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校园文化对技工学校内涵建设的影响

一、引言

新环境下,校园文化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更是展示学校形象、提升校园文明程度的一种直观体现,其对于师生群体的价值观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響,这是任何课程都难以比拟的。技工学校内涵建设,主要包括了教学环境改善、课程体系改善、骨干教师培养等,其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而校园文化在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如何做好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是需要学校领导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以精神文化为依托,引领师生发展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不仅包括了校园本身的历史传统,也包括了被广大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集中体现出了学校的本质以及精神面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重视以精神文化为依托,体现包容、开放、合作与竞争的内涵,引导师生共同发展。具体来讲,一方面,应该引导教师稳定发展。在学校筹建阶段,应该做好定位工作,提升人才引进标准,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教师。学校可以引导教师解放思想,推动教师个性发展,在校园内形成自由的学术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对工作能力强、师德高尚的教师进行表彰,为其他教师树立学习榜样,同时还应该为其搭建有助于教师发展的平台。例如,可以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自我提升提供良好渠道,帮助教师参与省、市、地方的技能竞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校园内树立教书育人、认真负责、开拓进取的良好教风。不仅如此,技工学校还应该引导教师树立起终身学习理念,加大对科研工作的资金支持,为教师提供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应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我国,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人认为学生只有在高考失利后才会选择进入技工院校,在这种情况下,技工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偏低,而且对于学习缺乏热情,影响了校园整体氛围。对此,可以对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大力表彰,在充分肯定其努力精神以及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应该号召全体学生以此为典范进行学习,要求学生坚定信念,自强不息,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三、 以制度文化为基础,推动稳定发展

制度和规范对于教育事业意义重大,完善的规章制度不仅可以对师生行为进行规范,而且可以提升团队凝聚力和管理效率,促进学校整体竞争力的强化。制度文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建设。技工学校需要做好自身定位,从自身的具体情况出发,对相关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形成一个统一的制度体系,实现对党务、教学、后勤等工作的全面覆盖,确保各项工作都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制度的建设不仅包括了制度的编制和完善,还包括了制度的落实,毕竟无论规章制度如何完善,如果得不到有效落实,也会成为一纸空文。二是组织机构建设。从方便管理的角度,在技工学校中,同样应该做好组织机构建设,包括学院办公室、学生处、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以及后期服务处等,通过这些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四、以环境文化为支撑,陶冶师生情操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重视环境文化对于内涵发展的影响,认识到文化环境熏陶对于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对于技工院校而言,校容校貌不仅表现出了整体的价值取向,而且具备极强的引导功能,其本身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某技工学院为例,其建成于2010年,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设计学生容量10000人。在设计方面,采用了与常规校园不同的功能分区,建筑整体采用灰色调,气势雄伟,布局合理,在富有文化个性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强烈的时代气息,顺应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在校园中绿化建设成果显著,正对校门的是一个中心湖,湖两侧设置亲水平台,与图书馆遥相呼应,四周遍布绿树,营造出了一种“虚怀若谷”的氛围,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亲近自然、放松心情。不仅如此,在着力构建校园环境的同时,学校也没有忽略环境文化建设,通过校园人文元素的建构,使得校园环境与人文环境实现了和谐发展。

五、以校企文化为根源,丰富学校内涵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办学的一大特色,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就业铺平道路,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也为技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应该认识到,技工教育不可能脱离行业与企业而独立存在,因为其本身就是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与其说技工教育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不如说正是企业的需求催生了技工教育的产生,推动了技工教育的发展。通过校企合作,技工院校可以吸收企业文化,构建校企文化,配合校内实训基地和工学结合、定岗实习等合作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在相对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要求。技工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企业生产实践及社会需求,行业生产文化同时也是职业文化,无论是其中不畏艰苦的作风、爱岗敬业的精神,还是求真务实的品质、互帮互助的素养,都是技工院校师生所必须学习的。针对这种情况,技工院校可以开设相应的课程,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训练以及拓展教育,通过合理规范的组织计划,使得师生都能够进入到行业中,体验实际生产,激发其对自身专业的热情。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此时可以互为补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不过需要认识到,企业文化毕竟属于经营文化的一种,更加强调实用性和功利性,而校园文化则属于教育文化,强调通过资源整合来培养优秀人才,两者在价值取向上有所差异,因此在融合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对此,技工院校需要睁大眼睛,对企业文化进行选择吸收,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校园文化进行调整和充实。立足技工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方针,学校应该大力推进校园文化与优秀企业文化的融合,形成一种层次更高、充满生机的新型校园文化,构建起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体系,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及个性特征。

六、结语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技工学校内涵建设影响巨大,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技工学校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的提升,推动校园环境和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够更好地推动技工学校的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一个优秀的校园文化并非短时间内能够形成的,往往需要经过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积累和沉淀,对先进文化进行不断的吸收提炼。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技工院校应该做好自身定位,认识到校园文化在学校内涵建设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实现学校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转变,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 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邵小波.加强技工院校建设 促进专业技术转化[J].劳动保障世界,2016(31):51.

推荐访问:技工学校 校园文化 内涵 影响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