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症57例临床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的危害性

  作者单位:250031山东省交通医院小儿科      新生儿期低血糖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国内文献报道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为1‰~5‰,长期以来低血糖的定义一直未完全统一。过去定为低血糖症的标准是:足月儿出生3 d内血糖<1.7 mmol/L,3 d后<2.2 mmol/L;小于胎龄儿和早产儿生后3 d内<1.1 mmol/L,3 d后<2.2 mmol/L。鉴于血糖水平<1.7 mmol/L可引起脑损害,目前有趋势统一将全血血糖<2.2 mmol/L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症,全血血糖<2.6 mmol/L为临床需要处理的界限值,而不考虑出生体重、胎龄和日龄[1],我们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诊治的57例新生儿低血糖症,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7例中,男32例,女25例;胎龄29~32周7例,32~37周29例(其中双胎儿2例),-42周17例(其中足月小样儿5例),>42周4例;新生儿肺炎16例,新生儿窒息15例,糖尿病母亲儿 6例,剖宫产儿3例,母亲合并妊高症3例, ABO溶血病4例,喂养不当10例。无明显临床症状26例,反应低下9例,下颌及肢体震颤7例,喂养困难、吸吮力差7例,面色苍白或发绀5例,颤抖,尖叫并惊厥3例。�
  1.2 诊断 所有病例入院后经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糖,异常者每1~4 h取足跟血或拇指血约0.3 ml置于一次性测试纸点片上动态检测血糖1次,直至血糖连续正常2次为止。全血血糖<2.2 mmol/l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症。�
  1.3 治疗 无症状并能进食者可先进食,尽早经口喂奶及糖水,缩短时间间隔1~2 h,并密切监测血糖,短期内不能纠正者静脉输注葡萄糖,按6~8 mg/(kg/min)速率输注,早产儿以4~6 mg/(kg/min)输注。1~2 h后根据患儿血糖情况调节速度,血糖正常后逐渐较少至停用,有症状者,立即静脉注入10%葡萄糖液2 ml/kg,速度为1 ml/min,随后继续滴入10%葡萄糖6~8 mg/(kg/min)直至症状消失,血糖正常12~24 h,逐渐减少至停止输注,并及时喂奶。�
  1.4 转归 进食后低血糖纠正12例,输注葡萄糖后低血糖纠正47例。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
  2 讨论�
  葡萄糖是胎儿和新生儿大脑代谢基本的、主要的能量来源,又是合成许多物质如脂质、蛋白质、DNA和RNA的前身,这些物质对脑的生长发育都很重要。低血糖可以导致脑细胞代谢和发育而造成脑损伤,甚至是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后遗症[2],其损伤的严重程度超过缺氧缺血性损伤[3]。因此检测新生儿血糖水平并及早发现低血糖并给予及时纠正,对减少脑损害,意义重大。由于并不能确定引起脑损害的低血糖阈值,因此不管有无症状,低血糖者均应及时治疗。�
  本组报道57例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显示,新生儿因素(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感染、缺氧、双胎儿、足月小样儿、过期产儿等)、内分泌因素、母亲因素、母乳喂养、分娩因素均可引起低血糖的发生。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宫内营养不足,过期产儿由于胎盘功能老化,同样致宫内营养不足,使体内糖原特别是肝糖原储备少;出生后代谢快,且糖原异生和糖原分解功能均较差,摄入热量不足,糖原和产热的棕色脂肪易被耗竭而发生低血糖症。梁珍花等[4]研究发现: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顺产者。原因如下:试产失败,产程延长使胎儿在宫内消耗能量过多,择期剖宫产术前常规禁食,术后开奶及下奶时间延长。纯母乳喂养新生儿发生低血糖,考虑与母乳泌乳量不足有关(如剖宫产后开奶晚,乳头或乳腺发育不良等因素所致)和/或过分的、机械地强调母乳喂养,不能及时补充糖水或配方奶,使新生儿体内储存的糖原消耗尽,导致血糖水平降低。故应严密监测患儿症状及血糖,及早给予吸吮或补充糖水,以防止低血糖发生。糖尿病母亲在妊娠期使胎儿受到高血糖的影响,分娩后高糖的来源被阻断,但胰岛素细胞仍处于分泌亢进状态,在数小时内可引发新生儿低血糖,有报道40%糖尿病母亲儿可发生低血糖[5]。新生儿溶血病导致大量红细胞破坏,红细胞内谷胱甘肽游离在血浆中,对抗胰岛素作用,也可使胰岛细胞代偿性增生,发生高胰岛素血症,导致新生儿血糖低下。另外,新生儿窒息时由于缺氧缺血,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加,酸性物质堆积,产能减少,进食少,易发生低血糖[6];当然亦可引起高血糖,但在新生儿期较少见。�
  新生儿低血糖症大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少数可表现为面色苍白或发绀,反应低下,喂养困难,吸吮力差,嗜睡,呼吸暂停或节律不规则,哭声低弱,易激惹,颤抖,下颌及肢体震颤,尖叫、惊厥等非特异性症状。体征为四肢肌张力增高或减弱,拥抱反射亢进或减弱。本组57例中有26例无明显临床表现。新生儿低血糖症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严密监测血糖水平变化,做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以防止脑损伤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邵肖梅,叶鸿瑁,邱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55-758.�
  [2] 徐琦新.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与防治.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2):109-110.�
  [3] 岳少杰,王铭杰,王庆红,等.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6,8(5):391-394.�
  [4] 梁珍花,蒙秀林,潘淇.正常足月新生儿低血糖因素研究.临床医学,2004,24(10):35.�
  [5] 杨敏.新生儿低血糖36例临床分析.海南医学,2009,20(6):97-98.�
  [6] 徐琦新.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与防治.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2):109-110.

推荐访问:新生儿 临床 分析 低血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