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推进大市区农贸市场创文管理调研报告模板(精选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关于推进大市区农贸市场创文管理调研报告模板(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关于推进大市区农贸市场创文管理调研报告模板(精选文档)

关于推进大市区农贸市场创文管理的调研报告模板5篇

【篇一】关于推进大市区农贸市场创文管理的调研报告模板

农贸市场现状调研报告

党中央一再强调:老百姓的油盐柴米酱醋茶是国家基层的大事。而农贸市场历来为居民生活采购必不可少的场所,其建设直接关系到市民日常生活的质量,是城市良性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江北区城市发展速度加快,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发展与农贸市场的不和谐之处日益凸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多次提案要求关注农贸市场的建设。结合商委的职能职责,本文就江北区农贸市场现状作一思考。一、我区农贸市场现状及特点(一)农贸市场总量迅速扩大。全区现有室内、室外棚盖及室外马路市场43个,大多分布在居民居住集中区域,经营面积79025平方米,共有摊位5703个,经营户数4079户,从业人员7594人,成交额45272万元。其中室内市场有16个,室外棚盖市场有15个,室外马路市场有12个;
80年代开办的有11个,90年代开办的有17个,2019年以后开办的有15个,市场数量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较快发展。(二)市场开办主体多样化。从投资主体看,工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曾经是市场的主要开办单位,对市场的发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市场也曾经是街道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工商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机关,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构,管办合一使行政执法机关在市场监督管理上难以到位。根据国家要求,市场管办脱钩,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建市场的原则,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方投资建市场的积极性,企业开办市场的情况越来越多,社会投资或其他经济组织投资成为市场建设主体。(三)市场化程度提高。从发展过程看,我区农贸市场经历了由市到场,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90年代以前开办的市场多是自发形成,以室外棚盖市场、马路市场为主,规模较小;
2019年以后开办的市场营业面积不断扩大,经营时间大多超过12个小时,从早上6点开始一直延续到晚上8点,经营种类较齐全,摊位出租率较高,如五里店农贸市场、茶园农贸市场、嘉陵农贸市场等室内市场面积都在5000平方米以上,规模较大。(四)市场建设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近几年来,为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商务部分别下发了《商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的通知》(商建发[2019]1号)和《商务部、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标准委关于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商建发[2019]30号)文件,2019年2月又下发了《商务部关于实施“双百市场”的通知》(商建发[2019]42号)等一系列关于农产品市场建设的相关文件,出台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改造技术规范、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这些文件和标准的贯彻落实,对农贸市场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为农贸市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我区从2019年已启动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工作,洋河农贸市场作为我区第一个改造样板,得到市政府及市商委、老百姓的高度评价,我委也在全市市场建设工作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今年我委还将启动观农贸寸滩市场、石马河通用市场的标准化改造。二、我区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根源(一)规划布局不合理。受城市建设、拆迁等因素影响,农贸市场整体分布上的不合理现状正日益突出,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农贸市场主要分布在原来的老城区,一些区域农贸市场布点则出现真空地带,如小苑地区就有鹞子丘市场、电测村市场,而北滨路沿线先后有东方港湾、东海岸、北国风光等住宅小区迅速建成,居住人口增长到几万人,但这一区域却没有规划农贸市场。有些开发建设新居住区时将集贸市场纳入商业网点进行配套规划,并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但实际建设中或建设后执行情况不理想,如嘉信御廷苑、南方上格林。这些区域居民买菜主要依赖临时路边“菜场”。市民买菜很不方便,一些购房的市民因生活不便,迟迟没有搬进新房。居民普遍反映他们居住的地方,商业一天天发展起来了,可居家过日子离不开的菜市场却越来越少了,越来越远了,档次也越来越低了,被迫到很远的地方或超市买菜。买菜难,买菜烦,已成困扰他们日常生活的一块心病。(二)市场设施陈旧落后。特别是一些老市场普遍存在设施老化,建设水平不高的问题:一是大部分农贸市场为棚式结构,摊棚搭建不规范,简陋的摊位一字排开,或因年久未修,或材质达不到要求,支架已锈蚀严重,大棚开始渗漏,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二是在布局、通风、采光、排污等方面普遍先天不足,生熟混杂、干湿不分、污净不分;
三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管线安装混乱,如蜘蛛网一般互相交织,布满灰尘,有相当一部分农贸市场没有配备消防设备,也没有垃圾处理设施;
四是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及冷冻设施缺乏,消费者购物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五是农贸市场脏乱差现象严重,已成为“让政府头痛,让市民揪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三)经营秩序比较乱。目前对农贸市场的管理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商贸主管部门管市场的规划布局和产业政策,而这种管理往往太宏观而使管理职责虚置;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开展行政执法,管经营资格、欺行霸市、掺杂使假、短斤少两,但开展经常性巡查不够,主动对市场经营活动监督少;
市场业主本应负责组织市场经营活动,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安全、卫生的消费环境,但目前政府和有关部门并没有拿出一个规范农贸市场业主管理权限与责任的政策,受利益驱赶,业主往往重收费,轻管理,由于市场日常管理烦琐、具体,工作难度大,有部分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纪律松散,不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及时制止纠正市场中的非法经营行为,他们工作的不到位,直接影响市场的经营秩序和环境状况。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搞市场经济,政府不需要对农贸市场进行财政投入,任其自然发展。二是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我区农贸市场建设规划没有做到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与周边居民生活不配套,导致城区占道经营现象突出,几乎新建一个居民社区,则出现一处马路市场。三是社会投资建市场的积极性不高。农贸市场属准公益性事业,投资大,收益低,回收期长,管理难度大,对投资者吸引力不大,积极性受到影响。四是法规标准制定滞后,规范管理难。目前国家对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尚无统一的法规标准,日常监管工作处于无法可依,“多头管理”的被动局面,负责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商贸流通部门调控手段乏力,农贸市场建设处于一种无序发展状态。 四、加强我区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的建议(一)提高认识,加强调控。农贸市场工作是民心工程,关系到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的地位。农贸市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场所,它一直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交汇点,具有的社会意义远远高于其经济意义。目前我区可以安排市场建设的地皮几乎已经没有,而新建的居民小区商业设施因开发商门槛过高而大量空置。农贸市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的宏观把握、总体规划、政策引导很重要,各部门都要把农贸市场建设当作一件民心工程来落实,特事特办;
有关开发商也要降低门槛,积极建设、引进农贸市场或农贸生鲜超市,真正体现楼盘的价值。(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贸市场的规划应综合考虑区位、交通、地形地势等多方面的因素,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功能分区和道路建设的要求,并且要充分考虑人口密度、服务对象和范围,在人口密集区布局标准化菜市场,在社区布局社区菜市场。

建议规划部门根据方便居民生活的原则,结合全区的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全区农贸市场设置布局规划,改变目前农贸市场建设规划滞后、设置不尽合理的现状,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农贸市场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三)多方融资,抓紧改造。对农贸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既是上级商务部门的要求,也是我区农贸市场实际情况的需要,是改变我区现有农贸市场现状的捷径。建议尽快全面启动我区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争取用2-3年时间每个街镇都有一个标准化农贸市场。一是尽快出台我区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
二是出台激励政策,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加大融资力度,对企业、个人愿意投资改造市场的,应该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另外可以采取“三个一点”:市财政补助一点,区财政支持一点,业主投入一点,提高业主改造的积极性。三是农贸市场的改造应该与城市的建设、土地功能的置换结合起来,将新市场的建设与老市场的改造结合起来。(四)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制定和完善市场交易、市场管理的各项制度,建立起由业主和工商等部门为主体的联合市场管理机构,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和自我保护意识,打击不法商贩和违法经营者,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首先,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保护合法经营,打击非法经营。商务部门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管理、监督和引导,积极向农贸市场业主和摊点经营者宣传市场经营的政策法规,加强产业和经营管理的指导;
工商部门要加大对市场巡查的力度,坚决打击欺行霸市、短斤少两、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
农业部门要加强农产品的质量监督,除了对农产品基地实行监督外,对流通领域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也要及时进行查处。其次,建议制订《江北区农贸市场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业主对市场的管理职责:包括协助工商部门查验营业执照;
进行进货查验,票证留验;
制止场内经营户经销假冒伪劣商品,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维护场内清洁卫生;
建立先行赔偿制度;
协调经营者之间,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纠纷等,使农贸市场业主承担起场内秩序管理主体的责任,从而促进农贸市场的有序经营。

