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创造企业价值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创造企业价值,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创造企业价值

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创造企业价值3篇

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创造企业价值篇1

推动企业向数字化转型
作者:张楠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16年第11期

        说到数字化转型,可能很多用户并不陌生,“不就是数字化吗,我们很多年以前就开始数字化了”。但是,实际上大多数用户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走得并不顺畅,而且很多用户并没有实现当初设定的目标。

        《财富》针对全球前1000强公司的100名IT经理的调查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它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力、提升客户满意度并降低各项成本。

        调查显示,63%的调查对象正在努力把更多的数字化服务和移动技术整合到企业中,但只有5%的用户最终全部做到。89%的调查对象认为转型成为一家数字化企业有助于提高员工生产力,77%的调查对象表示向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68%的调查对象表示向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其降低成本,从而提升盈利能力。

        令人担忧的是,有64%的调查对象表示,目前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维护现有系统的资源,无法开发或者整合新的数字化服务。

        可以说企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是被公认的,但是如何转型则是问题重重。BMC发布的DEM (Digital Enterprise Management,企业数字化管理),正是针对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为它们提供一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在最近举行的BMC发布会上,BMC软件公司副总裁兼亚太区CTO苏哈斯·科尔卡 (Suhas A.Kelkar)表示,信息技术正在发生三种颠覆。

        一种是自下往上的颠覆,这种技术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其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是之后改进的速度非常快。

        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颠覆,这个技术出现之初就非常棒,但是成本非常高。

        第三种颠覆是大爆炸式的颠覆,有些技术不仅一面世就非常棒,同时成本还相当低廉,甚至可以免费提供给用户。

        “企业CIO们必须要明白,一项技术颠覆,会给多个领域带来巨大的影响。此外,企业的业务领域也会出现业务模式的颠覆,之后人的行为也开始出现颠覆。像微信这样的社交网络类型工具,已经在办公和商务领域当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科尔卡表示。

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创造企业价值篇2

智慧企业架构框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奠基”

作为原子级框架,EAF聚焦组织的功能、流程、管理和规则等的信息化,满足了业务流程和管理信息化的要求,诞生了支撑主干业务流程的ERP、PLM、CRM、EAM、MES、BI、PM、办公平台和架构工具ARIS等软件包,以及企业架构规划的方法论。

数字化企业的演进经历三个主要阶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复杂计算时代,以主机为主解决的是复杂计算问题;
九十年代是信息化时代,解决业务管理的信息处理和决策问题;
本世纪初是互联网时代,解决了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和电子商务等跨地域的问题。

在进入21世纪的10年代,德国、美国、中国等国家相继提出工业4.0,工业互联网和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宣告即将进入智慧时代,其初级阶段是最近几年的数字化时代和共享时代,将解决行为数字化问题,智能决策等问题,未来将进入高阶阶段,即智慧时代。

这种演进需要我们重构企业架构,为此,我们提出智慧企业架构框架SEAF v1.0,本文将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构建智慧情景模型,它是构建智慧企业架构框架的思想和灵魂,回答Why的问题;

其次是智慧企业架构框架,即SEAF v1.0的主要组件,回答What的问题;

最后是智慧企业架构规划指导,即如何基于SEAF v1.0规划智慧企业架构,回答How的问题。

构建智慧情景模型

 

在数字化和共享经济时代,政府和企业基于战略诉求聚焦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全面向数字化转型,要从关注功能向聚焦人、事、物等行为转变,就必须对人、事、物等行为数字化进行重新建模和架构。我们需要回答3个问题?

1) 企业数字化如何向人的行为转变?

2) 企业数字化如何向物的行为转变?

3) 企业数字化如何向事的行为转变?

