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纹石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聚氨酯生物活性材料研究进展

  [摘 要]:介绍了蛇纹石的理化特性、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近几年的研究结果分析,其主要功效对于预防和治疗氟、砷中毒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蛇纹石 理化性质 生物活性
  
  自印度学者Rao首先报道用蛇纹石(Serpen-tine)粉剂治疗氟骨症以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蛇纹石作为一种降氟剂是安全、价廉、有效, 并能释放有益人体健康的元素。现对其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活性近年的研究谨作论述。
  
  1 蛇纹石的理化特性及化学成分
  
  蛇纹石是一种天然生成的镁的硅酸盐(Mg6[SiO4O10信)(OH)8),蛇纹石为层状构造的Fe、Mg硅酸盐,含Ni、Co、Ca、An等元素,是矿物主要脉石矿物,有叶蛇纹石、胶蛇纹石、水蛇纹石和纤维蛇纹石共4个亚科。大部分镁质蛇纹石平均含NiO25%,Ni大量代替Mg时,为镍蛇纹石。
  蛇纹石在标本上常呈现致密状或网状,一般呈绿色,深浅不等,也有呈白色、浅黄色、灰色、蓝绿色或褐黑色者,作为药用以黄色为准。透明至半透明,油脂状或蜡状光泽,纤维状或鳞片状者呈丝绢光泽。硬度2.5-3.6,抚摸有滑感。采挖后,敲去杂石,选取有淡黄色或黄绿色彩晕的小块作药用。
  蛇纹石主要变种有纤维蛇纹石(Antigorite)和叶蛇纹石(Chrysolite)。蛇纹石在矿石中广泛的发育,是矿石中主要脉石成分,构成单一之蛇纹岩,主要分布于矿化白云大理石岩体边缘(近矿围岩)及构成硼矿体之夹层。蛇纹是一种后期热液浊变产物,与蛇纹石共生和伴生的矿物有白云石、方解石、硼镁石、金云、绿泥石和磁铁等,其主要化学成分及物理特性为Fe2O3,3.16%、FeO 1.25%、MgO 33.73%、CaO 4.82%、SiO2 35.33%。
  
  1.1 蛇纹石的晶体结构
  蛇纹石晶体是1:1型三八面体层状硅酸盐,即其结构单元层由硅氧四面体的六方网层(T层)与氢氧镁石的八面体层(0层)按1:1结合而成。其中硅氧四面体连接成网状(Si2O5)n,在层中所有四面体都朝向一方,与氢氧镁石层相连;氢氧镁石层由Mg-O2(OH)4组成八面体层,一个方向上每3个羟基中2个被硅氧四面体角顶的活性氧替代。两层的大小不同,氢氧镁石层为0.54nm×0.93nm,硅氧四面体层为0.50nm×0.87nm,使结构单元层发生弯曲,纤蛇纹石卷曲成管状。蛇纹石的断裂面上存在不饱和Si-O-Si、O-Si-O、含镁键等,这些不饱和键构成了蛇纹石的活性基团。活性基团的大量存在使蛇纹石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
  Mellini认为,蛇纹石结构中四面体层内主要是共价键的作用,八面体层内主要是离子键的作用;四面体层与八面体层之间的连结为离子键力,它比八面体层内的离子键力还要弱,也就是说桥氧的Si-O-Si基本上是共价性的,活性氧的Si-O-M有共价键和离子键双重特性,即与八面体中的阳离子M结合的键基本上是离子性的,键弱,而与四面体中阳离子Si结合的键具共价性,键强,接近桥氧与Si的键。
  