【篇二】关于推进大市区农贸市场创文管理的调研报告模板

农贸市场建设调研报告

  调查之后怎么样写相关的调查报告呢?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写法,我们看看下面的吧!
  为了解全区农贸市场的分布情况及运行现状,进一步推动农贸市场的建设、规划和发展,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CC年工作要点,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组织调研组,在吴继业副主任、胡齐乾副主任的带领下,于3月底至4月上旬,对全区农贸市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新前综合市场、西江二桥疏导点、羽山菜市场、十里铺农贸市场、中心菜市场等进行了实地踏看,视察有关市场建设情况。在召开的座谈会上,分别听取了区府办、发改局、财政局、黄岩国土分局、环保局、建设局、农业局、商务局、食药监局、黄岩工商分局、黄岩城管行政执法分局、规划处、消防大队、同创办等有关单位的工作汇报。根据调研中了解的情况,现将全区农贸市场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 全区农贸市场建设基本情况
  全区登记在册农贸市场20家,无证农贸市场(临时便民交易场所)32家,总计52家,分布在全区各街道、乡镇。其中省级文明示范市场10家,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1家,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3家,一星级文明规范市场2家。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多层次、多品种和多种运行方式并存的交易市场络,为搞活流通,促进农产品的生产,繁荣市场,振兴经济和方便群众生活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农贸市场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XX年全省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现场会在黄岩召开,王建满副省长高度肯定了黄岩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成效。
  一是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区里专门成立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领导小组,主动将市场改造提升与“多城同创”等政府中心工作对接。在具体职责分配上,工商部门制定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标准、市场摊位租赁合同示范文本,指导市场制定经营户准则及其他管理制度。发改部门参与市场建设规划的编制,负责对市场建设项目进行审批或备案,参与项目的综合验收,对市场价格进行监管。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市场补贴资金和奖励资金的预算,并及时足额到位。国土部门审核新建、改建、扩建市场用地方案。建设规划部门负责审核新建、改建、扩建市场的选址和建设方案。公安消防部门负责市场建设项目的消防设计审核,参与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对马路市场和流动摊贩取缔力度。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市场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二是制定政策,支持提升发展。
  20XX年,黄岩区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农贸市场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制订了区农贸市场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XX年,区政府印发了《黄岩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补助奖励办法的通知》,加大奖补的力度,对规定时间内通过省文明示范市场验收的市场给予每家20万元奖励,并明确了新建类(迁建类)、改造类市场每平方米补助250元、180元以及仪器设备的补助金额。为确保城区中心菜市场改造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区财政预支经费400万元用于中心菜市场改造提升。同时,财政、国土、建设、规划、行政执法、消防、乡镇(街道)等部门密切配合,落实相应政策,帮助解决了市场建设中遇到的大量困难。
  三是因地制宜,推进改造升级。
  根据各个农贸市场位置、功能、人流量等特点,实行“一场一策”,量身制定了具体的整治措施和目标任务。严格对照“地不湿、无异味、菜安全、价公道、计量准、可休息”和“价公示、可追溯、联成”的创建要求,对即将改造的市场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设计摊位结构。为确保顺利完成改造任务,注重设计、招标、土建、信息化等关键环节,合理倒排工期,全力提升进度。同时,实行上下互动机制,区农提办、各责任乡镇街道、市场举办者和区工商分局安排专门联系人,实行改造提升工作进度月报制,及时反馈问题和困难,并第一时间解决。
  四是严格管理,保障规范安全。
  一是自“多城同创”活动启动以来,全面开展市场整治“铁腕行动”,对经营户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保洁不到位等问题及消费者违章停车、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已组织1000余人次集中整治农贸市场30余家。二是创新推行“业务指导员制”,全区每家农贸市场均配备一名工商干部担任工商业务指导员,每日至少一次实地巡查指导,三是以奖罚金形式优化市场进出机制。对固定摊位经营户采取“奖罚金”,由市场成立考核小组,若违规视情节按不同金额从保证金中扣除罚金;如经营户全年无违规行为,市场年底对其予以奖励。四是开展各项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开展市场食品检测,形成了以商品质量检测为中心、市场巡查为纽带、经营者自检为基础、消费者送检为补充、工商部门抽检为保障的市场食品质量监督体系,指导12个农贸市场建立检测点。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农贸市场的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贸市场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区农贸市场分布
  不够合理。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合理的布局,存在旧住宅小区农贸市场多而乱,新建小区未建配套设施的现象。人口密度大的旧城区农贸市场周围形成自发的马路市场,严重影响交通和城市文明形象。村镇及城郊结合部农贸市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临时疏导点多为大棚式市场,场内除摊位外几乎没有其它设施,排污能力差,经营、购物环境差,吸引不了人气,而所在的村集体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
  (二)农贸市场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仍然无证的农贸市场,场内管理、硬件设施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存在一定距离。目前,市场管理中心没有市场外部管理的职能,而有外部管理职能的一些部门管理不够到位,造成农贸市场外停车位缺乏、流动摊贩堵塞交通等现象。一些较小的农贸市场内部卫生较差,地面多水易滑,存在环境脏、乱、差现象。部分群众反映一些熟食和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需有关部门加强日常巡查检测和重点抽查。
  (三)经营者和管理者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营者的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缺乏服务意识,没有完善的服务理念。个别经营者文明卫生意识较差。管理者还停留在收收税费、租金的较低级的管理层面,不能立足于根据市场需求而对集市进行适时改造和完善的层面。
  三、 下阶段工作建议
  农贸市场建设是一项牵扯面广、较为复杂的工程,建议政府将市场标准化建设与改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抓落实。
  (一)加强统筹规划,引导市场合理布局。
  为建立健全全区市场络和流通体系,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调整增量,改造与新建相统筹,业态升级与优化相结合”的总体思路,认真抓好规划布局,从源头上为农贸市场建设预留足够的空间。通过规划的编制,改善农贸市场的空间布局,统筹考虑农贸市场的服务半径、区域辐射及配套设施等因素。在做好存量农贸市场盘活、调整、改造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老城区的点补充和新发展城区的点扩展工作,以解决部分地区设点不足的问题。新建市场则要按照规范化市场的标准,适当超前,立足长远。
  (二)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市场建设资金。
  农贸市场建设是项不以盈利为目的公益性事业,是服务于群众生活的菜篮子工程,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逐年投资建设一批新的市场,方便群众生活,每年给市场安排适当的维修经费预算。另外,在用地、税费等方面,政府也应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农贸市场的建设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既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又要鼓励民间融资,争取银信部门支持,形成共同开发格局。鼓励社会各方面采取自筹、集资、借款、贷款、股份、外资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兴建市场,促进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三)理顺管理机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政府要协调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农贸市场的管理,提升其服务功能。市场经营单位是市场经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通过与市场业主和市场经营者签订书面合同的方式,明确监管要求和违约责任,加强对市场业主和市场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市场经营单位应该以人为本,建立为顾客着想的服务之道,要充分运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管理技术,实现规范化管理、标准化运作。市场经营服务中心作为农贸市场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应承担规范维护农贸市场经营秩序的职责,负责实施市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质量监测及相关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镇(街道)属地管理。进一步理顺区和镇(街道)的农贸市场管理体制,加强属地对农贸市场周边环境和秩序的日常管理。针对市场外的占道经营和秩序混乱的状况,必须由政府协调,工商、城管、同创办、市场管理中心等相关单位联合执法解决。
  (四)加强法制建设和行业自律,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氛围。
  政府应出台相关商品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制度,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要不间断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行“两书”(《不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责任书》、《不经销假冒伪劣商品保证书》)“四制”(市场交易实行索票制、公示制、退场制、明码标价制)。市场经营服务中心应制订规范农贸市场秩序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不断创新监管模式,确保监管工作的落实。增强经营者法制意识,促进业内良性竞争,避免坑蒙拐骗现象的出现,杜绝竞争中的不当行为。同时市场经营者集体对市场诚信度的支持,也是营造共赢的必要条件。应尽快组建农贸市场行业协会,引导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业规则,规范经营秩序,提高行业素质,协助和配合政府做好对农贸市场的服务和监管工作,形成协调和自律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行业内部协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监控行业发展动态,及时传递信息;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净化市场环境,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篇三】关于推进大市区农贸市场创文管理的调研报告模板

