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旅游管理本科特色专业建设

摘要专业是高等学校的基本构成单元,学校的特色来源于专业的特色。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适应社会对人才不同时期的需求,培育办学特色。本文以黄淮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为例,从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以及实践教学几个方面分析了旅游特色专业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并给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特色专业 旅游管理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1 专业发展背景及发展模式的确定

1.1 我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院校开设旅游专业,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4个层次。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中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1703所,其中高等院校762所,中等职业学校941所。2006年,旅游院校在校生为73万多人,其中旅游高等院校36万多人,旅游中等职业学校37万多人。虽然我国现有一千多所各类高等院校开设了旅游专业或专业方向,也培养了大批旅游所需的人才,但是因为高校培育人才工作与社会需求人才的差距日益明显,要与国际发展潮流和我国旅游发展趋势相适应。

1.2 驻马店旅游业发展现状

驻马店地处河南省中南部,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交通便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2009年被国家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驻马店旅游业发展起步于1987年,较之全国和全省的旅游热点地区开发,相对起步较晚,全市现有国家4A级旅游区嵖岈山,3A级旅游区铜山、金顶山,工业旅游示范区西平棠溪宝剑厂;国家地质公园嵖岈山;国家森林公园嵖岈山、薄山湖、乐山、铜山湖、棠溪源;国家水利旅游区薄山湖、铜山湖、宿鸭湖;省级森林公园金顶山、白云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嵖岈山、薄山湖、铜山;省级湿地保护区宿鸭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余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一座。其中,确山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及纪念馆、烈士陵园被列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景点景区,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故居及纪念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市现有旅游星级酒店23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11家、二星级11家)、旅行社24家、旅游星级餐馆3家,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4家,旅游商品超市1家,持证导游员从2001年的不足30人发展到200余人,全市旅游从业人员已达1.25万人。

1.3 适应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

当前,旅游教育在全国高校开展的很普遍,但培养的模式和目标也很雷同。不同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对旅游人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强化服务地方经济,将培养目标定位与当前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与特点结合起来。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很多,但是立足于强化服务地方经济整合现有的优势资源、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量身定做,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专业建设,符合黄淮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需要。

黄淮学院是2004年新升本院校,属于本科教育大家庭中的新成员。旅游管理专业2007年才招收第一届本科学生,在这之前都是进行的专科教育,整个专业面临着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变的问题。驻马店旅游市场前景广阔,学生就业形势良好,但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人才需求量很小,如果照搬老牌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着重理论教学的模式老培养学生,由于师资建设、历史积淀、社会认可度和学生就业等各方面原因,可能效果并不是很好。经过对全国旅游教育现状的分析和探讨,结合当前社会需求,本文认为当前黄淮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适合走应用性本科的道路,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和就业的两个主要方向就是旅行社和酒店管理,这已经滞后于当前高速发展的旅游业形势,对同学们的就业也是不利的。结合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特点,积极开拓学生就业面,积极开展休闲产业、会展管理、假日策划、旅游项目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和实践,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的目标和手段也要与时俱进,在奠定主业的基础上多开发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地域特色的教育方向和内容。

2 师资队伍建设

2.1 优化师资结构

旅游专业教育涉及历史、地理、管理、经济等多门学科,单纯依靠某一单一学科是很难完成的,所以组建多学科结构的教师体系,促进教师学科来源的多元化是必须的。理想化的师资结构就是职称的合理化、学科结构多元化、校内师资和校外师资相结合。

2.2 加强培养“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要求专业教师具有理论水平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一定的相关行业从业经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这可能和大部分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没有时间也没有相关政策可以让这些教师到旅游企业中去。为了强化教师的动手能力,黄淮学院出台了相关政策,挂职锻炼也给予工作量的认可。从2009年起,黄淮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有组织的分批次到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景区等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时间从3个月到半年不等,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力度和覆盖面还都不够。

2.3 健全科研管理体制,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科研是大学的另外一个重要职能,通过科研来带动教学,教学又可以反过来促进科研。黄淮学院旅游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科研中去,多人参与了驻马店市旅游总体规划、驻马店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驻马店旅游人才建设研究等多项课题和任务中去,加深了对驻马店旅游业的实际情况的了解,同时对旅游人才的培养针对性更强。

3 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

3.1 综合的课程体系

黄淮学院旅游专业虽然也把课程体系分为基础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能力拓展课程三个模块,但整个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建设还是没有架构起来,体系还是不够清晰。课程体系基本是照搬别的院校的课程体系,针对性不强。建议根据河南省和驻马店市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来组织课程体系的编排,可以适量地增加自编教材或专题讲座,使同学们接受到的信息更能贴近实际。

3.2 教学改革

(1)教学模式改革。以培养综合能力为核心。应该从人文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行业基本管理素质与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这四个方面组织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不同阶段专业课程的切入。当前,黄淮学院本科段的课程安排是前两年是英语、数学等基础课,不开设专业课,这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过程是不利的,层次性不够。根据这一问题,旅游管理专业从2009级旅游管理专业入手,在大一开设了《旅游学概论》等基础课程,随后根据不同课程的逻辑关系来分学期安排专业课,不至于到后两年基础课、能力拓展课同时开设造成的逻辑混乱。

(2)教学内容的改革。当前的教学内容都是千篇一律,任何一个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所教授的内容都差不多,因为大家所采用的教材是一样的,而很多学校的教学大纲又是根据教材编排的。专业课授课教师的灵活性不够,自编教材又有各种条条框框很难操作。因为课程体系不够合理,很多教材存在重复现象。例如:《旅游学概论》和《旅游地理学》中很多内容都是一样的,甚至例子都一样。黄淮学院旅游专业已经着手开展课程设计、案例教学、专项课题讲座的形式来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手法,打造综合性的课程框架和授课内容。

(3)教学方式的改革。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实用性是第一位的。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局势。黄淮学院旅游专业组织专业课教师,针对每一门学科的特点,设计学科论文,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来。组织优秀教师开展“黄淮大讲堂”专项讲座,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旅游企业的资深人士来做讲座,开展不同专业课教师对同一门课程的轮讲制度,都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改革,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3.3 实践教学

采用开放的实践教学模式,与省内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协议,建设了多家实习基地,例如:开封的清明上河园、驻马店的金顶山、嵖岈山、南海禅寺以及多家酒店。参与了驻马店旅游总体规划、金顶山、嵖岈山温泉度假村项目咨询设计。通过多次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态度、素质、职业体验和习惯。从2009级学生开始,黄淮学院每个学期有一周的时间作为实践实习周,这很好,但是在项目安排和组织上尚处在摸索阶段。

4 专业教育社会环境的营造

旅游人才培养需要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的认可支持,从根本上说,学生受欢迎才似乎旅游教育成功的标准。学校积极主动与当地旅游企业、旅游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搞好关系,争取他们的支持,积极做媒体宣传。黄淮学院旅游学生多次参与驻马店东西合作交流会的志愿者服务和解说工作,并且在2009年驻马店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过程中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展示了自己的形象和实力,服务于社会,同时也得到了市领导和社会的广泛认可。鼓励同学们参加各类相关的比赛,取得了荣誉,锻炼了综合素质,展示了良好形象,为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天笋.地方经济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学研究,2008(1):24-27.

[2]孙霞.浅析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般过程[J].科技信息,2008(31).

[3]邹统钎等.高等旅游专业人才“砖石型”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1):79-82.

[4]高鹏,杨海红.旅游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2009(4):71-73.

[5]邓兰.中国高校旅游专业教育初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3):26-27.

推荐访问:浅谈 旅游管理 本科 特色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