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结构调整推动 [响应“结构调整”,“试水”产销合作]

  2010年11月6日,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恒集团”)发布的一则公告,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在业内爆炸开来。该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控股99.99%的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重大产品总经销协议的议案。根据签署的议案,中恒集团将梧州制药所生产的符合国家药品质量标准的全部产品交由步长医药总经销,履行期限为2010年12月1日起至2015年11月30日止,共计5年。在总经销期限内,梧州制药自有的销售人员由步长医药全部接收,该公司原所有经销商也转入步长医药管理。消息传出后,中恒集团一时间成为业内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中恒集团董事长许淑清对此表示:“这是未来的走向。我们的决策和行动是超前的,一般企业很难割舍销售这块利润,但作为制药企业,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向前看。而发布公告期间中恒集团的股票连续5天涨停,表明了社会对我们的认可。”面对多方舆论,这位商界女强人显示出了一贯的优雅淡定,她要带领企业专注于生产、研发,走科技兴企之路。犹如4年前毅然挥师西向、入主中恒集团一样,许淑清胆魄不减当年。
  目光敏锐,瞄准中药产业
  许淑清,出生于北京,下乡在黑龙江,创业在广州,拓展在广西。2006年,她以大股东的身份入主广西梧州中恒集团。回首往事,许淑清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是经过数年的分析思考、反复论证的。
  2003年,时为广州保宇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许淑清到广西扶贫,无意中与中恒集团进行了接触,了解到于2000年上市的中恒集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当时公司主业曾涉及房地产、建筑、水电、制药等多个产业,但上市几年后,中恒集团的经营遭遇困难。当时正值东部产业西移,这位多年从事服装、外贸等业务的商界人士,凭借她在商海沉浮多年炼就的眼光,敏锐地看到了中恒集团在困难下蕴藏的优势和潜力。
  “首先,中恒集团尽管连续亏损,但其中制药业务仍有盈利;其次,制药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老百姓对于健康的需求属于刚性需求;第三,中恒集团下属的梧州制药在产品上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许淑清分析说,梧州制药的资源非常丰富、优势十分突出,拥有11大类剂型217个品种,309个批准文号,其中独家生产品种21个,中药保护品种11个,专利产品4个;产品治疗范围涵盖了跌打、心脑血管、妇科、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保健等领域;此外,梧州制药的“中华”和“中恒”都是知名商标品牌。
  当然,任何一家企业进行重大改革时都会遇到阻力,许淑清也不例外。何况这一决策不仅会使企业面临跨省搬迁,还要面临行业的转变。“那时候,我的压力确实很大。”时至今日,许淑清仍很有感慨。“中恒集团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资金、缺管理、缺机制,而这些东西我都不缺。我从中看到了企业的潜力和未来。”坚强、自信和隐忍的许淑清最终排除一切困难接手中恒,并做好了头几年亏损的准备。
  许淑清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完成职工安置和思想观念的转变。许淑清给了职工3个月过渡期。在这3个月里,原岗位一概不动。她找职工谈话,将先进理念一点一点地渗透给他们;她也总是及时将企业的发展变化公布于众,让职工们看到企业的点滴变革和希望。
  梧州制药是一家有着9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一家子都在企业上班的不在少数。许淑清公开承诺:职工来去自愿;留下的职工工资上浮10%到20%。不愿在中恒集团再干下去的职工可以辞职,并给予政策补偿。仅此一项,许淑清就拿出了4000多万元。
  为了确保能者上,许淑清运用“赛马机制”,从职工中间选拔优秀人才担任中层领导。她做出承诺:中层确保高薪;企业今后3年如果继续盈利,中层的薪金实现翻番;在原岗位做得好继续留用,不再外招。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入主中恒集团后,许淑清带领高管团队制定“五步”规划,第一步,调整公司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以房地产为主转变为以制药为主;制药产业中,又以专利产品生产为主。第二步,实施人才战略,充分发挥现有本地人才的积极性,大胆引进紧缺人才,包括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法律事务、销售运营等人才。第三步,全面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广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第四步,彻底实施技术改造,以一流的设备确保一流的产品质量。第五步,拓展创新,大幅度提升企业绩效。即以创新为指导思想,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产品定位、持续技术改造、质量为本以及员工队伍建设;在强化企业管理中,许淑清强调实施“六同步”,即员工与高管福利待遇同步、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同步、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同步、企业文化与硬件建设同步、长远发展与当前业绩同步。