农贸市场调研报告

一( 摘要

二( 关键词

三( 农贸市场环境实地观察情况

四( 实地访问

五( 网上了解

六( 存在问题分析

七( 对未来的展望和建议

八( 参考文献

1

暑假农贸市场现状的调查报告

茶与食品学院

摘要:农贸市场存在远比超市的发展来的早,可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价格较贵的超市,也不去生鲜的市场,为了深入了解该问题,我们选择了在暑假期间,到农贸市场实地查看、现场采访及网上了解相关案例。经了解,除了原来推测的市场环境较差,很大原因是文化教育越高的人不好意思和老人、农民讨价还价。说到底,还是因为农贸市场监管不足,没有统一的市价,而超市明文规定价位,不讨价还价,所以才会更吸引顾客。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及资金的投入。

关键词:环境 价格 监管 资金

农贸市场环境实地观察情况

农贸市场属于连体式室内农贸市场,其中一楼又属于棚顶式农贸市场与连体式室内农贸市场。天花板灰黑,有脱落现象,还布有常年的黑色蜘蛛丝,墙体下端一米高的地方不满污渍,有绿有红有灰还有被撞缺角的柱体。光线昏暗,地面水

2

积得多,行走不便。各种蔬菜肉类,海产品及各类干货味道掺杂,气味实在不好。

各摊位招牌随意设计、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招牌挂放的位置杂乱无章,上面粘满了污渍,有的招牌还经过涂改,而且悬挂的位置过高,不仅丑陋而且影响心情。鲜肉类提示吊牌所摆放位置,在市场入口无法看到。工商行政公告牌挂的太高,很难被看到上面的内容。

各营业房的经营字号没有展示出来。

总体上来看,市场都存在脏、乱、各种消防设施不齐全,配套卫生设施不具备,市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在这里小商小贩的吆喝声、买菜人的喧闹声整天不绝于耳,烂瓜残叶满地都是,而且光线昏黄,地板水洼到处,味道掺杂难以忍受。站在市场内让人感觉到非常压抑,呼吸不畅。一些买菜人不愿久留,交易后总是巴不得马上离开。

实地访问

询问选择农贸市场或超市的理由时,常年在市场上买的年长的回答,市场比较新鲜廉价,而且都老熟人了,放心;有些偶而出来买菜的,最直接的是到超市买,因为明码标价,不会被坑,而且蔬菜种类多,还可以顺便买其他的日用品;年轻一辈的妇女都不去市场,觉得那卫生不过关,而且那很脏

3

乱吵。当然有些人也会选择就近原则。

网上了解

从调查的两个市场来看,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陈旧,功能不完备,配套不完善,管理和服务职能不到位等问题,尤其是脏乱差现象严重。“脏”在市场垃圾多且清理不及时,蔬菜叶、禽类羽毛、鱼鳞、宰杀动物后的血迹等在市场内都很容易看见。“臭”在活禽宰杀不达标,废气没及时清除;“乱”在市场无序混乱经营;“差”在所有市场都外溢,马路经营、占道经营、出店经营。

当前,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一是市场发展的意识不强

没有把市场建设与管理提升到区域经济发展应有的高度来认识。

2是市场发展的步伐不快

4

目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与居民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市场规模小、容量低。

3是市场建设与管理的水平低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农贸市场普遍存在脏乱差的情况。

4是市场建设机制不活

市场建设与管理市场化推进较慢,经营市场的思想不够解放,理念还很落后,发挥市场本身的体制优势不够。

通过实践,个人想法是,城市不光体现在交通、商业、气候和建筑上,同时体现在居民的生活配套上,有关部门应该早规划早行动,给政策订措施,把建设规范化农贸市场当作一项改善市容、市貌,造福市民的“民心”工程来抓;城区房地产开发商也要担当起社会责任,不要光考虑建房子赚钱,还应该考虑到城市的整体发展和各大社区的生活配套“菜篮子工程”建设。

对未来“城市菜篮子”的美好展望

提升农贸市场水准能够更好的为社区、城市居民服务,有助

5

于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步伐,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就必定要加大对城市菜篮子工程的改革建设力度。对于未来城市菜篮子的发展,在借鉴一些城市的成功的经验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本市情况先行改造农贸市场消费环境、管理水平、设施水平,并试着农改超的道路。

对于农改超这个概念,农改超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改

超是基于对原有的城市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它是农产品流通渠道改造中的一种形式;而广义的农改超则是基于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全方位改造,它是农产品超市化经营的集合,既包括农改超,农加超,也包括各种果蔬、肉类等农产品专卖店,以及原有连锁超市生鲜区经营,同时也不排斥通过升级改造,能够达到农产品安全标准的农贸市场,广义的农改超是多种模式并存,建立于多元化之上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改造。所以应把广义的农改超进一步理解为现代农产品超市化经营。

另外,提高消费者健康消费的质量意识,消费者有权获得清晰的食品质量、构成成份、营养物质含量、营养物质功用以及如何合理均衡膳食等方面的信息。法律法规、标准的修订

6

与执行应在公开、透明、互动的方式下进行。

在政府的支持及社会各界的鼎立支持下,农贸市场的将跨着大步伐迈向标准化。

参考文献:

[1] 媒体信息与基础 (电子文献)

[2] 基础知识与理论(电子文献)

[3] 范文大全(电子文献)

篇二:关于我区农贸市场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区农贸市场的调查报告

“1.31”青龙水果市场顶棚垮塌事故发生后,引起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辖区农贸市场的安全问题。根据区人大3月4日主任会议安排,区人大组织力量于3月5日至14日,对我区农贸市场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7

一、基本情况

据工商及镇、街等部门、单位统计,我区辖区共有农贸市场25个,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其中室内市场11个,顶棚市场12个,马路市场2个。具体情况如下:

1、河口集贸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经营户约15户,钢架水泥瓦顶棚市场,建设年代为96年,产权单位及经营业主为河口镇闸口村,是河口地区唯一的一个市场。

2、西塞农贸市场。该市场面积约1200平方米,经营户约200户,建筑结构为钢架梁石棉瓦结构,2000年建成投入使用,产权单位及经营业主为西塞街办。

3、工人村市场。该市场面积约2000平方米,经营摊位约30多户,建筑结构为砖混,该市场为60年代建的旧房,产权及经营者为毛高平(私人买断)。

4、马家嘴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2700平方米,经营摊位近180个(面积为1290平方米),门面房34个(面积660平方

8

米,其中黄思湾街办产权门面房4个,120平方米),建筑结构门面房为砖混结构,摊位为钢架梁石棉瓦结构,建设年代为97年,土地属冶钢集团,产权单位及地面建筑物属孙盛普等5人,经营业主为孙盛普等5人。

5、黄厂街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2600平方米(其中光冉公司1400平方米,区商业局土产日杂公司1200平方米)。经营摊位70个(其中光冉公司40个,土产日杂公司30个),建筑结构为砖混,建设年代为60-80年代,产权单位为光冉公司和日杂公司,经营业主为市光冉有限公司(原蔬菜公司改制私人买断,法人代表方再兴),区商业局土产日杂公司(国有企业尚未改制)。

