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分析框架准确把握习近平的党建思想

[摘 要]准确把握习近平党建思想,不但要熟悉其思想的丰富内涵,还要运用科学清晰的逻辑分析架构,这就是一个中心点、纵横两条线的基本框架。其中,中心点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横向从两个维度比较习近平党建思想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之间的本木关系和继承创新;纵向从不同时代党建面临问题的延续性、党中央方针政策的连续性以及习近平辩证思维的一贯性等三条线索,探讨习近平不同为政时期党建思想的源流关系和一脉相承。

[关键词]习近平;党建思想;分析框架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7)06-0021-11

[作者简介]赵秀华(1985- ),女,河南周口人,博士,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聚焦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地回答了“怎样管好党、治好党”的时代课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境界。习近平党建思想是其系列讲话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如何准确把握习近平的党建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深刻领会其系列重要讲话所蕴含的治国理政思想呢?归根结底,还是要追根溯源,融会贯通。习近平告诫广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要“一茬接着一茬干”,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因此,准确把握习近平的党建思想,就要有历史眼光和规律意识,把习近平党建思想放在整个中共党建思想体系中去理解。习近平反复强调要“一张蓝图绘到底”,因而,透彻理解习近平党建思想,就要有全局思维和战略意识,把习近平党建思想放到其治国理政整体战略思想中去把握,统观其十八大前后关于党建的相关论述来领悟。准确把握习近平的党建思想,要有清晰的逻辑框架,概括起来就是“围绕一个中心、横向两个维度、纵向三条脉络”。

一、围绕一个中心: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把党的建设摆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来。正确理解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等论述,至少要把握好以下三点:第一,党的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这个问题,事实上就是旗手同旗帜之间的关系问题。早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已就此有所论述。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1](P8)有了旗帜,当然要高举;谁来高举,非中国共产党莫属。“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正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解决了中国将向何处去的方向性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旗手之于旗帜,旗帜指向何处、所指引的方向是否正确,最终都得由中国共产党这个旗手来运筹和引领。“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而波澜壮阔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2](P7),前进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会面临诸多新风险新考验,党的领导将为新的探索和尝试提供正确的前进方向和科学的奋斗目标。第二,党的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提供有效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于如何实现这一历史任务,习近平在2013年1月党的十八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1](P385)。只有党才能为目标任务的实现制定合理的战略布局、提供最佳的科学方案和实现路径。从改革开放到全面深化改革,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四位一体”的建设格局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等,都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效途径。第三,党的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心聚力提供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3](P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4](P177),从根本上说,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真正主体,其精神状态最终决定着这一事业的成败,而“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5](P8)。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号召力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形成建设伟大事业的不竭动力。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要不忘初心,始终“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6](P18),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凝心聚力。

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指出,“历史还告诉我们,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6](P5),“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7](P9);他还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1](P23)。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作为执政党,我们加强党自身建设的一个基本经验就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6](P22)。所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从“要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8](P208)到“党是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核心力量”[9](P166);从“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10](P42)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1](P15),都是对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認识的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P390)。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6](P7)。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创造性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管好党、治好党”这一重大问题,突出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提供一个更加坚强的领导力量。从为期两年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再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习近平提出了“打铁论”“精神补钙论”等比较形象的党建新论,实质上都是围绕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展开的,这些新理论新实践开辟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新局面。从这一视角来看,我们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精髓,必须首先抓住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这一中心点。

推荐访问:党建 框架 把握 准确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