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倍体定量分析在细胞学诊断中的价值

zoޛ)j馐m9^}3@=^NC43@Q㎀M<ۍ=Mz]47C4��3@?uv^7Mym5^z]}}]G3@z`zv对照。该系统对每张玻片上8 000个以上的细胞核进行扫描测定。经扫描后的每个细胞核均有77个特征值,其中包括形态特征、吸光特征、具体结构特征、Markovian和非Markovian结构特征和长度特征等。系统根据不同细胞成分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参数自动完成细胞分类和计数过程,如正常上皮细胞、增生或癌变细胞、淋巴细胞及垃圾细胞(重叠细胞核,聚焦不良细胞核和核碎片等)。标准对照细胞为同张玻片上的100个正常上皮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IOD)作为2倍体细胞的参考值,其误差值小于5%。凡是有大于2.5个异倍体的细胞的玻片,都要在显微镜下逐一对2.5的异倍体细胞进行核实,以排除该系统将垃圾和重叠的细胞核误认为异常细胞。

2.结果

221例标本常规细胞学检出癌57例,可疑癌17例,癌及可疑癌共计74例,占检查病例的33.48%;DNA倍体分析查出癌68例,可疑癌49例,癌和可疑癌共计117例,占检查病例的52.9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DNA倍体分析是近年来快速、简单的检查手段,可以检测细胞核DNA倍体含量,其测定结果可以用直方图表来表示。从制备标本到得出DNA倍体分析直方图仅需要20~30 min,同时还可以用来测定细胞增殖周期。DNA定量分析出现≥3个异倍体细胞时,需对结果进一步核实。在淋巴瘤特别是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胸壁问皮瘤或一些小圆形交界性肿瘤细胞检查时,细胞学检查诊断比较困难,DNA定量分析时会检出1~2个异倍体细胞或者异常增生的细胞≥10%时,提示有恶性细胞。临床上常遇到胸、腹水性质难以确定的病例,如细胞数量少,细胞形态不典型等。虽可借助免疫细胞学方法加以鉴别,但由于敏感性不高,容易误诊。常规细胞学检查找到可疑癌细胞或找到异型细胞的标本经细胞DNA定量分析出现异倍体细胞≥3或异倍体细胞峰者可提示为恶性积液。DNA定量分析法可快速识别积液中少数癌变细胞,其诊断结果较常规细胞学方法更客观。少量细针穿刺细胞学标本,往往由于取材人员操作方法及针管过小,组织过硬,脱落的细胞数量不够,造成DNA倍体分析结果偏差,如果取材的细胞数目足够时,DNA倍体检查与细胞学检查符合率基本一致。不过在增生的病例中,DNA倍体检测能更早发现病变细胞,为临床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另外,DNA定量检测操作简单、能快速获取细胞DNA信息,短时间内能完成多个样品的自动测定,得出的结果客观,准确性较高,降低人的主观因素影响。

人正常体细胞核内均有23对染色体,DNA含量恒定,DNA的变化先于形态学改变,因此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可实现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不平衡的DNA合成和错误的染色体分离是两个主要的致癌因素。细胞形态学改变如核增大、染色质染色加深、核形态不规则等外在表现均提示细胞DNA的变化。80~90%的实体肿瘤细胞DNA为非整倍体,即异倍体。DNA异倍体细胞的出现是恶性细胞的标志。笔者分析221例标本,其中细胞学检查出癌及可疑癌共计74例,占病例的33.48%,DNA倍体分析检出癌及可疑癌共计117例,占检查病例的52.94%,DNA倍体检测的敏感性高于细胞学检测。另外,由于DNA的变化先于形态学的改变,因此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可实现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可有效地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的可信度,减少漏诊。

推荐访问:细胞学 定量分析 诊断 价值 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