗法要好得多。�
  3.2 治疗本症时,“辩证取穴”是类键之一。要通过辨证施治,在共性的基础上,找出每个患者的个性特征,然后在胃下垂穴经中辩证选穴,方能取得治疗的主动权。因为胃下垂穴组中的穴位对每个具体患者来讲又适用又不适用。从胃下垂的分型来看有中气下陷、脾胃虚寒、肝气犯胃三型,但在临床中常见的尚有脾虚胃弱、心脾两虚、肝胃不和、脾胃两虚、气血郁滞等各类型。同时其症状及性质也不尽相同,如胃下垂患者,有自汗、无汗、恶寒、恶热、手足心热、手足心厥冷等不同症状、有偏重气虚阳亏的,有偏重阴血不足的,如此种种,因此在具体治疗中,不仅对胃下垂穴组中的穴位要有选择的运用,甚至个别情况下,尚可另用别穴。�
  3.3 实践证明,剌法、手法是提高疗效的保证。通过正确的剌法,可集各穴于一堂而协作作战,共歼病邪。而正确的针剌手法,又是保证最后胜利的关键。�
  3.4 治疗本症时,可配合灸治。�
  3.5 每次针治后,一定要让患者平卧10~15 min,且 3 d内不宜饱食,少进汤水,不宜过度疲劳。�
  3.6 针剌后,当配合“托位法”以辅之。�
  3.7 医、患要密切配合。�

推荐访问:胃下垂 针灸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