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好了,为什么还会中暑】为什么冬天还会中暑

  六月的一天,连续几天的高温使北京过早进入了盛夏。一辆满载五六十名乘客的公交车驶到路口,正赶上红灯,停在了停止线上。这时,司机突然趴在方向盘上人事不省,售票员和乘客试图将她叫醒,但司机一直没有反应。后经急救中心医护人员诊断,司机是中暑所致,并无大碍。但是,执勤交警和惊恐的乘客们表示,幸亏汽车是在等红灯,如果车辆在行使中,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中暑似乎是久远的事了。确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采用空调降温及其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生产、职业性中暑已明显减少。但就是空调的出现,使人们的热耐受能力普遍下降,对高温气候的恐惧感也在加大。因此,一旦出现异常高温天气的热浪袭击,高危人群就会发生中暑,死亡率相当高。再加上近十几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及地区,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高温异常气候,致使成批居民中暑事件时有发生。
  
   持续35℃以上高温天气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的发生与气温过高密切相关,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高温天气或环境里,中暑病人明显增多。中暑还与空气湿度有关,如果湿度过大,即使气温不到35℃,也会发生中暑。北京专业气象台的研究表明,中暑不仅与当天的气象条件有关,还与此前35℃以上的高温累计天数有关。也就是说,35℃以上的高温是引发中暑的"罪魁祸首",但并不是一出现这样的高温,就会马上发生中暑。只有35℃以上的高温持续几天,人体无法承受酷热才会中暑。掌握了这个规律,气象专家根据前期气象条件和次日的天气预报,就可预测出第二天的中暑率,即中暑气象指数。
  
   两类人群容易中暑
  
  主要有两类人群容易发生中暑:一类是在高温、通风不良环境下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或剧烈运动的人群,如高温作业工人、户外运动者(如长跑、足球、爬山)等。另一类是年老、体弱(包括儿童、孕妇、产妇等)、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过分疲劳的人。由于这些人存在体温调解功能障碍或不健全,因此,如果气温升高,加上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就可能出现中暑。
  
   预防中暑的小诀窍
  
  中暑完全可以预防,下面介绍一些预防中暑的小诀窍。
  1、 在室�尽量打开窗户。利用风扇或空调降温时,注意不要将室内温度降得太低。
  2、 保证充分的睡眠。高温环境下要保证充足的休息,特别是午间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3、 合理饮食。高温天气应予清淡饮食为佳,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
  4、 及时补充水分。每日补充足够的水分,特别是出汗多时,应饮用0.3%左右的冷盐开水或含钾、镁、钙盐的防暑饮料;含糖饮料及甜果汁等不宜多饮。
  5、 减少产热。除早晚可外出外,中午尽量不要外出。如必须外出,宜穿宽松透气性好的浅色衣服,避免穿紧身绝缘服装,并戴防护眼镜和遮阳帽。天气十分酷热时,不论在户外从事什么活动,应该放慢速度。
  6、 多洗浴,水能带走暑热,有条件者可经常游泳。
  7、 有慢性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者不应从事高温作业,也不应在炎热的季节外出旅游。
  8、 随身配备必要的防暑药物如清凉油、人丹、十滴水、风油精等,发现不适,立即服用。
   若有先兆或轻症中暑患者出现,应立即使其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可服用人丹、十滴水等解暑中药,并可在额头及人中处涂清凉油、风油精。同时,最好转移到医院进行对症治疗。若出现重症中暑,在采取物理降温(如在大动脉处放置冰袋或冷湿毛巾、酒精擦洗皮肤等)的同时,应立即送往就近医院抢救,避免死亡发生。

推荐访问:好了 还会 中暑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