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与九节菖蒲的鉴别比较】 九节菖蒲和石菖蒲的区别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3-2019-01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石菖蒲是临床常用的芳香开窍药,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功能,但在临床中经常发现有用毛茛科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九节菖蒲作石菖蒲应用的现象。石菖蒲与九节菖蒲无论从功效、应用等方面均不同,且九节菖蒲的毒性比石菖蒲大,不应混淆应用。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鉴别。
  
  1 基原比较
  
  1.1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1.2 九节菖蒲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taica Fisch ex C.A.Mey.的干燥根茎。小满前后采挖根茎,洗净晒干,搓细毛。
  
  2 性状比较
  
  2.1 石菖蒲根茎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 cm,直径0.3~1 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匀的环节,节间长0.2~0.8 cm,具细纵纹,一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节上有略呈三角形的叶痕,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其上有毛鳞状的叶基残余。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纹明显,可见多数散列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苦,微辛。
  2.2 九节菖蒲根茎略呈短小纺锤形,长1~4 cm,直径0.3~0.5 cm。表面棕黄色至暗棕色,具多数半环状突起的环节,斜向交互排列,节上有鳞叶痕及点状突起的根痕。质坚脆,断面平坦,颗粒状,类白色至黄色,粉性。气微,味微酸而稍麻舌。
  
  3 显微鉴别[1]
  
  3.1 石菖蒲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排列紧密;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有红棕色物质。皮层宽广,散有大量分泌细胞和纤维束及少量叶迹雏曾束;叶迹维管束外韧型,束鞘纤维发达,叶迹维管束周围可见凯氏点(带)。内皮层明显,且内皮层细胞凯氏带明显。中柱散列多数维管束,主为周木型,紧靠内皮层环排列较密。有少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束鞘纤维发达。 纤维束与维管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
  3.2 阿尔泰银莲花(九节菖蒲)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扁平,排列紧密,外壁增厚.黄棕色,且木栓化。皮层外缘散有石细胞,石细胞壁较薄,类圆或椭圆形。中柱内有6~12个外韧维管束呈环状排列;射线宽广,与髓部、皮层联成一体;维管束无限外韧型;韧皮部细胞紧缩;形成层不明显 ,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髓部宽广。本品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
  
  4 理化鉴别
  
  各取粉末1 g,用10 ml乙醚浸泡20分钟,取浸提液点于滤纸上,干后在紫外灯(254 nm)下观察:石菖蒲显紫红色荧光;九节菖蒲显浅绿色荧光。
  
  5 药理作用
  
  石菖蒲的主要活性成分为β-细辛醚、α-细辛醚,具有解痉、抗惊厥和对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2]。而九节菖蒲不含石菖蒲药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β-细辛醚、α-细辛醚,而含棕榈酸、β-谷甾醇、银莲花素、琥珀酸、皂甙等,具有祛风、利湿、健胃等作用。
  
  6 小结
  
  6.1 九节菖蒲误作石菖蒲应用的原因皆由于石菖蒲生长于山间石缝中,生长缓慢,质地致密,根茎坚小节密。因历代本草均云:石菖蒲以“一寸九节者良”,故石菖蒲又有九节菖蒲之名。而现代所用之九节菖蒲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二者来源于不同的植物。
  6.2 通过对石菖蒲与九节菖蒲在基原、性状、显微、理化、药理的比较,可以看出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淆应用。
  
  参考文献:
  [1] 肖红兵,庞 鹏,吴 祥. 石菖蒲九节菖蒲显微鉴别[J]. 时珍国医药,2001,12(1):60.
  [2] 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688.
  收稿日期:2008-02-19

推荐访问:石菖蒲 菖蒲 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