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让小初写作无缝对接

陈维严

摘要: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升入七年级是人生中第一次比较大的跨越。对于六、七年级的老师来说,如何让六、七年级的孩子迅速适应初中的要求,在写作上顺利衔接,提升写作水平,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统编教材  写作教学  小初衔接

从2019年秋开始,全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开始使用统编版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统编教材总的基本编写理念是依据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的各学段目标和要求,细化和量化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途径,根据各学段、年级的特点设置每个单元的教学要点。体现在写作教学的安排上,就是注重对学生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另外写作方法和写作技能也按照教学顺序设计了逐级训练。这就为小学和初中学段写作教学的衔接提供了可能性,也让小学和初中学段写作教学的衔接成为学生写作能力持续发展和螺旋式提高的方法与路径。

国内学界关于中小学教育衔接的研究开始较早,成果也较为丰硕。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相关教育纲要、政策的颁布,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逐步推进,中小学写作教学衔接问题在一線教学中不断被提起,亟需研究。但是,作为一个需要深入一线中小学教学中去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课题,中小学写作教学的研究成果不多。

一、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初写作教学衔接的概念界定和范围

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初写作教学衔接中的“小”主要是指小学阶段的第三学段六年级,“初”是指初中阶段(第四学段)的起始年级七年级。其概念界定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课标》明确要求:小学高年级作文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这个要求是顺应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而设立的。初中阶段作文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同时还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写作教学衔接是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同学段的特征,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实现六年级和七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衔接,解决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初期存在的写作兴趣不浓、写作内容不详、写作方法不明以及写作目的不清等问题,促进学生写作能力螺旋式的持续发展。

二、统编教材小初写作教学衔接的内容与衔接点

通过对《课标》第三学段(5-6年级)和第四学段(7-9年级)中写作部分的仔细研究和比较,我们发现了第三、第四学段习作与写作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同时以教科书为依托,进一步细化了小初写作教学衔接的内容与衔接点。

1.如何由模糊的“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过渡至具体的“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由含糊的“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过渡至确切的“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解决途径:重观察,重积累。

2.如何由粗放的“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过渡至较为有目标的、较为明确的“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解决途径:重体验,重思考。

3.如何由小学期间较为简易的“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顺利过渡至比较复杂的“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由较粗浅的“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过渡至“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解决途径:重方法,重实用。

根据以上主要内容,可以从以下五个主题切入:

主题一:小学“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顺利衔接初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主题二:小学阶段基本要求“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与初中“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相衔接。

主题三:小学“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逐步提升为初中“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主题四:由小学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充实多种表现手法和修辞等,从而达到初中“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的要求。

主题五:由小学较为简单的“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逐步适应学会写作多种文体,与初中“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相衔接。

三、前期的调研及准备工作

笔者及课题组成员通过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写作上的一些困惑,以及学生的写作现状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际效果,梳理小初写作教学衔接的主要问题。

课题组成员在对随机抽取的一百名初一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对于学生来说写作上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三:首先是词汇量少,写不出优美的句子,语言干瘪。这一部分同学占比达56%。其次是没有好的素材,不知道写什么。这一部分同学占比为20%。最后是不知如何构思,怎样突出主题。这部分同学占比是24%。据此我们发现76%的学生在写作上的主要问题是语言积累、素材积累少。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他们因为平时缺少积累,写作时泛泛而谈,写不出精彩的细节,他们无法把对生活的思考、对情感的表达体现在具体的细节刻画中。如此,文章也就缺乏表现力,中心难以突出。

那么这些同学是如何解决写作中遇到的困难的呢?为此我们对这部分同学做了“你在写作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效果如何?”的问卷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78%的同学采取的方法是多读书,如满分作文类书籍、精美名家散文和古今中外名著。这其中有大约12.5%的同学会在阅读中摘抄好词好句积累素材。然而学生反映,由于学习任务多,阅读时间有限,积累词句虽有效果但难以形成体系,在写作中虽可以运用但多成了碎语。7%的同学采取的方法是平时多做关于写作的练笔。这部分同学反映此方法效果明显。4%的同学选择报写作类辅导班,这部分同学反映效果甚微。

根据如上调查可以看出,同学们很想提高写作水平并尝试做出努力,但缺少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去积累等原因制约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深深地感到小初写作教学衔接研究的重要性,并且我们也深刻发现应当把我们的研究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上,从而保证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四、解决方法及途径的探索