6、新建区农贸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500平方米,经营摊位约30个,建筑结构为钢架梁塑料瓦结构,建设年代为50-60年代(60年社区曾出资扩建),产权单位及经营业主为新建区社区。

7、二门农贸市场。该市场原总面积约600平方米,经营摊位约30个,建谢谢筑结构为钢架梁石棉瓦结构,虽然产权单位及经营业主冶钢集团已将该市场拆除,但经营者仍占用消防通道经营。

9

8、一门源华农贸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500平方米,经营摊位50个,建筑结构为砖混,建设年代为50年代,产权单位以及经营业主为工矿集团东井煤矿。

9、中窑集贸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经营摊位近60个,建筑结构为室内市场,建设年代为97年,产权及经营单位为市恒兴物业公司。

10、青龙水果批发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4200平方米,经营门面近20户(面积约700平方米),市场内摊位110多个(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结构门面房为砖混、摊位为钢架梁塑料瓦结构,90年代建设,产权单位为市建化总厂,经营业主为市青龙水果批发有限公司。

11、轮渡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经营摊位近80个,简易钢架顶棚市场,70年代建设,产权单位为市轮渡有限公司,经营业主为青龙水果批发有限公司。

12、冶钢集团龙腾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摊位约60户,建筑结构为室内市场,98年建设,产权单位及经营业主为冶钢龙腾实业总公司。

10

13、金象农贸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摊位约80户,钢架梁水泥瓦顶棚结构,建设年代为96年,产权单位及经营业主为西塞山区商业局。

14、新安综合批发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为52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室内市场,95年代建设,摊位数约为380户,产权单位及经营业主为祥泰房地产开发公司。

15、新源集贸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室内市场,摊位数约为80户,98年建设,产权单位及经营业主为新源房地产开发限公司。

16、十三排马路市场。该市场属自然形成的露天市场,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经营门面房30户(约600平方米),摊位约20个(约400平方米)。

17、王家湾农贸市场。该市场属自然形成的露天市场,总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经营门面约60户,摊位约40个。

18、陈家湾集贸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为1400平方米,2000年建设,建筑为十五冶旧剧院,摊位约150个,产权单位为

11

十五冶,经营业主为金翌房地产开发公司。

19、澄月集贸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95年建设,建筑结构为室内市场,摊位数约80个,产权单位为冶钢集团,经营业主为郁建新。

20、颐阳路集贸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2002年建设,建筑结构为室内市场,摊位数约80户,产权单位及经营业主为美尔雅房地产开发公司。

21、二建集贸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为14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室内市场,摊位数约150户,2001年建设,产权单位及经营业主为建工物业公司。

22、伊家人超市。该超市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室内市场,摊位数约60户,2007年建设,私人买断经营。

23、长龙集贸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建设年代为2002年,建筑结构为室内市场,摊位约为160个,产权单位及经营业主为长龙物业管理公司,后私人买断。

24、石料山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为400平方米,96年建设,

12

建筑结构为砖瓦结构,摊位约40个,产权单位及经营业主为陈劲。

25、胡家湾集贸市场。该市场总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经营摊位约60个,建筑结构为砖混及砖木结构,99年建设,部份为钢梁塑料瓦结构,该市场的产权单位及经营业主为市恒兴物业管理公司。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市场投资主体的日趋多元化,居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辖区农贸市场在改造升级、新建迁建、日常监管等方面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安全隐患十分严重。目前我区农贸市场大多是砖混、砖木和露天简易雨棚结构,部分钢架梁结构的因其架构跨度大,抗积雪堆压及大风的强度较差,加之年久失修,普遍存在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可能倒塌的安全隐患。

2、市场规划严重滞后。到目前为止,我区还没有一家是真正意义上的先规划后建设、布局合理的农贸市场,绝大多数

13

市场都是自然形成的,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就便入市消费的需要,规划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如青龙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原有的车辆进出货通道为“U”型单车道,没有设置停车场,车辆经常停占黄石大道与湖滨东路交界的丁字路口,造成交通堵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曾多次提出搬迁该市场的建议和提案)。再如每天进出轮渡市场的人流量达1.6万余人,而在轮渡市场唯一的进出口却设立了黄石至浠水的客车停靠站,造成大量的人车混杂,给交通、购物带来较大安全隐患。

3、市场基本功能不健全。一是环境较差。“脏、乱、差”一直是市民对农贸市场的普遍评价。近几年,虽经市场主办单位对马路市场和棚式市场进行了投资改造,但改进却不大。如十三排、黄陂街、公安路前的马路市场、轮渡的棚式市场。这些市场棚顶严重老化,连基本的遮风挡雨的功能都无法保证。市场的地下排水系统已基本丧失功能,经常出现污水横流的状况。这是市场“脏、乱、差”的一大成因。二是设施简陋。辖区市场最突出的问题是硬件设施问题,绝大多数农贸市场活禽宰杀没有专门设施,熟食摊位设计没有防蝇设施,水产摊位设计排水不科学等等,经营户和消费者怨声载道。

4、市场业主偏面追求经济效益。农贸市场是带有公益性功

14

能的农副产品交易场所,一些市场投资者只注重经济效益,在日常管理中重收费、轻管理,重权利、轻责任,把注意力集中在摊位费的收取上。对市场内环境卫生、占道、搭建、扩摊或流动经营等行为管理力度不大,使“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一些市场主办者只注重眼前利益,经营理念陈旧,短期行为,对市场几乎不进行必要的投入维修,而且缺少竞争、创新意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贸市场的提升改造和更新换代。

5、场内经营户整体素质不高。目前在市场经营的基本上是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其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一是经营者缺少必要的商品知识、法律知识,食品安全存在隐患;二是经营者与市场业主的矛盾时有发生,大多由摊位安排、市场环境等原因引起,往往影响消费者正常消费;三是场内经营方式传统单一,多是小规模小本经营,市场吸引力不大。

6、市场外围环卫设施数量少、等级低,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农贸市场外围的情况均不容乐观:自行车、三轮车、机动车随意停放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有的市场外围无证摊贩较多,管理难度较大。同时,场外的卫生保洁问题也比较突出。

15

三、几点建议

针对现有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为避免类似“1.31”这样的事故再度发生,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为了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物质生活需求,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位,特提出如下建议:

1、统筹市场规划,分步实施改造。政府应将城区农贸市场的建设和改造作为关注民生、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重大事项认真对待,统筹考虑,制订和出台农贸市场建设改造的实施方案。出台农贸市场建设改造中在规划、土地、报批及资金等方面支持和补贴的相关政策。统筹安排,规划定点,可采取先易后难、或旧城改造同步实施、或就地原址改造、或搬迁新建、或融资招商投资等方式进行。

2、积极转变观念,加强主管力度。农贸市场是关乎大众民生的特殊企业,不仅要讲经济效益,更要关注社会效益。由政府掌控产权,有利于制定统一的规格和标准,有利于农贸市场的升级和治理,有利于农贸市场的监督、维护和长效管理,有利于提高居民菜篮子质量和食品安全,有利于解决困难群体就业问题。采用租赁方式,由政府掌控农贸市场产权。当前,政府完全有实力、有财力、有能力、有必要掌控农贸

16

市场产权,这是农贸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鉴于目前农贸市场产权的复杂性,对农贸市场采用租赁方式(有条件的可买断),掌控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权,而新建的农贸市场应归于国有。

3、加大建设投入,提升硬件设施。加强硬件设施的改造和整治,依据“以人为本”和“划行规市”的原则来进行总体布局。硬件设施要统一规格,摊位的面积大小,要照顾到经营户进出便利和留有一定储存商品的空间为好。摊位之间的间距要合理,摆放不同产品的摊位要有所区别,要根据产品特点来安排位置,如水产摊位要防止水的外溢,水果摊位要防止水果滚落等等。

