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念珠菌是什么【白带中白色念珠菌蛋白酶的测定及药敏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 评价白带中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和指导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大庆市中医医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白带标本中分离的300株白色念珠菌进行蛋白酶测定,同时测定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300株白色念珠菌全部检出蛋白酶,其中蛋白酶活力高、中、低检出率分别为83.7%(251株)、12.7%(37株)、4.0%(12株)。4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是17.3%、11.3%、63.3%和44.6%。结论 白带中白色念珠菌具有致病性,临床应密切关注。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白带;蛋白酶;耐药性
  �
  白色念珠菌是人体正常菌群之一,主要寄生于人体的体表及口腔咽喉等部位,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常见菌。笔者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300株白带标本分离的白色念珠菌酸性蛋白酶(acid proteinase,AP)以及白色念珠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性进行检测,以期阐明白带中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珠 我院检验科2003年1月至2004年12保存的白带标本中分离的白色念珠菌300株。经形态学、芽管生成、假菌丝、厚膜孢子、糖同化等试验系统鉴定,确定为白色念珠菌。�
  1.1.2 培养基 哥伦比亚血平板(重庆市庞通科贸有限公司);产酶培养基:葡萄糖20.0 g/L,酵母粉1.0 g/L,KH2PO41.0 g/L,蛋白胨20.0 g/L,pH4.5[1];YGM-牛奶培养基:葡萄糖20.0 g/L,酵母粉1.0 g/L,KH2PO41.0 g/L,琼脂10.0 g/L,pH4.5[1]。灭菌后冷却到50℃加脱脂牛奶(浓度为1.0%)。培养基厚度:9 cm直径平板准确加入25 ml培养基,约4.0 mm厚。�
  1.1.3 药敏测定板 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酵母真菌药敏测定板ATB?FUNGUS2。�
  1.2 方法�
  1.2.1 AP活力的恢复 用产酶培养基37℃增菌24 h,转种于哥伦比亚血平板37℃培养24 h,用来恢复白色念珠菌的产酶等生物学活性,保存于4℃备用。�
  1.2.2 白色念珠菌AP活力测定[1]试验菌株点种于YGM-牛奶平板上,37℃培养72 h后,用游标卡尺测量菌落及其周围透明环的直径,以透明环直径/菌落直径(R)来判断酶活力的大小。�
  1.2.3 抗真菌药物耐药性测定 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进行敏感、中介和耐药的判定,两性酶素B最低抑菌浓度(MIC)≥2 mg/L为耐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WHONET5.2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白色念珠菌AP活力 300株白色念珠菌在其菌落周围均出现透明环,R的范围是1.61~6.29,按R大小将试验菌株分为高活力(R≥3.0)251株,占83.7%;中等活力(2.0≤R<3.0)37株,占12.7%;低等活力(R<2.0)12株,占4.0%。�
  2.2 300株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 300株白色念珠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为17.3%(52/300)、11.3%(34/300)、63.3%(190/300)、44.6%(134/300)。�
  3 讨论�
  AP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其中牛奶平板检测法具有简单、灵敏、不需染色可直接观察结果等优点。本实验采用YGM-牛奶平板法,检测了300株从白带标本分离的白色念珠菌AP,结果其产酶率达到100%,且高活力达83.7%,而低活力仅为4.0%,中度活力占12.7%,与国内外相关报道一致。�
  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由AP、荚膜及黏附性、芽管生成和疏水性等构成。其中AP为主要的致病因子,有文献报道白色念珠菌AP的活性与毒力(r=0.994 6)、黏附(r=0.994 4)密切相关[1]。菌体表面的疏水性是白色念珠菌重要的毒性因子,疏水性白色念珠菌较亲水性白色念珠菌产生芽管的速度快,其黏附组织、塑料、导管和人造瓣膜的能力强。�
  笔者测得白带标本中白色念珠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是17.3%、11.3%、63.3%、44.6%,明显高于呼吸道中的白色念珠菌[2-4],说明白带中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性已相当严重,这可能与临床局部使用过多唑类制剂,抗真菌药物选择压力增大有关。因此,临床对治疗白色念珠菌阴道炎时应慎用抗真菌药物,避免耐药性的积累。真菌耐药除与选择压力有关外,目前研究认为白色念珠菌耐药性的产生原因为:①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通路中关键靶酶的变化;②真菌胞膜内药物浓度的降低;③生物被膜的形成等。现已发现许多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与生物被膜形成有关[5]。�
  本研究通过对白带标本中白色念珠菌AP的测定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耐药性分析,证明白色念珠菌具有相当的致病性,且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说明在白带标本中白色念珠菌分离培养和药敏分析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黄长武,李兴禄,邱君风,等.白色念珠菌在呼吸道中致病性的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7):721-723.�
  [2] 刘晓敏,林婷.189株肺部酵母样真菌的鉴定及E-test法药敏分析.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4,5(2):108-109.�
  [3] 沈翠芬,张晓祥.临床标本的真菌培养和药敏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4):382-383.�
  [4]江艳.93例呼吸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临床调查与耐药现状分析.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2(3):196-197.�
  [5] Douglas LJ.Candida biofilms and their role in infection.Trends Microbiol,2003,11(1):30-36.�

推荐访问:蛋白酶 白带 测定 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