1.以统编教材单元习作为依托,建立小初写作能力提升表并在单元写作教学中落实。

(1)提升观察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到观察能力的变化,采取一定的手段介入到学生观察能力的改变中来,通过正确的介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观察能力的提升,从而利用观察能力不断提升其自身的写作能力。

(2)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适当地加强对写作技巧、方法的详细讲解,使学生能够根据写作的需要,合理选择表达题材和表达意向,通过联想、拟人、比喻等表达方式丰富表达内容,从而降低写作的难度。

(3)提高抽象思維能力。通过列写作提纲以及指导学生画思维导图的形式,训练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在写作方面,六年级和七年级学生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能力的改变,所以,要实现小初写作教学的有效衔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就要加强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2.开发小初衔接写作教学系列微课,以系列微课设计为引导,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供写作支架。利用微课中对写作的重点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拨,为学生答疑解惑。

3.以中小学读后感写作等作为切入点,细化要求,提升写作能力。

中小学读后感都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对作品进行深读深悟,有自己的感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外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写作时从标题、写作思路、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在教学目标上,小学要求初步掌握,初中要求准确把握。

(1)在读后感写作教学目标的衔接上,对学生展开有梯度的训练,并从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文章发表看法;指导学生创意表达;培养学生读思结合、勤动笔写读后感的习惯。

(2)根据学段要求设计教学环节:感知文本特点,了解作者创作意图,提取重要信息,表达自己的看法。梳理故事情节,提炼关键词语,形成自己的观点。

(3)通过主题式阅读,设计读后感写作教学的内容,迁移运用,拓展练习表达。在读后感写作教学内容的衔接上,在提升“感悟能力”上,明确感悟的点,对恰当引述等方面提出要求。

(4)让学生学会多样表达方式,鼓励学生夹叙夹议、议论式表达,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文本,找到合理的角度加以分析。由以“记叙”为主的表达方式,慢慢过渡到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会多样表达方式的目的。

4.编写写作学案,指导学生写作。

基于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初写作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正如一条河流,小学老师要明确它的流向,初中老师应该去探寻它的源头。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小初写作教学衔接才会体现出它的重要意义。

为了积极落实课题研究,依据统编七年级教材,“基于统编语文教材小初写作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课题组还组织编写了《快乐读写》作文学案。

该学案秉承“以学为中心”的原则,注重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学生训练的序列性,做到坚持以经典课文为写作教学的范例,以课堂教学模块为呈现形式,以课堂训练为设计主线,力求探索一条作文教学的新路。

该学案已经刊印,并在经开区部分初中的七年级进行试用,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广泛赞誉。《快乐读写》的刊印与使用标志着小初写作教学衔接从理念变成了实践,极大推动了课题的深入研究。

五、取得的效果与反思

“基于统编语文教材小初写作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主要针对小升初的语文写作教学衔接问题,这些问题是影响学生进入初中后写作水平不高甚至滞后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不是仅仅停留在学生的层面,更多涉及教师对小学与初中在写作教学方面的联通与互渗。这种联通与互渗需要教师特别是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师对小学与初中写作课程体系有深入的了解。

所以,笔者认为首先要关注教师在写作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对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衔接不畅、方法不明、意识不清等问题给予指导。在指导过程中,依据本课题前期研究的重难点及相应的阶段性成果,以纲领式、条目式为主,让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细化的写作指导。教师不应闭门造车、一叶障目,而应在更多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去思考与实践。

其次要关注有效方法的训练,从而让学生对写作更易接受。语文教学主要聚焦于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其中写作是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头疼的问题。从学生层面思考,就要了解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写作知识、写作实践。

无论是教师层面的写作教学,还是学生层面的写作实践,要想做出成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写作,既是一个需要时间检验的实践性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理论指导的螺旋式的思维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余文森.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54.

[3]温儒敏,陈先云.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1—6年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丁 蔚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写作教学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初探新课程·中学(2017年11期)2018-01-20从最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得到的教学启示新课程·中学(2017年10期)2018-01-08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12期)2017-12-19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7年10期)2017-11-16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7年10期)2017-11-16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年8期)2017-08-29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推荐访问:并举 对接 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