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氏夹板固定术图解_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克雷氏骨折156例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2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08)-10-0010-01   摘要:目的:探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克雷氏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56例克雷氏骨折患者选择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骨折全部愈合;6例下尺桡关节旋转受限:3例失访;147例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94%。结论: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克雷氏骨折能够取得满意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克雷氏骨折 手法整复 夹板固定
  
  2001~2007年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克雷氏骨折156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6例中男61例,女95例,年龄为3~82岁。其中50岁以上92例,12岁以下11例。全部为新鲜骨折。
  1.2 治疗方法与步骤 ①麻醉:2%利多卡因5~10ml骨折处局部浸润麻醉。②体位;仰卧肩外展90°,屈肘90°。③整复:助手握肘部作对抗牵引,术者双手握大小鱼际处,经充分牵引解脱嵌插,迅速置腕关节于掌屈尺偏位,矫正下骨折段的桡侧和背侧移位,细心触摸骨折部,调理桡远端关节,梳理肌腱,使之恢复到正常位置。④固定:用绷带包缠数层,横档纸垫放在桡骨背桡侧,方形纸压垫放在骨折近端的掌侧,胶布固定,放夹板,布带捆扎。桡侧背侧夹板稍长,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手腕的桡偏和背屈,掌侧及尺侧夹板稍短,达腕关节近侧,以利手腕的掌屈及尺偏活动。布带松紧以上下活动1cm为宜。前臂保持中立位或稍旋后位,三角巾悬挂胸前。⑤康复治疗:第1周活动手指做握拳动作,避免腕肘肩的活动;第2周加入腕掌屈尺偏的活动,避免腕背屈桡偏;第3~4周可做肩肘关节的活动,活动频率和范围逐渐加增大但早期不宜作旋转活动;4周后除继续加强上述功能锻炼外加作前臂旋转活动及用手推墙,使上、下骨折端产生纵轴挤压力;4~6周可拆夹板,进一步加强锻炼。⑥辅助治疗:活血化淤,消肿止痛药物治疗,拆夹板后局部热敷理疗。
  
  2、结果
  
  2.1 骨折复位 手法整复后骨折均达到复位标准:桡骨茎突位于尺骨茎突远侧1~1.5cm;桡骨远端背侧平坦,掌侧弧形凹陷恢复;尺骨小头位置正常,手指活动正常;x线显示桡骨远端关节面恢复5°~15°的掌侧倾斜。
  2.2 功能恢复 经半年随访:拆夹板后失访3例病人;6例前臂旋转功能轻度受限,均为65岁以上老年粉碎性骨折;75例活动较多时腕关节稍肿痛,休息后好转:72例无明显症状;优良率94%。
  
  3、讨论
  
  克雷氏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外伤引起距桡骨下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受伤原因由于前臂旋前,腕背屈位着地,此处外力首先将桡骨下断掌侧皮质骨折裂,背侧皮质骨嵌插,远骨折段移向背桡侧;如外力更大骨折远段明显移位,此为间接外力。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常成粉碎型。一般骨折多为横断,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常粉碎并波及关节面,骨折移位明显者腕成“餐叉”畸形:①骨折远段向背侧移位倾斜,致使桡骨关节面朝向背侧;②骨折远段向桡侧移位并向桡侧倾斜;③骨折近段凸向掌侧,使正常的弧形弯曲消失;④骨折近端皮质骨插入远端松质骨内使桡骨变短,桡骨茎突上移,桡骨关节面的掌尺倾角减少,消失,甚至反倾向背桡侧;⑤由于骨折嵌入和桡侧移位,桡尺远侧关节可半脱位或全脱位,合并三角纤维软骨撕裂或尺骨茎突骨折。克雷氏骨折的治疗,以手法整复外固定为主,但一些开放性骨折,不适合外固定,可钢板内固定,但费用较高,不适合农村经济条件差的病人。在外固定的选择上应以夹板外固定更好些,因为可根据骨折病人的随诊情况,调接夹板的松紧及加垫与否,当然有软组织裂伤的病人亦可石膏夹板外固定,但应随时观察骨折有无移位及时处理。另外,骨折康复治疗非常重要,其目标是使骨与软组织损伤能尽早地在愈合过程中保持活动,使肌肉强度恢复或保持在正常水平,使关节运动范围得到保留或加强,在亚急性期和后期更应加强康复治疗,上肢损伤,应着重于肩肘手的功能恢复。通过上述临床分析,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克雷氏骨折是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具有如下特点:①方法简单,固定方便,患者乐于接受;②取材容易,费用低廉,不需住院;③对关节功能影响小,免除了切开复位对局部造成的损伤;④不影响手指的正常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过程中应注意:①观察伤肢远断血运情况,避免组织坏死;②夹板固定要把握松紧适宜的原则;③经常复查x线片以调整纸垫;④早期加强康复训练;⑤固定时间不宜超过6周,过长反而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

推荐访问:整复 夹板 骨折 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