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代中国公民视频新闻传播及其问题研究

摘 要:公民视频新闻是公民新闻的传播方式之一,也是公民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公民通过在互联网平台上传事件相关类视频后,对社会种种事态进行公众监督的一种传播途径,在当前的社会公共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积极和不容小觑的角色,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推动了社会正义,使得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了相应的保障,而不是任人宰割。文章通过讨论公民视频新闻的产生条件、内容倾向、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策略探讨。

关键词:公民视频新闻;公众监督;互联网平台

中图分类号:F23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2)15-196-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5.196

互联网高速发展带动了多媒体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环境的愈加开放,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愈演愈烈,参与意识逐步增强,两者相融结合,为公民视频新闻这一新模式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认为,公民视频新闻的出现,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传统媒体,但也使得新闻信息的来源更加多元化,为现有的传播体制增砖加瓦。

1 公民视频新闻的定义

公民新聞,也称为“参与式新闻”和“草根新闻”,公民新闻源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即指普通公民可以借助现代数码和网络技术主动地加入传播活动中。相比较之下,公民视频新闻强调普通公民通过图片或视频这一特定形式,参与对社会的监督序列之中。定义中所谓“公民”是特指并非从事媒体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新闻工作者,而是普通公民。因此“公民视频新闻”可以阐述为:普通公民通过手机、网络等大众媒体,记录其身边正在发生的新闻,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自己在某一特殊时间拍摄、采集到的新近发生的重要信息。

2 公民视频新闻的产生条件

2.1 视频生产者

生产者,一般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在公民视频新闻中,生产者造就了视频,是视频的拍摄者、制作者和发布者。普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记录生活中的特殊情况,抑或为了“路见不平拍下来”,抑或“路遇奇葩拍下来”,更或是“不怕事小拍下来”,深刻提高了普通公民参与新闻的程度,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打破了这一限制,由自己掌握并拍摄新闻视频,亲自参与到事件当中,变成了事件的见证者,由“我看新闻”转变为“我拍新闻”,由“被动地灌输新闻”转变为“主动地拍摄新闻”,由“普通公民”转变为“公民记者”。

2.2 心理性动机的驱使

心理性动机是和心理需要相联系的动机。心理性动机有不同层次,是人类以非生理性需要为基础所产生的行为动机。人类的心理性行为动机远多于生理性动机,并且十分多样化,如兴趣、好奇、贪心及立德、立功、立言是心理性动机,求学、求胜、求利及交友、恋爱、结婚等也是心理性动机。[1]再深入地说,由于普通公民具有主观的想法,会站在自认为弱势群体这一面,进行视频的拍摄及截取上传。另外,拍摄视频也可能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带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并非完全站在中立公正的角度进行评判,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2.3 生产工具的转变

公民视频新闻的拍摄工具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手机。截至 2021年1月,全球手机用户数量已达52.2亿,手机最初是作为通信工具而产生,现在它的功能已强大至让很多拍摄设备追赶不及,俨然已成为功能齐全的新型媒体设备。[2]同时,手机能迅速抓拍,十分方便快捷,尽管在画质、清晰度以及专业拍摄角度方面有很多欠缺的方面,但是这也是公民视频新闻区别于其他专业新闻的方面,手机能捕捉到事件最真实的状态,让公众对公民视频新闻的真实性更加坚信不疑,同时也最能打动人心,有利于给受众带来强烈的真实感,更能引起受众强烈的共鸣感。

2.4 传播平台的升级

截至2021年1月月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为46.6亿,而社交媒体用户数量为42亿,社交媒体用户数的大幅度上升为公民视频新闻的产生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今时代,互联网与公众的关系已经进入了密不可分的地步,人们每天利用网络平台来获取信息,而公民视频新闻的重点则与普通公众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另外,互联网平台作为一种传播平台,普通公众在平台上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而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传播平台的各种受限以及公众话语权的受限。与此同时,传播平台的升级,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保证公民视频新闻的蓬勃发展,也打乱了网络环境的良性安全。

3 公民视频新闻的内容偏向

(1)他人事件的偶然所遇。普通公民并非特意走在大街上去寻找要拍摄的视频新闻,而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看到了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件,拍摄者觉得这个瞬间值得被记录,对于拍摄者而言,因为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出现在了特定的地方,偶然遇到了这幅他们认为值得拍摄的画面,因此“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条包含新闻价值的视频片段就由此而诞生。例如“兰州小孩掉入站台缝隙,危急时刻小伙挺身而出”“微笑哥见义勇为好身手险救轻生路人”“善良村民见义勇为,合力救出坠河一家四口”“疫情当前,爱心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支持一线值守人员”和“抗洪一线军人最美睡姿,昼夜奋战睡在防洪堤坝上”等。

