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以启示的动物] 动物给人的启示

  动物虽然不能与人类交流,但一些动物的行为却能给人类以思考和启迪。翠波鸟无休止地忙碌,让我们认识到攀比心理的危害;蚂蚁的集体智慧,让我们感受到团结协作的独特魅力;短喙鸟和命运抗争,则让我们懂得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忙碌不停的翠波鸟
  程刚
  在南美洲的原始森林里有一种鸟,这种鸟全身翠绿,并带有一圈圈灰色的纹理,就像一圈圈波浪,因此而得名翠波鸟。这种鸟虽然美丽,但它每天都在忙碌地筑巢,因而显得无精打采,很是疲惫。
  翠波鸟的巢穴唯一的特点是巨大,一个个架在树上,甚为壮观。但这些巨大的巢穴也不禁让人感到疑惑:翠波鸟只是一种小鸟,体长不过五六公分,可它们建造的巢穴为什么比自己的身体还要大几倍,有的甚至是十几倍呢?
  莱奥托是一位动物爱好者,为了解开这个谜,他制作了一个巨大的笼子,并捉来一只翠波鸟以观察它筑巢的过程。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只翠波鸟只建了一个能容下自己身体大小的“房子”,然后就停工了。这引起了莱奥托极大的兴趣,它又捉来一只翠波鸟放在笼子里,想看看它的“建房”情况。可这一次情况却发生了突变,这只鸟在被放到笼子里后,没过多久便开始大力“建房”,而原本停止建房的那只鸟也开始疯狂地扩建巢穴,两个巢穴越建越大。几天过后,两只鸟明显地显得疲惫不堪,放慢了建造速度。又过了几天,原先被送进来的那一只竟然死了,而且当这只鸟死后,另外一只立刻停止了筑巢。这些现象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莱奥托又捉来一只翠波鸟放在笼子里,如前面发生的情况一样,新进来的鸟开始大力“建房”,原先的那只疯狂地扩建,而且结果依旧――有一只疲惫不堪地死去,另一只停建。单只鸟存在,只建一个很小的巢;两只鸟存在,却无休止地扩建,莱奥托由此陷入了深思,他综合思量自然界那么多的“大房子”,终于找到了翠波鸟忙碌不停的原因:攀比。这种鸟的攀比心理太强,容不得别人的“房子”比自己的好、比自己的大,每当发现有新建的“房子”时,它便开始忙碌不停地扩建自己的巢穴……实验中的那两只鸟其实都是累死的。
  翠波鸟因为攀比而害了自己,这也为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在现代社会,总有些人感觉活得累,除了因为生存下去必须要付出努力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攀比。要懂得,人生要想真正获得快乐,活得轻松自在,就不能总以别人为参照,许多时候自己满意就好。
  [阅读训练]
  1.翠波鸟因何而得名?
  
  2.翠波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莱奥托通过实验发现了什么样的有趣现象?
  
  5.请简要概括最后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蚂蚁的群体智慧
  彼得・米勒
  ①我曾以为蚂蚁做什么事都心中有数。那些列队爬过我家厨房台面的小家伙们看上去是那么的信心十足,于是我猜想它们早就订好了计划,知道要去哪儿、要做什么。不然的话,蚂蚁又怎能做出组织行军路线、建造复杂的蚁穴、发动大规模突袭等奇妙的行为呢?
  ②结果我错了。蚂蚁毕竟不是聪明的小工程师、建筑师或武士――至少单个蚂蚁不是。当需要决定下一步怎么做时,大多数蚂蚁都毫无头绪。
  ③那我们又该怎么解释地球上已知的大约1.2万个蚂蚁物种的繁荣呢?它们在1.4亿年的进化中一定学到了什么。
  ④蚂蚁并不聪明,但聚在一起就聪明了。蚁群可以解决对单个蚂蚁来说不可思议的问题,比如寻找通往食物源的最短路径,分派工蚁做不同的工作,或保卫领土不受邻居侵袭。落单的时候,蚂蚁可能就像个小傻瓜,但聚成蚁群就能对环境作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这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被称做“群体智能”的东西。
  ⑤个体的简单行动怎样组合成了群体的复杂行为?如果几百只蜜蜂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它们如何作出关于蜂巢安置的重大决定?是什么使得一群鲱鱼如此精确地协调行动,能在瞬间改变方向,仿佛是单一的银色有机体?在这些动物中,没有哪一个能够看到全局,但每一个都为群体的成功出了一份力,它们集体表现出的能力甚至让那些最了解它们的生物学家都感到神奇。
  ⑥蚁群运作的要诀之一是:没有哪只蚂蚁执掌大权。没有将军来指挥武士,没有经理来使唤工人。哪怕蚁群中有50万只蚂蚁,也能无需管理而正常运作――至少不需要我们所熟知的那些管理形式。它们靠的是个体之间的无数次互动,共同遵循着一套简单的经验法则――科学家称之为“自组织系统”。
  ⑦蚂蚁是用触觉和嗅觉进行交流的。当两只蚂蚁相遇时,它们就用触角互相嗅一嗅。觅食蚁每天离穴之前,一般都要等早晨外出的巡逻蚁回来。当巡逻蚁进入蚁穴时,会和觅食蚁简短地碰碰触角。与巡逻蚁的接触是一种刺激,驱使觅食蚁出门。觅食蚁通过与巡逻蚁相遇的频率来判断出门是否安全。(如果巡逻蚁回巢的频率正常,就该出去觅食了;如果不正常,就最好再等等,外面可能风很大,也可能有一只饥饿的蜥蜴等在那里)一旦有蚂蚁开始觅食并带回食物,其他蚂蚁就会根据自己与返回的觅食蚁碰面的频率,陆续加入觅食的行列。
  ⑧没有一只蚂蚁能够看到全局。没有一只蚂蚁指挥别的蚂蚁做事。归根到底,它们是不需要领导的,即使是复杂的行为也能通过相对简单的互动来协调进行。
  [阅读训练]
  1.作者为什么曾以为蚂蚁做什么事都心中有数呢?
  
