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手术体外循环640例临床体会:换瓣膜体外循环

  【关键词】 体外循环;心瓣膜病;直视手术    近年来,随着体外循环设备的完善度、转流技术的提高与改进,瓣膜适应证不断扩大,使一些重病人得到良好的救治。自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我院共施行心脏瓣膜手术640例。现将瓣膜手术体外循环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全组共640例,男302例(44%),女338例(56%),年龄12~70岁。风湿性心脏病520例,先天性心脏病58例,心脏瓣膜粘性变2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22例。病变类型,二尖瓣304例,主动脉瓣110例,二尖瓣加主动辨160例,三尖瓣66例。心功能Ⅱ级180例,Ⅲ级330例,Ⅵ级130例。房颤或房扑188例,心室肥厚282例,频
  发室早38例,心胸比例0.63±0.12≥0.80者22例。单瓣膜手术288例,双瓣膜手术224例,瓣膜成型术128例。
  
  二、体外循环方法
  全组于中度或深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采用中度血液稀释,血球压积在20%~25%。首次预充复方乳酸林格氏液500 ml,血定安1000 ml,20%甘露醇250 ml,5%NaHCO350~100 ml,MgSO4为0.6 mg/kg,肝素1 mg/kg,甲泼尼龙15 mg/kg或地塞米松针20 mg,常规应用抗菌素。体质量超过50 kg或血球压积较高者,在术前或转流前放自体血,进行血液稀释,手术后期将自体血回输。体质量小或术前贫血者,可预充适量库血,并加用超滤或应用改良超滤法。
  
  三、结果
  体外循环中HCT为(24±4.2)%,血压为(7.8±1.5)KPa,100例放自体血,平均放血量(500±120)ml,转中尿为(1000±600)ml,鼻温平均29℃。640例中有448例心脏自动复跳占70%。体外循环时间最长270 min,最短48 min,平均(150±72) min,心脏阻断时间最长121 min,最短30 min,平均(80±11) min。
  
  四、讨论
  1、CPB的插管
  一般采取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单纯主动脉瓣手术可行单根右房插管。本组有6例,再行二次手术者,胸腔粘连严重,游离困难,行股动脉插管,腔静脉因难游离无法阻断,使用带气囊静脉插管。同时心内吸引是瓣膜手术的关键之一,特别是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应在CPB前或心脏停搏前放置好心内吸引管,防止并行循环后,动脉血经主动瓣大量反流,造成左心室过度膨胀而损伤心肌。
  2、组织灌注
  CPB并行开始应逐渐增加动脉灌注流量,静脉缓慢引流,维持出入量平衡,避免血压发生大的波动。动脉灌注流量,一般维持在2.0~2.8 L/(m2•min),MAP维持在50~80 mm Hg左右,CPB初始阶段,易出现低血压过程,应及时查找原因,减少缩血管药物使用;中后期由于麻醉的变浅,体内儿茶酚胺的增加,可能出现动脉压升高,若>90mmHg应适当加深麻醉或使用血管扩张药[1]。CPB转流中应维持静脉血氧饱合度在65%以上,保证良好的组织灌注。
  3、温度控制
  瓣膜手术一般采取中度低温,即鼻咽温28℃~29℃,直肠温
  30℃左右,待心内操作完毕开始复温,注意温差≤10℃。开放升主动脉前,鼻咽温应达32℃以上,血温38℃有利于心脏复苏,停止CPB时鼻咽温应达37℃,直肠温度达35℃以上。
  4、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瓣膜手术病人多已长期服用强心利尿药物,易发生低血钾,而体外循环本身,也可引起血钾降低[2]。低血钾是导致严重心律紊乱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认真了解术前血钾水平,术中根据降温程度、利尿剂用量、尿量及超滤量、转流时间及血钾化验决定补钾量。复苏时血钾维持在5~5.5 mEq/L左右为宜。定时作血气分析,调整酸减平衡。
  5、术中心肌保护
  瓣膜手术的心肌保护十分重要,这将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3]。特别是严重主动脉瓣病变者,更应引起重视。心肌保护是多方面的,要“慎于术前,严于术中,善于术后”,其措施包括:①首先维持良好的灌注压,保证心肌供血,特别是开放升主动脉后,应维持MAP在60 mm Hg以上,有利于冠状动脉血流;②注意左室减压,防止心脏过度膨胀损害心肌;③避免心室纤颤或缩短心室纤颤时间,减少心肌氧耗;在开放升主动脉前2 min,本组均给利多卡因针50~100 mg,减少心室纤颤的发生率。④注意阻断期间的心肌温度,低温环境是心肌保护措施之一,待全身降温外,心表面放置冰盐屑停搏液温度在7~10℃左右,阻断期间的心肌温度应在15℃左右,有利于降低氧耗。⑤心脏停搏液灌注,是心肌保护中的重点。停搏液一般经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本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59例,经左右冠状动脉直接灌注,并加经冠状静脉窦进行间断逆行灌注,注意此灌注压力

推荐访问:体外循环 瓣膜 临床 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