2021年7月20日晚,由于特大暴雨造成的郑州地铁5号线伤亡事件,事件发生后网上流传了一段车站现场救人的视频,视频中现场一片混乱,一位年轻男子穿着白大褂来回穿梭于人群中,6个小时救助十几人,因长时间跪地救助伤者,膝盖受伤严重,胳膊也抬不起来。经事后采访得知该男子为郑州人民医院实习医生于逸飞,是当时第一批从车站脱困的人。

由于当天暴雨的影响,新闻专业媒体记者并不能第一时间到场,事后记者只能结合现场目击者的口头采访以及拍摄救助现场的手机视频进行事件的报道及评述。此事件就是他人的偶遇所得,并非有人特意选择这个时间、这个地点进行这次突如其来的灾害性事件的拍摄。

(2)自我事件的主动散播。普通公民会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进行拍摄,文章认为此类事件可划分为事先预谋型和突发型。事先预谋型反映出的是拍摄者的刻意性,是事先谋划好的,拍摄者会故意引导被拍摄者往自己所谋划的方向或者立场靠拢,或利用自身成为噱头,上演一场离奇、吸引眼球、哗众取宠的个人秀,由此达到自己吸引普通公众的目的。例如,在2021年8月17日,有网友在微博发布一则爆料,称在柯基交流群看到有人转发某平台博主发布的一则虐狗视频,这则视频是虐狗者及其朋友自行进行拍摄,拍摄内容显示,小狗被扔进洗衣机里进行翻绞,还有其他殴打、用热水烫以及用烟头烫伤小狗的行为,其行为十分残忍,此行为受到网友广泛关注及口诛笔伐,此虐狗者就是为了获取点击率,吸引网友的关注,采用了残忍不堪的手段,拍摄了自己主导的视频拍摄,此行为是事先预谋型的,且属于主动散播。

4 公民视频新闻中存在的问题

(1)“非新闻主义”意识占据主导。由于普通公众并不具备专业的“新闻主义素养”,他们来自完全不同的行业领域,从事着非专业记者的工作,其专业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并不像专业记者那样大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素养,间接导致了他们拍摄的新闻视频水平良莠不齐,与此同时,过于表面化和随意性较强的报道会间接性地影响公民视频新闻的质量。

由于传统新闻媒体的专业记者并不可能在事件发生的这一瞬间或者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因此普通公众拍摄的视频则大多作为该事件的第一手材料来源,但是普通公众毕竟没有受过專业培训,报道都较为浅层化,缺乏深度和严谨度,大多数拍摄的视频只是简单地对事件的人物、地点、发生的内容进行拍摄,不会考虑到拍摄内容是否丰富、镜头是否完整、主题是否明确等,从专业角度来看,公众制作的视频新闻大多比较简单、粗糙,并且不会经过后期专业的调整就直接上传至互联网平台。

(2)无“把关人”筛选,导致公民视频新闻质量参差不齐。在公民视频新闻中,传统的“把关人”角色已经不复存在。在传统的传播学理论中,“把关人”的作用就像一道过滤的筛网,筛除掉那些破坏社会秩序的、唯恐天下不乱的低质量新闻,留下那些对社会公序良存有利的、维护社会秩序以及法律伦理道德的新闻。由此可见,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下,“把关人”处于新闻链的最前端,掌握着源头,可以控制信息的内容删减、信息的舆论导向以及能否最终成为一条新闻公之于众。在现时代的公民视频新闻中,由于“把关人”角色的缺失,带给网络社会秩序有利有弊,利表现在:公众可以上传自己拍摄的视频,公民视频新闻的来源十分多元化,每个人都是一位新闻记者,拍摄上传的每一个视频都是公民视频新闻,普通公众可以看到除了传统大众媒介以外的各种丰富的新闻,普通公众由传统媒介的受众转变为了传播者。弊表现在:色情、暴力、不利于社会秩序发展和各种虚假新闻出现,误导公民的价值观。同时,公民视频新闻的内容大部分以生活类和娱乐类事件为主,比如娱乐明星事件的“吃瓜”、热点事件人物的“人肉搜索”和各类网红事件的“争相模仿”,这些内容成为公民津津乐道的“新闻”,以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件被公民抛之脑后,公民视频新闻呈现出一种以软新闻为主、硬新闻为辅的发展趋势。[3]娱乐新闻的过渡泛滥以及主流、严肃新闻的娱乐化倾向作为泛娱乐化现象在新闻领域的表现,且新闻的泛娱乐化具体表现为具有泛娱乐化特征新闻的数量及比重的增加。[4]