4、规范市场管理制度,提升市场管理水平。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负责市场规划、建设、管理的多方统筹和协调;进一步健全市场管理各项制度,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如入场经营户必须得到市场管理方的书面同意后,方可到工商、卫生等部门办理相关证照,办不到证照就不予入场经营。同时,要坚决取缔或规范各马路市场,确保入市经营。

5、加强商业知识培训,提高经营户综合素质。采取入市前免费培训和在市综合培训的方式,规范经营户的经营行为和

17

服务标准,包括服装、用语、交易方式等,创造一个适合经营户健康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

6、加大市场外围环卫设施建设,提高场内外环境卫生质量。加大对各农贸市场外围环境的关注力度和投入力度,特别是对外围车辆、卫生、无证摊贩的管理,要坚持长效化,确保市场外围卫生。这样不仅能方便市场管理,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将带来方便,并且可以提升市场的总体水准。

篇三:菜市场调查报告

菜市场调查报告

菜市场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在促进经济繁荣、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菜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为全面、准确的掌握市区菜市场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我对菜零售市场进行了一些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菜市场的现状

菜市场是主要用于销售蔬菜同时兼营蛋品、家禽、熟肉制品、

18

小水产、豆制品、调味品等多种农副产品的经营场所。在农副产品供应渠道多元化的进程中,菜市场这种传统的业态仍然显示出独有的优势,市民在购买蔬菜、水产、鸡蛋等商品时,依然首选菜市场,选择率在一半以上。这是因为菜市场经营方式灵活,蔬菜、水产等商品新鲜程度远远高于超市。菜市场设施简单,租金低,劳动力成本低,降低了商品的成本,蔬菜、水产不容易产生像熟肉、豆制品和调味品等商品的假冒伪劣情况,而且根据菜市场的特点和农副产品自身特点,这种主导地位还将延续下去。

二、 菜市场的经营状况

所调查的菜市场,80%以上鲜菜主要是市区周围种菜农民自产自销.十字街菜市场销售的蔬菜大部分品种,基本都有本地蔬菜补充。

(一)蔬菜的销售价格情况

十字街菜市场蔬菜价格 单位:元/斤、元/只、元/头;斤、头、只

品名 最高价格 最低价格 平均价格

19

大白菜

小白菜

韭菜

胡萝卜

土豆

葱头

大葱 2.40 4.50 3.00 3.60 2.30 2.20 3.40 2.00 4.10 2.60 3.40

2.00 2.00 3.20 2.20 4.30 2.80 3.50 2.10 2.10 3.30

1

豆角

菜花

20

青椒

黄瓜

南瓜

冬瓜

茄子 4.00 4.50 2.20 2.00 3.20 1.40 2.40 3.60 4.20 2.00 1.80

3.00 1.20 2.00 3.80 4.30 2.10 1.90 3.10 1.30 2.20

(二)蔬菜批发环节的经营形式

据我们了解,菜市场中的所有的经营户从产地收货、运输、批发形成了一条龙式的经营形式,十分有利于他们掌握产销两地的消息,有利于很好地解决各个环节的矛盾,有利于形成利益共同体,利益分享,风险共担。

(三)蔬菜的消费趋势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特别是农民蔬菜消费行为的巨大变化,即由过去供应城市蔬菜到今天的蔬

21

菜靠城市供应的变化,城市蔬菜的消费量连续在扩大。同时人们对蔬菜的质量、品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应运而生的超市洗净菜,绿色无公害蔬菜、农超对接、产地直销的蔬菜不断被人们看好。

三、蔬菜市场存在问题

(一)市场设施档次普遍偏低,购物环境差

大部分市场多年来投入不足,市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 “脏乱差”现象严重。一是市场开办单位对市场经营业户的后续管理不够。二是缺乏完备的给排水系统,致使禽类、水产宰杀经营场所污水横流,杂物遍地,气味难闻。三是垃圾清运不及时,蔬菜市场产生的大量垃圾不能及时清理,乱堆乱放,随意丢弃,形成许多垃圾死角。四是一些市场既是经营场所又是居住场所,出入通道行人与车辆不分,交易高峰时拥堵不堪。五是保鲜设备使用率低,大部分生、熟肉摊点都是案板晾卖,根本达不到防尘、防蝇要求。

(二)菜市场价格相对较高且不稳定

菜市场菜价高由来已久。初老百姓反映特别强烈,时间长了

22

也没有得到解决,这是其一。其二是价格不平衡,一个不大的市区的价格不都一样,超市、农贸市场、早市的价格不平衡。有差价是应该的,但差价太大就是不合理了。

四、蔬菜市场存在问题的原因浅析

2

(一) 规划滞后,先天不足

蔬菜市场建设长期处于无规划状态。与城市建设不能同步推进,形成脱节,导致蔬菜市场数量少、规模小及布局不合理。现有的蔬菜市场大多因为缺乏相关标准的约束,造成了市场建设起点低,硬件设施落后,功能不完善,购物环境差等先天缺陷。

(二)蔬菜市场盈利水平低

蔬菜市场具有盈利性弱、公益性强的特点,投入大收益小,属于微利行业。受盈利水平低的影响一般的投资者投资建设蔬菜市场的积极性不高。

23

(三)相关部门对市场的支持引导、监督约束不够

一是有关部门对菜市场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在前期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同时没有预留蔬菜市场用地,小区建成后,想建市场基本没有合适地方。二是政府对蔬菜市场建设的扶持力度不大,缺少优惠政策及配套扶持资金的支持。三是对蔬菜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缺乏长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五、发展蔬菜市场的建议

蔬菜市场的建设和改造,必须以规划为指导,通过规划手段引导菜市场建设。蔬菜市场的建设是保证老百姓“菜篮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公益性,是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必然要求。政府应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是制定优惠政策,涉及菜市场的规划、土地、建设、验收、管理、经营等方面要给予全方位的政策优惠。二是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留足商业用地面积。三是建立蔬菜市场建设专项扶持资金,并制定相关的资金使用办法,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加强对菜市场建设招标、验收、使用等全程的监督和竣工验收,确保政府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24

3

25

【篇四】关于推进大市区农贸市场创文管理的调研报告模板

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调研报告

  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质量,是城乡良性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如何建设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管理科学、高度文明的农贸市场体系已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根据市政府的安排,我局于8月28日至9月28日,由局长牵头,分管市场的副局长率队,组织市场调控办、局办公室、冷江市场服务中心等组成调研小组,对城区及16个乡镇办的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研究,并赴长沙、株州、郴州及临近的双峰、新化等地学习考察。调研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贸市场基本情况

  (一)已建市场包括马路市场的基本情况。我市城区上规模的农贸市场3个,即冷江市场、粮贸市场、波月市场。总营业面积约万平方米,共有门面及摊位2397个,无闲置,就业人员约9500人,总交易额亿元,其中冷江市场2016年交易额达亿元,占比%,发挥城区农贸市场主渠道作用。城区另有马路市场15处,年交易额近1000万元。我市农村初具规模以上的农贸市场6个,主要分布在经济相对活跃,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中心,即矿山陶塘农贸市场、禾青商品市场、禾青三角坪农贸市场,碱厂生活区农贸市场、渣渡双丰市场和利民市场。6个市场总营业面积万平方米,共有固定摊位848个,就业人员约3500人,2016年总交易总额达8000万元。另有马路市场21处,镇平均处,年交易额1200万元。

  (二)在建市场包括拟建市场的基本情况。在建市场有位于东站火车站的东站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期工程已完成;
已选址且报发改局立项的拟建市场有位于禾青镇湍江村即新城区连接娄新高速连接线接口处的锦和农贸市场和潘桥桥头村岔路口农贸市场。正在运作有意新建的农村农贸市场有沙塘湾岔路口农贸市场、株木山农贸市场。待建市场有新城区农贸市场、布溪农贸市场、部分乡镇农贸市场、社区包括大型住宅小区等终端小市场。

