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19篇

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19篇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浅谈海上风电施工与运行对环境的影响  摘要:风力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利用风力发电一直是电力行业研究的重点,随着国内外风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19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19篇

篇一: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浅谈海上风电施工与运行对环境的影响

  摘要:风力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利用风力发电一直是电力行业研究的重点,随着国内外风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陆上、海上风电项目的总装机容量实现了持续增长。与陆上风电项目相比,海上风电场在发电效率等各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且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较小,但是在项目的建设、运行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海域密布的风机基础结构对水位、流速、纳潮量及海洋调节能力等水动力条件的影响、海上风电场对候鸟迁徙的干扰、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等等。这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上风电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为了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如何在保证风电项目正常开展的前提下,降低其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成为当前海上风电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海上风电施工;运行;环境影响1海上风电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1.1对海域地质造成的影响海上风电项目的占地一般较大,规划范围可达数十千米,如果规划范围内存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军事禁区等敏感性地区,在建设、运行中必然会造成较大影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风电机组基础的建设、电缆敷设都会对海域地质造成影响,为了保证机组的稳定性,其基础需要通过液压打桩及使用大量石块进行护桩,这些工作都会改变海域内原有的地质情况,使海底泥沙悬浮造成水体浑浊,同时机组设施出现渗漏油也会对局部海水水质造成严重污染。1.2对鸟类造成的影响在近海区域,海鸟数量、种类较多,风电场对于海鸟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是体现在三个方面:(1)风电机组处于鸟类飞行通道上,当遇到大雾等视野较差天气,鸟类容易与风机转动风叶碰撞导致其死亡。(2)风电机组运行中线路产生的电磁场会对鸟类方向感造成影响,同时叶片反射阳光会刺激鸟类眼镜,致使鸟类迷失或改变迁徙方向。(3)风电机组在运行中产生的噪音,可能会致使鸟类不敢在附件海域降落生活,影响其繁殖、筑巢、觅食,导致其离开栖息地,破坏生态平衡。1.3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影响在风电项目施工过程中,风机基础及输电电缆的敷设会使海底泥沙悬浮,使水体浑浊,造成水质的污染,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使底栖生物死亡,破坏海洋的生态平衡。1.4对渔业造成的影响目前已建、在建的海上风电场还主要是处于近海区域,与传统渔业区存在重合,风电项目的建设必然会占用部分渔业区域,同时如果各个风机间距较小还会影响捕鱼船的正常活动及养殖空间。2海上风电项目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2.1水环境风电场运行期间污废水主要为管理人员生活污水以及海上升压站检修或事故时产生的油污水。其中生活污水主要包括食堂废水、粪便污水、洗涤污水、淋浴污水等。在运行期间,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整体维护,维护船舶进行污水收集并送至岸上,纳入陆上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应防止油类的跑、冒、漏、滴,

  废油应储存在专设的废油箱中,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避免污染项目海域生态环境。在正常情况下,海上升压站运行期间基本无漏油及油污水产生,当主变压器、高压电抗器检修或发生事故时产生主变油泄漏,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需在升压站设置事故储油罐,以满足主变事故排油需要。

  2.2声环境风电场运行期间主要噪声源为风力发电机组运行产生的噪声,其风力发电机组、升压站均位于海上,周边基本均无明显噪声敏感目标。风机噪声主要包括机械和结构噪声、空气动力噪声。机械噪声和结构噪声是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噪声源,其主要控制途径是避免或减少撞击和摩擦,使齿轮和轴承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为减小机械部件的振动噪声,可在接近力源的地方切断振动传递的途径,如以弹性连接代替刚性连接或采取高阻尼材料吸收机械部件的振动能。另外,建议升压站主变压器、降压变与底座之间衬隔振垫,室内墙体敷设外壳为铝合金的吸音板,并将铝合金接地。2.3电磁环境海上风电项目一般均需新建220kV海上升压站,由于升压站电气设备均布置在室内,经过建筑物的屏蔽,电气设备室外工频场强值基本与周围环境本底值接近。风电场输电电缆埋设于海底2.0m以下,海缆有加强铠装保护,敷设于海底后有较好的屏蔽作用。另外,安装高压设备时,应减少设备及其连接电路相互间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电力线路的绝缘子表面要保持清洁和不积污,金属间要保持良好的连接,防止和避免间隙性放电。对升压站、集控中心设备的金属附件,如吊夹、保护环、保护角、垫片和接头等要合理设计外形和尺寸,避免出现高电位梯度点。金属附件上的保护电镀层要求光滑,所有的边角应锉圆,螺栓头也应打圆或屏蔽起来,避免尖角和凹凸;应使用合理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的绝缘子及其保护装置,控制绝缘子的表面放电。2.4固体废物风电场运行期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整体维护,维护船舶每次将收集的生活垃圾运至岸上,需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妥善处置。对于设有陆上集控中心的风电场,需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收集箱(桶),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对于主变压器在突发事故或机组检修时所产生的诸如油渣(HW08)、油垢(HW08)、废油(HW08)等WHC3深度污染物质以及风机检修产生的少量废油,还有棉纱等物质,均属于危险废物,需委托具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置。升压站设置的事故油罐需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25海洋生态与渔业影响风电场运行期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主要为运行期工程风机基础、海上升压站、海上生活平台等永久占用海域,将减少底栖生物的栖息面积,对其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工程风机基础、海上升压站、海上生活平台基础同时增加了栖息空间,对鱼类和海洋生物的增加带来一定积极影响。若风电场所在海域部分具有渔业捕捞功能,风电场建成运行后,由于风电场海域使用造成渔业捕捞面积略有缩小;海底电缆段两侧海域一定范围内将禁止进行养殖和捕捞作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渔业养殖和渔业捕捞范围。在风电场运行期间需设立海洋生态环境跟踪监测系统。根据海域环境特征,在风电场附近内设立长期的监测站点,对海域的各种水生生物资源等进行定期监测;另外,需开展海洋生态及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并统筹考虑人工鱼礁增殖技术,以最大程度减小风电场运行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篇二: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根据国家简化前置审批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求风电项目核准建议取消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同时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参考海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fd0072011编制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细化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篇章编制要求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风电项目建设环境保护论文

  1风电项目建设流程目前,我国风电项目实行核准制。2013年5月以前,风电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部门或省发展和改革部门核准。2013年5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3〕19号)的文件,企业投资风电项目的核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下放到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经核准的风电项目风电开发企业在项目施工时,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我国风电项目建设从规划、项目前期设计和核准,到施工图设计和项目实施的运行流程见下图。2陆上风电项目建设主要的环境影响陆上风电项目建设,特别是山区风电场项目建设主要的(也是直接的)环境影响是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如果在动植物物种丰富地区,可能引起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问题,主要源于进场及场内道路、风机基础和平台、升压站、送出线路占地的影响。山区风电场一般植被覆盖较好,交通条件较差,建筑材料及设备的运送往往需要修建较长的运输公路。由于风机叶片较长(约50m),进场及场内主要运输道路宽度一般不低于5m,道路转弯半径一般不低于35m(采用特种车辆运输时道路转弯半径可降低至25m左右)。以山区风电项目常见的50MW风电装机(25台单机容量为2000kW)为例,项目总占地约50hm2,新建道路占地约30hm2占项目总占地的60%。风机平台建设需满足风机叶片、轮毂吊装要求,风机平台及送出线路施工占地约10hm2,占项目总占地的20%。我国南方山区风电场植被条件好,动植物和自然景观丰富,在风电场场区或周边区域很有可能分布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部分分布有高山湿地、鸟类迁徙通道等特殊生境,或者施工影响区域分布有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古(大)树等。对于这些风电项目建设,除关注常规的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影响外,还要特别关注对这些特殊敏感区、敏感对象的影响。某些风电场风机点位或升压站距离居民较近,对于这些风电项目,运行期的噪声和电磁影响评价也是一个重点。

  3风电项目建设环境保护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规划阶段风电项目建设规划阶段主要的环境管理是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目前,国家层面的风电规划属于指导性规划,一般只提出全国或某个区域在规划水平年的风电装机规模,不涉及具体的建设项目,也不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各省(市、区)编制的风电规划属于能源专项规划,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令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必要性和可行性,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一些大型风电场项目,有些地区要求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风电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依据《风电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该办法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同时,同步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目前,该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滞后,甚至没有开展同等深度的设计。

  3.5施工和运行阶段风电建设项目施工和运行阶段的环境管理主要监督相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并进行专项验收。目前,大多数地区要求风电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同步开展环境监理和水土保持监理。但一些建设单位对风电场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监理、水土保持监理不够重视,迫于环保、水保专项验收压力被动开展监理,常常出现监理工作滞后或流于形式等问题。4加强风电项目建设环境保护的建议加强风电项目建设环境管理关键是如何落实环境保护措施“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4.1加强“同时设计”管理各省(市、区)编制风电规划,应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要求,在规划报告报送审批前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征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同时,建议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参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致总纲》(HJ130-2014),修编《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明确风电规划报告中环境影响评价篇章的编写重点和要求。根据国家简化前置审批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求,风电项目核准建议取消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同时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参考《海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FD007-2011),编制《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细化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篇章编制要求。目前,能源行业主管部门正在编制风电项目环境影响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规范。笔者认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依据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开展同等深度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措施上有优化(或变更)的需要补充说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投资必须纳入工程投资概算,并保证专款专用。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核准的必要文件,项目核准单位应明确项目开发企业申报核准项目时,必须附环境保护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意见。在开展风电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时,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与主体工程同步开展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设计依据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及其审批意见的要求进行复核。

  4.2加强“同时施工”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环境监理和水保监理工作。建议环境监理在微观选址阶段就开始介入,并贯穿微观选址、施工图设计及工程施工全过程。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及批复中的监测计划,开展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风电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将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环境监理监测落实情况定期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在风电场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如出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重大变更,应当编制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变更文件。4.3加强“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管理在工程试运行前,建设单位应开展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自查工作,全面检查工程各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在项目整体竣工验收前,建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设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及时开展工程竣工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验收工作。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工程竣工环境保护调查报告和水土保持技术评估报告。严格环保执法监督。风电项目运行期,建设单位应采取措施确保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正常、稳定运行。风电项目施工过程中未严格落实“三同时”管理制度,由此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由环境保护和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项目核准机关可对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进行专项巡查,发现相关问题及时移交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处理。其他单位和个人可将发现的问题向相关部门举报。

  5小结风电目前是我国继火电、水电之后的

  

  

篇三: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精品文章

  《风电场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风电场对环境的影响》

  摘要。风力发电的优势不言而喻,但风电发展也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介绍了我国风电场的分布环境特点,并从植被破坏、噪声污染、鸟类安全、电磁辐射、视觉景观污染等方面阐述了风电场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关键词:风力发电;环境影响;生态控制中图分类号:TM614;TK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3-2642-05TheEnvironmentalImpactofWindPowerStationanditsControlAbstract:Thebenefitofwindmillpowergenerationissignificant;however,itsnegativeeffectsontheenvironmentshouldnotbeignored.Thenaturalterrainmightbedamaged;waterlossandsoilerosionislikelytohappen,itisalsodangeroustobirds;noisewouldbegenerated;visuallandscapewouldbedamaged;and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mighthappen.Therefore,theenvironmentmu

  精品文章

  stbeprotectedcarefullyandenvironmentalmanagementmustbestrengthenedinthewindpowerstation,soastoreduceitsnegativeeffects.Beforetheestablishmentofawindpowerstation,thelocationshouldbeselectedcarefully,alltheassessmentworkmustbewelldone,theconstructionofthewindpowerstationshouldberegulated,andrelated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systemshouldbeapplied.Inaword,thenegativeeffectsofthewindpowerstationontheenvironmentshouldbereducedtotheminimum.

  Keywords:windpowergeneration;environmentalimpact;ecologicalcontrol

  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风力发电对环境友好,不会排放有害物质,对空气和水源没有污染,环保效益明显。大力发展风力发电,还可以避免对矿物燃料的过度依赖,也是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保护。目前世界各国把利用风能发电作为开发可再生能源、改善

  精品文章

  环境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中国的未来能源结构中也将占有重要地位。

  但发展风力发电毕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干预,对局部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会产生不利影响,这是风力发电的不足之处。风电场一旦建成运行,要消除或减轻不良影响困难大、代价大,应在风电场规划和设计阶段,对当地生态环境充分论证,预测风力发电场建设可能形成的不利影响,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将负面影响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

  1我国风电场分布环境特点2010年1月,中国气象局公布了我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结果,我国陆上离地面50m高度达到3级以上风能资源的潜在开发量约23.8亿kW;我国5~25m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海平面50m以上高度可装机容量约2亿kW。我国陆上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的蒙东和蒙西、xx哈密、甘肃酒泉、河北坝上、吉林西部和江苏近海等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仅这些地区的陆上50m高度3级以上风能资源的潜在开发量就达18.5亿kW。我国内陆风电装机主要分布在xx和内蒙古,两地区装机功率占全国装机容量的62%;沿海地区占全国装机容量的28%,主要分布在广东、辽宁、浙江3省。根据我国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兼顾技术经济条件,我国将开发重点放在内蒙古、西北、东北、河北、东南沿海及近海岛屿等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并提出建设“风电三峡”的构想,其中包括“陆上三峡”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分布在甘肃酒泉、xx、

  精品文章

  内蒙古西部、内蒙古东部、河北等地区;还有江苏沿海的“海上三峡”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等。

  我国风能资源开发程度较低,但开发潜力巨大。我国现在已建风电场以及适合风场建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偏远地区,多数属于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生态环境受到人为干扰极少,这些地区有的已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的属于荒漠,生态脆弱[1]。因此,在风电场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管理,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

  2风电场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风电发展的负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自然地表被破坏、鸟类安全、噪音、视觉景观干扰、电磁干扰等问题。风力发电项目污染物类别和来源见表1。2.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2.1.1危害现象风电场水土流失类型以风力侵蚀为主,水力侵蚀为辅。施工期间挖土与回填土工程,如进行道路修建、土地平整、风机基础工程、箱式变工程、电缆沟工程等,将破坏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导致地表裸露,损坏植被,损害土壤肥力,导致水土流失发生。根据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与电力公司联合调研结果,鄱阳湖仅沿岸陆地风能保守估算有125万kW,鄱阳湖中北部是风能开发最佳区域,技术可开发量210万kW,占全省可开发风能资源的90%以上。2010年9月从九江市政府了解到,鄱阳湖区最大的风力发电项目都昌县老爷庙风电场已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20

  精品文章

  亿元,将安装33台1500kW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4.95万kW。此外,

  鄱阳湖区的矶山湖风电场、长岭风电场已经上网供电,大岭风电项目于2009年开工建设。江西省鄱阳湖区风电场按规划93.1万kW装机容量,假设全部安装850kW风机或全部安装1500kw风机,两种方案的土方工程量估算见表2。

  由表2可知,两种方案风机基础、箱变基础施工期工程等项目弃土量分别为265232m3和

  199341m3,弃土场分散在沿鄱阳湖区各个风电场,鄱阳湖区沿湖四周多为沙土地表,降雨丰沛,生态植被单一,处置不当将易于形成水土流失,淤积鄱阳湖区。在该风电场的建设过程中,风机、变电所和道路占地属于永久性占地,这些土地将失去生态功能。目前还在施工建设中的鄱阳湖区风电场永久占地634.3hm2,必然会减少生物量和植被。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河西走廊的风电开发区域多位于荒漠地带,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戈壁上的砾石层及植被保护层容易遭破坏,而且恢复难度大,特别是大型机械对戈壁更容易造成破坏。

  2.1.2危害的预防工程在设计中通过合理选址,采用少占地、占劣地等措施,避免不可逆的影响。鄱阳湖区风电场区主要为杂灌木林和草甸,没有较珍稀的植物,生物量较小,在修建风电场和架空电线时,遇到乔木和灌丛要予以避让,尽量在其旁侧通过,减少因施工

  精品文章

  造成的植被破坏。鄱阳湖区风电场等地施工期开挖填方要尽量避免在每年4~7

  月雨水充沛期进行,而且应将表层种植土单独存放,底层土可用于工程填方。在升压站基础开挖前剥离的表土应集中堆放于升压站内的一角,待升压站施工结束后覆土进行场区的绿化。表土堆放区的周围及临时弃土的周围用编织袋装土筑坎进行临时拦挡,为防止大风扬尘,需用苫布遮盖[2]。全部工程挖填平衡后的弃土可用于道路加固建设,生活垃圾应集中起来,送往附近城镇垃圾处理中心。施工期间如果遇到大风天气应该作洒水处理,减少扬尘污染。

  施工结束后,仍有部分土壤不可恢复而被永久占用,主要为风电机组基础等,一般为水泥硬覆盖,不会发生水土流失。没有水泥硬覆盖的地面,对场地进行覆土平整,采取异地植草进行生态补偿,降低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草坪周围种植绿篱,绿篱外设截流沟,将水引入通往风机道路的排水沟中。这样布设措施既可以满足风电机组区防治水土流失的要求,又考虑到景观需要,营造一个错落有致的人造景观。道路两侧可布设防护林,防护林外侧设排水沟。在植被恢复初期,植物措施没有发挥功能,对这些区域进行覆盖,以减少风力对地表的侵蚀,同时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2.2噪声污染2.2.1危害现象风轮机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包括源于轮毂中活动部件的机械噪音、风轮机叶片产生的气动噪音,都与风速具有相关性。发电机和齿轮箱是机械噪音的主要造成者,其中齿轮箱是主要噪

  精品文章

  音源,如果技术水平较高,也可以大量消除机械噪音。噪音通过风和风轮机结构部分向环境传递,距离风轮机越远,噪音越低。在一般情况下,风力发电机的噪声相当于夜间安静室内的噪声水平。

  风轮机产生的噪音用它的声音功率水平来表示,用Lobs表示风电场周围的噪音水平,用Lback表示环境噪音,采用国际能源署专家组推荐的方程式,计算噪音的传播和各种音源的噪音水平。

  现将噪音传播模型简单化,即假定声音从一个点无衰减传播开来。来自风轮机的噪音(dB(A))用Lw表示,则距离声音源r处的噪音水平Lp为:Lp=Lw-10lg(2лr2)。

  计算的噪音传播基本考虑在小于2km的距离范围内,可以忽略空气影响和大地吸收等效应。

  如果有N台风轮机,距离声音源r处的噪音水平总效应为Lp,total,Lp,total=10lg(10)。Lobs为风轮机噪音水平Lp,total与背景噪音水平Lback之和,计算方法为:Lobs=10lg(10+10)。

  通过上式计算,确定从风电场开始噪音水平低于40dB(A)的距离与风轮机台数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

  据测算[3],单台风轮机发出的声功率级通常在90~100dB(A)之间,风从风轮机吹向500m处,声功率级为25~35dB(A)。如果风电场共有10台风轮机,500m处噪音水平在35~45dB(A)。如果风向相反,则500m处噪音水平仅为10dB(A)。昼间因环境噪声较大,风力发电机的噪声影响相

  精品文章

  对较小,距风电场140m处可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标准;但夜间距风电场约600m处才能达到1类标准,影响较大。

  2.2.2危害预防在进行风电场规划时,应把对当地居民噪音影响考虑进去。国外推荐在傍晚或夜间风轮机的噪音保持在5dB(A)的水平。厂商在制造时可以通过设计和制造技术的革新,降低叶片的气动噪音,减少齿轮箱等噪音源,也可以采用隔离技术屏蔽部分噪音。

  因考虑风能资源功率密度的分布,我国风力发电场多数建设在沙漠、山口、海岛等地。在人迹罕至的荒漠戈壁中建造风电场,对居民的噪音影响甚微。河西走廊、青海省等区域地旷人稀,风电场建设在荒漠地带,附近居民极少,离风电场又远在数公里之外。辽宁省的风电场多选在辽东半岛沿岸地带,距离附近居民区远,且沿岸地带风高浪急,风浪声基本盖过风机声。江苏的风电场主要选择在偏僻的沿海滩涂。