为了回答这三个转变,构建了智慧情景模型(Smart Contextual Model 简称SCM),又称上下文关联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的核心是通过数字底盘和全连接等两大关键技术支撑人、事、物的三个数字化,其内涵如下:

1.  三个数字化

(1)人的数字化

a、在信息化时代,主要关注人对事务(业务流)和物(使用)的操作结果。

b、在数字化时代,人有多面性,其行为也有多空间性:包括企业空间行为,虚拟空间行为,公共空间行为,私密空间行为。因此,需要聚焦个体在不同空间的体验和行为,人的数字化就是向人的行为数字化转变。

c、人作为企业/组织的成员,其行为与企业/组织的治理、使命、文化和能力相一致。尤其是管理者要具备数字化领导力,即领导要数字化,从思想、观念、行为、技能等要做好准备,完成数字化领导力转型。IDC研究提出33%领导层要有技术领导经验。数字化聚焦人在不同空间的行为和结果,建立时间、空间、事务、实物等关系,进而对行为进行分析,来改进业务流、产品和业务/应用系统,为企业/组织提高效率和创造价值。

(2)物的数字化

a、在信息化时代,我们主要关注对物的管理能力,关注物的外在特征,几乎不关注物的内在运行行为和对外界的感知。

b、在数字化/智慧时代,工业4.0提出了CPS,要求物(包括动物、植物、设备、工具、生产装备、物流装备)对外界全面感知,对内运行行为全面数字化,对物的知化和智慧化要求对物的内在行为和外界感知进行重新全面建模。

c、同时建立物与人、业务等行为的关联关系,以及与时间和空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万物互联和集成,实现协同,进而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万物的行为关联关系,改进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和医疗卫生。

(3)事的数字化

a、信息化时代,主要实现了业务功能的数据化和信息化,关注业务过程创造价值的业务结果。

b、践行以客户为中心,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构,将流程与组织结构解耦,从以部门为核心的流程要向基于角色的流程转变,既要关注端到端创造的价值,也要关注创造价值的端到端过程,即发生的时间、地点、物、人等的关系。

2. 两大关键技术

基于服务化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编排,从功能化、标准化、服务化、向自动化和智能化迈进,进而对业务流的结果和行为进行分析,实现端到端数据共享和打破数据壁垒,改进业务创造价值的过程,提升端到端的效率和客户满意度,推动商业模式和业务创新,实现运营模式转型。

(1)关键技术1——数据底盘

企业/组织必须做好数据底盘,包括数据治理、大数据治理、数据架构(包括数据资产、数据模型、数据标准、数据分布)、数据质量、数据获取/采集和数据价值分析和应用等,只有这样,数字化才能驱动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企业转型。

数据作为人、事、物等产生的结果,其升华过程是数字、数据、信息、知识、智慧。这些企业数据又分成两类,即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数据,而非结构化数据又分为重复型和非重复型。移动互联和物联网环境将产生海量的数据,在事务和决策中如何应用数据,就需要对其进行数据建模、行为建模,通过构建架构和关系,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平台,进行智能分析,挖掘价值。

在数字化不同阶段,模型分三类:

其一,以实体和关系为中心构建实体关系模型,满足OLTP实现业务逻辑要求。当然数字化时代,在关注实体的同时,也必要将行为纳入。

其二,以事实为中心构建维度模型,满足业务智能分析要求,但要能深度钻取到发生的行为。

其三,基于大数据的4V特征,以行为为中心构建行为关联模型,满足大数据产生和价值挖掘需求,将数据、事实、维度、行为进行统一建模。

(2)关键技术2——全连接技术

实现数字化的技术分三大类,包括智能装备、ICT硬件和软件。

智能装备包括传感、CPS、IoT等,要求对装备智能化,实现互联;

ICT硬件包括三大类,即智能终端、连接和传输技术、云计算和存储技术。

软件分6层,包括嵌入层、边缘计算层、业务服务层、分析服务层、平台服务层、资源层等。

ICT硬件白盒化和硬软件化是趋势,软件将定义一切SDX,软件是数字化时代的核心,包括采集、获取、传输、处理、分发、计算、存储、分析、学习等算法软件,必须解决基于数据的快速、及时、准确、自动、智能、海量等核心问题。