  二、我市农贸市场的现状与特点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由于市场机制的内在作用,我市农贸市场投资主体已呈多元化格局。据调查,80年代建成的冷江市场由政府投资;
90年建成的粮贸市场与波月市场分别由粮食局和农业局投资,农村农贸市场由相应的乡镇投资。在建的东站农产品批发市场由粮食局主导,采取市场化运作,多种资本融入的方式建设;
锦和农贸市场由锦和农贸有限公司投资,纯民营投入;
其他农村拟建农贸市场均由当地政府主导,采取市场化运作,引进民营资本投资;
社区和住宅小区终端市场建设由社区主导,民营和房地产业主投资。呈现出市场化运作,民营投资的良好势头。

  (二)规模档次两极化。冷江市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承担全市90%的蔬菜市场供应和70%农产品交易份额,当之无愧于农贸市场老大。其余市场为小型补充市场,而且马路市场居多。社区与大型住宅小区终端市场基本上是空白。农贸市场建设档次层级不齐,不适应于我市城乡发展要求,不适应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需要。

  (三)营运模式商业化。目前,农贸市场建设大都与房地产开发和其它商品经营紧密相连,采取商业化的营运模式。据调查,我市城区市场都是这种营运模式。其农产品交易额所比都不高,其中冷江市场50%,粮贸市场70%,波月市场60%。城区的在建和拟建市场均采取这种营运模式。其余市场以农贸产品交易为主,其它商品交易为辅的模式运行,其农产品交易量所占比例一般在70%以上。禾青商品市场和渣渡双丰市场以其他商品交易为主,农产品交易为辅的模式运营,农产品交易所占比例一般在20%左右。

  (四)管理模式单一化。目前,我市农贸市场经营管理均采取业主直接经营的单一管理模式。即由市场所有者设立市场管理机构,直接经营市场,获取效益。城区市场均由相应主管部门设立市场服务中心管理。冷江市场由商务局管理,粮贸市场由粮食局管理,波月市场由农业局管理,其他农村市场由乡镇或村经营管理。禾青三角坪农贸市场和矿山陶塘农贸市场由冷水江市场服务中心派员管理。

  (五)经营效益低效化。全市农贸市场经营效益普遍低下,个别市场经营亏损比较严重。据调查,其主要收益靠收取少数未出售门面摊位的租金,以及少量卫生费、管理费,用以发放人员工资和小型维护。如原布溪江南市场由于人气不足,亏损严重已出租重建为祥盛彩色印刷厂;
波月市场因经营亏损,部分摊位转行,造成农产品交易外溢成马路市场。给当地群众购物带来极大不便。冷江市场虽拥有黄金码头,但历史包袱沉重,资产少,人员多,产权复杂,管理难度大,经济效益常年亏损。其余市场经营均不理想,管理者月工资收入不足1000元,造成管理者积极性不高,更无力于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深层次原因分析

  我市作为全省十强经济强市之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一体步伐加快,但是作为城市文明窗口的公益性农贸市场建设,明显落后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据调查,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与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极不协调。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设规划混乱;
二是安全隐患突出;
三是马路市场泛滥;
四是经营管理无序。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市场规划明显滞后,市场网络资源配置不均衡。

  一是规划滞后于市场,规划对合理配置农贸市场建设网络的前置指导不够。例如,由于历史原因,冷江市场、粮贸市场、波月市场的建设,先有住宅建设,人口增长,交易需求,然后才有规划,致使规划选址先天不足,建设规模与档次不适应于市场需求。冷江市场因建设用地不足,建设规模过小,多年来超负荷运行,造成市场拥挤不堪,秩序混乱,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现老城区沿江路至技校一带居住人口快速增加,由于规划滞后,已难以合理布局农贸市场网点,造成现有的马路市场。乡镇随着商品交易的日益活跃,急需建农贸市场,由于建设规划滞后造成现有多处农村马路市场。

  二是后期制定的规划起点低、标准低、层次低,对配置农贸市场建设资源的科学指导不足。为应付上级商务部门检查,我局于2016年与市规划设计院共同编制了《冷水江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6-2020年)》,由于缺乏编制经费(仅安排2万元编制经费),没有聘请高水平的专家参与编制和评审,编制档次十分低,其中农贸市场专项规划的深度明显不够,不适应于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三是低水平的规划执行不严,对配置农贸市场建设资源的强制指导不力。由于对农贸市场建设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规划管理措施的落实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农贸市场建设发展缺乏长远战略,规划执行措施缺位。《冷水江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6-2020年)》明确要求成立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但至今没有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前置审批农贸市场的工作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导致专项规划前置审批与规划建设执法无法落实到位。在一些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上,大规委往往根据开发商的规划意愿做审批对农贸市场的建设规划随意调整,导致专项规划执行不严肃。

  (二)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市场建设的公益性没有得到应有体现。

  市场经营应由市场机制的内在作用调节,而市场建设是民生工程,公益性事业,纯市场化难以推动其良性发展,应由政府主导,突出公益性投入。长期以来,我市财政政策对农贸市场投入定位存在一定偏差,重城市其他基础设施的投入,轻农贸市场的公益性投入,农贸市场建设发展远落后于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农贸市场带有的公益性没有很好的体观。据了解,目前我市财政仅对冷江市场的消防安全投入为数不多的资金,而对全市农贸市场的建设改造基本没有投入,致使我市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导致我市农贸市场建设体系不健全,马路市场泛滥,场内安全隐患突出。据调查,我市本世纪以来一直没有建设一个新的农贸市场,其建设水平一直停留在80、90年代,其市场网络则是马路市场膨胀发展,日益泛滥成灾。先前建设的农村农贸市场为大棚式结构,因年久失修,或材料达不到要求,支架已锈蚀严重,大棚开始渗漏,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特别是渣渡镇双丰市场与利民市场,利民市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大部分已成为危房,随时可能倒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禾青三角坪农贸市场2016年因冰灾倒塌,造成一死七伤的灾害事故,金竹山煤矿农贸市场已倒塌废弃,如果不加大政府的公益性投入,我市农贸市场安全隐患将更加突出,马路市场更加猖獗,市场网络将逐步萎缩,无法满足城乡发展要求。

  目前,我市对农贸市场的投入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至今尚未出台相适应的农贸市场建设奖补政策,导致社会资本对这项公益事业投入的积极性不足。新城区群丰生态城农贸市场建设如果没有财政政策的支持,农贸市场建设将落后于新城区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将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将影响新城区整体形象。

  (三)部门缺乏有效协调,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

  一是机构管理不专业。除冷江市场服务中心是自收自支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为市场管理的专业机构,其余市场均由主管部门或相关乡镇自行设立的自收自支临时管理机构管理或代管。市场管理专业性不强,受利益驱使,大多重利轻管,大多市场管理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二是部门监管不到位。商务部门负责市场的行业指导,但具体监管职能缺乏。工商、质监、安监、食监、城管、农业、畜牧、公安、消防等部门对农贸市场开展的经常性监督巡查不多,缺乏常态化管理机制,致使食品安全和消费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是责权不统一。据调查,冷江市场是我市最大的综合性农贸市场,场内现有各类建筑32栋,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居民586户,专业商场15个,门店434个,固定摊位1638个,门店产权单位多达15家,其余为私有资产。冷江市场服务中心仅拥有“一街、二楼、四路”等产权,即成衣街;
市场主楼、新楼两楼;
市场路、厅前路、医药路、轻化路等四条路,专业商场3个,门店68个,摊位1638个。办公楼为工商局尚未移交的老冷江工商所办公楼。资产严重不足,人员严重闲置。冷江市场服务中心为自收自支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2016年从工商“管服”分离后,没有赋予其相应的市场管理职能职责,无权无职依法履行对全市农贸市场以及对冷江市场所有门店的综合管理。现该中心除对自己拥有的“一街二楼四路”有专人管理外,对其他门店摊位无法实施全面管理,更无法实施对全市农贸市场的管理,导致全市农贸市场在经营秩序、创卫、消防等方面都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四、对策与建议