  2.3危害鸟类生活2.3.1危害现象建设大型风电场,风机的运转会对鸟类造成伤害,妨碍附近鸟类的繁殖和栖居,尤其会影响候鸟夜间迁徙。1)对鸟类栖息和觅食的影响。鄱阳湖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是江西省第一个湿地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候鸟保护区。鄱阳湖区湖滩建设风电场直接影响鄱阳湖区鸟类栖息地187km2,直接减少一定数量的鸟类栖息和觅食的场所。由于大多数珍禽对噪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风电场噪声环境条件下,白鹤、中华秋沙鸭、白琵鹭大鸿、

  精品文章

  野鸭特别容易受惊吓,会减少活动范围。鄱阳湖区风电场新型1500kW风机叶片旋转高度为24~100m,老式850kW风机叶片旋转高度为26~84m,运行时将直接影响鸟类的活动,所以规划中的湖滩风电场将会影响鸟类栖息觅食[4]。

  2)对鸟类迁徙的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阿尔塔蒙特隘口风力发电站是世界著名的风能发电站,每年有多达1766~4721只飞鸟死于风车叶片,其中约1300只是受保护的猛禽,以至政府不得不在冬天候鸟迁徙季节关闭电站。鄱阳湖有不少国际性保护的候鸟,如白鹤、东方白鹳、白枕鹤、白头鹤、大鸨、白琵鹭、白额雁、灰鹤、黑鹳、小天鹅等。鄱阳湖水域周边的沿海滩涂、草地和丘陵是这些候鸟的主要迁徙驿站。鄱阳湖区夏候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9月,冬候鸟主要集中在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中旬。鄱阳湖区风电场基本处于候鸟的迁徙驿站边缘。普通鸟类迁徙飞翔高度在400m以下,鹤类在300~500m,雁的飞行高度可达900m,均超过风机的高度(100m以下),风电场风机一般情况下对鸟类迁徙影响不大[5]。

  2.3.2危害预防风电场选址时,要尽量回避鸟类栖居地和鸟类迁徙路线,减少对鸟类生活的影响。甘肃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在这一绵延1000多千米的狭长走廊内,瓜州县被称为“世界风库”,玉门市被称为“风口”。同时,河西走廊有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甘肃省规划,在保护区核心地域不允许建立风电场,在保护区也要充分考虑回避候鸟迁徙通道,防止对鸟类生活和迁徙造成

  精品文章

  影响[6]。青海湖是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同时又是风能资源丰富的

  地区,在此地建设风电场也要注意避开鸟类的迁徙路线。江苏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也不得建立风电场,在非核心区建风电站也应尽可能减少占地面积,输电线要建在地下。

  一家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能源委员会委托的咨询公司在阿尔塔蒙特隘口风力发电站经过历时4年的研究表明,在各风轮机排的两端设置建筑物可使鸟类绕开风轮机飞行,可降低鸟类死亡率;还可通过施放毒饵,控制作为鸟类食物来源的啮齿动物在风轮机周围集结,也可减少对鸟类的伤害。

  2.4电磁辐射2.4.1危害现象电力运行设备都或多或少会产生电磁辐射污染,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发电机、变电所、输电线路等3部分。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风轮机叶片反射电磁波,在附近的接收装置在接收直接信号的同时,也会收到反射信号。反射信号是一个滞后信号,对调幅(AM)无线电系统影响较大;由于叶片的转动使反射信号又成为一个移相信号,影响调频(FM)无线电系统[7]。如果叶片由具有强反射能力的金属材料制作,则电磁干扰影响更大。此外架设的高压输电线路处于工作时,将相对地面产生静电感应,形成一个交变电磁辐射场,对无线电形成干扰[8]。

  精品文章

  风轮机能够干扰的通信频率较多,潜在受到风轮机干扰的通信类型主要有电视广播、微波通信、飞机导航无线通信等。只有当波长大于风轮机总高度的4倍以上时,通信信号才基本不受影响。

  2.4.2危害预防风力发电机电磁辐射要控制在设计环节,设计和制造时要防磁、防辐射,选材是降低辐射的关键。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风轮机的参数及相关无线电系统参数。

  输电线路设计要调查线路经过的居民点,了解当地通信线路的走势,还要避开重要电子设施,比如电视发射塔、移动通讯发射塔和基站、电话程控塔、机场导航台等。选用设备干扰水平要低,并与可以造成干扰的设备保持防护间距。采用架线方式,要适当抬高导线架设高度,减小下场强,优先选择三角形布置形式。

  我国适合风场建设的区域和现在已建风电场,多数分布在生态环境没有受到人为干扰或干扰极少的偏远地区,如河西走廊、青海等地,所选风电场多在荒漠地区。

  2.5视觉景观污染2.5.1危害现象在有风和阳光的条件下,风力发电机组会产生晃动的阴影,在清晨和傍晚时阴影效应最大[9]。阴影随天气和季节的变换而变化,阴影的影响是用一个区域每年在阴影中的总小时数来计算的。转动的风力机桨叶产生的阴影会使人产生眩晕,心烦意乱,正常生活受到打扰,是一种视觉污染。风轮机对视觉影响的相关参数有风轮机设计、风轮机尺寸、风轮机的布置、风轮机数量及背景景观类型

  精品文章

  等。在风力发电机组选址时,要限制阴影实际发生时间,一般要求阴

  影影响时间每天不超过10h,否则必须考虑风力发电机在特定时段关机。可以给风力发电机组安装传感器,在特定时段控制停止运行。

  2.5.2危害预防危害的预防可从风轮机的设计、布局和风电场的选址3个方面考虑。

  1)风轮机的设计。风轮机的塔架、轮毂与叶片的设计要讲究协调,符合美学原理。风轮机叶片数量要以三叶片为主,减少两叶片风轮机,三叶片令人感觉更平衡,更协调。就大小而言,风轮机越大对景观影响越大,是安排大型风轮机还是小型风轮机,要更多的考虑背景因素。此外,风轮机的颜色对景观影响也很大,必须充分考虑景观特点。风轮机最常见的颜色有白色、灰白色和淡蓝色,一般情况下应首选白色。

  2)风轮机的布局。视野中风轮机越大,数量越多,对人的视觉影响就越大。如果要保持相同的发电能力,风轮机叶片小,就需要增加风轮机的数量。如果景观规模大,可布置大型风轮机,以点缀景观之美。比如,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径达50~60m的大型风轮机是比较好的映衬。在自然风光秀丽的景区,或者小型风景区建造风轮机,往往会招致人们的反感。风轮机的布置通常有成群布置和直线布置模式。直线等距布置是一种常见的布置模式,多行布置感到不协调,令人迷乱。如果景观轮廓线不分明,最好成群布置,比如开阔的原野,从各个方向看去,风电场都是一个模样。风轮机之间的距离应均匀,

  精品文章

  讲究规范。3)风电场的选址。如果风轮机选择的位置恰当,可以使丑陋的

  风景增添美感,甚至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比如偏僻的山区,安装几个风轮机在山头或山脊,人们远远看去,能感觉到大自然生命的气息。河西走廊旅游资源丰富,可以把风电开发与旅游结合起来,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3结论风力发电的正面影响是一种倾向性共识,在我国大力发展风电,不仅是能源开发的需要,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但风电发展也有环境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自然地表被破坏、鸟类安全、噪音、视觉景观干扰、电磁干扰等问题。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偏远地区,多数属于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生态环境受到人为干扰极少,这些地区有的已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的属于荒漠,生态脆弱。因此,在风电场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管理,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1)风电场水土流失类型以风力侵蚀为主,水力侵蚀为辅。施工期间挖土与回填土工程,将破坏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导致地表裸露,破坏植被,损害土壤肥力,导致水土流失。风电场设计要尽量少占地、占劣地,保护水土和植被,降低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2)风轮机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包括发电机和齿轮箱产生的机械噪音、风轮机叶片产生的气动噪音,齿轮箱是机械噪音的主要造成者。可以通过设计和制造技术的革新,降低噪音。

  精品文章

  在进行风电场规划时,应把对当地居民的噪音影响考虑进去。3)风机的运转会妨碍附近鸟类的繁殖和栖居,影响候鸟夜间迁

  徙。风电场选址时,要尽量回避鸟类栖居地和鸟类迁徙路线,减少对鸟类生活的影响。还可在各风轮机排的两端设置建筑物使鸟类绕开风轮机飞行,降低鸟类死亡率。

  4)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发电机、变电所、输电线路3部分。架设的高压输电线路处于工作时,将相对地面产生静电感应,形成一个交变电磁辐射场,对无线电形成干扰。许多通信频率都会受到风轮机潜在的影响,风轮机叶片可以反射电磁波。风力发电机电磁辐射问题主要是要控制在设计环节,充分考虑防磁、防辐射等要求。风电叶片在设计时,高压输电线路在架设时也要采取防电磁辐射措施。

  5)转动的风力机桨叶产生的阴影会使人产生眩晕,心烦意乱,正常生活受到打扰,是一种视觉污染。只要在风机的设计、布局和选址上考虑周全,风力机将对大自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美丽的田园风光增添几分现代感的秀色。

  参考文献:[1]孙春顺,王耀南,李欣然,等.风力发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23(2):19-23.[2]赵大庆,王莹,韩玺山.风力发电场的主要环境问题[J].环境保护科学,2005,31(3):66-67.[3]邓晓湖,卢绪祥.大型水平轴风力机噪声的测量[J].能

  精品文章

  源工程,2010(2):49-52.[4]张忻,马绍�.甘肃省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区域环境

  的影响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0(20):197.[5]沈又幸,刘琳,曾鸣.风电社会效益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研究[J].华东电力,2009(5):852-855.[6]尚立照.风力发电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影响初探[J].环

  境研究与监测,2010,23(1):3-5.[7]袁铁江,晁勤,吐尔逊・伊不拉音,等.电力市场环境下

  含风电机组的环境经济调度模型及其仿真[J].电网技术,2009(6):67-71.

  [8]俞海淼,周海珠,裴晓梅.风力发电的环境价值与经济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5):704-708.

  [9]杨小力.西北地区风力发电的环境价值研究[J].生态经济,2010(7):143-14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内容仅供参考

  

  

篇四: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风电场对电磁环境的影响分析

  吴彪;周宁;韩朝晖【摘要】介绍了目前国家的风电发展规划以及风电场的建设现状,分析了风电场对电磁环境产生影响的潜在危害,并针对风电场电磁环境影响评估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基本的评估要素、方法和流程,给出了风电场工程规划过程中避免或减弱电磁环境影响的几点参考建议,最后总结了电磁影响评估工作在风电场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及意义,从而可以为风电场的建设规划论证及电磁环境保护提供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期刊名称】《能源环境保护》【年(卷),期】2016(030)002【总页数】4页(P6-9)【关键词】风电场;电磁环境;影响分析【作者】吴彪;周宁;韩朝晖【作者单位】61226部队,北京100079;61226部队,北京100079;61226部队,北京10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41.4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安全、清洁、无污染的巨大优势,因而也是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能源。我国也非常重视风电产业的发展,并制定了《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为国家的风电发展制定了详细的发展道路及发展目标,推动了风电建设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91.4

  GW,累计并网容量7716万千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6%,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风电市场的地位。但是随着风电场建设项目的发展,风电场对环境的各种影响也逐渐表现出来,它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会抬高地区电磁环境的背景噪声,它自身的大尺寸结构也可能会对电磁信号产生遮挡和反射影响,致使用频系统效能难以有效发挥,尤其是在重点地域或重点海域。因此,风电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对电磁环境以及用频系统的影响,否则将会给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在国内风电场的建设规划论证阶段,一直缺乏风电场建成后对电磁环境及用频系统的影响评估和论证,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地域及海域,风电场的建设将可能给雷达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主要影响包括电磁辐射引起背景噪声抬高、遮挡衰减带来探测盲区增加和反射回波造成虚假目标增多等方面,从而影响雷达系统的工作性能。目前,我国在风电场影响电磁环境及用频系统性能方面的研究一直比较滞后,主要体现如下:一是对风电场影响电磁环境及用频系统性能所产生的后果预估不够,关注程度严重不足;二是缺乏专门的职能部门去管理和指导该项问题研究,协调机制不够;三是国内研究水平严重滞后,和国外的研究进展相差很大;四是缺乏研究的技术手段、缺少综合的分析方法和专业的分析工具。相关部门应该从职能定位入手,将该项工作纳入相应业务范畴,从技术层面大力开展风电场对电磁环境及用频系统的评估问题研究,提出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体系和流程,突破关键技术,构建基于理论计算、电磁仿真、实装验证于一体的综合分析手段,并将之应用于风电场实际工程建设的论证中,避免或尽量减少风电场对电磁环境及用频系统的影响。由于风电场具有占地面积广、风机尺寸大和风叶转速高等特点,它对电磁环境及用频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辐射影响,主要指风电场中的风电机和变电站在工作时有可能会产生无意辐射的电磁波,造成某些频段或全频段背景

  噪声的抬高,使得风电场周边电磁环境恶化,从而引起用频系统的灵敏度降低,系统性能下降;二是遮挡影响,对于雷达系统来讲,当雷达波束照射到风电机时,由于风电机高度和宽度都较大,因此会给雷达信号造成遮挡,使雷达信号产生一定的衰减,不停旋转的涡轮将会同样使得雷达的波束受阻,这些影响最终会使雷达在探测距离、角度和高度上形成一定盲区,造成雷达性能的降低。三是反射影响,主要指风电机对信号的反射可能会给雷达系统造成虚假目标影响,由于风电机尺寸很大,而且叶片旋转会产生多普勒效应,雷达波束照射上去时会形成较强的杂波信号,有可能会抬高杂波电平造成雷达漏警,也可能使雷达误判产生虚警,并且由于风电场分布区域较广,因此可能在雷达显示器形成大片的亮点,使得雷达无法正确识别出敌方目标,甚至在风电场离雷达很近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强反射回波还有可能会造成雷达接收机的阻塞,直接影响雷达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在研究风电场对电磁环境及用频系统的影响时,应主要从辐射影响、遮挡影响和反射影响三个方面开展分析和评估;3.1辐射影响分析方法风电场的电磁辐射影响主要是由风电场中的风电机或变电站产生的,由于风电机的内部结构很复杂,产生电磁辐射的原因也难以确定,因此很难通过理论计算的方式开展分析,只能采用实测分析方法。另外,由于影响评估分析是在风电场规划建设阶段开展的,分析对象并没有实际建设,因此实测也只能针对已建成且地域相近、型号相似的风电场设备开展实测。另外,辐射影响的实测分析也具有一定通用性,尽管不同的风电场在规模、位置和分布上会有所不同,但其风电机的结构、尺寸和工作原理是基本相同的,因此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对同一类地形的辐射影响实测分析结果是可以相互借鉴和参考的,也可以将不同地形的电磁辐射实测结果建成通用数据库,比如海上、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等,直接为以后的电磁辐射实测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3.2遮挡和反射的影响分析方法风电场对电磁环境及用频系统的遮挡和反射影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需要重点分析的内容。目前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仿真手段,为此,课题组在借鉴国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以雷达系统为主要对象,提出了一套集理论计算、电磁场仿真、实测验证于一体的精细化和科学化的分析方法和流程,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分析、实际场景分析、理论计算分析、电磁仿真分析、实测验证分析及分析结论与建议,如图1所示。对遮挡和反射影响的综合分析工作可以由一个部门统一完成,也可以由多个部门或军地双方共同完成,保障整个分析工作能够有序科学的开展。4.1风电场规划论证方面对电磁环境及用频系统影响的评估工作尽量要在论证早期介入,否则在后期开展时,如果评估结果较差,会给用频系统带来严重影响,那么整个风电场的建设方案可能会被全盘否定,给风电场的工程建设论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风电场规划论证中,需要将方案设计和影响评估同步展开,在风电场的选址、布局及风机型号选择等前期工作中就开展影响评估工作,最终才能确保风电场建设方案不会对电磁环境和用频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可以保证风电场规划论证工作的顺利开展。4.2辐射影响方面陆上风电场主要考虑距离雷达站的距离,一般要求风电场中所有风电机都要远离雷达站2km以上,包括发电机和35kV厢式变压器,而110kV或220kV的升压站与雷达站的距离需要更远。海上风电场一般距离雷达站较远,基本不会对雷达站产生辐射影响,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对风电场周边航线或航道中舰船上的用频系统产生影响,因此海上风电场要尽量远离航线和航道,避免辐射影响。另外,海上风电场对附近电磁环境及用频系统的影响程度还需结合大量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进而给出具体的限定要求。

  4.3遮挡影响方面陆上风电场中的风电机一般间隔较远,而且分布不均,因此采取逐个分析方法,主要考虑因素是风机高度和距离两个方面,一般遵循以下规律:一是在风机与雷达站距离不变的情况下,风机高度越低,遮挡距离越小,遮挡阴影角度基本不变;二是在风机高度不变情况下,风机距离雷达站越近,遮挡影响距离越小,遮挡阴影角度越大,反之风机距离雷达站越远,遮挡影响距离越大,遮挡阴影角度越小。因此,在避免遮挡影响方面,尽量降低风机高度是主要方式,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一是选用高度低的风机型号;二是尽量选择在低海拔的位置;三是尽量选择在背离雷达站的山峰后面。在遮挡影响的距离因素方面,由于距离的远近分别会对遮挡距离和遮挡阴影角度产生相反的影响,因此需要权衡考虑,选择距离合适的位置。在海上风电场中,由于是区域部署,且分布一般比较均匀,因此采用边界分析方法,即主要分析海上风电场四周边界点上的风电机影响情况,其它风电机的影响基本在边界分析范围内。海上风电场由于都是建在海面上的,风机高度基本一致,因此需要重点分析与雷达站的距离因素,一般遵循以下规律:一是雷达站越高,遮挡影响越小;二是风电场距雷达站越近,遮挡距离越小,遮挡阴影角度越大;三是风电场对远距离目标遮挡时,地球曲率影响较大。由于海上风电场的区域一般比较固定,难以调整,因此减少遮挡影响的主要方法是调整风电场的布局,主要思路是沿雷达站方向进行选点布设,能够大大减小风电场形成的阴影角度个数。另外,海上风电场对雷达系统的影响评估受海水、海浪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将会比较严重,因此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开展专项研究,以实测验证和实装影响分析为主,通过深入研究提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估方法和方案修改建议。4.4反射影响方面陆上风电场对不同功能雷达的影响也将不同。对于对空雷达,从天线旁瓣进入雷达的风电场反射信号可能会造成漏警或虚警;对于对海雷达,由于地形杂波的盲区影

  响,基本不会存在虚假目标影响,只需分析近距离的阻塞影响,因此在高度遮挡允许的情况下,陆上风电场与雷达站距离要尽量远些;海上风电场由于距离雷达站一般较远,基本不会造成阻塞影响,只需分析雷达显示器上的虚假目标影响。对于海上风电场在雷达显示器的虚假目标影响主要考虑以下两点:一是海上风电场内的目标探测是否会受到风电场虚假目标的影响,这还需要结合风电场所在海域的位置重要性进行分析;二是海上风电场周边的目标可能会受到风电场在雷达显示器上所形成亮点的影响。因此,海上风电场对雷达的反射影响程度还需结合实装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给出更加真实可靠的反射影响评估结论。在避免反射影响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采用优良的风电机吸波材料和先进的结构设计,将风电机对雷达信号的反射能力降到更低的水平。4.5雷达因素方面可以通过升级改造雷达提高性能、研制专用雷达去除杂波以及重新部署雷达进行补盲等方式,达到避免或大大降低风电机影响雷达系统性能的目的,当然这些解决途径必须具有相应的军地协调机制和管理办法才能实施,因此还需要国家层面的统筹和协商。5.1影响评估工作是风电场规划建设的重要指导风电场评估工作所得到相关结论建议和规则标准,可以用于指导风电场在建设论证中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部署,使风电场的规划建设在起始阶段就可以完全避免对电磁环境及用频系统的影响,减少风电场后续论证评估的阻力。5.2影响评估工作是风电场建设方案设计的技术保障风电场在建设论证起始阶段如无法完全避免对电磁环境及用频系统的影响,则需要在规划论证中进行建设方案优化设计,采取各种手段和技术措施尽量减少风电场的影响,因此需要风电场评估工作的大力支撑。5.3影响评估工作对风电场建设影响举足轻重