  1.2 化学活性研究
  蛇纹石活性基团的化学活性主要表现在对重金属离子和阴离子(团)的吸附作用以及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催化分解作用上。蛇纹石的活性基团含量与活性呈正比。
  1.2.1 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
  杨智宽做了蛇纹石吸附Cu2+的实验,发现蛇纹石粒度越细,吸附率越高;在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吸附率最高。显然,粒度越细,活性基团的含量越高;在中性和微碱性时,活性基团最活跃。蛇纹石用量的加大实质上是增加了溶液中OH-,有利于重金属离子的沉淀。常温下Ni(OH)2的溶度积要比Cd(OH)2的小1个数量级,而酸中性条件下Ni2+的去除率却不如C沪,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1.2.2 对阴离子(团)的吸附
  蛇纹石对阴离子(团)的吸附主要通过4种活性基团(OH-、氢键、不饱和Si-O-Si和含镁键类)的作用来实现的。前人发现可以利用蛇纹石对含氟高的水进行降氟处理,因为在一定条件下,蛇纹石表面的羟基可以被卤素(F、Cl等)或含氧阴离子替代,与镁形成配位八面体,将氟离子等以离子键的形式固着在矿物上;纤蛇纹石的外柱表面分布的氢键层具有很高的活性,这种裸露的氢核能吸附O、F、N、Cl等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及原子团。
  1.2.3 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催化分解
  蛇纹石进入水溶液中,纤维外表面羟基层中OH-的微量溶解使溶液呈碱性。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如敌百虫、二溴磷、蝇毒磷氨基乙二酰、茅草枯、倍硫磷和亚硝氨类等,在碱性条件下,能够加速分解和水解,降低毒性,甚至分解为无毒物质。另外,纤蛇纹石的OH-可以与多环芳烃(PAH)分子结合,达到吸附的目的,但这种吸附产物一旦进入人体即具致癌性。
  
  2 蛇纹石的生物活性研究 
  
  水溶液中,纤蛇纹石纤维外柱表面的氢氧镁石八面体层溶解出OH-和M2+成碱性环境,使得纤蛇纹石极易与酸性体液发生反应。此外,纤蛇纹石在机体中溶解还会释放出SiO2及Ni2+等阳离子。这种含有大量Mg2+、SiO2+及Ni2+等阳离子的碱性氧化环境会影响生物机体的正常工作。
  
  2.1 对蛋白质、DNA等大分子的影响。
  在碱性氧化环境下,蛋白质在复性时可能造成二硫键的错配,得不到天然构象,丧失功能活性,如pH 值的改变会影响酶分子的构象,使大量的酶(适合于pH在1.5~7之间) 变形而失去活性,同时会影响底物、ES活性复合物的离解状态;溶液的pH和Mg2+离子强度的改变会使DNA变性,从而影响DNA的复制,如在系统中存在真核DNA 聚合酶的抑制物或抗体时,真核细胞复制显著放慢甚至停止。
  
  2.2 对细胞功能必需元素的影响。
  Mg2+含量的增加抑制酶的活性,如NADP+合成酶,Mg2+在(5~10)×10-3mol/L时有激活作用,但在30×10-3mol/L时,酶活性下降;纤蛇纹石纤维中含有 少量的Fe3+、Fe2+和Mn2+等金属离子,溶于体液中后,很容易引起脂质过氧化,尤其Fe3+、Fe2+若在不应该的地方出现,如铁离子附在膜脂上,会发生脂质过氧化,造成意外的损伤。
  
  2.3 对细胞内自由基的影响。
  游离的O*-和O都含有未偶电子,进入体液后是较强的化学活性自由基,极易与周围的分子发生反应;另外,在纤维的非晶质硅氧物外壳上,存在有不饱和Si-O-Si键形式的悬挂键(有一个对电子),很容易与含未偶电子的生物自由基以共价键连接,影响生物自由基参与机体生理代谢和生物合成,影响天然杀伤细胞利用生物自由基杀伤肿瘤细胞;纤蛇纹石可以诱导鼠齿槽巨噬细胞和生命体系中产生NO*生物自由基使细胞受损和感染。
  
  2.4 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
  难溶的硅氧四面体层残留在纤维的表面和纤维之间,表现出硬直性和刚性特征,当纤维长度为500~800nm时,体液无法将其排除体外,其残留体内表现出极强的致癌性;进入体液中的纤维在不同的时间段和部位,其表面电性是不同,也会影响细胞正常代谢。
  