  借鉴外地把农贸市场建设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民生工程和实事项目来抓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农贸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应按照“立足实际、方便群众、便于管理、提升品位”的总体设想,通过改造一批骨干市场,建设一批规模市场和便民市场,取缔马路市场,初步建立起与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协调、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农贸市场体系。建议做好“六个立足”方面的文章。

  (一)立足全市,尽快编制高起点、高标准的农贸市场专项规划。

  规划编制是抓好农贸市场体系建设的第一环。我市农贸市场建设要以现有农贸市场为基础,进行提质改造,加大东站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建市场和拟建市场的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以冷江市场、东站农产品批发市场、锦和农贸市场为市级大型批发市场,粮贸、波月、布溪、新城区农贸市场以及乡镇农贸市场为骨干市场,社区和大型住宅小区以及生鲜超市为终端市场的农贸市场体系。根据这一思路,建议参照双峰、涟源等地高标准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经验。涟源安排专项经费38万元,双峰安排36万元,于2016年聘请省级资质的规划编制机构编制了城区商业网点规划。我市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县市之一,建议立足全市,安排专项编制经费50万元,聘请省级规划编制机构编制全市(含农村)商业网点规划,包括全市商业网点,农贸市场,成品油加油站,商品专业市场,烟花爆竹,重点危险品等专项规划,确保规划编制高起点、高标准,使之与我市城乡发展要求相适应。

  (二)立足落实,尽快出台农贸市场专项规划管理措施。

  规划措施的落实是农贸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保证。建议尽快出台《冷水江市农贸市场管理办法》,抓好农贸市场专项规划管理的落实。建议参照娄底市商业网点规划实行领导小组备案制的管理措施,成立冷水江市商业网点建设规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商务局局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大型商业网点(含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的前置审批,报领导小组备案登记,对大型住宅小区建设和重大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招商引资和项目审批,建议明确市商务局为市大规委成员单位之一,确保农贸市场专项规划的落实和全市农贸市场体系建设网络的健全。为切实加大规划执法的力度,建议按照上级要求和各地通行做法,组建市商务综合执法大队,赋予其商业网点规划(含农贸市场)违规违法案件的查处职能,确保规划管理措施执行到位。

  (三)立足民生,切实加大对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政策性投入

  资金投入是农贸市场建设改造的关键。单靠市场机制内在作用对农贸市场建设配置资金的纯市场化模式难以突破当前我市农贸市场建设与升级改造建设资金颈瓶的制约。建议参照长沙、株洲、郴州等地把农贸市场建设改造作为具有公益性的民生工程和实事项目,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为城市具有公益性质的基础设施投资范畴的做法,参照耒阳每年从城市建设配套费中提取10%作为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基金的标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确保农贸市场与城市开发、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和新农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四)立足项目,分期分批建设改造农贸市场,建立健全我市农贸市场体系。

  项目建设和改造是健全农贸市场体系第一抓手。一是尽快实施我市农贸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实施方案。要根据国家有关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和升级改造规范,结合我市实际,按照先批发市场,后骨干市场,再终端市场的层级分批扶持,按照先S312沿线,后南北延伸的步骤分步实施,争取利用3-5年时间改造完毕,并新建一批农贸市场。目前,要重点启动新城区农贸市场的建设,建议由冷江市场服务中心具体承办,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并配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当作一项公共性质的民生工程和实事项目来办,当作一项城市公共设施来抓。

  二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扶持资金。商务部门要抓住国家加大对农贸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项目扶持力度的契机,配足力量,安排经费,尽快建立健全我市农贸市场建设升级改造项目库,抓好项目申报和资金扶持工作。

  三是出台激励政策。对规定期限内率先按标准化改造到位,经验收合格的市场业主进行奖励和补助,对民营资本参与农贸市场投资,要给予政策扶持。建议参照长沙对验收合格的市场,市财政给予400元/平方米的补贴标准予以补贴。对民营资本参与农贸市场投资的,建议参照株州经验,在报建、办证等办理各种手续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免收规费,服务性收费按最低标准30%收取。

  (五)立足服务,尽快建立健全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

  长效管理是农贸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冷江市场服务中心是从工商局分离出来的市场管理专门机构,力量充足,管理经验丰富。建议参照邻近新化、双峰及郴州耒阳、桂阳等地组建市场管理办公室,履行全市专业市场管理职责,财政解决工作经费和编制的先进经验,将市场服务中心升级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组建冷水江市农贸市场管理办公室,下辖冷江市场服务中心。赋予其相关市场管理职能职责,解决人员编制约20人,由财政解决工作经费,粮贸市场,波月市场以及农村农贸市场和新建市场均由市农贸市场管理办公室从冷江市场服务中心派员,实施专业管理。冷江市场区域实行综合管理,即对冷江综合区域内的所有门店和摊位实施全面管理。现波月市场已有意移交给该中心管理。为确保市场服务中心正常运转,建议政府加大对冷江市场的公益性投入,确保冷江市场升级改造到位;
严格执行“两费”返回政策,每年按10%递增。

  (六)立足监管,为我市农贸市场有序运行保驾护航

  加强监管是农贸市场经营有库的强力保障。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能,重点保护合法经营,强力打击非法经营,维护好农贸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目前,重点要取缔马路市场。“外溢型”马路市场要加强规范管理,逐步取缔;
“巷子型”和“货郎型”马路市场,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商务、工商、城管、卫生、质监、公安、消防等部门组成综合执法队,分若干执法小组,划定责任区,采取经常性巡查和突出检查相结合,思想工作和强制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治。对规模大、影响深、群众反映强烈,严重阻碍交通的马路市场要组织大兵团,全面出击,采取铁的手腕,克服一切困难整治到位。大会战后,要组织小分队驻守,防止死灰复燃,同时要禁止和取缔一些单位、社区、业主对马路市场经营者收取卫生费、管理费等乱收费行为。

【篇五】关于推进大市区农贸市场创文管理的调研报告模板


**农贸市场推进市场化运作的分析
报告


一、目前我镇农贸市场现状
农贸市场一方面承担着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商品流通的职能,
另一方面也承担着方便群众生活的社会职能。农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事关民生大计,同时也是反映一个地方建设水平、管理水平、生活水平乃至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近几年来,我镇的农贸市场在镇党委政府努力下,通过逐步加大投入,提升改造市场硬件设施;
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特别是通过纳入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范围,全镇农贸市场的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管理秩序得到不断提升,交易环境以及商品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我镇现有农贸市场8个,另外还有一个私人投资的**市场。**市场是**镇合并后新建,硬件设施方面比较新;
**市场通过13年、14年改造提升,经营场所面貌得到很大改观;
**市场属于老旧市场,设施陈旧,而且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随着我镇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级政府和老百姓对农贸市场的建设和管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镇农贸市场由政府部门管理,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农贸市

1

场的创新发展爱到了一定限制,并且每年政府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财力,仍存在较多问题和薄弱环节,如管理人员思想不够重视,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改造提升积极性。
二、我镇农贸市场市场化经营之路
**镇成立后,历届党委政府把农贸市场市场化运作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也曾经考虑市场对外承包,或者管理者内部联合承包方式来实施市场化试点。周边镇老市场也没有承包成功先例,同时**第一个安置配套市场原来的澡江市场由于承包者经营失误造成市场关门。我镇**市场承包后,经营者亏损,管理混乱,造成农贸市场市场化经营之路到目前为止没有真正实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目前**市场经营管理有三个模式。一是不需要由政府投入,完全实行公司化运作,这些市场由投资公司投资地产加市场,然后公司按标准建设菜市场,直接由他们公司经营,例如,我区的河海市场、诸宏市场和我镇**市场及其它一些商业小区配套市场;
二是由拆迁安置小区配套建的市场,市场设施都由政府投入,然后有公司或者私人承包经营的市场,**街道大部分市场都属于这种性质;
第三种就是属于原来集镇的老菜场及拆迁安置小区配套