  评估工作对于风电场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推迟或直接否决投资巨大的风电场建设项目,如已建项目发现对重要武器系统影响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风电场的搬迁或拆除,造成国家经济的巨大损失。另外,评估工作也可促进风电机产品的更新换代,使新型风电机能够减小对雷达信号的影响。因此,尽管该项工作可能对于风电规划建设带来一定影响,但反过来也是促进风电场规划建设进一步科学规范发展的重要保证。5.4影响评估工作是风电场规划论证工作的有效完善风电场在规划论证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对环境的影响评估内容也已涉及范围很广,如对气候、渔业、海洋资源、噪音、旅游等方面,但对电磁环境及用频系统的影响这一非常重要的方面基本处于空白,关注度不够,因此积极开展该项工作能够弥补风电场论证工作的不足,使风电场的论证评估内容更加完善。5.5影响评估工作是风电专业标准发展的重要推力风电场的相关行业标准也比较多,包括一些对环境影响的专项标准,但同样缺乏对电磁环境及用频系统影响方面的行业标准,因此可以从风电领域提出相关的标准,以指导和规范风电场的规划建设,确保不对电磁环境及重要用频系统产生影响。在我国风电能源的发展规划中,风电场建设数量将越来越多,涉及地域也将越来越广泛,尤其是海上风电场的建设规划更是发展潜力巨大,而且海上风电发展一般都处于东南沿海地区,无疑会给电磁环境及用频系统带来无法估量的潜在危害,对此各方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在风电场工程论证初期就要启动电磁环境评估工作,并重点依托专业技术部门及用频系统使用部门一起推动评估工作的开展,首先从技术层面着手研究,深入分析机理,完善分析方法,着重实测验证,行政技术结合,保证风电场对电磁环境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可信和科学有效,从而为风电场工程建设的规划论证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相关文献】

  [1]魏科技,王伟,周训华等.风力发电场环境影响评价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2):168-172[2]刘克中,张金奋,严新平等.海上风电场对航海雷达探测性能影响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34(3):561-564[3]孙春顺,王耀南,李欣然等.风力发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23(2):19-23[4]Lemmon,J.J.;Caroll,J.E.;Sanders,F.H.;Turner,D.AssessmentoftheEffectsofWindTurbinesonAirTrafficControlRadars;TechincalReport,TT-08-454;DepartmentofCommerse,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s&InformationAdministration:Washington,DC,USA,2008

  

  

篇五: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陆上风电场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风电场的继电保护配置关系着风电场的安全与电力系统的稳定合理的保护配置必须能够囊括所有可预见的故障情况通过主保护与后备保护的相互配合让保护更加全面使故障得到快速精确的定位尽可能地减少短路故障所带来的损失

  陆上风电场继电保护配置典型方案研究

  摘要: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能源作为重要的基础条件,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风力发电容量及规模的不断扩大,风电场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风电场的设计建设阶段,就应该对继电保护配置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继电保护配置的原则,对风电场整体继电保护配置方案进行研究。

  关键词:陆上风电场;继电保护配置;典型方案

  引言

  风电场保护与传统配电网继电保护具有很大的区别,常规的配电网电源由于是单向流动方式。电能一般从系统流向线路终端,而风电场发电情况下,是从集电线末端向系统。传统基于电流保护的系统中,电流及短路电流都发生了流向变化。另外,风电场零序保护主要分为主变高压侧和低压侧两种部分。通常高压侧零序保护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零序与间隙零序保护相互配合方案。低压侧主要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或采用接地接地变方式。采用这种接地方式下,风电场集电线系统可以采用零序电流识别单相接地故障。对于超出接地线零序ct范围外的母线采用母差保护。对于母线上的站用变、SVG同样配有零序电流保护。采用这种方案对风电站内的所有电气设备进行覆盖。

  1继电保护配置的原则

  继电保护配置,其具有一定的继电保护的规范标准及原则。继电保护配置的原则:首先,可依据需要保护对象的故障特点进行配置。通过对需要保护的对象运行状态及故障发生的数量等数据分析,判断其是否有故障点及异常状态的存在。还能对发生故障的线路进行分类,结合故障的位置及等级的不同,安装不同的继电保护装置。其次,继电保护配置可以保护电路的电压等级。根据电压等级的不同,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要求也不同。比如高压电网系统,对稳定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其对切断故障所需的时间要求也较高,需增加主线路的保护装置。主线路在安装继电保护装置时,需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以最快的速度选择需要保护的线路,对有故障存在的线路进行隔离和切断。同时,高压系统还应设置多重保护机制,可以有效防止电路发生故障时无法切除的情况出现。如果保护装置在容错范围内无法关闭保护系统,相邻的保护系统会对该故障点打开保护系统,进而可以保护整个电网系统。

  继电保护系统是二次回路和继电保护装置构成的整体,二次回路虽然不是整体,但在保障电力生产的安全及继电保护装置正常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复杂的二次回路会导致继电保护装置,无法正确地感受到系统实际的工作状态,进而无法正确的执行动作,所以应尽量简化二次回路的接线。

  2陆上风电场继电保护配置典型方案研究

  2.1陆上风电场保护配置方案

  ①汇集线保护配置.相间距离或过电流保护:包括电流瞬时速断、限时速断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相电流超过定值且延时大于整定值,装置即出口跳闸。如过电流保护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配置相间距离保护。零序过流保护:包括零序过流Ⅰ段和零序过流Ⅱ段,当接入装置的零序电流超过定值且延时大于整定值时,装置即出口跳闸。零序功率方向保护:零序电流大于较小的整定值,且零序功率方向元件动作,则经过一定的延时后保护跳闸。虽然零序功率方向保护灵敏度要比零序过流保护高,但是必须保证接入保护的零序电压、电流极性的正确性。陆上风电场设置零序过流保护能够满足单相接地快速切除故障要求,故一般不采用零序功率方向保护。②接地变保护配置.过电流保护:接地变电源侧装设三相式电流速断保护、限时过电流保护,作为接地变内部相间故障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零序过流保护:接地变中性点上装设零序过流Ⅰ段和零序过流Ⅱ段保护,作为接地变单相接地故障的主保护和系统各元件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③母线保护.陆上风电场汇集线系统中的母线每段应配置一套母线保护,作为母线故障的主保护。SVC无功补偿装置应接电容器保护配置过电压、低电压保护。当采用经电阻接地方式时,还应配置一段带时延的零序电流保护,保护还应躲过装置最大不平衡补偿电流。SVG无功补偿装置应配置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SVG连接变应配置变压器差动保护。当采用经电阻接地方式时,还应配置一段带时延的零序电流保护。

  2.2电网继电维护以及安全自动设备

  这主要是有陆上风电场和电源连接之后会使得变压器接地对电力系统产生影响,导致零序网络呈现改变,而一旦零序网络出现改变后,就会影响零序维护检测的活络程度,不仅如此还会导致自动重合闸功用和效果的发挥遭到影响。在陆上风电场规划进一步扩展的进程中,若是系统联络线有故障呈现,例如,若是有跳开动作出现,就会导致风机进入改变运转的状态,然后降低了稳妥检同期成功率。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形成,同期重合闸无法顺利完成重合动作,导致出现风电脱离电网故障。因为陆上风电场不能继续性的供给短路电流,然后为电网供给安稳的电力动力,就会降低联络线维护功能,然后出现维护设备误动作或许拒动的情

  况。所以还需要做好会维护设置来进步继电维护设备的,维护功能以及灵活性。

  2.3SVC无功补偿装置

  ①相间短路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按电容器端部引线故障有足够灵敏系统整定,一般整定为3-5倍额定电流。整定时间为0.1-0.2s。过电流保护:按可靠躲过电容组额定电流整定,一般整定为1.2-2倍额定电流。整定时间为0.1-1s。过电压保护:按电容器不长时间超过1.1倍的额定电压来整定,整定时间小于60s。低电压保护:按电容器所有母线失压后可靠动作,而电压恢复时可靠返回整定,一般整定为0.2-0.5倍额定电压,动作时间与本侧出线后备保护时间配合。②相接地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应躲过电容电流,且对汇集线系统单相接地有足够灵敏度整定。零序保护整定时间为0.5-1.0s。

  2.4陆上风电场站内零序电流整定时限配合

  零序保护在时限设定时需要考虑集电线路是够在风机接入时增加箱变高压侧断路器。如今一些为了增加集电线的无故障运行小时,减少单台风力机组T接接头以下的短路故障造成整条线路的风力机“陪停”现象。增加了风力机箱变高压侧断路器。低压系统零序保护定值实现将采用三级方式。第一级为箱变高压侧零序保护,需要考虑躲过箱变合闸时励磁涌流引起的零序电流。时限一般从0.1s起。第二级为集电线路零序保护,定值设定时需要考虑与第一级之间的配合。一般增加一个时限级别,或是让第一级有更高灵敏度时限一致。第二级保护中也可设置多个时限提高因线路非金属性接地的灵敏度。第三级保护是低压侧接地变或是变压器低压侧小电阻接地系统零序保护。定值设定时比第二级多出一个时限。如果在站内不设有箱变高压侧断路器,这按照二、三级设定即可。同样也需要考虑箱变合闸时的励磁涌流问题。加入至少0.1秒的延迟。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陆上风电场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风电场的继电保护配置关系着风电场的安全与电力系统的稳定,合理的保护配置必须能够囊括所有可预见的故障情况,通过主保护与后备保护的相互配合,让保护更加全面,使故障得到快速精确的定位,尽可能地减少短路故障所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韩璐.风电接入对继电保护的影响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163-169.

  [2]胥永利.风电场汇集线系统接地方式选择及继电保护配置[J].农村电气化,2019

  (2):66-68.[3]焦在强.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继电保护问题综述[J].电网技术,2012,(36),195-

  201.[4]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GB51096-2015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

  版社,2015.[5]电力规划设计总院.DL/T5506-2015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技术规范[S].北京:中

  国计划出版社,2015.

  -全文完-

  

  

篇六: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论陆上风电场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摘要:我国为了标准风电工程开发,已经推出了风电开发相关管理方法。但是,在陆上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存在“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的现象,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探讨了施工期和运行期陆上风电场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以便为风电工程的合理建设提供帮助。关键词:陆上风电场;开发;环境;影响文章编号:1004-7026〔2021〕12-0085-01中国图书分类号:TK89文献标志码:A1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2021年底,中国风电装机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位。随着陆上风电场的兴起,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无视。首先,风电场的工程选址地大多为荒草地、沙地及局部山丘,此局部地区自然环境承受能力较差,自然恢复能力差。工程选址期就应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其次,陆上风电场建设期,需要修建施工道路、开挖地基、铺放施工及生产设备等,难免会砍伐树木、碾压或铲除草皮,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再次,风电场开发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工程,常常存在挖土石、弃土石、临时堆放垃圾等现象,不仅会挖掉局部植物,还会压埋植物。大规模开发风电场,必将用到挖掘机,还有大量施工人员,车辆、机械、人员反复碾压与践踏,大面积植被将会遭到破坏。最后,在陆上风电场的施工中,必须做好根底工作,这是永久性的占地,这局部植被铲除后,很难再生长。风电场的开发,破坏了植被,也加重了水土流失,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2运行期对生态环境影响2.1风机对鸟类觅食的影响在风电场运行过程中,会对周围的鸟类产生干扰,特别是风机对鸟类觅食影响比较明显。在风机附近,经常栖息于此的鸟类容易受到叶片运动和风机噪音的惊扰,打乱生活习惯。同时,风机在转动过程中,风机叶片偶尔会与觅食的鸟类发生碰撞,致其死亡。鸟类的觅食区域主要集中在草滩前缘、光滩区域,而陆上风电场往往邻近光滩。风机能为鸟类提供觅食、躲潮水的场所,这说明风机对其干扰不大,甚至有的风机架上还有鸟巢。此外,鸟类活动的时间根本都在白天,鸟类拥有敏锐的视力,看得清前方的障碍物,容易反转方向而避之;如果天气晴朗,就算有成批鸟类飞行于风电场区域,鸟类与风机也很难发生撞击。可见,风机运转对周围觅食的鳥类影响较小,特殊情况下还会保护鸟类,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2.2风机对迁徙鸟类的影响由于四季更替的原因,季节变换时会飞往不同地方的鸟类,称为“迁徙鸟类〞。鸟类在迁徙过程中,有时会路过风电场建设区域,可能会与风机叶片发生碰撞,导致鸟类数量减少。一方面,留鸟能否与风机叶片产生碰撞,与迁徙鸟类飞行的高度息息相关,不同的鸟类飞行高度也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只有小型、中型鸻鹬会撞上风机叶片,其他种类的迁徙鸟撞击叶片的概率很小。另一方面,如果遇到雨天、大雾等不良天气,很多鸟类也会撞击风机叶片,但是80%的迁徙鸟可以灵活地穿过风机。风电场位置往往偏离迁徙通道且规模较小,留给留鸟的实际迁徙范围较宽,再加上留鸟趋避行为较强,损失的迁徙鸟数量很少。2.3风机油污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风电机组的运行中需要润滑油、润滑脂、冷却油等油性物质,由于风电机组的生产工艺水平不同,不同种类的机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油情况【1】。漏油的途径有3方面:①沿风机塔筒下流;②从机舱空隙处流出;③检修人员在维护过程中掉落油渍。虽然漏油的途径不同,但是漏出的油渍会对周边的动物、植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存在油渍垃圾等。这就需要风电场的运检人员及时发现风机的漏油情况,及时采取防漏、治漏措施,处理已产生的油渍垃圾。这也对我国风机科研人员提出考验,未来的风电机组要从设计上提高对油品的防漏、治漏水平,有效控制风机油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结束语风能是未来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能源之一,借助风力发

  电不仅降低了企业本钱,而且洁净、无污染,对于周围环境的保护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作为风电场工作人员,必须科学地开采风能,有效实施风力发电,不管是风电场的施工期,还是风电场的运行期,都要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干扰。参考文献:【1】彭波.广西陆上风电场开发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1,41〔2〕:46-49.

  

  

篇七: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资料收集方面主要是做好全面性的准备工作做好项目资料的收集以及分析并制定具体执行计划收集并查阅资料的同时需要包括风电场的规划情况风机型号风电场和升压站的规划情况建设的分期情况拟接入的变电站微观选址报告和初步风机位置分布情况地形图气象数据以及地质条件数据等

  试议陆上风电场升压站选址

  摘要】风电场的升压站属于风电场主要构成因素,同时升压站的设计会直接决定整个风电场的运行效益。升压站的选址对于整个风电场的设计、施工以及运行会形成直接影响。对此,为了更好的提升陆上风电场的运行效益,本文简要分析陆上风电场升压站选址相关问题,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帮助。【关键词】陆上风电场;升压站;选址

  0.引言近些年因为生态环境发展相关问题,关于新能源开发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多。

  风力发电厂属于近些年高度重视的开发项目,陆地上风电场数量近些年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在风电场建设期间,也间接衍生出了许多的问题,尤其是选址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选址的不合理、不规范导致风电场运行效益的下降,甚至影响生产安全性。对此,探讨陆上风电场升压站选址具备显著的学术研究价值。1.陆上风电场升压站的选址意义

  在陆上风电场当中升压站属于风电场在电能传输方面的重要环节,在借助升压站转变电能指标之后及时传输到公共电网当中,从而实现电能的生产与传输。风电场的升压站建设首要任务便是选址,选址的合理性要求相对较高,同时因为升压站本身特殊性,所以在选址方面具备比较突出的复杂性[1]。如果在选址时的结果不合理或不恰当,会导致升压站的整体建设难度以及造价成本异常提升,从而导致整个风电场的运行效益下降。对此,在风电场建设期间需要高度重视升压站的选址工作,提高对于升压站的重视度,并尽可能保障选址的规范性、科学性以及可行性,同时也需要从经济成本方面考虑,尽可能借助选址的合理性降低整个升压站的运行成本,突出选址意义[2]。2.选址的方法2.1选址的工作重点

  在具体工作期间,选址的工作重点主要在于以下几点:1、平面位置的影响。风电场的升压站应当在整个风电场的征地红线范围内,其主要是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厂集电线路的电压损耗以及工程的建设成本,同时还可以更好的提高巡视、维修的效率,更利于升压站风机的观察效果;2、环境的影响。升压站周边的环境需要严格控制,这也是实现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升压站对周边环境会存在一定的电磁干扰、无线电干扰、噪音以及电位升高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影响在于电磁污染与噪音污染,升压站在选址期间需要尽可能规避:村庄、居住区域,尽可能降低对于环境方面的影响,尤其是环评方面的影响[3];3、地形地貌的影响。升压站对于防洪排涝的工作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在地形地貌方面需要做好选址的重点考虑因素。从微地形的角度着手,尽可能保障升压站的选址属于高处。当前我国的风电场项目分布范围广泛,风电场的区域除了新疆的大部、甘肃西部戈壁、沿海等地带比较平坦以外,其他大多数属于丘陵与山区,在这一些地区修建升压站应当尽量保障选址的平坦性与高处。如果条件不允许则充分考虑场地平整处理,并保障面积的充足性[4];4、地质条件影响。在地质条件方面,升压站的选址需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区域的地质条件是否稳定,随着近些年山体滑坡、地震等现象的频发,在升压站选址期间需要尽可能规避活动断裂带。其次,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震强烈情况以及发生频率、地震的液化地层情况等,尽可能规避抗震不利地址的选择,尤其是液化土、软弱土等地区的选择。在选择

  时需要尽可能规避泥石流、滑坡、溶洞、采空区等不良地质及其周边的选择。尽可能促使升压站的上部为薄层松散堆积土、下部的基层属于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的区域,尤其需要注重软弱土的规避;5、水资源的影响。大多数的风电场都是建设在居民比较少的偏远地区,但是升压站内部仍然有数十名工作人员,仍然会涉及到生活用水与生产用水,此时便需要保障升压站的水源供应稳定性。一般情况下取水的方式都是在周边采用供水管线或水井,可以考虑在已有的水管和水井当中引水。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在周边水库引水,如果没有现成的水源可以打井。选址时需要尽可能保障取水的便捷性以及成本最小化;6、气象环境的影响。气象环境主要涉及到风速、气温、降雨的强度,风电场的基础气象信息方面需要高度重视平面布置、季节天气对于选址结果的影响,需要高度重视气象环境对于施工工作的影响。2.2选址的步骤与阶段

  在风电场的升压站选址项目工作中,需要先做好项目可行性的研究,之后再实现对选址结果的判断以及明确。在微观选址结果以及明确机位的布置位置之后,需要从风电场的整体布局着手做好升压站的选址[5]。一般情况下因为报批的时间并不多,如果在微观选址明确后再进行升压站的选址,可能会延长工作时间成本,所以需要在微观选址的同时做好升压站的选址,尽可能简短选址的时间成本。选址方面的工作步骤主要在于资料收集、现场勘察以及整理报告。

  首先,资料收集。资料收集方面主要是做好全面性的准备工作,做好项目资料的收集以及分析并制定具体执行计划,收集并查阅资料的同时需要包括风电场的规划情况、风机型号、风电场和升压站的规划情况、建设的分期情况、拟接入的变电站、微观选址报告和初步风机位置分布情况、地形图、气象数据以及地质条件数据等。需要准备的资料涉及到初步的估算面积、备选地址图、估算的基础埋深等。在资料收集的工作期间,需要尽可能保障选址所用资料的完整性,按照微观选址的结果和初步的机位布置图选择3个以上的备选站点,同时与风资源工程师和开发人员做好沟通交流,保障选址的合理性。在配备GPS手持机和地质罗盘等工作的情况下,保障选址前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其次,勘察,勘查内容需要涉及到每一个备选地址距离最近道路的距离、周边的建筑物数量以及距离、地形地貌和地形图是否符合要求、地表土层类型以及基岩的埋深、如果选址属于山顶或丘陵顶则需要估算工程量并做好面积的计算。土建工程师需要做好对地形地貌的分析判断,电气工程师需要做好出入线路以及变电站的接线质量分析,前期开发人员则需要做好土地性质的分析判断。工作期间需要按照不同规模的升压站做好面积方面的估算以及施工难度的评估,并借助GPS手持机实现对区域的测绘,以便于后续的观察与分析判断。在考虑水源问题的同时,需要按照地形图做好对周边居民和税务部门的沟通,做好供水管线的引接,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打井取水或引水的操作方式,无论最终方案如何都需要保障现场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做好水质、水情的调查,并及时绘制具体情况和位置;最后,整理报告。做好现场的勘查以及复核的选址、对端站绘制出具体的地形图,同时分析不同选址的特征和优势,做好优劣排序,从而更好的提高最终选址明确效果。编制升压站的选址工作报告。3.总结

  综上所述,陆上风电场的升压站选址工作对于整个风电场建设工作会形成直接影响。在具体选址期间,需要做好综合性考虑,尤其是考虑升压站选址结果对于与后续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生产经营的影响,充分考虑建设效益以及收益的

  同时,改进选址实效性。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分步骤的完成选址工作,以科学对比、综合评分法的方式保障选址结果的最佳化。

  【参考文献】[1]陈凯峥.基于三维GIS的风电场升压站选址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2017.[2]李峰.面向高密集度海上和陆上风电接入的区域电网规划模型与方法研究[D],2017.[3]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我国海上风电场送电系统与并网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浙江电力,2017,31(8):255-256.[4]梁海东,汪冬辉,王达峰,etal.海上风电工程受电启动带负荷试验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浙江电力,2019,38(02):65-70.[5]马锦荣,马锦津.海上风电场升压站建筑风格及建筑细节措施之探讨——以莆田石城海上风电场投标设计为例[J].房地产导刊,2017,14(6):233-234.