连接技术将人、事、物等互联,催生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物联网,人联网等最终实现智能互联网。

二、智慧企业架构框架

 

SCM模型勾勒出了全面数字化的情景模型。显然,信息化阶段的企业架构框架分5W1H等6个域(包括应用、数据、技术、时间、人、组织动机)不能完整表达SCM所覆盖的情景,因此需要基于SCM重构EA框架。

在企业全面数字化情景下,需要聚焦新的业务模式、人的行为、物的行为、时间、空间和互联互通。因此,在原EA框架下,增加业务流程、物、集成等三个域,并丰富数据、应用、时间、人、动机等领域,并提出由9个域组成的满足全连接和数字化的扩展型EA(7W2H)框架,命名为智慧企业架构框架(简称SEAF,Smart EA Framework),如图2所示。

架构层上分4层,上下文关联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每个域的架构层次组件在不能层次用不同模型来表示,对9个域的架构分别概括性阐述如下:

1.  业务流程域

业务流程是业务战略的承载体,是业务能力的端到端呈现,是业务模式的业务设计,是业务管控的运作机制,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当然,也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核心对象。因此,流程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基于角色、聚焦业务价值、架构化,聚焦流程的组织和业务行为。

以客户为中心为核心理念:就是要树立以服务为核心的服务型流程文化,需要改变以部门或职能为中心的落后的业务流程设计思想。建立去职能化,以服务和角色为中心的流程设计理念,聚焦有效性和效率,即聚焦创造价值,而不是聚焦职能划分和权利。

分层分级的结构化思路:建立企业完整的业务流程架构和端到端集成的主干流程,基于流程架构建立流程责任机制。坚持主干简洁和稳定,末端灵活和标准兼顾的业务流程架构思路,按照价值创造过程拉通主干流程,实现端到端或客户到客户的集成,并基于业务场景重构业务流程视图,实现业务流程的灵活编排,满足业务变化和灵活性要求,提升端到端流程的效率。

业务行为融于业务流程:业务发生的质量、内控、授权、行权、监控、时间、地点、服务等行为要融于流程,基于业务管控要求,承载授权体系,业务流程要支撑组织/人的行为的可追溯性和可视性。

2.  业务应用域

业务应用首先来自与业务流程架构,是业务流程/业务能力的功能化,是业务的IT实现。将业务流程的能力/活动抽象成最小应用功能,再基于端到端业务、业务边界、数据关联性、安全性等要素,将应用功能抽象成应用功能组,再规划成业务应用平台,并建立应用集成关系,以及基于应用的数据流视图。

3.  数据域

在信息化阶段,基于业务流程输入输出的业务项(BusinessItem)构建数据模型,聚焦主数据、业务交易数据、业务规则、参考数据等结构化数据和之间的关系,以及基于经营指标、管理指标、业务流程绩效指标等管理决策数据构建的维度模型。

在数字化或智能化阶段,以对象及其行为为中心,需要基于业务行为、人的行为、物的行为构建行为模型,聚焦非结构数据(重复型和非重复型)和结构化数据建立人、事和物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基于场景和行为的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关联分析、故障、质量、客户流失、用户忠诚度、用户习惯、病情监控、情绪分析、索赔、欺诈、违规、位置服务、生物识别等大数据分析模型。

4.  集成域

除了流程、应用、数据和服务等相互集成外,数字化转型还需基于业务链、产业链、智能制造等垂直集成、水平集成和端到端集成,实现数据共享。以及以人、事和物为中心的数据聚集的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集成。

5.  技术域

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共享性、通用性、连接性、体验性、平台性以及规模性等特征,要求规划和制定企业级的技术框架ETF,包括策略、技术架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API、参考模型等,并基于技术框架构建企业级的网络平台、云计算/存储平台、IoT平台、数据平台、异构集成平台、统一接入平台、应用平台、门户平台等共享技术平台,同时要基于云管端和数据构建安全平台,通过平台化技术战略支撑业务一体化战略和快速响应全球化的灵活性策略。