2

的市场,这些市场由政府投入,政府工作人员在管理市场,新北区西部四镇都是这个模式,我镇市场就属于第三种情况。江阴市早几年曾经尝试对老市场市场化运作,但经过几年下来,并不是很理想,一部分已收回仍由政府管理,还有部分也存在管理混乱,设施陈旧的问题。我镇**安置配套市场最早由个人经营承包,但从目前经营状况看,承包人处于亏损阶段,通过出租场地来弥补亏损,进而造成市场内部管理混乱无序的状态。
2、相关部门和管理者对推进农贸市场市场化运行缺乏积极性。
不管什么改革最大的阻力都是来自于人事和利益,农贸市场经营权改革同样如此。首先在人事方面,目前我镇市场管理人员属于镇属事业单位人员,全部归口各街道的城乡管理科管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员是由原来每个镇的市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转变过来,他们原来在当地街上有一定威信,有的一直在市场管理工作做了二、三十年,但是由于原来进单位没有相应要求,一部分工作人员文化程度较低,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水平,而年龄都较大,也没有其他专业技能。如果实行市场改革,这些人员就需要分流,而且这些人担心到别的部门就会出现不适应,进而会影响自己的工作饭碗,所以造成抵触想法,这使得政府部门和领导在改革中涉及到人事问题处理过程中也会倍加小心和谨慎。
部门和个人利益也会影响市场化运作。虽然社会在不断进步,

3

政府的职能也在由管理型职能向服务型职能进行转变,但一些部门和领导还不能适应,认为管理就是一种权力,有时候还能谋一些私利,虽然经过多年来规范,采取了摊位公开招投标的措施,但仍可能在一些边缘地区有人情摊和关系户。另外在很多市场,管理人员仍然习惯于原来指挥式的管理,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服务意识不强,如果进行市场化运作,由一个政府部门管理者变成市场工作人员,心理方面会有所落差。
3、市场化运作后造成管理推诿,矛盾上交现象会发生
从目前已经实施市场化运作的市场的实施情况来看,也发现了大量问题。归纳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承包经营人追求效益最大化,造成了矛盾的产生。我们的农贸市场一方面承担商品流通职能,但更重要是承担着为群众服务的社会职能,同时也为自产自销农户提供一个自产农产品销售渠道。但承包人或经营者更多是追逐经济利益,由于他们资金投入也存在风险,所以要尽快收回投资,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以下几点问题:随意变更市场规划,尽量安排更多摊位来增加他们收入;
大幅度增加摊位费,不设上限进行招投标,造成市场经营秩序混乱;
对原来政府照顾性的摊位,比如自产自销的农产品摊位,生活困难照顾摊位进行收费,造成经营户产生对抗情绪。有时候如果只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没有长远思

4

路的话,就会适得其反,比如会造成经营户流失,市场生意清淡等问题,到时候又把包袱丢给了政府。目前我镇长宏市场就没有长远思路,只注重超市对外发包,要求快速收回投入,造成一层菜市场生意清淡,经营户流失的现象,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内部管理愈加混乱,摊位秩序和环境脏乱差现象更严重。
(2)市场周边乱设摊现象严重,管理部门和承包人相互推诿扯皮。目前全区老市场周边都有拖尾巴现象,就是每个市场门口和周边都有乱设摊现象,我镇现在对这些设摊的管理即使在城管同一部门内,也划定相应界限范围进行管理,市场周边则由市场管理。但实行市场承包后,承包人只负责市场内部管理,而且也不可能用太多管理人员进行定点管理,这样就造成市场周边和门口出现失管情况。市场经营承包人就和城管管理人员相互推诿和扯皮,如果城管去管理,就需要把这些摊位安排到市场里面,承包人也会要收取相应的费用,结果就是这些游摊不肯进去,长年游荡在市场周边和门口,而且都是在我们城管正常上班时间以外来设摊,造成市场周边道路拥堵而老百姓反映强烈,呼吁常年定点管理。
(3)管理过程中矛盾升级上交,造成群体性事体影响政府工作。实行市场化运作后,经营承包人为了利益和达到政府的管理要求,会采取非正常手段进行管理。

5


三、农贸市场推进市场化运作是稳定发展的必然途径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管营分离是一种趋势,一些原由政府承担的经营性事业单位也逐步脱离政府由市场化运作。我镇的一些部门也作了改革,绿化和环卫体制改革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农贸市场运营改革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改革一直没有取得进展,但农贸市场运营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而且多年的经营和管理水平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的要求,必须在管理行为上进行创新,实行市场化运营手段,从而在基础上彻底改变以往的诸多问题;
为了进一步规范农贸市场管理、改善居民购物环境、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对农贸市场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对于我镇农贸市场改革可以采取试点进行,目前新建的魏村农贸市场即将竣工,年底将招商营业,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先在**新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试点,采用“整体招标”形式,政府掌控发包权、回收权、监督权,将农贸市场的举办权、安排权、收益权、管理服务权等全部事项进行“整体招标”,招募有能力、保稳定、促发展的单位和个人来经营,在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对我镇农贸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
1、农贸市场推进市场化的优势。
(1减轻政府经济负担,增加财政收入。目前我镇由政府管理的

6

农贸市场有7个,市场租金收入与政府投入管理人员工资、市场设施维修费用、水电费和土地租金等开支相抵属于入不敷出。例如魏村市场,属于租金收入相对较好的市场,现有管理人员个,临时工人,2014年市场租金全部收入共计元,人员工资元,维修费用元、水电费开支元,其它开支元,目前市场土地一块由政府另外承担,如果加上这块,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如果进行市场化运作,承包经营户在不上涨摊位费标准前提下,做到应收尽收,可以增加全年收入。然后通过减少管理人员,优化管理成本,减少支出,从而来确保上交政府的承包款,从而减少政府支出,增加财政收入。
(2增加城管人员队伍,更好规范集镇容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集镇范围扩大,集镇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每个街道负责集镇管理的城管队伍又严重缺编,造成一部分地方产生了管理不到位的现象。随着农贸市场推进市场化运作,原来的市场管理
人员可以充实到城管一线工作,目前我镇在市场管理人员有人。这其中大部分管理人员原来在城管工作过,充实到城管一线后,很快可以适应工作,也大大减轻了各街道一线城管队员缺编的情况,同时可以提升各街道集镇容貌的管理水平。
(3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我镇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水平。目前我镇城市长效综合管理中菜市场管理相比其它镇也是扣分较多

7

一个项目,总结原因主要是一部分农贸市场内部考核机制不到位、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够、服务意识不够造成的。市场进行承包后,我们可以通过承包约定、制度约束、长效考核、群众评价等方面来督促承包人来做好市场管理服务工作。从**的几个市场来看,通过市场化运作,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环境面貌和经营秩序得到了改善,纳入市级考核也极少扣分。2、推进市场化运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1制定详细的考核制度,明确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农贸市场推进市场失败最根本原因就是承包经营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短视行为造成的,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产生,就需要对其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比如延长合同承包年限,约定对经营户的租金上涨比例,缴纳除上交承包款外的管理保证金,对违反承包合同、长效管理扣分、矛盾上交等情况扣除保证金等一系列措施来督促承包经营人加强市场规范管理。
(2建立监督机制,督促承包经营者履行社会职能。农贸市场是政府窗口,也代表了政府形象,体现一个地方政府管理水平,也承担了很多社会职能,创建工作、食品安全、商品价格也牵动着老百姓的心。政府推进市场化运作后,不能放任承包人随意运营,要有专门部门进行监督,要求及时贯彻各级政府的规定,并要划定一定区域安置自产自销农产摊位和生活困难经营户。对市场重

8

大事项要指派专人进行跟踪监督,如市场摊位调整、市场摊位招投标,这样可以有利于政府部门及时了解市场内部动态,以及掌握一些矛盾动态,便于及时汇报党委政府进行决策。(3妥善处理问题,防止矛盾扩大化。


9

推荐访问:农贸市场 调研报告 市区 关于推进大市区农贸市场创文管理调研报告模板 关于推进大市区农贸市场创文管理的调研报告模板 农贸市场创文工作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