  

  

篇八: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陆上风电运维安全管理分析

  摘要:本文简明阐述了陆上风电运维具有的自主运维、委托运维以及独立运维三个特点,并分析现阶段开展陆上风电运维管理工作期间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健全安全监管以及应急管理体系、加强运维人员技能培训等措施,以实

  现陆上风电运维安全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陆上;风电运维;安全管理

  前言:新能源发电技术不断发展,风力发电越发被重视,风能有着清洁、安全且无污染的优势,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能源之一。因陆上风电的发展时间相对来说较长,进而已被广泛应用于陆上发电作业中,但在发展过程中,有关于安全问题也被显现出来,对此,需重视风力发电的安全管理工作。

  一、陆上风电运维模式与特点

  (一)开发商自主运维

  当风电机组过了质保期时,就需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在科学运维技术的支持下,对其进行维护,该项工作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风电场在社会中聘用专业的运维人员,开展运维工作,另一种则由风电开发单位建设专业负责风电机组运维的子公司,再由该公司完成该项工作。上述两种运维方式都能够促使风电开发单位更加深入地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方法,并针对性的对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为设备良好作业提供保障,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利润。

  (二)委托制造商运维

  风电开发单位与风电机组的制造商签订设备的运维合同,且运维工作由制造商负责。因制造商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极大程度地保障了设备的良好运作,但这种运维模式所需的成本较高,且制造商在使用技术手段开展运维作业时,一些独有的运维技术不能做到公开性,致使风电开发单位的运维人员不能掌握先进的运维技术,达不到技术要求水准,这一模式无法促进工作人员检修能力的提高[1]。

  (三)独立第三方运维

  企业与专业的运维公司签订风电机组的运维合同,接手设备的运维工作。第三方运维模式最大的优势是所需的运维成本较低,且能够对该项工作进行更加专业化的管理,为风电场的良好运作提供保障。但第三方运维公司对设备无法做到更深入的了解,且运维技术水平仍有待提高,当设备发生运行故障时,不能在第一时间给出针对性的运维方案,甚至会因不科学的运维方式对设备造成二次伤害。

  二、风电运维安全面临的问题

  陆上风电具有“点多面广”的特征,随着风电运维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其可以同时对多个风电场实施监管。但由于陆上风电场常被建于偏远地区,导致其分布较为分散,增大了风电场之间的距离。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风电企业在开展风电运维工作时,有关于安全管理方面的作业内容不能被科学、有效的落实到各个风电场中,无法在第一时间对运维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增加了运维安全风险。

  作为一种新兴的发电方式,有关于该方面的安全监管体系被建设,并不断完善,但现阶段大多数的风电企业不具备完善的风电安全监管体系,且运维团队的成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以及运维经验,为安全管理作业增大了难度。

  陆上风力发电形式也越来越完善,其中产生电力的风电机组运作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对于一些建设在较为恶劣环境如台风多发区或寒冷地区的风电场,会严重威胁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极易出现停机、待机的问题。不仅缩短了风电机组的使用年限,还会因恶劣环境的影响增加安全运行风险。风电在多年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多种类型的安全事故,如火灾、倒塔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为了避免相似安全事故再次发生,就需加大风电机组的运维力度,保证其运行安全,在供电的同时达到陆上风电运维安全的目的[2]。

  三、实现陆上风险安全管理措施

  (一)抓好风险管控工作

  在风电运维期间,主要的安全风险来自于触电、高处坠落、火灾等。对此,需构建专业且极具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数据库,结合数据信息找出运维过程中存在的作业风险,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达到对风险管控的目的。开展运维作业前,应综合考虑工作票的填写、使用与执行情况,以此为基础,落实风险与管控方面的工作。再针对不同性质的运维工作如机舱作业、塔基作业等,对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制定预防与管控措施,以实现作业风险可控、在控的目的。

  (二)健全安全监管体系

  由于陆上风电发布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但企业的安全监管人员往往会受到能力以及数量等多方面的影响,无法全面落实风电场的管控工作,尤其是同时对多个风电场进行检修与运维作业时,极易出现作业不全面的问题。对此,陆上风电场需打造健全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为了发挥体系保障安全生产作业的作用,则需重视安全管理人员的安排任务,聘用兼职作业人员并将其分别投入到运维部门、班组以及外委运维团队中,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此促使各层级运维人员以及安全监管人员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职责,在相互沟通与合作下,为陆上风电安全、平稳运维提供保障[3]。

  (三)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在建设陆上风电场时,所选的建设区域通常远离城市,一般情况下,以较为偏远的山区、乡村场所为主,如若在运作期间发生故障或突发安全事故,风电企业、应急物资以及相关的作业人员都无法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此外,风电场在响应、控制突发事件方面的能力不足,且整体救援水平不高,严重影响救援工作的开展进程,错过最佳的救援时机,甚至会加剧事态发展。对此,风电开发单位应构建完善且具有可执行性的应急管理体系,并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隐患进行针对性的风险评估,确保评估工作覆盖到风电场的各个工作环节中,为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完善提供保障,应急预案的设立能够保证在事故发生时,应急物资可以在第一时间送至现场,并在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与协同下完成事故的处理。此外,运维作业人员也需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参与运维实践,并掌握多种事故的发生特点及原因,明确风电安全事故处理原则及方法,促使应急处置能力得以提升。

  (四)加强运维人员培训

  陆上风力发电是一种新兴行业,当前陆上风电运维团队的成立时间较短,一些运维手段以及运维技术还达不到成熟,尤其在使用自主运维模式开展运维工作时,相关作业人员并不具备丰富的模式运维经验,且风电开发企业未认识到对于运维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致使运维团队的整体水平达不到岗位所要求的技能水平。部分运维人员缺乏对运维安全的认识,增加了陆上风电安全运行与维护的难度。对此,作为风电安全生产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需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风电开发企业则需加强运维人员各方面技能的培训,促使其能够了解并熟练掌握陆上风电运维的基本知识,并明确风力发电机组的内、外部结构及各部件在运作时所具有的性能,尤其是对于风电场中控制系统以及液压系统的作业原理需做到熟练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两个子系统的控制与调节的作用。同时,风电开发单位在对运维人员培训过程中,需进一步强化其对陆上风电安全运维与管理的意识,并为从事该方面的工作人员讲解运维技能相关内容,以此提高运维队伍整体运维能力及水平,以保证陆上风电运作安全。

  结论:现阶段的风电运维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对此,管理人员不仅要明确运维安全的主要矛盾,建设健全的监管体系,还需重视运维工作人员应急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以此最大程度地发挥运维人员的价值,确保在安全事故发生前,便做好预防与应急方案,以保证陆上风电运维安全。

  参考文献

  [1]吕鑫.提高风电机组安全运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J].电力设备管理,2021(03):106-107+134.

  [2]孔梓豪,胥勤力.陆上风电运维安全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20,22(07):73-75.

  [3]崔东岭,摆念宗.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差异性分析(下)[J].风能,2019(06):60-62.

  

  

篇九: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陆上风电工程安全管理的难点及改进策略

  摘要:当前,我国风力发电建设迅猛发展,风力发电将在风电市场长效发展,逐渐成为国家的新能源战略之一。随着装机容量的增大,也暴露出许多施工技术、质量的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多年风电工程项目的管理经验,对在陆上风电施工过程中的难点予以提炼总结,并提出了相关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为风力发电场施工中技术管理,提供参考,以确保风电场施工的技术工期等目标的实现。关键词:陆上风电工程;安全管理;难点;措施;

  前言风力发电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清洁环保能源,是我国最近大力扶持的新能源项目,在我国风力发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风能作为可持续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世界风电科技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风电产业发展充满着勃勃生机。同时,安全管理是所有工程建设的基础,是最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对安全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力度不断加强,搞好工程安全,是所有工程建设者最基本的职责。一、风电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促进参与工程建设的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为了保障风电工程建设领域的良好发展,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政府等多方参建机构,共同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体系,即在政府的安全监管督促下监理单位自觉对施工进行安全监督,同时工程项目各个参建单位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市场监管方式的完善有助于充分发挥市场这一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促使施工企业主动地进行自身安全管理,从而推动风电工程建设产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在于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人员安全,避免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降低事故的发生,能较大程度保护国家利益不受损失。加强安全管理降低安全事故有助于提高工程施工效率,缩短工期,保证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工程,有利于投资方收回成本赢得利润,风电工程的顺利竣工有利于风能资源的利用,环节能源需求矛盾。二、陆上风电场管理影响因素分析陆上风电场管理影响进度的主要因素如图1、如图2所示。通过图1宏观因素的要因分析图,我们可以明确看出,宏观因素控制要因主要取决于征地因素、资金因素、天气因素、工期因素等四个方面。四个因素相互呼应,征地解决不了,工程无法开展,资金不到位,不给予施工单位工程款支持,可能导致工程不能正常进展,天气气候影响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工期过于紧张或不合理安排工期会增加施工单位的成本投入,以致造成资金链的脱节。四个因素不受施工单位控制,也就是宏观因素,这也是风电场共有的特征,需要业主方对此要因给予施工单位支持。从图2围观因素要因分析图可以看出施工方在陆上风电场施工管理的控制要因主要通过施工组织、安全管理等管理要因,其决定了施工方管理的责任和履行工程建设合同的义务。

  图2微观因素要因分析图三、关于陆上风电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难点3.1陆上风电工程项目实际执行、操作、施工中存在的风险所谓的工程建设项目是在特定的条件(时间、地点、人员、项目要求等)约束下展开工

  程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具有系统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关联性的特点,而这些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会对工程建设带来安全隐患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这些安全隐患和灾难就是工程项目的风险。工程项目的风险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执行息息相关。项目风险管理是通过系统识别风险、管理、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操作,保证项目的完成效果,避免安全事故和隐患的发生。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通过寻求有利条件或有利机会将项目的执行效果进行完善,

  它对于项目建设是否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将风险管理作为常规项目管理的内容之一。

  3.2陆上风电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难点3.2.1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恶劣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部、西北的草原、戈壁滩以及东部的沿海地带和岛屿。理想的风电场地理位置都比较偏僻,场地地形复杂,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交通不便,施工物资及人员进出很不便利。3.2.2土石方爆破难度大风机承台及基础地基土岩性以风化花岗片麻岩为主,麻岩坚硬密实,需要爆破开挖,根据爆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环境和施工要求,拟采用深孔松动爆破法。3.2.3施工位置分散,地形复杂风力发电场设计中考虑风机尾流的相互影响,风机之间的水平距离需达到3~4倍塔高(塔高80多米),稍有规模的风电场占地区域便有几平方千米,大型风电场甚至几百平方千米。施工区域的扩大,给施工及施工管理都带来难度;同时风场内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施工机械从一个风机位置到另一个风机位置转场造成很大的困难。3.2.4设备体积大,运输不便,施工困难随着单机容量的增大,风机塔筒越来越高,叶轮直径和风力发电机重量不断增加,风机部件在运输中大部分超长和超重,同时对吊装机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四、陆上风力发电场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4.1项目开工建设前严格审查在正式开始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之前,有关人员需要构建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三标一体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为施工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对于施工单位安全资质条件、工程项目安全技术设备与措施,需进行详细的、严格的检查。对于施工企业队伍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兼职人员的配备,需要严格依据《安全生产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对风力发电场的施工安全进行仔细的评价,然后在安全专业人员指导下,及时识别、分析项目危险源及安全隐患。4.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1)不断优化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构建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配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与项目安全管理领导队伍,负责项目工程开工至竣工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2)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责任落实到个人,并要求相关负责人员签订项目安全责任书。(3)对风力发电场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考核,并构建相应的奖惩机制、安全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4)及时落实施工安全生产投入,并且还要真正落实安全生产“三同时”措施。(5)增强对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力度,并尽快完善风电场工程市场管理体制。同时,工程建设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其法定监管职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增强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力度,对风电场工程市场进行规范的管理。对于违法违纪现象,必须严格查处。4.3工机具的安全管理(1)吊车选型。陆上风电场的道路大都不满足履带吊行走的宽度和坡度的要求,使用履带吊时,需要每台拆装转场,但基于建设区域处于高海拔陆上,风电场吊装平台窄小,山体陡峭,履带吊大多需要空中拆装吊臂,高空作业较多,通常需要依据项目建设现场实际情况,单独为辅助吊修建作业平台,履带吊拆装转场次数多、风险高。因此,应当尽量选择汽车吊,以有效降低吊车拆装和转场的风险。此外,如果需要用到履带吊,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高空作业和转场作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落实各项安全措施。(2)对于项目建设中所采用的工机具,在其进场之前,均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有关质量检测,满足规定之后才可进场,而吊车进场后还需要进行试吊,以确保吊车的安全性能。(3)要对吊装工机具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每次使用前均需进行检查,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严禁使用,特别要对吊车、平板车等行驶车辆的刹车性能状况进行详细检查,以确保车辆行驶安全。(4)工机具的使用过程中,要遵守工机具的规定,正确使用,禁止进行违规作业;工机

  

篇十: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浅析海上风电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海上风电项目也得到迅猛发展,如今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用电需求量也逐步提高,但实际上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漏洞,这些不足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海上风电事业的蓬勃发展。所以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就海上风电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展开以下分析,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促进风电建设事业平蓬勃稳定发展。

  关键词:海上风电项目;海洋生态环境;影响;防治措施前言: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领域也得到迅猛发展,如今已经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和成绩,由于风电项目建设工作所涉及环节比较多,施工建设过程中难免会诸多问题,同时施工过程中也会带来诸多污染,这对生态环境会造成较大的污染和破坏。为此笔者本文就海上风电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以下分析,并针对当前现状提出了几点可行防治措施,其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问题。一、海上风电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一)对海洋水质的影响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多,施工过程难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一起建设的前提是建立在风机基础之上,风机基础主要是指借助打桩锤将所需设备打进深海底部,这也是因为深海的电量运输需要电缆的铺设,这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旦此环节没有做到位就会影响整体风机基础建设,这对后续项目施工建设顺利进行无疑是十分不利的[1]。同时施工建设单位在施工作业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将海水底部的泥沙弄散,使其漂浮于海水上面且水体变得浑浊这样就会造成周围水域被严重污染。其次,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造成含油废水出现泄漏,而这些所泄漏的废水里面包含大量的有毒物质,一旦流入海水中就会造成海水被污染,海水被污染就会殃及到水中的大量生物,使其因吸入有毒有害物质而造成死亡,基于这种情况就会严重破坏原本稳定的生态环境。此外,等待施工项目接近尾声对水中生物的危害也会逐渐降低,但是总体上来看对海洋的影响依旧很大。(二)对鸟类鱼类的影响由于海上水电项目建设所涵盖的方面比较多,施工中除了会对海洋水质造成影响外,对鸟类鱼类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对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由于风电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这是顺利开展项目建设的重要前提基础,也是提高施工项目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关键,而机械设备本身在运行的过程中就产生较大的声响,同时部分施工项目也会在夜间进行作业,这就需要大量的照明设备为其提供便利,基于这些情况就会对周边的鸟类和鱼类造成影响,尤其是会做正在繁殖期间或者是迁移掐期间的鸟类,同时很多时候风电场的建设都是建立在鸟类的栖息地,无形之中就会对其赖以生存的家园造成影响,严重的话还会影响鸟类的后续筑巢和繁殖。其次,海上风电建设项目势必需要大量的风机机械,该机械最大的特点就是噪声非常大,在日常施工建设当中势必会对水下的鱼类造成影响,不仅严重干扰鱼类的日常捕食,使其难以正确的辨别猎物的具体位置,而且也会影响使其因躲避不及时而受到伤害,这无形之中就会造成

  水中鱼类的健康稳定生存。此外,此外的电缆也会影响水下生物的生存,(三)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自然景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

  也丰富了人们精神世界和美化了城市环境,但是随着海上风电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变得越发突出,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首先,由于海上风电项目施工过程中势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这也是我们无法避免的问题之一,由于风电项目建设工程势必需要用到大量的风力机,这些风力机也位于海洋最深处,他们往往有规律、有秩序的在水底下排列着,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就会对自然景观造成一定影响,当然风力发电机是会伴随风力而旋转的,这无疑上也是一种景观。但是很多时候由于风电场的布置点在海洋区域周边,不管建设施工环节多么的小心,依然无法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而这种影响不是简单的外部影响,最重要的是会给人们视觉上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对满足人们视觉享受无疑是十分不利的。

  二、海上风电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随着海上风电事业的蓬勃稳定发展,隐藏在施工建设中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现,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这些问题的出现也说明风电项目存在不足,也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手段来给予解决,所以为了推动我国海上风电领域可持续发展下去,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善问题[2]。首先,我们都应知道陆上风电场对项目建设的要求比较低,对施工手段并不需要过高的要求,只需要严格遵照施工图纸进行作业即可,但是海上风电场则与此相反,它对风电场施工手段要求往往比较高,单纯的依靠施工图纸作业并不能满足建设需求,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提前规划和准备,这是推动风电项目顺利高效进行的重要前提基础,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这就对施工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项目施工之前应当对风电场进行科学规划,依据应当遵循的施工原则、项目规模以及连片化原则进行作业,做到由浅至深切循序渐进的施工,同时还应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以场化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做到合理布局的良好目的。其次,还应当选择综合实际较强的企业开发风电场,建设点的选择尽量选择远离海洋的区域,这是降低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有效途径,一定程度上还会改善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此外,风电项目建设还应当避免建立在海上交通要塞,降低对海上交通的影响和危害,最重要的是要对整体项目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和布局,如此一来才能降低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我国海上风电事业可持续发展[3]。(二)做好项目建设工作要想做好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工作,除了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之外,还应当做好项目建设工作,这是提高建设时效性和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降低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关键环节,倘若此环节建设工作没有做到位,不仅会影响整体工程项目建设水平,而且还会阻碍海上风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要想促进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健康稳定得发展下去,势必需要做好项目建设工作,具体方式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建设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作业,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并对建设项目进行实时监督,这是规避建设风险的有效途径,也会降低施工环节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关键,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时间、施工区域以及施工范围进行严格控制,将所有施工环节掌控到位。同时还应对所建设项目进行实时环境评估,并将最终的评估结果及时公布在相应的官方网站上,确保环境评估的透明性和可靠性,进一步确保海洋生态环境保持平衡,确

  

篇十一: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陆上风电场与环境的适应性分析

  胡立伟;刘沙【摘要】1背景资料随着中国已建成的风电场项目数量不断增多,风电项目与环境的冲突问题也越来越多.如某风电场风电机组对居民点的噪声影响、对公共设施的干扰,以及风电场用地对生态景观的影响等.【期刊名称】《风能》【年(卷),期】2011(000)009【总页数】3页(P54-56)【作者】胡立伟;刘沙【作者单位】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1背景资料随着中国已建成的风电场项目数量不断增多,风电项目与环境的冲突问题也越来越多。如某风电场风电机组对居民点的噪声影响、对公共设施的干扰,以及风电场用地对生态景观的影响等。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目前主要关注的内容为:噪声、弃渣、生活污水、施工期粉尘、主要的生态影响、水土流失及防治、建设土地利用的控制要求等,对其他方面的影响,如对鸟类的影响、景观的影响、对无线电通信的干扰,电磁辐射影响、滴漏油对环境的影响等。上述描述一般是基于风电场建设工程项目对环境

