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药猪腰子(黄腊果)藤茎的生药鉴定|猪腰子藤

  摘 要 对黄腊果藤茎采用性状和显微的方法进行生药学研究,找出藤茎的主要鉴别特征,为黄腊果藤茎药材鉴定、研究以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黄腊果藤茎 生药鉴别��
  
  黄腊果(Stauntonia brachyanthera Hand-Mazz)为木通科野木瓜属植物,其茎在民间主要作木通药用,具有清热利尿、通经活络、镇痛排脓、通乳等功效[1],与木通功效相同;果实形态与预知子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预知子成熟后开裂,故又名八月扎、羊开口,黄腊果成熟后不开裂,色黄,民间也把其当作预知子药用,侗药称猪腰子;果皮含有众多石细胞,民间用于结石。叶在民间亦入药,用于外感风寒,头痛胸闷,吐泻腹胀[1]。黄腊果整个植物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为此我们对其藤茎进行了性状、显微研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仪器�
  
  1.1仪器与试剂:CX-41 OLYMPUS显微镜(日本),游标卡尺(上海量具刃具厂),水合氯醛、稀甘油等均为分析纯化学试剂。�
  1.2 实验材料:黄腊果采自中方县新建乡岩门溪村风水坳,经梅树模副教授鉴定为黄脂果Stauntonia brachyanthera Hand-Mazz。�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植物形态:常绿木质藤本。全体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小叶5~9片,纸质,全缘,小叶匙形,两侧近基部的一对小叶椭圆形,先端长尾尖,顶部具易折断的针状细尖头,基部阔楔形或钝圆。腹面绿色,背面粉绿色,具微小乳突,干时背面粉白色。伞房花序;花单性,雌雄同株;萼片6片,排成内外两轮,较肥厚,稍肉质,先端圆钝呈小兜状;花瓣缺;雄花之外轮萼片(3枚)卵状披针形,雄蕊花药内弯,药隔稍延伸,成极微小长不及1mm的凸头状附属体;雌花雌蕊心皮3枚。果为浆果状肉质��果。我国贵州、广西等省(区)有分布。生长于海拔400~�1 400m上下山地、山谷、山坡密林或疏林灌丛中[2]。�
  2.2 药材性状:藤茎圆柱形,略弯曲,直径1~3cm或更大,表面灰褐色,外皮粗糙,有许多不规则的裂纹或纵沟纹,具突起的皮孔,节部膨大或不明显,具侧枝痕。体轻,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较厚,黄棕色或灰黄色,木质部黄白色,有小孔,两端能通,从一端吹气,可以从另一端出。射线黄棕色,呈放射状排列,髓小,黄棕色。�
  2.3 茎的横切面及粉末特征�
  2.3.1 横切面:木栓层颇厚,常见残存的木栓细胞,内含黄棕色物。木栓形成层由2~3列切向延长的细胞组成,栓内层由数十列扁平的细胞组成,内侧有一断续的石细胞环带,石细胞类圆形。皮层由类圆形的薄壁细胞组成,内含黄棕色物。中柱宽广,维管束外韧型,束外有一波状环列的中柱鞘纤维。韧皮部窄,木质部宽广,束间形成层不明显,在束间形成层的外方维管束凹陷处可见石细胞,形状不规则。木质部导管类圆形,大小不等,髓部细胞壁增厚,木化,可见纹孔(图1)。
  
  2.3.2 粉末:为淡黄色。网纹导管碎片多见,宽28~60μm,石细胞多见,形状不规则,棱形、类圆形、类方形等,长38~63μm,宽21~54μm,孔沟明显,壁厚,胞腔小,木纤维长梭形,成束,两端不整齐,壁木化,纹孔明显。木化的薄壁细胞壁长方形,壁增厚,纹孔明显。射线细胞不规则,长方形,壁增厚,木化,有纹孔(图2)。�
  
  
  3 小结与讨论�
  
  《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预知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Thunb.)Decne、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或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var australi
  s(Diels)Rehd.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湖南省中药材标准1993年版也收载预知子,来源为木通科植物野木瓜Stauntonia chinensis D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具有舒肝活血、理气止痛作用,用于肝胃气痛、消化不良、烦渴、腰痛、胁痛、疝气、痛经、子宫下垂[1]。黄腊果与野木瓜均为同属植物,其生长环境、植物形态与果实性状两者非常相似,果实成熟后均不开裂,果皮为黄色,表面有一层蜡被,光滑,故民间称作黄腊果。黄腊果果实形态呈肾形,故民间又称猪腰子、腰果,蕴藏量大,是种味美、优质的野生水果,有药用价值,种子又可榨油,很有开发前景,值得研究。�
  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Thunb.)Decne、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或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var australis(Diels)Rehd.是《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药木通的植物来源,其特征与《本草经集注》的“绕树藤生,汁白,茎有细孔,两头皆通,含一头吹之,则气从彼头出者良。”[3]的特征相符。经实际调查,我们发现黄腊果的藤茎也是攀援在其它木本植物上,用刀砍之,藤茎也流出白色乳汁;导管粗大,取一段藤茎,一端吹之,另端可出气,也与《木草经集注》记载的木通相符,以怀化为中心的周边山区黄腊果的蕴藏量比较大,民间有作木通入药的习惯,自木通被取缔,木通代替关木通使用后,木通的药材商品供不应求。我们经过多年观察得知,木通、三叶木通与白木通的藤茎年生长量少,在成年树上生长三年的藤茎不到0.3cm,而黄腊果在成年树上生长一年的藤茎可达0.5cm。如果黄腊果藤茎能够作木通入药则可以加大木通药材的商品供求,黄腊果能否作木通入药有待本草学与药理学等学科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谢宗万,余友芩.全国中草药名鉴(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76.�
  2 李丙贵.湖南植物志(第二卷)[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43.�
  3 王玉琢,孔维刚.本草的本草记载及其混乱品种[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9):761.�
  (收稿日期:2007年5月20日)

推荐访问:生药 腰子 鉴定 侗药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