  此外,中恒集团及时调整了发展战略。在中恒集团旗下制药、房地产、水电站三大业务中,许淑清果断地将发电站等不良资产剥离,迅速将房地产项目出售,以回笼资金,将精力、财力、物力集中投放到制药业,逐步构筑起以中药制造业为核心主导产业,房地产开发为成熟基础产业,辅以旅游酒店、物业管理及自有资金投资参股等多头并进、健康持续发展的经营架构。
  2007年,中恒集团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制药成为公司核心主营业务的发展走势已初显雏形。2008年中恒集团的利润翻了一番。此后,走出困境的中恒集团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狠抓科研,定位高端
  中恒集团的成功,无疑得益于许淑清多年炼就的商业眼光及管理经验,但许淑清更愿意将其归功于自己对于中药事业的热爱。在她看来,制药行业是朝阳行业,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制药行业必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许淑清也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中药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差,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中药材过度开发、管理粗放、质量不稳,同时还缺乏适应中药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和中药质量系统综合评价,这些都直接限制了中药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跨国药企的产品之所以在国内卖得比较好,主要是因为产品标准高。中药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标准不高,二是还有很多内涵都没有挖掘出来。”许淑清如是说。
  为了把产品做成高端,不断提高产品标准,许淑清加大药物研发投入,将原来只有五六个人的研发团队扩充到200余人,研发投入更是高达每年销售额的5%。
  2007年初,中恒集团专门成立了植物药业科技公司,致力于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及中药材种植示范推广;2007~2009年,投资12亿的梧州制药现代科技工业基地建成投产,成功研发了冻干粉针剂、粉针剂、小容量注射液、胶囊剂、片剂、丸剂等多种新产品。
  中恒集团还积极与国家级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创新。总投资2900万元的“妇舒乐”产品开发项目已进入到二期临床研究阶段;总投资1875万元的新药制剂研发项目已完成初步药效研究和药材活性提取工艺资料。另外,企业申报的结石通片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苦玄参有效成分纯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等6个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财政部、科技部的资助,“注射用血栓通高技术成果产业化”被列入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
  2010年上半年,中恒集团对妇炎净胶囊质量标准中苦玄参苷IA含量进行了修订,起草三七总皂苷(主根)质量标准,并准备收载入中国药典增补版中;公司还申报增加注射用血栓通功能主治(适应证),申报肝得乐胶囊、复方蛤蚧口服液、龟苓宝等3个发明专利并获得国家专利局受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恒集团已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药技术和一整套成熟的产品生产工艺,特别是在中药单体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方面的成果更是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就要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在中恒集团的年报里,一个现代中药产品对企业利润贡献率极高。这个产品就是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而2006年注射用血栓通的年销量仅为1000万支,在业内并不属于强势产品。许淑清入主中恒集团仅半年时间,该产品即爆发出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许淑清表示,中恒集团之所以选择血栓通这个产品,不仅仅来自高管团队对于市场的判断,还借助了临床医生、药学专家等阵容豪华的外脑智慧。根据专家的意见,中药在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治疗方面具有西药不可替代的作用,可逐渐扩大市场份额。注射剂特别是冻干粉针作为中药现代化的代表品种,未来将成为中药发展的重点方向。
  “血栓通冻干粉针是现代中药的典型品种,由于其相对其他产品疗效更显著、毒性及副作用更低等特点,未来有望成为心血管用药市场的重磅药物。”在许淑清看来,选择血栓通作为主打产品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梧州制药不仅是该产品的原研单位,也是该产品的标准制定者。20世纪80年代,梧州制药厂就与中山医科大学合作研发三七注射剂,1983年开始生产血栓通注射液。许淑清对该产品的要求是:在确保产品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标准。
  事实证明,中恒集团高层对于企业发展战略和战术的选择都是对的。2007年年中报显示,中恒集团利润增长主要来自制药业,制药业占主营收入的93%、净利润的108%。
  在全力打造注射用血栓通的同时,中恒集团也对中华跌打丸、妇炎净胶囊等进行二次开发和质量升级,将其纳入重点产品序列,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许淑清深知,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她从人力和财力上大举推动企业进行研发创新。2009年4月,梧州制药与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进行中药研发,共同致力于推动中药产业化、现代化发展。