  产生影响的一种“被动”描述方式,在综合考虑了风电场建设项目的节能效益和减排效益后,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一般是可行的。那么,为什么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可行,但在实践中仍有抵触情绪呢?经初步分析,主要原因是在环境影响评价阶段中,评价对象为风电场项目,而产生矛盾的往往是部分风电机组设施,并不涉及全场;而且,评价中采取的部分标准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2引起冲突的主要环境因素2.1塔影风电场附近的区域,白天阳光照在旋转的叶片上投射的光影在房前屋后摇曳,使人时常产生心烦、眩晕的症状。风电机组塔影的影响范围与太阳高度角、塔筒高度、风电机组与居民区的高差等因素均有密切关系。因此,在进行征地时,风电机组机位应与居民区保持一定的防护距离,尽量减少塔影对附近居民的影响。2.2噪声风电机组运行的噪声是经过叶片的气流和风轮产生的尾流所形成的,其强度依赖于叶尖线速度和叶片的空气动力负荷,噪声源与风电机组的机型及塔架设计有关。机组噪声包括:机械部分噪音(源于轮毂中的活动部件)、气动部分噪音(源于叶片与周围空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均与风速相关。降低机械噪音,可通过降低齿轮箱本身的噪音,以及通过将噪音源与结构的其他部分隔离来解决。3陆上风电场选址的管理要求风电场进行微观选址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为防止受较大的尾流折减和影响,各风电机组之间的行列间距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2)仔细分析地表特性,尽量减少尾流影响的同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尽量保护农田和坟墓;

  (3)使道路、电缆长度较短,尽量减少项目投资;(4)不能过于分散,便于管理,减少电量的线损;(6)保持与导航雷达、发射站等通讯设施的距离,避免发生干扰;(5)保持与民用设施和军用设施的距离,使该风电项目不妨碍当地的生产和生活。针对风电场的特殊情况,考虑风电机组与农庄的合理距离,避免噪音影响当地村民生活,并且风电机组的布置应避开军事影响区域。4风电场环境适应性的分析图1为国外某风电场的风电机组塔影的影响范围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可以看出,理论模型评价和软件模拟结果均大大地高估了风电机组塔影效应。图1塔影影响范围对比另一个因素是噪声,与风电机组的距离越近,噪音水平就越高,其噪音可以用声功率水平来表示。单机的声音功率水平通常在90dB-100dB(A)之间,距离风电机组40m处的声压水平为50dB-69dB(A),在500m远处的房屋内,风电机组吹响房屋时等值风压为25dB-35dB(A),10台风电机组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噪音水平为35dB-45dB(A),如果风朝相反的方向吹,噪音水平将降至10dB(A)。因此风电场在进行规划和选址时,应结合机组的噪声频谱特征、距离衰减规律、不同方位噪声分布情况进行机位布设。5风电场项目与旅游相结合案例5.1珠海高栏岛风电场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右岸,濒临南海,拥有大小岛屿190个,素有“百岛之市”的美誉。珠海山水相间,陆岛相望,是全国唯一以整体城市景观入选“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城市。珠海高栏岛风电场位于珠海市西南部的高栏岛,是继已并网发电的横琴风电场之后的珠海第二个风电场。高栏岛陆地面积约为34.2km2,通过填海道路与市区相连,岛内多数为复杂山地,最高海拔达418m。

  图2珠海高栏岛风电场鸟瞰效果图图3阳江海陵岛风电场鸟瞰效果图高栏岛风电场在直辣山-五指山-观音山-黑氹石-黑氹顶-走兵塘-长咀山-三浪山一带山地布设了单机容量750kW的66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49.5MW。高栏岛风电场的开发建设不仅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5.2阳江海陵岛风电场海陵岛位于阳江市西南端,为广东省第四大岛,该岛北与大陆通过大堤相连,南临南海,东西长约21km,南北长约12km,全岛陆地总面积115km2,区域海岸线104km。海陵岛享有“南方北戴河”与“东方夏威夷”之美称,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已经并网发电的海陵岛一期风电场位于岛西部的飞鹅岭、竹眼顶(华山)、大角顶和一二三四山的山脊处,共布置33台780kW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5.74MW。海陵岛风电场在工程设计中贯彻水土保持措施,强调植被多样化,使乔木和灌木混交并与草本植物搭配,符合自然生长规律,形成长期稳定生态群落。以“绿色能源”为主题的海陵岛风电场景区不仅不会造成视觉污染,相反会成为海陵岛旅游区的画龙点睛之笔。6结论风电作为新兴的清洁能源,可以缓解电源建设的环境保护压力,为调整电源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有效途径。风电场建设对环境产生实际影响并非单纯地依赖理论计算,更有待实测结果的进一步修正,风电场微观选址应与当地的土地利用状况和环保政策相结合。风电场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不仅起到环境美化的作用,也是利用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实践。参考文献

  [1]贺志明.鄱阳湖区风电场环境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08,51-52.[2]Dr-Ing.Twele.SiteAccessmentandWindParkPlanning[Z].AndancedTrainingofTrainers(ToT).WindPowerofTechnology.2010,8.[3]孙春顺,王耀南,李欣然,马士英.风力发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23(2):21.[4]胡立伟,刘远志.海陵岛飞蛾岭风电公园概念性规划[R].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09,10.

  

  

篇十二: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浅谈建设绿色风力发电场技术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新能源建设水平和绿色生态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风电发展已在能源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对此,本文主要对建设绿色风电场进行了技术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风电场;绿色风电;技术措施

  1风电开发的形势与政策

  近年来,我国风电开发持续快速发展,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陆上风电场项目建设过程中,多沿地势较高的山脊、山岗布设风机,并配套建设道路和集电线路,点多线长,这些地方既是山地生态系统重要的分水岭,也是生态最脆弱的地带。风机基础挖掘、场地平整、道路和集电线路施工等破坏地表植被,极易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加剧区域生态退化,对生态资源安全和生态整体功能发挥影响较大。同时施工期环境管理粗放、植被恢复不到位等问题时有发生,对生态功能、植被景观等造成较大损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解决风电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有必要优化风电开发空间布局,减少对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的损害,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实现在做好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前提下发展绿色、可持续风电的要求。为规范风电场合理建设,目前国家及地方相继部门出台了多项针对环境保护的政策文件。

  2018年4月,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分散式风电项目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2019年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规范风电场项目建设使用林地的通知》,提出要依法规范风电场建设使用林地,严格保护自然遗产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鸟类主要迁徙通道和迁徙地等区域

  以及沿海基干林带和消浪林带等生态功能重要、生态脆弱敏感区域的林地,为风电场项目禁止建设区;同时,强化风电场道路建设和临时用地管理,风电场施工和检修道路,应尽可能利用现有森林防火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等道路,在其基础上扩建的风电场道路原则上不得改变现有道路性质,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在临时占用林地期满后一年内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并及时恢复植被。

  2绿色风电的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色理念的意义: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宗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它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善待环境。

  国内有学者将“绿色风电场”定义为:在风电场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降低碳排放、有益健康、项目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风电场。

  大力发展风能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重要手段。高效高质量发展风电产业,必须准确认识风电绿色发展的内涵,从注重顶层设计、提高技术研发、加强环境监管方面三管齐下,方能实现风电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不断推动我国从风电大国向风电强国转变。

  3绿色风电的技术措施

  3.1规划设计阶段绿色风电措施

  对于风电建设项目,在前期规划和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应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优化风机选址、调整布局,有效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各类自然保护地、基本农田、天然乔木林、国家一级公益林和国家二级公益林中有林地、鸟类主要迁徙通道和栖息地等环境敏感区域,严格环境准入。采取各类对策措施减缓风电场对环境敏感区域以及村庄基础设施等环境保护目标的不良环境影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项目建设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评价。

  在规划阶段加强规划环评的战略指导作用,宏观布局,统筹考虑,确保在规划编制阶段较早地、及时系统地考虑不确定的规划要素及环境因素,实现环评早

  期介入风电规划,使规划统筹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从环境角度统筹考虑风电开发的范围、强度、时序,平衡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在民族文化丰富区,降低风电开发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冲击,保证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和完整性。通过规划环评充分论证风电场规划布局、范围、时序的环境合理性。

  在设计阶段强化生态友好型的环保设计理念,合理选址和优化建设方案,并提出科学适当的生态补偿机制。风电场各类设施规划选址和布局应符合环境和生态功能区划,满足相应环境功能区划标准。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声环境、景观、水土保持等各方面因素,从生态优先的角度比选风机布局和规模,优先选择小平台、窄道路,少占地、少弃渣的生态友好型的开发方式。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影响、鸟类栖息及活动环境的影响、噪声影响、景观影响等敏感环境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环保设计开展生态修复、鸟类保护、环境质量保护、自然人文景观设计,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保护理念进行实践。

  3.2建设期绿色风电措施落实

  风电场建设阶段切实做好施工区的环境保护工作。绿色施工理念应贯穿于整个施工组织设计过程,综合考虑生态修复、石漠化综合治理、陆生动物保护、施工期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施工环境管理与监测等,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设计,形成具有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施工总体布置和施工方案。

  把乡村生态系统保护纳入项目开发建设全过程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小平台施工、预制式变电站、道路小型化等一系列新技术、新举措进一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高度重视风电场绿色能源的利用和自然生态的保护,优先选择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布置风机,尽量少征地和不占用耕地,在先进科学安全的基础上,在不破坏生态、景观环境和不影响地质安全的前提下布装风机。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开挖破坏,尽量缩短、缩窄施工道路、进场道路,把风场用地面积降到最低,合理、科学利用好土地。

  3.3运行期绿色风电措施

  风电场建成投产后,还需做好运行期的环境保护工作。综合考虑鸟类保护、噪声防护、景观保护、污染防治、环境管理与监测等绿色风电理念应贯穿于运行过程中,结合景观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打造绿色生态风电示范基地,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1)与周围环境协调的景观设计

  针对受项目建设影响的自然或人文景观,制定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景观设计与保护措施。在升压站以及必要性建筑的建筑高度、外观风格上采用基于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的外观设计,最大限度的还原当地的建筑风格,实现与人文与自然景观的深度融合。从而保证项目开发过程中生态、人文环境的一致性。

  (2)打造绿色生态风电示范项目

  风电场可在规划之初就按照风电公园的理念去打造,在环保和水保方面加大投资,植被的恢复率达到95%以上,建成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环境友好型项目,最终打造成绿色生态风电示范基地,并营造新的旅游和文化体验的网红打卡基地。

  (3)风电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

  风电场运行后以“造血”的方式,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也会因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村民开拓了更多谋生之道和提升农民收入,也为当地政府创造了财政收入,进一步带动当地乡村实现振兴,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4结语

  在风电场开发建设过程中切实融入绿色生态理念,将绿色风电的措施贯穿于风电场规划设计、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将风电场建设成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的环境友好型项目。

  参考文献:

  [1]史炜,张文慧.浅谈风力发电场绿色施工技术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1):1015.

  [2]黄海燕.绿色施工技术在绿色电力建设中的应用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9):153-153.

  

  

篇十三: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风电场建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0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能源消耗的加大,同时世界石油能源危机的出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清洁、无污染的能源成为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着重关注的对象。风电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它与火电相比较,由于其以风能为动力,因此它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而且也不需要消耗任何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不可再生能源[1]。发展风电对于调节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我国十分重视风电技术的开发和建设,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鼓励新能源发电和节能项目的发展。此外,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建设3000×104kW风电装机的目标。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世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能源”,风力发电将在我国未来能源的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必将成为中国重要的后续能源[3]。上海崇明前卫风电场位于崇明岛竖新镇中北部的前卫村,三通港的西岸和北湖的北岸,紧邻江苏省启东市的永隆乡,整个风电场规划装机规模为48MW,分2期开发;一期工程位于工程区域东侧,安装10台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二期工程位于工程区域西侧,安装12台2000kW

  的风力发电机组。本文以上海崇明前卫风电场为例,简述陆上风电场施工期和运行期对生态环境影响及缓解措施。

  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

  风电场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场区植物量的损失,包括施工道路、地基开挖时将少量树木砍伐、草皮铲除;挖土石施工和弃土石临时堆放场地对植被造成挖占和压埋;车辆、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碾压、践踏植被;风机基础等永久性占地铲除植被等。此外,植被的破坏也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但影响范围仅限于项目区,且主要在施工期。工程中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施工完毕及时进行植树造林,当施工结束,植被恢复到一定程度时,风电场建设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也随之减缓乃至消失。由于施工期较短,且各施工点之间较分散、距离较大。因此,施工期间对野生陆生动物的栖息、活动影响不大[4-5]。

  施工期间,由于人类活动、交通运输工具与施工机械的机械运动,相应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灯光等会对在施工区及邻近地区栖息和觅食的鸟类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区域中分布的鸟类数量减少、多样性降低。但是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可逆的,当工程建设完成后,其影响

  基本可以消除。工程施工期的临时用地,风电场升压变电所的建设以及风电场风机的建设,可能侵占鸟类部分栖息地,但面积一般不大,影响有限。

  1.2运行期生态环境影响

  风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没有大气和水污染问题,不存在废渣的堆放问题,也不会有其他能源开采、钻探、加工和运输等过程的经济成本和运行成本,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6]。运行期风电场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对鸟类活动的影响。

  1.2.1风机对邻近区域栖息、觅食鸟类的影响

  风机对邻近区域栖息、觅食鸟类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7-8]。一方面是风机运行,包括叶片运动、噪音等对鸟类的干扰影响;另一方面是风机可能与鸟类发生碰撞。由于许多鸟类,包括大部分的鸻形目鸟类、鹳形目鸟类,其觅食区主要分布在草滩前缘及光滩区域,而风电场建设区邻近的北湖外围光滩可以为鸟类提供觅食场所,躲避潮水的场所。根据相关工程经验可知,风机运行对鸟类的干扰影响范围一般是800m(繁殖鸟是300m),而工程风电场距离北湖光滩生境地都在1km以上,因此风机运行的直接干扰影响较小,而从国外研究结果来看,在部分风机塔架上甚至有鸟类筑巢。在邻近区域栖息、觅

  食的鸟类,其活动时间基本都在白天。而一般鸟类都具有良好的视力,它们很容易发现并躲避障碍物,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即使在鸟类数量非常多的海岸带区域,鸟类与风机撞击的机率基本为零,特别是在离岸区域建设风电场,它的撞击概率就更小。如在Utgrunden的海上风电场,观察到有500000只海鸭穿过风电场,但没有发生一起撞击事件,而在工程建设区邻近区域停栖的鸟类,其觅食地和栖息地基本都在风电场外围,即使作短途、低空迁飞,也不会与风机发生碰撞。因此,对于邻近区域栖息、觅食的鸟类,风电场的影响相对较小。从季节分布特征来看,夏季和冬季主要鸟类基本都在区域停栖,主要活动高峰基本集中在白天,因此,相应季节鸟类撞击可能性较小。

  1.2.2风机与直接迁徙过境鸟类的影响

  风电场建设区位于崇明北支附近,靠近许多候鸟迁徙过境时迁飞路线。风电场对过境鸟类的可能影响主要是风机与鸟类发生撞击。候鸟与风机叶片发生碰撞可能性取决于鸟类的迁徙飞行高度,各类鸟由于个体差异,其飞行高度各不相同,风机叶片和主要迁徙鸟类飞行高度见表1。从表1中可知,迁徙飞行的鸟类,迁徙时除小型、中型鸻鹬可能会与风机叶片发生碰撞外,其他种类基本不会发生碰撞。由于大部分鸟类的迁徙是在天气晴好的夜晚,而且大部分鸟类飞行高度较高,即使飞行高度较低的鸟类,也能够较好的识别障碍物,而避免与风机发生撞击。而在飞行条件较差的时候,如下雨或者起雾的时候,

  则有可能发生鸟类与风机的撞击。鸟类与风机发生撞击而造成死亡通常与风机的转速呈一定的相关关系,一般变速的风机对鸟类的影响较大。但即使如此,在许多情况下仍然有80%以上的鸟类可以穿过变速的风机而不受丝毫损伤。在一般情况下,相应飞行高度下穿越风电场的鸟类撞击风机的概率只有0.1%~0.01%。根据鸟类飞行高度以及昼夜活动特征,风电场潜在的撞击鸟群主要为中小型鸻鹬类,且风电场位置偏离迁徙通道、规模小,在实际迁徙过程中,迁徙范围较宽,加上鸟类具有趋避行为,故对鸟类的影响较小,造成的鸟类数量损失也较小。

  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篇十四: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陆上风电场项目参考造价指标研究及成

  果应用

  摘要:随着风电行业平价上网项目的积极推进,前期投资评估难度增大,现有技术经济评估体系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受大数据思维启发,基于统计学方法,对近几年可研投资数据进行分析和数学建模,建立了陆上风电场参考造价指标。应用该参考造价指标可以快速评估投资的合理性,准确把握投资优化方向,提高投资评估效率和准确性。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突破2.1亿kW,稳居世界首位。随着风电产业规模化发展和技术快速进步,相关补贴逐步减少,全面转向市场化方式进行配置,最终实现平价上网。政策层面对平价上网的引导,促使风电产业积极降本增效,谋求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了支撑新政策下风电项目投资决策,加速开展项目评估,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经济评估体系进行优化。

  关键词:陆上风电场;参考造价;成果应用

  引言

  风电场项目的管理是困难的,因为同一地区可以同时建立多个风电场。这包括广泛的地域分布、分散和不可控制的地区的管理。为了在规定期限内正常工作,公司管理通常只注重工程进度和质量,而不注重工程造价的控制。由于风力发电项目与普通建设项目有很大差异,普通建设项目采用的价格控制方法也不能直接应用于风电场项目。管理人员人数少、管理水平低、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制度不足、缺乏统一的工业标准等,是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的重点,重点是为科学合理的应用、避免损失、节约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和确保施工质量以及加快施工进度。

  1造价管理相关概念

  造价管理通过在每个建筑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项目阶段和期末结余中尽可能减少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控制设计项目的成本,从而实现更高

  的投资和社会效益。造价的控制和管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的。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使得发展投资难以确定和控制,这就要求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对建筑成本进行整体管理,并注重价值主张,这将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并通过多种渠道尽可能高效地控制工程运营成本,以增加项目生产收入。项目管理被定义为综合全面的项目管理项目和程序,以确保项目工作的组织协调,包括项目规划、项目规划实施和集成变更控制。项目计划是一项综合任务,由部门管理计划、进度计划、成本计划、人力资源计划、风险管理计划等组成。

  2风电厂发展形势分析

  风能是一种新能源,又被称作“蓝天白煤”,风电也被称作“绿色电力”。在国家新能源政策的支持下,风电产业发展稳健,中东部、内陆的风能资源开发不断加快,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和风电并网消纳示范项目已有部分试点投入运行。在国务院批复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新增风电装机规模大概为3000万千瓦,“十二五”时期到2015年风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亿千瓦。2010年,我国风电并网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截至2015年我国风电装机已达1亿千瓦,年发电量高达1900亿千瓦。现阶段,风电开发建设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随着风电机组建设数量的逐年增加,风电场建设造价的有效控制成为风电开发企业关心的主要问题。

  3风力发电工程建设造价控制

  3.1物资使用消耗定额

  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运用物资材料所产生的消耗,包含经常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还有一部分辅助材料的消耗,如在风力发电工程建设中的预制构件,除此之外,还有发电机组地脚螺丝等配件。可以运用测量方法和图纸计算方法明确材料如何使用,一方面是以实际的土地情况和构建测量数据为材料使用比例的主要定额方法,关注对基本数据的提取,进而减少对于材料的消耗。另一方面主要是结合以往工程的设计图纸所指定的材料用量作为项目施工的数据参数,继而对项目成本进行预测。

  3.2设备采购(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风电场工程设备的招投标包含机电设备招投标和施工招投标两部分。机电设备造价约占整体风电场工程的70%,这就要求投资方对机电设备选择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考虑综合因素编制标书、招投标原则等,采取统一招标、集中采购方式,提升设备国产化程度,可以有效降低设备采购造价。风电场建筑工程费用约占总造价的18%,这一环节的造价控制可以通过选择经验丰富、风险较小、信誉好、技术强、价格较低的企业,不仅利于控制工程造价,还有利于工程进度控制与质量监管。

  3.3工程建设中的人工定额

  在风力发电工程的建设中,根据部门职能和工作内容的不同进行划分,风力发电工程建设人工定额主要有两大分类方式,其中第一分类是,技术工作人员的定额分配,对风力发电工程的基建的技术设计人员,如建筑设计师等。另一个分类是包含风力发电机组的专业技能设计人员,如电机的设计工作人员和项目中的安装工作人员等。有效工作时间与无效工作时间是成本定额的两个核心因素。在一般情况下,施工的工作人员完成任务量定额是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来进行计算的。

  3.4做好造价流程的控制

  就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言,可从整体流程、咨询流程、设计概算流程三方面入手来切实提高工程的造价控制水平,从而为风电发电工程建设的后续造价管理夯实基础。具体来说,风力发电工程造价管理程序是指,以投资和决策为出发点,并重视每一环节造价控制的过程。设计部门需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切实做好设计概算的流程控制工作,编制设计概算。同时,考虑到建设单位对概算审查的严格性,应着重关注风力发电工程的设计状态,避免审查结果不符合标准导致造价管理单位在设计阶段的概算调整。

  4对风力发电工程的设计进行完善和优化

  在风力发电工程建设中,所设计的内容是非常全面的。从EPC的管理方式来看,很多总承包商多数都会主动的将施工前期的策划方案、可行性探究、融资架构的计划、初步的设计方案等内容提供给客户,会根据客户的工程建设要求,运

  用一些特殊的工艺方式、施工手段、设备产品的安排,给合自身项目设计投标方案增加竞争优势。除此之外,如果选址的总规划设计、设备的设计、地质的检测情况中的某一个环节中出现问题,可能都会对整个工程的建设造价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想从源头上优化设计方案,设计的相关人员应该参与到工程建设中去,转换角度去思考,以投资人的理念去完成工程建设的设计,并与实际的绩效和奖金相结合,让设计工作者都可以加强责任心,以高标准严要求去工作,提升设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束语

  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将基于技术的经济评估系统直接纳入科学投资决策和行业发展,提高项目投资效率和风险评估的解决方案是对风力发电行业长期发展至关重要的新政策的一部分。参照成本计算模型,将不同阶段和数据类型的数据纳入模型,分析新技术、特点和新模型的开发,动态反映风力发电行业价格波动,预测未来风电场的成本和经济性。统计分析与大数据的有效结合为能源成本提供了巨大的潜力,是在大数据时代改进价格控制的又一尝试。

  参考文献

  [1]唐红强,温鹏,马丽琼,杜瑶.浅论陆上风电项目如何应对电价下调形势[J].水电站设计,2018,34(02):100-104.