6.  时间域

时间是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特殊数据,随着业务管理的精细度不同,IT应用在不同阶段关注和管理的时间也不同,对后续的分析和应用方式影响很大。

在信息化阶段,业务流程设计只重视关键业务事件发生的时间点,管理应用系统也只管理了业务流上一些关键时间,比如创建、修改、签单、交付、下单、可获得、发货、退货、开票、审批、产品发布、产品退市等,一般应用于监控和经营、效率指标的统计和分析。

在数字化阶段,需要进行大数据分析,挖掘数据的时间和趋势价值,以前管理的时间点远远不能满足精细化管理和分析要求。需要关注人在不同空间(企业、虚拟、公共)的行为和关联行为,比如企业空间的体验、停留、兴趣、位置;
虚拟空间的体验、停留、兴趣、位置、言行等;
社会空间的位置、活动、位移轨迹等行为。对物体(生物、设备、装备、终端)的内部运行状态,需要基于时间抽样,比如发动机各部件的状态、温度等,比如人的心率、血压等,以及物体对外界的感知,包括温度、空气、位置、环境等需要基于时间抽样。

基于人、事和物体发生的行为和时间建模,对行为数据进行采集,而基于时间系列的分析建模,对行为趋势进行分析,对行为发生的后果进行预防和预警,从而实现人的先见之明,创新商业模式,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

7.  物(物体)域

在数字化时代,对物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研发阶段就要对其进行内外行为建模,即对物体的智化设计包括内部感知、外部感知、连接性、自调节、自学习、自愈性、类人性等,只有智化设计的产品和植入了各种传感器的生物,才能实现物物互联,人物互联,和与管理应用系统实现集成,在使用和运行时才能产生和采集我们需要的行为数据,实现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

8.  人(角色)域

在现代社会,人在不同空间呈现为不同角色,不同的组织构建不同空间行为的模型。在企业空间,需要基于业务价值创造过程和管控要求来精细化角色定义,并在效率和管控上取得平衡,因此,需要基于角色来设计流程,以角色为中心进行行为建模,要把人的行为纳入IT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组织才能掌握在企业空间的行为,并构建行为分析模型,基于行为、规则、知识、经验来改进业务流程、内控模式、遵从模式和IT应用系统,让企业管理层聚焦异常行为的处理和规则的建立,从而改变工作方式和不断提升人的效率。

企业或一个组织,基于角色来进行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岗位匹配、授权体系设计、IT应用功能和服务设计,以及组织结构优化。

9.  组织动机域

信息化和数字化是管理变革、流程变革、企业转型的使能器,历史经验证明了它一定是一把手工程,因此企业/组织的愿景、战略、目标和能力等决定了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进程和水平。

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技术已经成为企业或组织的生产要素,必须走与业务紧密结合的道路,才能为业务和经营带来最大价值,才能推动业务变革和转型,并为业务赋能。因此,IT部门必须与业务战略制定紧密结合,推动和影响业务战略制定,构建信息化/数字化的战略规划能力、变革能力、数字化领导力、架构能力、连接能力、转型能力、智慧能力,并清晰准确解码业务和经营战略,构建企业级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和企业架构。

三、  智慧企业架构规划指导

 

智慧企业架构框架只是一个原子级的框架,对各域的分级组件和要素进行定义,但如何规划满足数字化转型要求的智慧企业架构,指导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举措和方案落地,需要借助一套方法论,比如TOGAF企业架构规划方法论。我们需要进行下列三层面的顶层设计,并长期投入实现转型方案的落地和运营,以及持续改进和优化。

1.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包括业务创新战略、经营战略、组织能力、数字化领导力、数字化战略、云战略、连接战略、大数据战略等

2. 数字化治理的顶层设计,企业级的总体策略、总体原则、愿景、使命、定位、数字化组织和管控流程、岗位和资源配置、长期投资、绩效与激励措施等。

3. 数字化的智慧企业架构规划,包括业务架构、数字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集成架构、基于时间的架构、基于物和角色的行为架构等架构顶层规划和设计。