  3 蛇纹石的医学应用研究
  
  3.1 预防地方性氟中毒
  研究表明,过量氟可抑制体内某些酶的活性,而镁元素是一些酶的激活剂,增加镁在体内的含量,可能使氟中毒所致的酶活性降低得到改善。韩培等通过动物实验认为,大剂量的氟离子与ALP和羟基酶中的Mg2+形成络合物,使两种酶活性受抑制,造成1,25(OH)2D3缺乏,小肠对钙磷吸收降低,引起骨细胞中Ca、P代谢减少,影响骨矿化。陈志等利用蛇纹石治疗地方性氟骨症,取得一定效果。蛇纹石主要成分是Mg(42.23%),其次是SiO2(41.06%)。蛇纹石可改善含有Mg2+的各种酶的活性,使其恢复原有功能,加镁降低氟化物的毒性作用是肯定的。
  除有上述具有镁剂的解毒功能外,蛇纹石还可使血中胆碱脂酶活性逐渐增高,乙酰胆碱下降。而减少组织中乙酰胆碱的蓄积,可减轻和缓解氟中毒患者的疼痛症状。结果表明,应用蛇纹石治疗地方性氟骨症2个月~1年,总有效率约70%。张振壁对改水病区患者使用蛇纹石治疗,经过9年追踪观察,总有效率为92.9%。并认为在改水降氟基础上对氟骨症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疗效更明显。
  
  3.2 治疗煤烟型氟中毒
  山西省晋城市郭金祥等学者首次采用“骨灵片(主要成分为蛇纹石)”治疗煤烟型氟中毒的氟骨症,取得96.4% 的有效率,其中近半数病人的临床症状基本治愈。特别是疼痛、麻木、僵硬、抽搐、紧柬等症状最为明显。在服药中,有的十天就见效,大部分于疗程中减轻以至消失。从生化中看,服药一个疗程有较好的驱氟作用,尿氟明显增加发氟显著下降,进一步证实了有关资料报道中所述的蛇纹石[Mg6(OH)SiO4O10)结构中的羟基,具有置换氟离子的能力12J。能使骨内的氟释放出来,由肾脏排出体外。也能与神经、肌肉、韧带等软组织中的氟结合而排出体外。
  因此,其疗效首先见于神经方面的疼痛、麻术、僵硬和肌肉方面的抽搐、紧束等感觉的消失减轻,在疗程的中后期,表现出摸耳、触肩胛、弯腰下蹲试验的改善,甚至由病态转化到正常。
  
  3.3 预防地方性砷中毒
  研究确定蛇纹石除砷效果和最佳除砷条件,为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提出新的饮水除砷措施。佟建东等学者通过实验室检验和观察,利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方法确定蛇纹石不同粒度、高砷水的pH值及不同接触时间对除砷效果的影响。蛇纹石除砷效率最佳的粒度为0.300-0.216mm;原水硬度以中硬水、软水最好。接触时间与除砷效果成正相关,原水的适宜pH值范围为6.5-8.5。并得出结论蛇纹石可能是一种新的除砷吸附剂,对预防地方性砷中毒有积极意义。
  