  [2]李宏伟,吴子恒.风电场工程建设造价控制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5):12.

  [3]唐红强,马丽琼,温鹏,杜瑶.浅谈陆上风电项目如何应对上网电价下调形势[J].中氮肥,2018(01):76-80.

  [4]张懿.陆上风电工程造价风险分析及评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

  [5]迟洪明,李向辉,陈丙杰.我国陆上风电场风机基础形式研究[J].山西建筑,2018,40(29):88-90.

  

  

篇十五: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近海风力发电技术论文

  篇一:近海风力发电技术论文

  长沙理工大学

  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近海风力发电技术论文

  题目:世界海上风力发电发展趋势

  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时间:

  世界海上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和趋势

  彭伟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路,长沙410114)

  【摘要】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寻求积极的对策。风能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的绿色能源,而且储量十分丰富。风能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将会有效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由于发展海上风电,不占用陆上土地,而且海上风能资源丰富,适宜于大规模开发,所以海上风电已成为未来风电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近年持续增长。

  【关键词】风能海上风力发电发展趋势装机容量。

  Thecurrentsituationandfuturetrendofoffshorewindpower

  Pengwei

  Abstract:Theproblemofenergyandenvironmenthasbecomeamajorproblemfacingtheglobalsustainabledevelopment,hasattractedwideattentionfrom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andactivelyseekcountermeasures.Windenergyisarenewable,pollution-freegreenenergy,butalsoveryrichinreserves.Thelarge-scal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windenergy,willeffectivelyreducetheuseoffossilenergy,reducegreenhousegasemissionsandprotecttheenvironment.Duetothedevelopmentofoffshorewindpower,doesnotoccupythelandontheland,andoffshorewindenergyresourcerich,suitableforlarge-scaledevelopmentofoffshorewindpower,soithasbecometheinevitabletrendofthefuturedevelopmentofwindpower.Therefore,theoffshorewindpowerinstalledcapacityinrecentyearscontinuedgrowth.

  Keywords:ThewindOffshorewindpowergenerationThedevelopmenttrendofInstalledcapacity。

  1引言

  风力发电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可再生能源开发项目之一,发展速度非常快,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有12个国家建立了海上风电场,其中10个位于欧洲,中国和日本有小规模的安装。1997-2021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年增长率达26.1%,目前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已达5000万kw左右,相当于47座标准核电站,随着风电技术的逐步完善,风力发电由路上延伸到海上,海上风力发电已经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的焦点。欧洲是海上风电发展最快的地区。根据欧洲风能协会(EWEA)的最新统计,2021年欧洲水域的8个海上风电场总计安装199台海上风力涡轮机并实现了并网,总容量为577MW,较2021年增幅超过50%。其中,最小装机容量为2.3MW(挪威的Hywind),最大装机容量为209MW(HornsRev2)。另外,欧盟15个成员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有超过100GW的海上风力发电项目正在规划中。

  2.国内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

  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近海风能资源,东部沿海特别是江苏等沿海滩涂及近海具有开发风电的良好条件。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有效缓解我国东部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但我国的海上风电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海上风电场的建设、风力机的制造及风电并网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地探索,积极研究,以保证海上风电产业健康、稳定且快速的发展。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情况

  在我国陆上风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进军海上风电市场成为国内主要整机企业的共同选择。各整机企业积极筹划,先入为主抢占市场。华锐风电成功摘得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项目。在2021年,34台3MW机组(共计102MW)全部并网投入运行。金风科技也已于2021年在渤海湾中海油的钻井平台试水了海上风机的所有工序,在2021年其投资30亿元在江苏大丰经济开发区建设海上风电产业基地项目,并计划将其建设成为国内最大、世界领先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华仪电气也宣布将超过4.6亿元的资金投向3MW风力发电机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用于备战海上风电;湘电风能有限公司收购了荷兰达尔文公司,并获得了该公司研究的DD115―5MW海上风机的知识产权,为进军海上风电奠定了基础;东方电气3.6MW海上机型正在研制中;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充分依托集团公司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和试验基地等优势,整合风电整机和配套设备的研发实力,形成全产业链,现已组织实施了2MW近海潮间带批量装机工程,正致力于研发近海5MW风电机组。

  3国外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

  基于海上风力发电的独特优势,世界各国正在纷纷发展本国的海上风电产业。但是,目前海上风力发电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欧洲。据统计,目前欧洲建成的海上风电场的容量为2.75-165.6MW,规划中的风电场容量为4.5MW~1GW。近年来,北美、亚洲各国也加入到海上风电的开发行列中,使得海上风电的研究更加深入。

  全球海上风电装机统计

  3.1欧洲

  欧洲一直占据着风力发电领域的领先地位,不论在陆上风电还是海上风电方面均有较大的优势。以2021年为例,全球风电装机容量10强国家中欧洲占据7席,市场份额占58%,其在建的海上风电场容量近3000MW。丹麦、德国、荷兰等国在海上风力发电方面起步早,发展快,不论是技术还是政策支持等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02年世界上首座真正的大型海上风电场HornsRev在丹麦建成,电场离岸14-20km,水深6.5-13.5m,当地风速9.7m/s,占地20km2,安装了80台单机容量2MW的Westas型风机,可以为15万丹麦家庭提供充足的电力。

  篇二:发展海上风电论文

  发展海上风电论文

  【摘要】我国还处于海上风电建设的发展初期,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遇到各种突发情况与技术疑难,因此,在进行海上风电建设时需要我们在前期就做好该项目的前景分析,合理规划发展结构,有效控制投资预算,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与有效的管理经验,推动我国海上风电系统的正规化发展,最终获得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填补我国在海上发电方面的空白。

  【关键词】海上风电;环保发电;发展现状分析;前景探讨近些年来,我国陆上风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东部沿海地区由于资源条件、建设用地、电网条件、环境保护等因素对陆上风电的制约也越来越明显。根据欧州国家风电的发展经验和国家风电发展规划,海上风电将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今后风电发展的方向。

  自1991年,我国第一个海上发电基地建立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国家虽然大力重视海上风力发电,但是基于各种原因,海上风力发电始终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环境恶化更加严重,探讨风力发电的出路与发展前景对于当下我国各方面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海上风电发展的总体概况解说

  篇三:风力发电机毕业论文

  新能源论文

  姓名:顾少鹏B13043531

  系:专业:题目:

  风力发电机的齿轮箱的设计

  摘要

  风电产业的飞速发展促成了风电装备制造业的繁荣,风电齿轮箱作为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倍受国内外风电相关行业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但由于国内风电齿轮箱的研究起步较晚,技术薄弱,特别是兆瓦级风电齿轮箱,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因此,急需对兆瓦级风电齿轮箱进行自主开发研究,真正掌握风电齿轮箱设计制造技术,以实现风机国产化目标。

  本文设计的是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箱,通过方案的选取,齿轮参数计算等对其配套的齿轮箱进行自主设计。

  首先,确定齿轮箱的机械结构。选取一级行星派生型传动方案,通过计算,确定各级传动的齿轮参数。对行星齿轮传动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各级齿轮受力结果。依据标准进行静强度校核,结果符合安全要求。

  其次,基于Pro/E参数化建模功能,运用渐开线方程及螺旋线生成理论,建立斜齿轮的三维参数化模型。

  然后,对齿轮传动系统进行了齿面接触应力计算。先利用常规算法进行理论分析计算。

  关键词:风力发电,风机齿轮箱,结构设计

  1.0引言

  纵观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推动力,当科学技术发展到足够的阶段时,将带来人类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事实,在二十世纪表现的越来越来越明显,这一推动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正当人们迈向二十一世界时,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促使世界各地各类产业都进入了结构调整时期。结构调整与重组已使那些最传统、最垄断的行业也发生了人们难以预想到的变化。社会发展将在重大重组、大调整的过程中走向新时代。

  从能源、电力产业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能源、电力市场发展最迅速的已不再是石油、煤、天然气,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异军突起。全世界风力发电容量在1990年的200万KW,2021年一年内全球新增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就已达到3750万,而截止到2021年3月7日,我国的风电装机总量有4182.7万千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风电大国。因此,就新能源、电力方面而言,二十一世纪将是可再生能源的世纪,能源、电力的开发利用将面临历史的变革。

  我国资源与环境状况决定了二十一世纪中国能源资源的利用将走向风能时代。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条件。我国资源总量虽大,但人均居世界后列,是“资源小国”。在严峻的资源形势面前,我国不能以高消耗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高增长的模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世界发展趋势,能源产业尤其是电力产业的发展必然选择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藏量巨大,全球风能资源总量约为2万亿千瓦,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00亿千瓦。中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有10亿千瓦,其中陆地2.5亿千瓦,现在仅开发了不到0.2%;近海地区有7.5亿千瓦,风能资源十分丰富。陆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三北地区可开发利用的风力资源有2亿千瓦,占全国陆地可开发利用风能的79%。由此可见中国风力资源是十分丰富的,远远超过可开发的水电和火电资源量。

  近年来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以及风电机组的投行时间的逐渐累积,由齿轮箱故障或损坏引起的机组停运事件时有发生,由此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对分离发电机组的维护保养十分重要。维护人员投入相关工作的工

  风力发电机的齿轮箱的设计

  作量也有上升趋势,这就促使越来越多的风电场开始加强齿轮箱的日常监测和定期保养工作。

  风力发电场在国内作为一种新兴的发电企业形式因其具有自身的发展和生产性质特点,要求员工必须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术业务水平和必要的技能技巧,因此做好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与维护此论文的书写对本人今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0风与风能资源

  2.1风的形成

  风是大家最熟悉的自然现象,要了解风的形成必须了解包围着地球的大气的运动。大气的流动也像水流一样是从压力高处往压力低处流。太阳能正是形成大气压差的原因。

  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围绕太阳的公转轴之间存在66.5°的夹角,因此对地球上不同地点,太阳照射角度是不同的,而且对同一地点一年365天中这个角度也是变化的,因此,地球上某处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也是不断变化的。地球南北极接受太阳辐射能少,所以温度低,气压高;而赤道接受热量多,温度高,气压低。另外,随着地球自转,温度、气压也存在着昼夜变化。这样由于地球表面各处的温度、气压变化,气流就会从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运动,以便把热量从热带向两极输送,因此形成不同方向的风,并伴随不同的气象变化。大洋中的海流也起着类似的作用。从全球尺度来看,大气中的气流是巨大的能量传输介质,地球的自转进一步促进了大气中半永久性的行星尺度环流的形成。地球上风的运动方向见图1.1。

  图1.1地球上风的运动方向我国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所以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对我国气候变化都有很大的影响。冬季我国主要在西风带影响下,盛行偏北气流。夏季西风带北移,我国在大陆热带低压控制下,副热带高压也北移,盛行偏南风。地球上各处的地形地貌也会影响风的形成,如海边,由于海水热容量大,接受太阳辐射能后,表面升温慢,陆地热容量小,升温比较快。于是在白天,由于陆地空气温度高,空气上升而形成海面吹向陆地的海陆风。反之在夜晚,海水降温慢,海面空气温度高,空气上升而形成由陆地吹向海面的陆海风(图1.2)。(a)白昼海防风;(b)夜间陆海风图1.2海陆风的形成示意图在山区,白天太阳使山上空气温度升高,随着热空气上升,山谷冷空气随之向上运动,形成“谷风”。相反到夜间,空气中的热量向高处散发,气体密度增加,空气沿山坡向下移动,又形成所谓“山风”(见图1.3)图1.3山谷风形成示意图2.2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2.2.1风力发电国内外发展现状风力发电的快速增长带动了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2021年度全球风电设备市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十六: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关于陆上风电项目环境影响与预防措施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对风能资源及风力发电的优势、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建设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措施;分析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风电行业迅猛发展,其中又以陆上风电为主。为了规范风电项目有序开发和加强环境保护,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风电开发管理办法,但部分风电开发企业“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项目建设仍存在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生态问题。文章根据我国风电项目建设流程,梳理了陆上风电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的角度,提出了陆上加强风电项目建设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的建议。一、风能资源及风力发电的优势1.风能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据估算,全世界可利用的风能约为200亿千瓦。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根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估算,陆地与近海可利用风能共计约10亿千瓦,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中国风力发电起步较晚,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风能开发利用取得了巨大进步。据中国可再生能源中心发布的《2018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简报》,截至2018年底,我国风电装机2.1亿千瓦,同比增长11.2%。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2018年风电并网数据,风电全年发电量366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5.2%,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2095小时,弃风电量277亿千瓦时,弃风率7%。风电已成为国家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2.风力发电的优势风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尽管风电设施前期建设成本较高,由于“燃料”免费,其运行成本较低,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趋于稳定,有助于未来稳定能源价格。由于风是大气在太阳升温作用下,地球自转以及地球表面不规则所引起的,可持续不断产生。风能还是一种清洁能源,与传统化石燃料不同,风力发电不会产生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不会导致全球变暖与酸雨,也不会影响人类健康。此外,风力发电机组可以建在现有的农场或牧场上,占用土地面积较小。根据中国对“碳减排”的承诺及2030年行动计划,后续风力发电在国家清洁能源发展中占据越来大比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二、陆上风电项目建设的外部环境影响及制约因素分析近年来,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生态环保理念,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基本国策。风电项目特别是山区风电场项目建设主要的环境影响是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噪音污染、占用候鸟迁徙通道、可能引起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风电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已上升至风电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层面,风电行业在后续的发展中,必须提高环保治理水平,努力践行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做到风电项目和环境保护和谐共生,达到绿色发展目标。根据国家最新的机构改革职能划分,风电项目环境影响主管部门为国家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保部。2019年2月2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规范风电场项目建设使用林地的通知》,对风电项目建设使用林地进行了规范,强化建设过程中管理,优先使用已

  有林区道路和防火通道、乡村道路进行改造,要求同步实施水土保持和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措施。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要求,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等禁止建设区域严禁开发风电项目。近年来,联凯公司大连长岛风电项目,大唐公司黄冈龙感湖风电项目因在禁止建设区建设风电项目均已被责令拆除风机,恢复生态环境条件并受到环保处罚,造成了重大投资损失,损害了企业形象,引发了负面舆情。值得所有风电项目开发企业引以为戒,吸取经验教训,规避政策风险。

  三、风电项目建设各阶段中落实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1.项目开发选址阶段风电项目规划选址阶段主要进行影响风电项目开发各制约因素的调查,包括项目选址范围合法合规性因素排查,建设容量、建设条件影响因素调查。在项目选址阶段,就对各环境敏感因素区域排除,在项目可研阶段,需要委托编制项目选址意见书、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报告、矿产资源调查、国土用地预审、节能报告、地质灾害影响分析报告、安全影响分析报告、社会稳定影响分析报告、接入系统方案、电能质量分析报告等,并取得各主管部门的审批同意。特别对位于省界、流域分界线上的项目,必须向不同的省市、不同的行业主管部门分别征求意见,以免遗漏造成项目在建设中或建设后违法违规遭受损失。2.项目立项批复后实际施工前阶段风电场微观选址是对可行性研究阶段成果进行现场确认的关键阶段。在项目立项批复进入实际施工前,项目业主单位必须联合设计院、风机厂家人员对拟选址的机位、道路进行现场实际的踏勘调查。实际上,随着现场调查的深入,本阶段可能发现上一阶段未调查到的环境敏感点,如珍稀物种、古树、少量居民点、宗教信仰用地和坟地等。对于这些分布范围较小的敏感点,通过机位的微观调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对这些敏感点的环境影响。在此阶段,随着技术进步现场普遍采用无人机来取代人工的现场确认,此方法虽然加快了工作进度,减轻了人的工作难度,但不能百分百的取得现场第一手资料。必须在无人机踏勘基础上对关键的机位、路段进行人工复测,提前对存在水土保持难度大的区域在设计阶段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设计阶段的图纸与现场实际相符。同时,严格落实水土保持、环评“三同时”,在设计阶段按批复的水土保持、环评报告中的相关保护措施做好施工设计,提高设计标准,编列施工费用,确保在设计阶段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对于地质条件差,植被恢复难度大的项目可以对植被恢复和复绿工程单独招标,选择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园林景观和绿化单位进行施工,确保环保效果。3、施工阶段风电项目的环保措施关键就在施工阶段,主要是风机运输道路和安装平台施工时随意弃土,造成地表植被大量被掩埋,且事后的植被恢复效果不佳,时间漫长。久而久之,政府主管部门和公众形成了风电项目必然会破坏生态环境的负面印象。因此,必须在施工阶段切实落实环保、水土保持措施,同步开展植被恢复和复绿施工,将风电项目打造成风电公园,改变政府部门和公众对风电项目的不良印象。第一、在施工阶段一定要按设计图、设计工程量清单进行施工招标,施工招标中禁止最低价中标,选择实力强、信誉好且风电项目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单位进行实施。第二、施工合同中对水土保持、环保措施专列合同章节,对环保措施、水土保持措施明确具体的约束性合同条款,如要求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表层土壤,对剥离表土妥善堆存,施工结束后用于施工迹地的植被恢复。第三、

  