  2.作者在文中使用了不少疑问句,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 蚂蚁并不聪明,可作者为什么说聚在一起的蚁群就聪明呢?
  
  4. 文章的第⑦自然段中加括号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5. 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群体智能的运作原理。
  
  
  顽强的短喙鸟
  古峰 编译
  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孤岛上生活着一群鸟,它们因长着尖而长的喙而得名为长喙鸟,靠啄食蒺藜的果子为生。就像人有美丑高矮之分一样,起初,长喙鸟也有长喙的和短喙的。
  短喙的鸟一孵出来就被视为残疾,母亲在它们满两个月后就会抛下它们不管了。因蒺藜的果子浑身长满了坚硬的刺,只有长喙鸟才能啄得开,甚至连那些喙稍短的长喙鸟也啄不开,于是,每年都有很多喙短的鸟因无法啄开蒺藜的果子而被饿死。
  喙长的鸟一出生便有了骄傲的资本,就像出生在富人家的孩子一样。它们眼看着短喙的鸟们被母亲抛弃而被饿死,自己却得意地吃着蒺藜的果子,自由自在地在岛上飞翔。
  一只短喙鸟在吃完母亲啄开的最后一颗蒺藜果后,知道自己将面临严峻的生死考验了。要么选择别的食物,要么就等着饿死。它不甘心地走近一颗蒺藜果,明知自己无法啄开那坚硬的果壳,并且还要被果子上的长刺扎得鲜血淋漓,但它还是想作最后的努力。
  它失败了。它想,如果继续啄下去,自己马上就会死于蒺藜果的利刺下。于是,它终于伤心地飞离了生它养它的孤岛,决定去寻找新的生机。就在它饿得头晕目眩的时候,它啄食了在浅海里游动的一条小鱼,虽然它恶心得想吐,但还是将那条小鱼吃了下去。慢慢地,它觉得小鱼的味道其实比那种蒺藜果的味道还要好。
  一时间,短喙的鸟纷纷效仿,于是,短喙鸟们就这样生存了下来。而长喙鸟依然吃着它们自认为天下最美的食物――蒺藜果。短喙鸟的儿女们的喙更短,为了生存,它们天天去海里捕食;浅海里的鱼吃完了,就去深海里捕猎;后来,它们不但吃鱼,只要是能捕获到的动物,都成了它们的食物。
  在捕猎中,它们练就了一个短而有力的喙,还有一对大而强健的翅膀和一双尖利的爪子。
  数年后,短喙鸟成了海上的强者,它的名字叫鹰;而长喙鸟却随着那种蒺藜果的消失而永远地消失了。
  [阅读训练]
  1.长喙鸟有长喙的和短喙的之分,起初它们的命运有何不同?
  
  2.文中的那只短喙鸟为什么伤心地飞离了生它养它的孤岛?
  
  3.文中的那只短喙鸟是如何寻找到新的生机的?
  
  4.长喙鸟的命运最终如何?
  
  5.这篇文章告诉了人们一个怎样的哲理?试用孟子的一句话概括。
  
  
  [参考答案]
  《忙碌不停的翠波鸟》 1.这种鸟全身翠绿,并带有一圈圈灰色纹理,就像一圈圈波浪。2.它每天忙忙碌碌都在筑巢,因而显得无精打采,很是疲惫。 3.设置疑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地引出下文。 4.只要有两只翠波鸟在笼子里时,他们就会疯狂地扩建巢穴。(大意相同即可)5.揭示翠波鸟忙碌不停的原因,提醒人类不要像翠波鸟那样攀比,那样会害了自己。(大意相同即可)
  《蚂蚁的群体智慧》1.从蚂蚁组织行军路线、建造复杂蚁穴、发动大规模突袭等一些奇妙的信心十足的行为,猜想它们早就制订好了计划,知道要去哪儿、要做什么。 2.提出问题,设置疑问,引起读者的思考,便于引出下文,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蚁群可以解决对单个蚂蚁来说不可思议的问题,比如寻找通往食物源的最短路径,分派工蚁做不同的工作,或保卫领土不受邻居侵袭。 4.加括号的句子在表达上起解释说明的作用,具体解释“觅食蚁通过与巡逻蚁相遇的频率来判断出门是否安全”的现象。 5.简单的生物遵循着简单的规则,各自根据本地的信息行动。
  《顽强的短喙鸟》1.每年都有很多喙短的鸟因无法啄开蒺藜的果子而被饿死;喙长的鸟得意地吃着蒺藜的果子,自由自在地在岛上飞翔。 2.它知道如果继续啄蒺藜果,自己马上就会死于蒺藜果的利刺下;而飞离了生它养它的孤岛,或许能寻找到新的生机。 3.它尝试着吃鱼及其它动物,终于寻找到了生路。4.长喙鸟随着它们啄食的那种蒺藜果的消失而永远地消失了。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推荐访问:给人以 启示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