总之,企业要完成数字化转型,首先是管理层的观念、理念转变,并要具备数字化领导力,积极主动推动数字化转型,做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和先锋。其次,是借鉴最佳实践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层面的顶层规划和设计,制定好实施蓝图。其三,做好向数字化转型的各方面准备,包括组织、能力、资金等,做好变革前夕的研究和验证,高度统一和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准备长期投入和坚定信念。(本文作者:王涛,华为EBG ICT规划咨询部;
文章原标题《数字化企业的智慧企业架构框架——使企业全面向数字化转型》)

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创造企业价值篇3

数字化转型|打破施工企业传统建设模式是行业转型的必经之路
建筑业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但长期以来被贴上了“落后产业”的标签,发展模式粗放、生产效率低、工业化程度低、建筑人员综合素质差,而且资源浪费大、建设成本高.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严重阻滞了建筑业的长期发展,其主要原因为可归纳为:施工人员老龄化、施工事故频繁化和生产效率低下。
基于此,随着BIM、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建筑企业来说,究竟该如何进行数字化建设?与这些技术进行结合,会产生怎样的价值?建筑业要想摆脱传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引领,数字技术该如何正确引导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呢?
一、建筑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独有特征
建筑行业最大的特点是建筑产品的个性化,而借助数字化手段可以实现用标准化的动作完成非标准化的建筑产品. 建筑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筑产品的个性化,每一个建筑都是不同的,都是根据业主不同的需求设计出来的,即使是项目类型相同,在不同的季节、地域等外部环境下,生产出来的建筑产品也是不同的,这就是建筑业最大的特点,不能像制造业那样批量化的生产. 虽然建筑最终产品是非标准化的,但是阶段性产品是可以标准化的,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可以在这些不同的阶段性产品中找出可标准化的步骤,比如在梁墙板柱的结构施工过程中,不同项目中混凝土的标号、厚度均不同,但是操作工艺是标准的。
而数字化的应用就是通过改变传统技艺,再加上数字化手段构建建筑业数字化平台。将标准的工艺、工法,标准的质量控制要点以及同类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等这些在大多数建筑施工中通用的要点,形成行业的大数据或数据库,最终用标准化的动作实现非标准化的建筑产品。

在数字化环境下,数字化技术可以对施工工艺进行分析,自动识别方案的优劣,淘汰旧方案,推送新的、优质的方案,施工企业就会很便捷、轻松的实现标准化。

二、数字化转型满足施工企业的业务需求,实现业务互联、数据互通
在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针对行业的特征,将数字化技术与施工管理结合起来,满足施工企业的业务需求. 1、从施工企业的业务需求出发,渐进的实现施工过程管理数字化并自动对管理结果做出客观评价。
对于施工过程管理数字化,施工企业对项目管理的需求是将现场管理的过程信息数字化,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项目作业行为、作业过程实现数字化管理。而过去在数字技术使用有限的情况下,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大多是通过文字或微信图片来实现的,而计算机是无法处理文字和图片这种非结构化的数据的,因此这些信息就不能进入管理系统,满足不了施工企业对项目过程管理的需求。
2、建筑行业数字化的趋势是实现施工企业业务互联、数据互通的手段
施工企业业务互联、数据互通是建筑行业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围绕着项目,将施工企业与项目部管理打通,将BIM与智慧工地各类硬件打通,实现业务互联、数据互联,为施工企业提供“项企一体化”和“业财一体化”。
三、要克服技术类和意识类两类困难,才能顺利的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从施工企业的业务需求出发,施工企业实现业务互联、数据互通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是技术类困难和意识类困难. 1、对于技术类问题
技术类问题毋庸置疑要由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解决,而面对诸多技术问题,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提供商按照优先且迫切的优先级顺次来解决. 2、对于意识类问题,需要施工企业主动转变、敢于转变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敢于试水”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吸取不同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经验得失,尽量少走弯路、快速见效。建筑行业数字化水平较低,几乎所有的数字化技术都是“舶
来品”,要么是从国外“舶来”,要么是从其他行业“舶来”,在没有实践经验的时候,我们只能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比如BIM技术在国外的实践经验让我们相信这项技术的价值所在。
数字化转型三个维度
施工企业数字化转型转什么内容?施工企业转型涉及三个维度:即生产维度、组织维度、价值链维度。
生产维度的数字化发生在三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在项目办公室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实现工程项目的虚拟建造;