(3)公民视频新闻的聚合渠道受限。公民视频新闻的载体有很多,也就是所谓的传播渠道,比如微博、知乎和抖音等,但是往往上传的很多视频并不能被大众所看到,浏览量过低,更难于去广泛传播,一些重要且渴望社会公众关注的视频新闻也就因此销声匿迹,发挥不了公民视频新闻的真正意义。例如,可以在很多已经广泛传播的公民视频新闻评论中看到,迫切希望公众能关注到自己所发的新闻,正是由于没有受到关注,传播及聚合渠道受限,无法实现大规模传播的效果,因此只能在热点问题下刷评论来吸引注意力。

截至目前,公民视频新闻的输出平台主要还是以个人网络平台账号为主进行传播,如何对公民视频新闻更好地进行提取,让公众能及时关注到热点问题,传播及聚合渠道受限显得尤为紧要。

5 公民视频新闻潜在问题思考

针对公民视频新闻中的潜在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提升普通公众的新闻专业素质。普通公众在通过手机进行新闻视频的拍摄之前,要努力学习并掌握一些拍摄技巧,在上传新闻视频之前,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针对一些不完整的新闻视频,做到并不急于发布,而是要学会查证事件的始末,辨别事件的真假,在了解整个过程之后再上传新闻视频,这是最基本的专业素养,只有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提高普通公众对于新闻的采集、理解、辨别等能力,公民视频新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公众监督等积极意义。

(2)建立“把关人”筛选制度。公民视频新闻中,公民发表视频新闻自由,无人把关,无人看守,正因为如此,有许多未经核实的虚假新闻大规模传播,对社会公共秩序带来不利影响。[4]笔者认为,微博、知乎和抖音等网络平台可以建立自己的“把关人”筛选制度,比如创建舆情监控平台,实施监测平台中舆论的实时变化,针对舆论聚焦点的新闻进行信息源核实和判断,辨别信息源的真实性,如若是虚假信息,及时制止发布,启动辟谣机制。同时网络平台需要加强审核把关的力度,遵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制定出视频采用标准,实行轮番制审核,而不是一轮审核即可,对不符合规定的视频及时扼杀在摇篮,以保证网络传播平台的良性发展。[5]

(3)打造双重手段审核的新闻聚合平台。在新闻聚合平台快速发展的今日,应大力发挥技术优势,在进行新闻视频信息聚合时,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审核双重手段筛选符合新闻热点的内容,同时发现潜在热点视频,并主动地进行广泛传播,使得有些应该被公众关注到的公民视频新闻得到应有的热度,以此发挥新闻聚合平台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公民视频新闻的发展。

6 结论

综上所述,公民视频新闻是推动社会有序稳定发展的传播模式之一,只有公民不断提高媒介素养与法律意识,制作出真实、有效的公民视频新闻,才能推动其在互联网平台的传播。但如何更好地推进其发展,除了笔者论述的三种方式,这些都有待于在以后的发展中进一步关注与探讨。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符彤.公民新闻理论视角下的微视频网站[J].新闻知识,2008(7):63-64.

[3]黄俊杰,李可馨,孙浩畅,等,算法分发与泛娱乐化现象的关系研究——以今日头条为例[J].东南传播,2021(3):39-43.

[4]尹召凯,谢鼎新.微博狂欢下的“娱乐至死”——对微博泛娱乐化的思考[J]. 新闻世界,2013(12):104-105.

[5] 罗佳.微博时代公民新闻存在的问题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10):252.

[作者简介]李檬(1993—),女,汉族,河南郑州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分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新媒体。

猜你喜欢 互联网平台 浅论互联网平台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价值工程(2017年14期)2017-05-11互联网平台视角的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研究物流科技(2017年4期)2017-05-02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搭建家校合力育人桥梁文教资料(2016年31期)2017-02-23共享经济模式探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3期)2017-02-20共享经济模式探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3期)2017-02-20互联网平台下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现代电子技术(2017年1期)2017-02-16基于协同融合的医院信息系统互联网平台应用研究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年9期)2016-11-09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探讨企业文化·下旬刊(2016年9期)2016-11-05众创模式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商场现代化(2015年36期)2016-03-11美国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全球霸权人民论坛(2016年4期)2016-03-01

推荐访问:现时 中国公民 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