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诺如病毒腹泻的特点

  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除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外,近年来又增添了诺如病毒(Novovirus,NOV)。该病毒系杯状病毒族谱中主要成员,是一种单股正链的小RNA病毒。   早在1945年,瑞曼(Reiman)等人用病人粪便滤液给志愿者口服后导致发病,但其病原体因当时研究条件所限,无法搞清楚。1968年10月,美国俄亥俄州诺瓦克镇一所小学校中暴发急性胃肠炎,全校50%以上的师生染病,家庭中间接接触者发病率达32%。1972年,从该镇病人粪便滤液中用免疫电镜观察到一种直径27纳米的病毒颗粒,命名为诺瓦克病毒。此后又相继发现了一些与急性胃肠炎有关的病毒因子,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并不明了。近年来随着病毒基因工程的发展,确认诺如病毒可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基因组,Ⅰ、Ⅱ、Ⅲ组中包含着可感染人的病毒株。Ⅰ、Ⅱ、Ⅲ组还可细分为若干个基因型,而诺瓦克病毒则是属于诺如病毒的Ⅰ组Ⅰ型。本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发病率高,传播快,人群普遍易感。我国自1968年以来,先后在十几个省市发生过青壮年流行性腹泻,病人的粪便中曾检出“吉林因子”、“流行性腹泻病毒颗粒”等,提示可能是该病毒引起。有专家认为,冬春季感冒流行时出现的“胃肠型感冒”也可能与本病毒感染有关。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所有国家都应执行《国际卫生条例(2005)》,即全球合作监测疫情。在此全球一体化大背景下,对诺如病毒有了全新的认识。自2006年以来,日本、美国相继发生该病毒引起的大规模流行。我国北京、湖北、四川、云南、甘肃等地也曾出现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
  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以秋冬季(当年9月至翌年3月)多发。可经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但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潜伏期14-48小时。起病急,以腹泻或呕吐起病,或二者兼有。腹泻为黄色水样便,无脓血。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低热、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也可有咽痛、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吐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及酸中毒。病程4~6天,除年老体弱、伴有慢性病者及婴幼儿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者外,患者预后良好。诊断以当地流行病学资料、典型的临床症状为主,如能从患者的吐泻物中用电镜找到病毒颗粒,或用特异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夹心法)检测出诺如病毒抗原或血清特异性抗体,更可确诊。本病是自限性疾病,不主张用抗病毒药,因其疗效不肯定,且有毒副作用。一般可用“口服补液盐”口服治疗,脱水严重者可静脉补液。有专家分析指出:本病发病率高,流行广泛,可能与病毒经常发生变异、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传播途径多、人群感染后不能获得长期免疫有关。
  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肯定。本病属中医泄泻证候。中医认为是正气素虚,加之饮食不洁,或感受湿热之邪,以致中焦受阻、脾胃受伐而传导失职、升降失调而致。常见证型有二:一为寒湿泄泻,证见泄泻清稀、脘闷食少,或有恶寒微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以解毒散寒、芳香化湿治之。药用藿香、苏叶、白芷、大腹皮、厚朴、茯苓、炮姜、白术、木香、丁香等:成方可用藿香正气胶囊、周氏回生丹等。一为湿热泄泻,证见泄泻腹痛、肛门灼热、大便稀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以清热利湿治之。药用葛根、黄芩、黄连、木香、炒苡仁、白芍、苍术等;中成药可用加味香连片等。

推荐访问:感染性 腹泻 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