  3.4 中医学应用
  从祖国医学上看,蛇纹石又名花蕊石,异名花乳石《嘉�本草》、白云石《全国中草药汇编》。始载于宋代《嘉�本草》,《本草衍义》曰:“黄石中间有淡白点,以此得花之名。” 《纲目》引《玉册》云:“花乳石,阴石也。生代州山谷中(在山西省),有五色,可代丹砂匮药。蜀中汶山、彭县亦有之(四川省)。”从古代各家本草对其形状、产地、用途等方面进行考证与目前习用的花蕊石,即主要为含蛇纹石多少不等的大理岩相符。其中晶莹的白点是由方解石组成的大理岩,黄色的花斑或花纹既是为变质岩类岩石蛇纹石大理岩块。
  药材以“水飞”方法炮制,《本草新编》:“最难制,非研至无声,断不可轻用,盖此物愈细愈妙。”炮制品有煅花蕊石,煅后性缓,不伤脾胃,易于粉碎和煎出,以收敛止血为主;醋淬花蕊石,每100kg花蕊石,用醋25kg,醋淬后质脆易于粉碎,增强化淤止血、止痛的功效。味酸、涩,性平。归肝经。《纲目》:“酸、涩,性,无毒。”“厥阴经血分药也。”《本草经疏》:“酸、辛、温。”功能与主治,化淤,止血。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妇血晕,胞衣不下,金疮出血。《嘉�本草》:“主金疮止血,又疗产妇血晕,恶血。”《纲目》:“治一切失血伤损,内漏,目翳。”“又能下死胎,落胞衣。” 《本草汇言》:“止血生肌,散血定晕。” 《玉楸药解》:“功专止血。治吐衄,崩漏,胎产,刀杖一切诸血。”《医林纂要 药性》:“泻肝行淤血,敛肺生皮肉。”
  应用与配伍:用于失血诸证,色紫夹瘀者。花蕊石能化血瘀止血。如治吐血不止,可单用花蕊石煅研细末,以童便调幅,如《十药神书》花蕊石散;亦可用治产后血晕,因血恶上冲者,使血瘀得化,血循常道;若配以参三七、血余炭,治咯血及吐衄或二便下血,益增化止瘀血之效,如《衷中参西录》化血丹。用于外伤出血。用花蕊石研极细末,掺于患处,能止血而愈合伤口。用于跌达损伤,血肿瘀痛。花蕊石可与制乳香、制没药同研末服,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得配本草》:“配黄丹,掺脚缝出水;配童便,治产妇恶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3―10g。外用:适量,研末掺患处。
  现代临床研究:1)治疗氟骨症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7人,其中I度39人,Ⅱ度25人,Ⅲ度3人;对照组20人,包括I度12人,Ⅱ度8人。治疗组用蛇纹岩片治疗,每人每次0,6-1.0g,每日3次,连续服用;对照组未予任何安慰剂。结果:治疗组服药后5日即可见效,1周内见效者46.3%,2周内见效者占82.1%少数患者1个月方 见效。合计有效人数61人,有效率91.0%。其中34例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占有效人数的55.7%。证明该药在止痛、增加关节活动度、促进功能恢复方面有较好疗效;I度患者的疗效(有效率97.4%)高于Ⅱ度、Ⅲ度患者(82.1%),差异显著(P<0.05);症状与天气变化无关者的疗效,高于阴雨天加重者。未见不良反应。20名对照组病例,除1例有所加重外,其余前后均无变化。2)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肺结核咯血。用煅花蕊石研成极细粉末,每次服4-8g,每日3次。临床使用224例,其中显效136例,有效41例,总有效率70%。本品对胃及十二指肠等消化道出血,效果较好。临床使用53例,其中显效50例,有效2例,有效率达98。%。大部分患者在服药后2-3日,大便隐血开始转阴。
  药论:论花蕊石止血,化瘀之功 ①李时珍:“花蕊石,其功专于止血,能使血化为久治吐血出升斗,有花蕊石散;《和剂局方》治诸血及损伤金疮胎产,有花蕊石散,皆云能化血为水,则此石之功,盖非寻常草木之比也。”(《纲目》)②缪希雍:“妇人血晕,恶血上薄也,消化恶血,则晕自止矣。)以酸敛之气,复能化瘀血,故敷金疮即合,仍不作脓也。(《本草经疏》)③刘若金:”花蕊石,其于血证,似以能化瘀为止。缪仲淳氏所云,吐血诸证,多因于火炎迫血以上行,如斯药性非宜,亦是确论也。然有血证不尽因于阴虚者,则此味又为中的之剂矣。
  
  3.5 毒理学研究
  当纤蛇纹石纤维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5h后,在活性基团作用下,其毒性和致癌性具体表现有:可致HE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姊妹染色单体交换率升高;可使巨噬细胞发生毒性变化,即细胞体积增大,聚集成团,形态不规则,出现梭形细胞,细胞核出现疏松,固缩甚至溶解,细胞死亡率、LDH及脂质过氧化的主要产物MDA明显增高,只剩网状结构,细胞浆变浅,胞浆内出现吞噬颗粒,细胞膜不完整等。车锡平曾对蛇纹石制剂(氟宁)进行了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实验和致畸实验,均未出现异常。
  由于清除蛇纹石中的石棉成分,制备高纯度的药用蛇纹石制剂工艺较难,纯蛇纹石制剂的毒理学研究尚未见报道。
  
  4 结语
  
  如今蛇纹石常用于驱氟,治疗骨痛;驱麻木治疗关节活动受阻等症状,均符合“和血、化血和敛络损”的理论。通过它的和血、化瘀、活络、调经从而达到驱氟、化瘀、和血、止痛、活络、通经的目的。
  从对蛇纹石生物活性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蛇纹石活性基团是其化学和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活性基团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不同;对阴离子(团)的吸附、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催化分解,有助于了解蛇纹石的活性机理。
  蛇纹石具有明显的降氟作用,并且性能稳定,成本低、降氟容量较大、降氟后水质不发生变化、不需要调节pH、应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尤其在没有集中供水设施的广大农村地氟病病区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我国对氟中毒、砷中毒等进行了大量的蛇纹石治疗观察与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将全面提高蛇纹石活性的利用率,对治疗氟中毒、砷中毒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推荐访问:蛇纹石 研究进展 理化 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