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情感因素与英语听力教学

学习者情感因素与英语听力教学

摘要:本文运用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中的情感过滤假设,探讨了情感因素(动机、焦虑、自信等)在中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情感因素,情感过滤

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听力被认为是发展一切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弱项。学生的听力理解存在许多障碍: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和心理因素的障碍等,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对语言信息加工合成的心理过程,学习者的心理、情感因素对听力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从理论上探讨心理、情感因素与听力学习效果的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以提高听力教学效果。

一、听力外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一)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

情感过滤假设是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重要内容,二语习得能否成功或成功度有多大,与此有极大关系。克拉申认为,学习者接受可理解语言输入是习得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不能单从语言输入考虑语言学习是否成功。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语言吸收障碍,阻碍学习者把可理解的语言成分全部运用在语言交际中,他把这种障碍叫做“情感过滤”。他认为情感对语言的输入起着“过滤”的作用,即像一个过滤器一样控制学习者输入和吸收语言的量;
而语言输入只有通过“过滤器”才能达到语言学习机制并为大脑所吸收内化。因此二语习得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如果学习者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机高,自信心强,焦虑感适度,“情感过滤”就弱,反之,“情感过滤”就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如果“情感过滤”太强,就会在大脑中形成障碍,语言输入就会受到阻碍,无法进入语言习得机制,结果也就不能产生语言习得。如果“情感过滤”降低,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便能顺利进入语言习得机制,加速语言习得的进程。

(二)情感因素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听力理解不是一个简单接收信号、逐字听辨的被动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听者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声音进行识别、理解、加工连接、记忆储存等一系列的解码处理,才能使声音转换为具有特定意义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语言输入的形式是以声音表现出来的,而声音稍纵即逝,它不同于阅读,无法“回视”,听者很容易因听不懂而焦虑和急躁,从而影响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情感因素对听力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

(1)动机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外语学习动机是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和动力,它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对外语学习动机研究最具影响力的Wallace Lambert 和Robert Gardner(1972) 把外语学习动机分为综合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具备综合性动机的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真正的兴趣,具备工具性动机的学习者所关心的是怎样利用外语这一工具去实现某一实际目的。两种学习目的对外语学习都有促进作用,在听力理解中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听的动机和愿望,才会在听的过程中调动已有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运用各种认知策略积极获取信息,参与交际活动。如果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愿望,学生就会被动地对待听力学习任务,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无法获取有效信息。

   (2)自信心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自信心是学习主体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主观评价和意识。学生有无自信心对听力理解至关重要。外语学习的自信心是影响个人学习知识,掌握技巧以及处理各种问题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自信心强的人充分肯定自己的语言能力,敢于冒险,在学习中不怕犯错,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外语。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完成听力学习任务,达到良好的听力学习效果。而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往往怕出错,产生畏惧情绪,影响听力水平的正常发挥。

   (3)焦虑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焦虑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中出现的紧张、担忧、害怕等情绪体验和忧虑状态。焦虑可氛围促进性焦虑和消减性焦虑。促进性焦虑将压力变为动力,可促进交际任务的完成。消减性焦虑因过分焦虑而阻碍交际任务的完成。消减性焦虑又可分为性格型焦虑和环境型焦虑,前者是由学习者的性格决定的,而后者是由环境引发的,在听力教学中,都直接影响听力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总感到紧张、害怕,那么他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就会处于抑制状态,思维迟钝、听不懂输入内容,无法获取信息。而听不懂与焦虑状态不仅互为因果,而且相互作用,恶性循环,对听的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影响语言输入效果。导致学生听力课焦虑的因素既有主观的(如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和自身的心理素质)又有客观的(如输入内容的难度、教学环境、教师的态度等)。

    二、对听力教学的启示

    以上分析显示,情感因素对英语听力理解的成效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认知因素,同时要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减少消极情绪对输入的过滤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力习得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机是决定二语习得成败的重要因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外语学习动机是可以激发的,兴趣可以培养,对教师来说,重要的是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听力教学应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增强教学趣味性,培养学习者的兴趣。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到循循善诱,寓乐于学。可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如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趣闻等,这不仅可诱发学生听的兴趣,还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听力内容。同时注意选用真实、多样化的语言材料,如英语新闻、英文电影、英文歌曲等,精听与泛听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听音的兴趣,真正提高学生听力技能。

   (二)尊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信心也是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情感因素。研究表明,在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保护和鼓励的环境中,外语学习的认知活动最有效。在听力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要小心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以表扬鼓励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听力课堂活动中,即使是必要的纠错,也要讲究教学艺术。一旦教师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情感交流,便能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并达到最佳学习状况。

   (三)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降低学生外语学习的焦虑感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

氛。”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为学生创造性的自由表现提供重要的心理环境。而不良的课堂气氛,会对学生造成压抑和不安全感,创造性不能自由发挥,并会使之产生戒备,引起焦虑。过度焦虑会使学生过于紧张,耗费本来可以用于记忆和思考的精力,影响学生参与外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外语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课堂上,教师应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对待,尽量减少学生对教师的恐惧感,时时保持亲和力,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感,善于使用微笑教学,并辅之以风趣、幽默、充满悬念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课堂气氛。

    综上所述,听力教学过程是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有机统一体。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情感因素的影响,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学习者认知行为与个性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降低情感过滤,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和效率。

   Title:Theory of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of the function and the enlightenment 。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krashen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of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discusses emotional factors (motivation, anxiety, self-confidence, etc.)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roles and the teaching implications.

keywords :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emotional factors, affective filter

参考文献:

[1] 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1982.

[2] 戴曼纯. 情感因素及其界定.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3.

[3]苗娟. 浅谈大学新生英语教育的情感因素.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3, 1.

[4]黎雪清. 试析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与外语听力教学.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2002, 3.

[5] 项成东. 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3.

[6]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推荐访问:学习者 英语听力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