篇十七: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风电场建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0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能源消耗的加大,同时世界石油能源危机的出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清洁、无污染的能源成为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着重关注的对象。风电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它与火电相比较,由于其以风能为动力,因此它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而且也不需要消耗任何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不可再生能源[1]。发展风电对于调节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我国十分重视风电技术的开发和建设,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鼓励新能源发电和节能项目的发展。此外,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建设3000x104kW风电装机的目标。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世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能源",风力发电将在我国未来能源的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必将成为中国重要的后续能源[3]。上海崇明前卫风电场位于崇明岛竖新镇中北部的前卫村,三通港的西岸和北湖的北岸,紧邻江苏省启东市的永隆乡,整个风电场规划装机规模为48MW,分2期开发;一期工程位于工程区域东侧,安装10台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二期工程位于工程区域西侧,安装12台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本文以上海崇明前卫风电场为例,简

  

  述陆上风电场施工期和运行期对生态环境影响及缓解措施。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风电场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场区植物量的损失,包括施工道路、地基开挖时将少量树木砍伐、草皮铲除;挖土石施工和弃土石临时堆放场地对植被造成挖占和压埋;车辆、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碾压、践踏植被;风机基础等永久性占地铲除植被等。此外,植被的破坏也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但影响范围仅限于项目区,且主要在施工期。工程中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施工完毕及时进行植树造林,当施工结束,植被恢复到一定程度时,风电场建设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也随之减缓乃至消失。由于施工期较短,且各施工点之间较分散、距离较大。因此,施工期间对野生陆生动物的栖息、活动影响不大[4-5]。施工期间,由于人类活动、交通运输工具与施工机械的机械运动,相应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灯光等会对在施工区及邻近地区栖息和觅食的鸟类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区域中分布的鸟类数量减少、多样性降低。但是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可逆的,当工程建设完成后,其影响基本可以消除。工程施工期的临时用地,风电场升压变电所的建设以及风电场风机的建设,可能侵占鸟类部分栖息地,但面积一般不大,影响有限。1.2运行期生态环境影响风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没有大气和水污染问题,不存在废渣的堆放问题,也不会有其他能源开采、钻探、加工和运输等过程的经济成本和运行成本,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6]。运行期风电场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对鸟类活动的影响。1.2.1风机对邻近区域栖息、觅食鸟类的影响风机对邻近区域栖息、

  

  觅食鸟类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7-8]。一方面是风机运行,包括叶片运动、噪音等对鸟类的干扰影响;另一方面是风机可能与鸟类发生碰撞。由于许多鸟类,包括大部分的鸻形目鸟类、鹳形目鸟类,其觅食区主要分布在草滩前缘及光滩区域,而风电场建设区邻近的北湖外围光滩可以为鸟类提供觅食场所,躲避潮水的场所。根据相关工程经验可知,风机运行对鸟类的干扰影响范围一般是800m(繁殖鸟是300m),而工程风电场距离北湖光滩生境地都在1km以上,因此风机运行的直接干扰影响较小,而从国外研究结果来看,在部分风机塔架上甚至有鸟类筑巢。在邻近区域栖息、觅食的鸟类,其活动时间基本都在白天。而一般鸟类都具有良好的视力,它们很容易发现并躲避障碍物,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即使在鸟类数量非常多的海岸带区域,鸟类与风机撞击的机率基本为零,特别是在离岸区域建设风电场,它的撞击概率就更小。如在Utgrunden的海上风电场,观察到有500000只海鸭穿过风电场,但没有发生一起撞击事件,而在工程建设区邻近区域停栖的鸟类,其觅食地和栖息地基本都在风电场外围,即使作短途、低空迁飞,也不会与风机发生碰撞。因此,对于邻近区域栖息、觅食的鸟类,风电场的影响相对较小。从季节分布特征来看,夏季和冬季主要鸟类基本都在区域停栖,主要活动高峰基本集中在白天,因此,相应季节鸟类撞击可能性较小。1.2.2风机与直接迁徙过境鸟类的影响风电场建设区位于崇明北支附近,靠近许多候鸟迁徙过境时迁飞路线。风电场对过境鸟类的可能影响主要是风机与鸟类发生撞击。候鸟与风机叶片发生碰撞可能性取决于鸟类的迁徙飞行高度,各

  

  类鸟由于个体差异,其飞行高度各不相同,风机叶片和主要迁徙鸟类飞行高度见表1。从表1中可知,迁徙飞行的鸟类,迁徙时除小型、中型鸻鹬可能会与风机叶片发生碰撞外,其他种类基本不会发生碰撞。由于大部分鸟类的迁徙是在天气晴好的夜晚,而且大部分鸟类飞行高度较高,即使飞行高度较低的鸟类,也能够较好的识别障碍物,而避免与风机发生撞击。而在飞行条件较差的时候,如下雨或者起雾的时候,则有可能发生鸟类与风机的撞击。鸟类与风机发生撞击而造成死亡通常与风机的转速呈一定的相关关系,一般变速的风机对鸟类的影响较大。但即使如此,在许多情况下仍然有80%以上的鸟类可以穿过变速的风机而不受丝毫损伤。在一般情况下,相应飞行高度下穿越风电场的鸟类撞击风机的概率只有0.1%~0.01%。根据鸟类飞行高度以及昼夜活动特征,风电场潜在的撞击鸟群主要为中小型鸻鹬类,且风电场位置偏离迁徙通道、规模小,在实际迁徙过程中,迁徙范围较宽,加上鸟类具有趋避行为,故对鸟类的影响较小,造成的鸟类数量损失也较小。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p#分页标题#e#2.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为避免和进一步减小工程施工的生态影响,拟采取以下措施:a)将生态保护贯穿于设计、施工全过程,确定"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工程方案设计过程中,在施工中实行全线环保监理制度;b)施工工期的选择应尽可能地避开鸟类的迁徙期,在鸟类迁徙的高峰期(4~5月)以及越冬期前期(9~12月)暂缓施工进程或停止施工;c)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

  

篇十八: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风电场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

  周艳芬;耿玉杰;吕红转

  【摘要】Thebenefitofwindmillpowergenerationissignificant;however,itsnegativeeffectsontheenvironmentshouldnotbeignored.Thenaturalterrainmightbedamaged;waterlossandsoilerosionislikelytohappen,itisalsodangeroustobirds;noisewouldbegenerated;visuallandscapewouldbedamaged;and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mighthappen.Therefore,theenvironmentmustbeprotectedcarefullyandenvironmentalmanagementmustbestrengthenedinthewindpowerstation,soastoreduceitsnegativeeffects.Beforetheestablishmentofawindpowerstation,thelocationshouldbeselectedcarefully,alltheassessmentworkmustbewelldone,theconstructionofthewindpowerstationshouldberegulated,andrelated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systemshouldbeapplied.Inaword,thenegativeeffectsofthewindpowerstationontheenvironmentshouldbereducedtotheminimum.%风力发电的优势不言而喻,但风电发展也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介绍了我国风电场的分布环境特点,并从植被破坏、噪声污染、鸟类安全、电磁辐射、视觉景现污染等方面阐述了风电场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1(050)013

  【总页数】5页(P2642-2646)

  【关键词】风力发电;环境影响;生态控制

  【作者】周艳芬;耿玉杰;吕红转

  【作者单位】海南中安科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海口,570125;海南中安科安全技

  术咨询有限公司,海口,570125;海南中安科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海口,570125【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614;TK81

  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风力发电对环境友好,不会排放有害物质,对空气和水源没有污染,环保效益明显。大力发展风力发电,还可以避免对矿物燃料的过度依赖,也是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保护。目前世界各国把利用风能发电作为开发可再生能源、改善环境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中国的未来能源结构中也将占有重要地位。

  但发展风力发电毕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干预,对局部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会产生不利影响,这是风力发电的不足之处。风电场一旦建成运行,要消除或减轻不良影响困难大、代价大,应在风电场规划和设计阶段,对当地生态环境充分论证,预测风力发电场建设可能形成的不利影响,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将负面影响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

  1我国风电场分布环境特点

  2010年1月,中国气象局公布了我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结果,我国陆上离地面50m高度达到3级以上风能资源的潜在开发量约23.8亿kW;我国5~25m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海平面50m以上高度可装机容量约2亿kW。我国陆上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的蒙东和蒙西、新疆哈密、甘肃酒泉、河北坝上、吉林西部

  和江苏近海等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仅这些地区的陆上50m高度3级以上

  风能资源的潜在开发量就达18.5亿kW。

  我国内陆风电装机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内蒙古,两地区装机功率占全国装机容量的62%;沿海地区占全国装机容量的28%,主要分布在广东、辽宁、浙江3省。根

  据我国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兼顾技术经济条件,我国将开发重点放在内蒙古、西北、东北、河北、东南沿海及近海岛屿等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并提出建设“风电三峡”的构想,其中包括“陆上三峡”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分布在甘肃酒泉、新疆、内蒙古西部、内蒙古东部、河北等地区;还有江苏沿海的“海上三峡”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等。

  我国风能资源开发程度较低,但开发潜力巨大。我国现在已建风电场以及适合风场建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偏远地区,多数属于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生态环境受到人为干扰极少,这些地区有的已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的属于荒漠,生态脆弱[1]。因此,在风电场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管理,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

  2风电场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

  风电发展的负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自然地表被破坏、鸟类安全、噪音、视觉景观干扰、电磁干扰等问题。风力发电项目污染物类别和来源见表1。

  表1风力发电项目污染物类别和环境危害阶段施工期营运期污染物类别生态水土

  流失固废废水噪声扬尘固废废水噪声电磁辐射视觉污染污染物来源永久占地、场地平整、道路施工场地平整、道路施工风电场施工施工废水、设备清洗用水施工设备、车辆运输施工挖掘、建材堆放、车辆运输检修管理检修管理风机运行升压站、输电线路风机转动污染物及环境危害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碎砖、废沙、废混凝土等废水中悬浮物、石油类施工噪声、车辆噪声悬浮颗粒物生活垃圾检修废水、生活废水噪声电磁光污染

  2.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2.1.1危害现象风电场水土流失类型以风力侵蚀为主,水力侵蚀为辅。施工期间挖土与回填土工程,如进行道路修建、土地平整、风机基础工程、箱式变工程、电缆沟工程等,将破坏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导致地表裸露,损坏植被,损害土壤肥力,导致水土流失发生。

  根据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与电力公司联合调研结果,鄱阳湖仅沿岸陆地风能保守估算有125万kW,鄱阳湖中北部是风能开发最佳区域,技术可开发量210万kW,占全省可开发风能资源的90%以上。2010年9月从九江市政府了解到,鄱阳湖区最大的风力发电项目都昌县老爷庙风电场已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

  20亿元,将安装33台1500kW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4.95万kW。此外,鄱阳湖区的矶山湖风电场、长岭风电场已经上网供电,大岭风电项目于2009年开工建设。江西省鄱阳湖区风电场按规划93.1万kW装机容量,假设全部安装850kW风机或全部安装1500kW风机,两种方案的土方工程量估算见表2。

  由表2可知,两种方案风机基础、箱变基础施工期工程等项目弃土量分别为265232m3和199341m3,弃土场分散在沿鄱阳湖区各个风电场,鄱阳湖区沿湖四周多为沙土地表,降雨丰沛,生态植被单一,处置不当将易于形成水土流失,淤积鄱阳湖区。在该风电场的建设过程中,风机、变电所和道路占地属于永久性占地,这些土地将失去生态功能。目前还在施工建设中的鄱阳湖区风电场永久占地634.3hm2,必然会减少生物量和植被。

  表2两种方案土方工程量估算项目风机基础箱变基础设备基础850kW方案47347221043228496263042652321500kW方案43470023660116146149****9341道路生活种类土方开挖//m3土方回填//m3土方开挖//m3土方

  回填//m3弃土//m3进场道路//km场内道路//km生活垃圾//t/a1710016.06

  河西走廊的风电开发区域多位于荒漠地带,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戈壁上的砾石层及

  植被保护层容易遭破坏,而且恢复难度大,特别是大型机械对戈壁更容易造成破坏。

  2.1.2危害的预防工程在设计中通过合理选址,采用少占地、占劣地等措施,避免不可逆的影响。鄱阳湖区风电场区主要为杂灌木林和草甸,没有较珍稀的植物,生物量较小,在修建风电场和架空电线时,遇到乔木和灌丛要予以避让,尽量在其旁侧通过,减少因施工造成的植被破坏。

  鄱阳湖区风电场等地施工期开挖填方要尽量避免在每年4~7月雨水充沛期进行,而且应将表层种植土单独存放,底层土可用于工程填方。在升压站基础开挖前剥离的表土应集中堆放于升压站内的一角,待升压站施工结束后覆土进行场区的绿化。表土堆放区的周围及临时弃土的周围用编织袋装土筑坎进行临时拦挡,为防止大风扬尘,需用苫布遮盖[2]。全部工程挖填平衡后的弃土可用于道路加固建设,生活垃圾应集中起来,送往附近城镇垃圾处理中心。施工期间如果遇到大风天气应该作洒水处理,减少扬尘污染。

  施工结束后,仍有部分土壤不可恢复而被永久占用,主要为风电机组基础等,一般为水泥硬覆盖,不会发生水土流失。没有水泥硬覆盖的地面,对场地进行覆土平整,采取异地植草进行生态补偿,降低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草坪周围种植绿篱,绿篱外设截流沟,将水引入通往风机道路的排水沟中。这样布设措施既可以满足风电机组区防治水土流失的要求,又考虑到景观需要,营造一个错落有致的人造景观。道路两侧可布设防护林,防护林外侧设排水沟。在植被恢复初期,植物措施没有发挥功能,对这些区域进行覆盖,以减少风力对地表的侵蚀,同时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2.2噪声污染

  2.2.1危害现象风轮机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包括源于轮毂中活动部件的机械噪音、风轮机叶片产生的气动噪音,都与风速具有相关性。发电机和齿轮箱是机械噪音的主要造成者,其中齿轮箱是主要噪音源,如果技术水平较高,也可以大量消除机械

  噪音。噪音通过风和风轮机结构部分向环境传递,距离风轮机越远,噪音越低。在一般情况下,风力发电机的噪声相当于夜间安静室内的噪声水平。

  风轮机产生的噪音用它的声音功率水平来表示,用Lobs表示风电场周围的噪音水平,用Lback表示环境噪音,采用国际能源署专家组推荐的方程式,计算噪音的

  传播和各种音源的噪音水平。

  现将噪音传播模型简单化,即假定声音从一个点无衰减传播开来。来自风轮机的噪音(dB(A))用Lw表示,则距离声音源r处的噪音水平Lp为:Lp=Lw-10lg(2лr2)。

  计算的噪音传播基本考虑在小于2km的距离范围内,可以忽略空气影响和大地吸收等效应。

  如果有N台风轮机,距离声音源r处的噪音水平总效应为Lobs为风轮机噪音水平Lp,total与背景噪音水平Lback之和,计算方法为:Lobs=10lg(10Lp,

  total/10+10Lback/10)。

  通过上式计算,确定从风电场开始噪音水平低于40dB(A)的距离与风轮机台数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

  据测算[3],单台风轮机发出的声功率级通常在90~100dB(A)之间,风从

  风轮机吹向500m处,声功率级为25~35dB(A)。如果风电场共有10台风

  轮机,500m处噪音水平在35~45dB(A)。如果风向相反,则500m处噪音水平仅为10dB(A)。昼间因环境噪声较大,风力发电机的噪声影响相对较小,距风电场140m处可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标准;

  但夜间距风电场约600m处才能达到1类标准,影响较大。

  表340dB(A)噪音水平下风轮机台数与距离的关系风机台数风机台数1234

  5低于40dB(A)的距离m314385436497544678910低于40dB(A)的距离m588618636648667

  2.2.2危害预防在进行风电场规划时,应把对当地居民噪音影响考虑进去。国外推荐在傍晚或夜间风轮机的噪音保持在5dB(A)的水平。厂商在制造时可以通过

  设计和制造技术的革新,降低叶片的气动噪音,减少齿轮箱等噪音源,也可以采用隔离技术屏蔽部分噪音。

  因考虑风能资源功率密度的分布,我国风力发电场多数建设在沙漠、山口、海岛等地。在人迹罕至的荒漠戈壁中建造风电场,对居民的噪音影响甚微。河西走廊、青海省等区域地旷人稀,风电场建设在荒漠地带,附近居民极少,离风电场又远在数公里之外。辽宁省的风电场多选在辽东半岛沿岸地带,距离附近居民区远,且沿岸地带风高浪急,风浪声基本盖过风机声。江苏的风电场主要选择在偏僻的沿海滩涂。

  2.3危害鸟类生活

  2.3.1危害现象建设大型风电场,风机的运转会对鸟类造成伤害,妨碍附近鸟类的繁殖和栖居,尤其会影响候鸟夜间迁徙。

  1)对鸟类栖息和觅食的影响。鄱阳湖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是江西省第一个湿地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候鸟保护区。鄱阳湖区湖滩建设风电场直接影响鄱阳湖区

  鸟类栖息地187km2,直接减少一定数量的鸟类栖息和觅食的场所。由于大多数

  珍禽对噪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风电场噪声环境条件下,白鹤、中华秋沙鸭、白琵鹭大鸿、野鸭特别容易受惊吓,会减少活动范围。鄱阳湖区风电场新型1500kW风机叶片旋转高度为24~100m,老式850kW风机叶片旋转高度为26~84m,运行时将直接影响鸟类的活动,所以规划中的湖滩风电场将会影响鸟类栖息觅食[4]。

  2)对鸟类迁徙的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阿尔塔蒙特隘口风力发电站是世界著名的风能发电站,每年有多达1766~4721只飞鸟死于风车叶片,其中约1300只是受保护的猛禽,以至政府不得不在冬天候鸟迁徙季节关闭电站。鄱阳湖有不少国际性保护的候鸟,如白鹤、东方白鹳、白枕鹤、白头鹤、大鸨、白琵鹭、白额雁、

  灰鹤、黑鹳、小天鹅等。鄱阳湖水域周边的沿海滩涂、草地和丘陵是这些候鸟的主要迁徙驿站。鄱阳湖区夏候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9月,冬候鸟主要集中在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中旬。鄱阳湖区风电场基本处于候鸟的迁徙驿站边缘。普通鸟类迁徙飞翔高度在400m以下,鹤类在300~500m,雁的飞行高度可达900m,均超过风机的高度(100m以下),风电场风机一般情况下对鸟类迁徙影响不大[5]。

  2.3.2危害预防风电场选址时,要尽量回避鸟类栖居地和鸟类迁徙路线,减少对鸟类生活的影响。甘肃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在这一绵延1000多千米的狭长走廊内,瓜州县被称为“世界风库”,玉门市被称为“风口”。同时,河西走廊有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甘肃省规划,在保护区核心地域不允许建立风电场,在保护区也要充分考虑回避候鸟迁徙通道,防止对鸟类生活和迁徙造成影响[6]。

  青海湖是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同时又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在此地建设风电场也要注意避开鸟类的迁徙路线。江苏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也不得建立风电场,在非核心区建风电站也应尽可能减少占地面积,输电线要建在地下。一家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能源委员会委托的咨询公司在阿尔塔蒙特隘口风力发电站经过历时4年的研究表明,在各风轮机排的两端设置建筑物可使鸟类绕开风轮机飞行,可降低鸟类死亡率;还可通过施放毒饵,控制作为鸟类食物来源的啮齿动物在风轮机周围集结,也可减少对鸟类的伤害。

  2.4电磁辐射

  2.4.1危害现象电力运行设备都或多或少会产生电磁辐射污染,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发电机、变电所、输电线路等3部分。

  风轮机叶片反射电磁波,在附近的接收装置在接收直接信号的同时,也会收到反射信号。反射信号是一个滞后信号,对调幅(AM)无线电系统影响较大;由于叶片

  的转动使反射信号又成为一个移相信号,影响调频(FM)无线电系统[7]。如

  果叶片由具有强反射能力的金属材料制作,则电磁干扰影响更大。此外架设的高压输电线路处于工作时,将相对地面产生静电感应,形成一个交变电磁辐射场,对无线电形成干扰[8]。

  风轮机能够干扰的通信频率较多,潜在受到风轮机干扰的通信类型主要有电视广播、微波通信、飞机导航无线通信等。只有当波长大于风轮机总高度的4倍以上时,

  通信信号才基本不受影响。

  2.4.2危害预防风力发电机电磁辐射要控制在设计环节,设计和制造时要防磁、防辐射,选材是降低辐射的关键。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风轮机的参数及相关无线电系统参数。