  现在梧州制药已经拥有一流的技术研发中心和一支优秀的科研技术人才队伍,能满足于生物制品、中成药和化学药等各类新药以及产品质量提升项目研究的需要,掌握了国内领先的中药提取技术和成熟先进的生产工艺。中华跌打丸、妇炎净胶囊、坤月安颗粒、健脾降脂颗粒等主营产品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注射用血栓通、中华跌打丸、妇炎净胶囊、结石通片等被评为了高新技术产品。
  许淑清心中早已有了一张企业的发展蓝图:将梧州制药所有“沉睡”的产品批号“唤醒”,将中恒集团打造成为规模庞大的“制药王国”。
  顺势而为,放手销售
  与此同时,营销却是中恒集团不得不面对的薄弱环节。目前该企业核心产品采用底价代理销售模式,普药则由公司自己销售但业绩不明显。长此以往,销售将逐渐成为企业的软肋。而此次中恒集团将梧州制药的全部药品交给步长制药总经销,可谓“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企业在“抛开市场销售重压”之后,可以“轻装上阵”,依托自身国家级现代剂型中药研发中心和自治区级药物提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中精力搞好现代中药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而这对于做强中药产业无疑是有力的促进。
  2010年11月30日,步长集团总裁赵涛与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董事长许淑清做客人民网时明确表示,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施产销合作新模式,合并销售体系,共享销售网络,以期实现“产销双赢”。广西梧州中恒集团与步长制药集团“结盟”,其决策与“结构调整”政策不谋而合。因为就在11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出《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通过结构调整,推动兼并重组,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意见》提出,我国医药行业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强自主创新,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动兼并重组,培育大企业集团,加快技术改造,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经过5年的调整,使行业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综合实力显著提高,逐步实现医药行业从大到强的转变。
  通过总经销协议可知,步长医药今后将负责梧州制药全部产品的销售。协议规定,梧州制药2011年度含税销售收入完成23亿元,2012年度完成30亿元,以后3年每年递增。为此,步长医药方需向梧州制药支付销售保证金3亿元。未来梧州制药的销售人员和所有经销商都将纳入步长医药管理,而步长医药拥有较为完善强大的销售网络,这将有助于公司的血栓通和其他普药迅速抢占市场。
  据了解,中恒集团梧州制药与山东步长医药销售公司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经多次商谈和了解、市场调查分析,取得了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综合性的第一手市场信息,经过相互考量、审慎决策,最终互相选择了对方作为合作伙伴。
  早在2010年3月25日,步长集团董事长赵步长一行来到中恒集团进行考察,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并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沟通,谋求共同发展。
  中恒集团董事长许淑清从国家医药政策及环境、企业中长远发展需求、强强联合的双方有利优势等方面阐述了梧州制药与山东步长合作的深远意义。她说: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可以实现企业的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制药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达到扩大市场占有额,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强强联合,有利于梧州制药专心致志在生产上打造广西本土的中医药产品品牌,推动中医药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
  梧州制药与步长医药签订产品总经销协议这一强强联合的举措,有助于梧州制药公司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根据协议测算,制药集团2011年度将实现含税销售收入约23亿元,2012年度将实现含税销售收入约30亿元,以后3年每年将均有递增。
  强强联合,对于梧州制药集团中长期盈利增长是毋庸置疑的。强者联手,具有战略性意义,对于中恒集团梧州制药的长期发展而言,是一个重大利好。难怪一位业界专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梧州制药与步长医药的合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突破了我国医药界传统的生产销售捆绑模式,开创了医药界生产销售合作模式的先河,具有前瞻性,符合未来中国医药发展趋势。”
  我们期待中恒集团在许淑清董事长的带领下,成长为一艘中医药产业巨型航母,承载着中国制造中医药产品,扬帆起航,走向世界……

推荐访问:结构调整 产销 响应 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