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传播下党报“新闻+理论”的全新表达——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我读党报给你听”理论宣讲活动分析

顾志敏

理论宣讲工作,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基层理论宣讲需要用好党的各个阵地,以创新理念积极探索新路径,让党的最新理论政策与基层群众“零距离”接触。

党报,上连党心、下接民心,上通天线、下接地气。当前,基层理论宣讲方式方法不断推陈出新,苏报融媒守正创新,深耕“新闻+理论”领域,从宣传向宣讲延伸,在组建全媒体矩阵做好理论宣传的同时,不断尝试开展多形式基层理论宣讲。

“我读党报给你听”正是基于这一核心要义的创新尝试。找准物、事、人三者在跨界融合中的定位,既用好用活党报丰富的党史资料,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提高宣讲效果;
既是对党报内容的二次传播、有效利用,又是构建“沉浸式媒体”的全新表达,在开门办报中增加用户黏性、推动融合升级。

今年是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特殊年份,这是今年的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要积极创新:如何出彩入圈,让党的声音第一时间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何让群众百姓与党的最新理论政策“零距离”。

从党报的角度出发,做好相关宣传报道、舆论引导是必答题。但在必答题之外,党报的阵地作用能不能继续拓宽,深度融入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在这方面,党报有着先天优势。

作为党的主要舆论工具,党报党刊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发挥了舆论上的旗帜作用、导向作用、引领作用。在党的发展历程中,党报党刊既是宣传阵地也是学习课堂。

党报是党史的重要记录载体,是了解、研究党史的重要史料,同时也是党史学习的重要平台。基于此,苏报融媒提出了“我读党报给你听”基层理论宣讲的初步方案。在与太仓市委宣传部的沟通交流中,该方案直接切中了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痛点难点——如何体现地方特色?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下一步,集团(总局)党委将继续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用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苏报融媒首批“理论播报站”授牌

宣讲员现场宣讲《苏州日报》关于乡村振兴的报道

每一张党报,每年巨量的报道内容,无疑是学习地方党史、了解城市发展变迁、熟知风土人情的最佳资源。同时,相比于史志办、档案馆等部门的文献资料,通俗易懂的新闻报道,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这是基层宣讲不可多得的内容源头。

党报的跨界参与,为地方开展基层理论宣讲解决了内容来源的问题。而从党报自身的发展来说,这也是对党报几十年沉淀资源的有效利用。

众所周知,近年来,在媒体融合创新的过程中,传统媒体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从纸上到线上的阵地建设,即对历史资源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建立自身的媒体资源库。这些融媒改革工作,从技术操作上为媒体资源后续的活化利用奠定了基础。关键是数字化之后的应用场景,如何找到明确的方向。

在融媒改革中,传统媒体通过多领域出击、多维度创新,不断拓宽媒体边界。“我读党报给你听”的创新就是聚焦一个方向、锚定一个航道的定向突破、矢量推进,在单个领域实现深耕细作。因此,“我读党报给你听”的创新尝试,成功实现了双赢。

同样在今年,《扬州日报》推出了“党报学习站”,与苏报融媒的“我读党报给你听”项目的创新理念、手法大致相当——既为理论宣讲凸显地方特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又为媒体数据资源找到活化利用的现实场景。

经过前期对媒体资源的精心设计、系统谋划,“我读党报给你听”项目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围绕“理论播报”形成了全方位的突破。

线下宣讲。围绕一个“读”字,宣讲活动做足了文章。一是从自己读变成我来读,在现场宣讲中,宣讲员结合PPT文稿演示和相关短视频播放,改变了传统的读报方式,从简单的读变成了融视听看于一体的知识包围。二是从阅读报道内容变成解读报道内容。宣讲员通过结合报道内容,解读文章背后的背景和意义,让现场观众能够感知新闻作品的深度。

播报站的建立。苏报融媒依托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了一批“理论播报站”,广泛开展“理论播报”。关于播报站的选择,苏报融媒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中,直接选择了最基层的站一级,直接落地村(社区),让党报第一时间走进最基层,直面群众百姓,充分发挥党报思想“坐标系”、价值“主心骨”作用,做优基层理论宣讲。