  输电线路设计要调查线路经过的居民点,了解当地通信线路的走势,还要避开重要电子设施,比如电视发射塔、移动通讯发射塔和基站、电话程控塔、机场导航台等。选用设备干扰水平要低,并与可以造成干扰的设备保持防护间距。采用架线方式,要适当抬高导线架设高度,减小下场强,优先选择三角形布置形式。

  我国适合风场建设的区域和现在已建风电场,多数分布在生态环境没有受到人为干扰或干扰极少的偏远地区,如河西走廊、青海等地,所选风电场多在荒漠地区。2.5视觉景观污染

  2.5.1危害现象在有风和阳光的条件下,风力发电机组会产生晃动的阴影,在清晨和傍晚时阴影效应最大[9]。阴影随天气和季节的变换而变化,阴影的影响是用一个区域每年在阴影中的总小时数来计算的。

  转动的风力机桨叶产生的阴影会使人产生眩晕,心烦意乱,正常生活受到打扰,是一种视觉污染。风轮机对视觉影响的相关参数有风轮机设计、风轮机尺寸、风轮机的布置、风轮机数量及背景景观类型等。

  在风力发电机组选址时,要限制阴影实际发生时间,一般要求阴影影响时间每天不

  超过10h,否则必须考虑风力发电机在特定时段关机。可以给风力发电机组安装

  传感器,在特定时段控制停止运行。

  2.5.2危害预防危害的预防可从风轮机的设计、布局和风电场的选址3个方面考虑。

  1)风轮机的设计。风轮机的塔架、轮毂与叶片的设计要讲究协调,符合美学原理。风轮机叶片数量要以三叶片为主,减少两叶片风轮机,三叶片令人感觉更平衡,更协调。就大小而言,风轮机越大对景观影响越大,是安排大型风轮机还是小型风轮机,要更多的考虑背景因素。此外,风轮机的颜色对景观影响也很大,必须充分考虑景观特点。风轮机最常见的颜色有白色、灰白色和淡蓝色,一般情况下应首选白色。

  2)风轮机的布局。视野中风轮机越大,数量越多,对人的视觉影响就越大。如果要保持相同的发电能力,风轮机叶片小,就需要增加风轮机的数量。如果景观规模大,可布置大型风轮机,以点缀景观之美。比如,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径达50~60m的大型风轮机是比较好的映衬。在自然风光秀丽的景区,或者小型风景区建造风轮机,往往会招致人们的反感。风轮机的布置通常有成群布置和直线布置模式。直线等距布置是一种常见的布置模式,多行布置感到不协调,令人迷乱。如果景观轮廓线不分明,最好成群布置,比如开阔的原野,从各个方向看去,风电场都是一个模样。风轮机之间的距离应均匀,讲究规范。

  3)风电场的选址。如果风轮机选择的位置恰当,可以使丑陋的风景增添美感,甚至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比如偏僻的山区,安装几个风轮机在山头或山脊,人们远远看去,能感觉到大自然生命的气息。河西走廊旅游资源丰富,可以把风电开发与旅游结合起来,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3结论

  风力发电的正面影响是一种倾向性共识,在我国大力发展风电,不仅是能源开发的需要,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但风电发展也有环境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自然地表

  被破坏、鸟类安全、噪音、视觉景观干扰、电磁干扰等问题。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偏远地区,多数属于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生态环境受到人为干扰极少,这些地区有的已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的属于荒漠,生态脆弱。因此,在风电场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管理,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

  1)风电场水土流失类型以风力侵蚀为主,水力侵蚀为辅。施工期间挖土与回填土工程,将破坏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导致地表裸露,破坏植被,损害土壤肥力,导致水土流失。风电场设计要尽量少占地、占劣地,保护水土和植被,降低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风轮机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包括发电机和齿轮箱产生的机械噪音、风轮机叶片产生的气动噪音,齿轮箱是机械噪音的主要造成者。可以通过设计和制造技术的革新,降低噪音。在进行风电场规划时,应把对当地居民的噪音影响考虑进去。

  3)风机的运转会妨碍附近鸟类的繁殖和栖居,影响候鸟夜间迁徙。风电场选址时,要尽量回避鸟类栖居地和鸟类迁徙路线,减少对鸟类生活的影响。还可在各风轮机排的两端设置建筑物使鸟类绕开风轮机飞行,降低鸟类死亡率。

  4)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发电机、变电所、输电线路3部分。架设的高压输电线路处于工作时,将相对地面产生静电感应,形成一个交变电磁辐射场,对无线电形成干扰。许多通信频率都会受到风轮机潜在的影响,风轮机叶片可以反射电磁波。风力发电机电磁辐射问题主要是要控制在设计环节,充分考虑防磁、防辐射等要求。风电叶片在设计时,高压输电线路在架设时也要采取防电磁辐射措施。

  5)转动的风力机桨叶产生的阴影会使人产生眩晕,心烦意乱,正常生活受到打扰,是一种视觉污染。只要在风机的设计、布局和选址上考虑周全,风力机将对大自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美丽的田园风光增添几分现代感的秀色。

  参考文献:

  [1]孙春顺,王耀南,李欣然,等.风力发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J].电力科学与

  技术学报,2008,23(2):19-23.

  [2]赵大庆,王莹,韩玺山.风力发电场的主要环境问题[J].环境保护科学,2005,31(3):66-67.

  [3]邓晓湖,卢绪祥.大型水平轴风力机噪声的测量[J].能源工程,2010(2):49-52.

  [4]张忻,马绍菂.甘肃省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0(20):197.

  [5]沈又幸,刘琳,曾鸣.风电社会效益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华东电力,2009(5):852-855.

  [6]尚立照.风力发电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影响初探[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0,23(1):3-5.

  [7]袁铁江,晁勤,吐尔逊·伊不拉音,等.电力市场环境下含风电机组的环境经

  济调度模型及其仿真[J].电网技术,2009(6):67-71.

  [8]俞海淼,周海珠,裴晓梅.风力发电的环境价值与经济性分析[J].同济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5):704-708.

  [9]杨小力.西北地区风力发电的环境价值研究[J].生态经济,2010(7):

  143-145.

  

篇十九: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浅析福建省陆上风电发展态势

  谢如谦;郑宗明;郭其朝【摘要】阐述福建省风力资源状况;分析典型陆上风电场基本情况;重点分析已建陆上风电场发电机装机状况、风机采用技术路线、风机类型和性能;总结陆上风电开发建设的基本经验.【期刊名称】《能源与环境》【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4页(P2-4,11)【关键词】陆上风电;开发建设;态势经验【作者】谢如谦;郑宗明;郭其朝【作者单位】福建省华厦能源设计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5;福建省能源研究会福建福州350001;福建省能源研究会福建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6.61

  我省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是:水电资源基本枯竭,目前资源潜力大、可以规模化发展的就是风力发电。福建省政府印发的《福建省“十二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中对风电的规划是:积极发展风电,继续推进陆上风电的规模化开发和管理,到2015年全省陆上风电装机400万kW。我省风力发电开发起步早,稳步推进,但急需进一步找准方向,加快“十二五”风

  电发展规划的实现。据此有必要在总结“十一五”风电发展经验的同时,对“十二五”风电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面临形势和规划内容进行进一步研究,提出实现“十二五”期间风电发展规划的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因此,在此基础上,分析和研究福建省陆上风电的发展态势是必要的,且有现实意义。1福建省陆上风力发电发展态势福建省全省陆地总面积12.14万km2,拥有3325km海岸线和1400多个岛屿,风能资源丰富。依据2005年福建省气象局编制的风能资源评价报告,全省陆上风能总储量达4131万kW,其中技术可开发面积3060km2,技术可开发面积内风能资源储量773万kW,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达607万kW。1.1福建省风资源特点1.1.1年平均风速福建省风资源的主导方向,沿海海岛和半岛地区,年主导风向一般为NE或NNE,且风向频率非常集中,N、NNE、NE、ENE几个风向频率之和一般都在60%以上;沿海平原和内陆山区一般年最多风向仍为偏东北风,风向分布十分分散。山区各地的主导风向比较复杂,但一般也是以偏北风为主(NW~NE)。对于年平均风速,可分为低风速带:占福建省总面积80%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风速在2m/s以下;中风速带:沿海平原地区风速介于山区与海岛之间,年平均风速一般在2~4m/s之间;较高风速带:年平均风速一般为5~7m/s,位于海岸带内半岛地区和大部分海岛。1.1.2风能资源评估我省的风能资源大体可分为:丰富区:包括东山岛、六鳌半岛、崇武半岛、湄洲岛东部、南日岛、莆田市平海半岛、平潭岛、霞浦县等沿海岛屿和突出部,面积约1909km2,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200W/m2以上,年平均风速在5.5m/s以上,风能储量约571万kW,技术

  可开发量约448万kW。这一地区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较丰富区:大体上位于沿海海岸线的内侧,面积约1151km2。年有效风功率密度为150~200W/m2,整体年平均风速在5m/s左右,风能储量约202万kW,技术可开发量约159万kW。风能资源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可利用区:为沿海平原东部地区,面积约5597km2。年有效风功率密度为50~150W/m2,年平均风速在4m/s左右。这一地区属于季节性可利用区,总的来讲开发利用价值不大。风能贫乏区:大体上以沿海平原的县城所在地为界,为广大山区和沿海平原的大部地区,面积约11.32万km2。该区域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小于50W/m2,年平均风速3m/s以下。这一地区除开阔的高海拔地区外,风能资源无利用价值。诚然,陆上风电可开发量绝大部分集中于占全省总面积2.51%的沿海突出部和半岛上。从北到南遍布我省整个海岸带的各个风电规划场址的实地测风数据,以及建成风电场的运行数据都证明了福建省沿海风能资源的分布存在着很大差异,中部岸线的平潭、福清、长乐、莆田、泉州风能资源优越,而南部岸线的漳浦、东山、诏安,北部的霞浦、福鼎相比之下有着明显的差距。1.2己运行和在建的陆上风力发电场目前我省投资风电产业的有:龙源电力、福建省能源集团、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大唐国际和华电新能源。至2011年,福建省已投产风电装机总容量达817.7MW,主要分布在福州(324MW)、莆田(264.6MW)、漳州(187.1MW)和宁德(42MW);在建的风电装机规模546MW,建成和在建风电场建设规模达到1363.7MW。1.3典型陆上风电场基本情况(1)漳浦六鳌风电场:大唐漳州风电场位于六鳌半岛东侧海岸线地带,排列总长近20km,由大唐漳州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总装机101.6MW,分3

  期开发。第Ⅰ期于2004年12月开工建设。Ⅰ期工程采用西班牙Gamsa公司的G52-850型850kW变桨距/变速双反馈型风机,单机容量850kW;2期工程装机容量45MW,采用36台印度Suzlon公司的1250kW定桨距双速型风机;3期工程2007年12月开始始建设,规划装机容量26MW,总投资2.7亿元,安装13台湘电风能的XE72-2000直驱风机单机容量2MW级、变桨距、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年发电量可达2亿kWh。(2)南日岛风电场:南日岛是我省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据统计,全年4级风以上时间达300d以上,可开发价值高。莆田南日岛后山仔风电场是福建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第1个项目,装机16.15MW。工程分2期建设,Ⅰ期工程于2004年12月开工建设,装机容量9.35MW,由11台单机容量850kW的风几发电机組成,年发电量2500万kWh,总投資8472万元;Ⅱ期装机容量6.8MW,采用8台西班牙GAMESA公司所产的G52—850kW风机,总投資6060万元;Ⅰ、Ⅱ期于2005年12月竣工。Ⅲ期风电场由龙源电力集团公司于2009年6月20日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5.8647亿元,建设规模为4.845万kW,建设57台850kW级风电机组及配套的110kW升压变电站、南日岛内11km的110kV输电线路和11km的110kV海底电缆,项目2010年3月投产发电,年利用小时数3537~3742h。(3)平潭风电场:平潭是我国第5大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岛上具有得天独厚的风力资源。长江澳风电场位于平潭县海坛岛东北部的海湾内陆,年平均风速8.4m/s,可利用的风能开发面积达230多km2。是我国不可多得的风能地区。平潭长江澳风电开发有限公司由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投资建设,Ⅰ期风电项目,装机容量为6MW,共安装10台西班牙BAZAN公司产BAZAN-BONUSMKIV型600kW定浆距风力发电机组。工程于1999年10月动工建设,2000年10月投产发电,年发电量1444万kWh,设备年利用小时数为2406h;Ⅱ期风力发电项

  目投资8.6亿元,共安装2000kW风机50台,总规模为10万kW,创造了叶片亚洲最长、单机容量最大、项目规模最大的纪录。50台机组分6组集电线路送往开关站,年发电量约为3.37亿kWh,2007年全部机组投产发电。(4)东山澳仔山风电:东山每年风力4级以上的时间长达近300d,风力资源十分丰富。东山澳仔山风力发电场位于东山岛西埔镇冬古村澳仔山上,主要利用西班牙政府混合贷款和国内配套资金贷款建设,共引进BAZAN-BONUS公司MK600kWⅣ型风力发电机组10台,装机容量为6MW,年发电量在1166万kWh以上。Ⅱ期乌礁湾风电场安装15台丹麦Vestas公司2.0MW的V80-2.0MW风机,是国内第1个引进、建成投产的单机容量最大、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风力发电机组,项目投资3.1亿元。2009年,乌礁湾风电Ⅱ期扩建工程并网发电成功,年设计发电量0.7587亿kWh。东山澳仔山风电场Ⅱ期扩建工程选用33台江苏远景能源公司生产的EN15B1.5MW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49.5MW,于2000年10月投产发电,年发电量为1.6亿kWh。2福建省风电场风力发电机装机情况分析我省风电设备所选择的主要原则是:在充分有效利用资源、规模开发、降低单位工程造价的条件下,根据IEC61400-1《风力发电机组符合性检测及认证》的标准来确定风电场的类型等级;根据交通运输条件和安装条件,确定单机容量的大小;根据风速条件,结合现有风机机型的特征参数、结构特点、控制方式、成熟性、先进性、售后服务等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机型。我省陆上风电场风机采用情况见表1。2.1风机采用的技术路线我省风电场风机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变速恒频双馈异步发电机组和永磁直趋式发电机组。变速恒频双馈异步发电机组是大功率风力发动机的主流机型,制造技术相对成熟,我省陆上风电场大多采用该种风力发电机组。

  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是最近几年的风力发电新技术成果,理论上应该更可靠,目前我国的湘电是该种机型的代表厂商,采用该种技术路线。2.2我省采用风机的主要类型目前我省风电场采用风机的类型主要有3种:①定桨距失速调节风电机组:由风轮(叶片和轮毂)、增速齿轮箱、发电机、变流器、偏航系统、机舱、塔架、变压器和整机控制系统构成。我省首批引进西班牙600kW定桨距失速调节型风力发电机组,已在长江澳、东山澳仔山风电场投入运行;由于失速型功率调节技术相对简单、成本低,失速和主动失速功率控制技术仍在继续完善和发展。②双馈式变桨变速异步风电机组:由风轮(叶片和轮毂)、变桨系统、三级传动增速齿轮箱、(绕线转子)发电机、(励磁)变流器、偏航系统、机舱、塔架、变压器和整机控制系统构成。该机型为目前的主力产品,已在我省大批量投入运行;由于变桨矩功率调节方式具有载荷控制平稳、安全和高效等优点,近年来在大型风电机组上得到广泛采用。③永磁直驱式变桨变速风电机组:由风轮(叶片和轮毂)、变桨系统、低速永磁同步发电机、全功率变流器、偏航系统、机舱、塔架、变压器和整机控制系统构成。该机型作为湘电产品,已在六鳌、石井等风电场投入运行。2.3风机的性能分析(1)在技术成熟度方面:由于双馈机组发展较早,在成熟度上优于直驱机组,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尤其适合变速恒频的风力发电系统。如V52-850kW十分可靠,可安装在地势险峻、地形复杂的地区。V52-850kW风机轻巧的尺寸使其便于运输和安装,另可提供了5种塔架高度可供选择,从44m到74m不等,它采用了OptiSpeed技术,使转子在变化的风况下能够实现空气动力效率的最大化。非常适合在中国风力资源中占据75%的中低风速风场应用。(2)在技术性能方面:直驱风电机组取消了齿轮箱传动轴,减少因传动磨损和漏油所造成的机械故障,减少在机组故障频率,同时也带来直驱机组的输出功率质量

  较差的不利因素,输出功率必须经过功率变换器并网发电。因此,直驱机组的并网装置和电控系统的出现故障的频率比双馈机组频繁。对于DFIG即双馈的齿轮箱故障多,维修保养成本高;对直驱则存在发电机成本高的问题。现在应用的变桨技术,调节方便,但成本和控制复杂以及维护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3)在可靠性方面:随着直驱技术的不断发展,MW级以上机组中,直驱机组的故障率仍然偏高。如湘电设备,风机变桨问题突出。变浆电机轴承故障率高,与厂家多次交涉后加大变浆电机制动力矩,但是否能满足抗台风的要求有待验证;变浆驱动系统容量不够,导致变浆电机、驱动模块、紧急变浆蓄电池及其充电器经常损坏。双馈风电机组运行中发生故障较小,如维斯塔斯风电机组发生故障频率较低,故障经及时处理后较快恢复运行,未发生较大事故。明阳风电MY1.5MW型风力发电机已经获得了“低电压穿越”资质,并符合中国电网相关法规的要求。(4)在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方面:风电市场中的单机容量正持续增大,随着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和利用效率提高,我省主流机型已经从2000年的600kW增加到2007年的1.5~2MW。为降低单机成本,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扩大,当前国外市场上变速恒频型机组主力机型容量为1~2MW。?3陆上风电开发的基本经验(1)做好前期工作,是风电场顺利建设的保证。风电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内容包括风电场工程选址、风电场工程规划、测风及风能资源评价、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与可行性研究及项目开发权招投标等。凡开展前期工作项目的是已列入全省风电场工程规划的项目,并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2)提高风能资源测质量,是保证风电场效益的基础。风电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进行实地定点、定期风能资源测量,以保证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在风电场前期工作中,应加大测风工作投入,从测风设计开始,加强对各个环节的

  质量控制,以准确评价风电场风能资源为风电机组微观选址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数据,降低风电项目的财务风险。(3)实施公平公正的项目招投标机制,是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风电特许权是一种政府支持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推进风电规模化开发的有益尝试。对于实行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政府部门承诺在一定时期内实行招标确定的固定电价政策,落实电网公司全额收购可发电量,并负责投资建设电力送出工程。同时要求中标企业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完成建设任务。(4)协调场网衔接,是确保风电上网和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风电场在接入省电网系统时,按国家有关规定,明确地向省电网分析说明风电场有功功率调节、无功功率调节、风电场电压调节、运行频率、电压质量指标、风电场机组模型和参数、风电场通信和信号、并网测试条件等情况,为省电网调度运行创造有利条件。风力发电的并网发电项目的接入系统,在电厂升压站后第1杆(架)以外的由电网企业建设和管理,减少了风电企业的负担。电网企业按有关部门核定的电价,负责对其所收购的风力发电的电量进行计量、统计,并推广运用风电并网新技术。(5)因地制宜、积极推广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系统。福建省风力资源集中在沿海福州、莆田、漳州等市县,当地电力市场需求旺盛,风电场至接入变电站距离大多在20~30km,最长线路不超过50km,风电场变电站均接入当地电力110kV变压器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变压器;除示范项目外,单个项目总装机容量不超过5万kW。符合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的相关规定。4结语福建省”十一五”期间风电产业的稳步发展,为实施”十二五”陆上风电的发展规划提供较好的发展基础和运行经验。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福建省“十一五”陆上风电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建成投入运行的陆上风电场的建设条件、投资效益、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后评估,努力破除省内陆上风电开发中存在的占地多,初期税收不

  高,地方无积极性、风电场的送出走缆建设困难,电网积极性不高、土地征用困难,经常制约项目建设等障碍,以促进风电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参考文献1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福建省陆上风电场建设规划(2012年修编).2012.4

  

  

推荐访问:浅谈陆上风电场建设与环境保护论文 陆上 浅谈 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