第二个场景是在生产工厂以虚拟建造为基础,实现构件的工业生产; 第三个场景是把数字建造形成的数据输送到施工现场,指导现场生产活动,同时运用物联网、AI等技术采集现场施工的信息,即智慧工地。
虚拟建造、工业生产、智慧工地3个技术在过去的5年里突然加速发展,它们的同时出现,不是偶然,也不仅仅是一时的风口,而是一个长远的趋势,并会逐步变成现实.背后驱动的因素是建筑行业需要转型升级、劳动力紧缺、成本上升问题亟须解决,而这三个技术都能帮助提高生产率、提高管理效率,来解决以上问题。
从组织维度来说,随着数字化生产得到海量数据,管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传统的企业管理项目难点在于施工企业的各个管理部门,包括工程部、物资部、商务部等,往往只有几个人到十几个人,可以对项目启动、项目策划阶段进行重点管理。

数字化给施工企业提升价值链中的生态位带来两种可能性:
一是能够将施工企业的建造技术、管理能力集中到一个平台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在生态链中的议价能力; 二是通过汇集一个核心管理圈将建造过程标准化及数字化,并通过云服务将建筑生态中的行业管理部门、建筑业企业、设计院、材料和劳务供应商链接到一起。一方面创造出更多的服务给建设方、供应商,另外一方面规范了项目建造的内容、技术标准、时间、质量标准。

对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节奏和策略建议
在清晰了解数字化转型所包含的3个维度之后,数字化转型究竟要如何落地实施,其策略和路径又是什么?
可以将数字化转型实施分成3个层面:一是战略层面。数字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提升效率的动作,它是转型升级的目标,需要高层有很清晰的愿景、战略和目标。二是在组织上有核心的支撑,核心团队对数字化要背负责任,注重贯穿整个业务过程的用户和客户体验,建立正确的组织、环境和赋能体系。三是执行层面.要建立一个长期的技术和数据架构,进行适当水平的投资。
关于实施的路径,可以从下到上由数字化岗位到数字化项目,再到数字化公司。第一阶段数字化岗位,把现场各个终端的触点不断地深化;
第二阶段也是最难的阶段数字化项目,将要素数据整合,深入到生产过程中做过程管理;
第三阶段是当大量项目实现数字化之后,上升到公司层面,做组织流程的变革和管理机制的变革。
建筑产业数字化升级是行业趋势,也是建设企业的机会与挑战,利用“数字建筑”体系打造适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道路是产业经济向上的必经过程。而随着数字建筑在建筑行业的不断渗透与应用,数字技术与建筑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有更多的数字化技术不断助力行业发展,会有更多的企业借助数字化的力量,实现自身价值、获得长久利益。
建园建筑通过将金融、建筑、互联网三方之间的协同创新构建建设生态链,打造项目合作、业务拓展、精准投资等企业发展需求下的公共资源交易新模式.降低企业边际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在建筑相关企业的每个节点上都提供需求的产品与服务,涵盖建筑科技、建筑金融、建筑资本、平台转型、建企服务五大产品。形成以“互联网+金融+投融资”为实施途径、以大建筑为目标、构建“建筑行业全产业链生态系统”的新型建筑互联网企业。更多了解搜索重庆市建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推荐访问:数字化 企业财务 转型 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创造企业价值 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创造企业价值 数字化转型下企业财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