播报指数的尝试。如今,党报的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不仅在纸上,也在指尖。近年来,苏报融媒“引力播”客户端开设了“众说学习”“党史”等频道,成为苏州各地理论工作的新阵地。为此,苏报融媒通过对报纸和“引力播”客户端的资源进行大数据分析,根据关键词分门别类,打造出能够实时更新的数据集成平台“播报指数”,并能够根据各地各部门的实际需求定制。今后,在“理论播报站”的屏幕上,市民百姓可以根据喜好,点开“播报指数”中的相应栏目,线上读报,学习党史、了解城市发展变迁。

这一套组合拳构建的场景式、交互式、沉浸式传播手段,实现了党报从有限的纸上,到广阔线上线下的空间拓展。这种开放的传播渠道,正是苏报融媒开门办报的新尝试。

“我读党报给你听”选择深入群众、面向群众,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在高质量开放互动中,让群众想看、愿看、看有所得,及时了解、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这种聚焦单个领域的创新尝试,既引导党员群众养成全新的党报阅读习惯,有效提高党报阅读率、使用率;
又推动党报实现了由“平面媒体”到“立体媒体”“沉浸式媒体”的转变。

近年来,基层理论宣讲的持续创新,不仅在于宣讲方式、宣讲渠道的拓宽,宣讲队伍的组成也在不断扩大,各行各业的典型人物、百姓名嘴,成为宣讲队伍中的重要力量。

作为党的思想舆论阵地的坚守者、党的最新理论政策传播者,党媒记者主动拥抱、积极参与。在这方面,新闻媒体行业已经作出了卓有成效和极具影响的尝试。

从2014年起,由中宣部、国家网信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主办“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让记者分享一线采访经历和所思所悟,全面交流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真实感受和深刻感悟,自举办以来的历届演讲在业内饱受好评。

“我读党报给你听”正是苏报融媒基于“好记者讲好故事”的实践启发和应用创新。在现场宣讲中,苏报融媒邀请资深记者担当宣讲员。负责宣讲记者的日常工作与宣讲主题关联度高,结合自己工作中的多年积累和所见所闻,以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将理论政策讲实讲透,让基层干部群众产生共鸣,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巧合的是,今年,浙江省义乌市融媒体中心组建了一支媒体记者宣讲团,结合自身工作学习体会,用平实话语为群众百姓讲解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这一尝试,与苏报融媒的“我读党报给你听”创新不谋而合,拓宽了记者这一群体的身份定义。

在两家媒体异曲同工的尝试中,关于“人”这部分的方法论,关键在于角色转换中,保持了媒体记者的独特属性。

如苏报融媒在太仓市双凤镇举办的“我读党报给你听”宣讲中,记者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结合自己多年来对太仓乡村振兴方面的报道进行生动解读,既通“天线”又接“地气”,通过新闻报道展现太仓“三农”工作的点滴变化,让干部群众对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时代主题有了更切身的感受

参与其中的记者,不是以“轻骑兵”的个体形式“加入”基层理论宣讲员队伍,成为这一庞大人群中的一个零部件;
而是以一个群体的角色“加盟”基层理论宣讲,成为宣讲队伍中具有较高独特性和辨识度的一个重要结构件。即在“我读党报给你听”宣讲中,记者是“理论+实际”的结合体。

在这一基调中,不管是“记者”还是“讲者”,不管是理论传播者还是宣讲参与者,都是角色在跨界,强化了党报的传播效应和宣讲的影响深度,进而在实践中拓宽了“新闻+理论”的表达广度和深度。

猜你喜欢 党报阵地尝试 红领巾阵地之小画廊少先队活动(2020年9期)2020-10-28让“中队角”点亮少先队阵地少先队活动(2020年9期)2020-10-28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09-11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再试试看阅读与作文(英语高中版)(2020年3期)2020-03-03党报深度报道如何“深”入人心传媒评论(2019年8期)2019-11-11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传媒评论(2019年6期)2019-10-14再试试看阅读与作文(英语高中版)(2019年11期)2019-09-10一次惊险的尝试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新时期如何增强党报影响力记者摇篮(2018年8期)2018-11-26

推荐访问:党报 理论 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