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高层洞窟石刻造像入藏方法研究

[摘要]在麦积山石窟诸多的洞窟中,保存着一些石雕造像,如127、133、135、117、47、43、55等。位于高层的三个大型洞窟如127、133、135窟是放置的重点洞窟,这些洞窟放置的石刻造像占麦积山石窟石雕的绝大多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学者来进行讨论,就是有关这些造像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运到这个洞窟中的。本文通过分析论述,排除了这些石刻造像是通过栈道搬运到高层洞窟中的可能,推测是采用类似滑轮的方法将这些石刻造像从山下搬运到高层洞窟中,而150和151窟作为两个窟龛其本来功用就是安置垂直运输石刻造像时的支架所用的大型桩孔。

[关键词]麦积山石窟;石雕造像;入藏方法

[中图分类号]K87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24-04

在麦积山石窟诸多洞窟中,保存着一些石雕造像,如127、133、135、117、47、43、55等窟。这些石雕造像在麦积山石窟最初的调查中,就已经在这些洞窟中了,但对133窟洞窟以及其中石刻造像进行调查以后,笔者认为,这个洞窟中的石刻造像不是洞窟中的最初配置,而是在北周灭佛时期,当时的信众出于虔诚的信仰,将这些造像搬运到这个洞窟中保护起来的。为此笔者曾专门写过两篇论文来讨论这个问题,分别是《麦积山石窟“碑洞”释疑》(发表在《丝绸之路》2003年第7期)和《对麦积山石窟高层洞窟碑刻入藏年代的再认识》(发表在《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2期),对这一问题已经提出了明确的看法。

在麦积山石窟中,有七个洞窟放置着石刻造像,但是高层的三个大型洞窟127、133、135窟是放置的重点洞窟,这些洞窟放置的石刻造像占麦积山石窟石雕的绝大多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一些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石刻造像碑的艺术特点、年代、雕刻等方面的内容,为后面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学者来进行讨论,就是有关这些造像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运到这个洞窟中的,下文尝试讨论这个问题。

这些石刻造像在127、133、135窟中是放置最多的,其他的洞窟只是个别的放置。这三个洞窟是麦积山石窟内部空间最大的洞窟,均开凿于北魏晚期,是麦积山石窟的重点洞窟。其中127窟内高4.5米,宽8.6米,深5米;133窟内高5.8米,宽12.2米,深10.83米;135窟内高4.6米,宽8.86米,深4.68米。

首先的问题是,这些石刻造像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搬运到这些洞窟中的。古人开凿好洞窟以后,首先是在洞窟内部塑像,这些塑像的材料如木骨架、泥质等,都是可以通过正常搬运的方法运到洞窟中的。但是石刻造像就不同了,一方面它们都是整体的造像,无法像泥塑那样分解开来进行搬运;再者,这些造像都非常重,多数造像的重量都超过了正常人的体力限制。

在开凿洞窟时,无论是材料还是人员等,都是通过栈道来行进的,栈道可以使人员到达崖壁上的适当位置,但是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这些石刻造像是否也可以通过栈道来搬运呢?通过认真的思考,我们排除了这些石刻造像是通过栈道被搬运到高层洞窟中的可能,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受栈道基本承载力的限制。麦积山石窟栈道基本上都是一种悬臂梁的结构,在两道木梁之间搭设辅梁,然后在辅梁上铺设木板。通过调查,木板的厚度一般是3~5厘米,这样厚度的木板再加上辅梁,其承载力非常有限。笔者通过调查后发现,在石刻造像中比较重的造像是135窟的石雕立佛和133窟西室后侧的石雕佛像(表面严重粉化)。133窟西侧后室石刻佛像高2米有余,其重量为1.2吨,其他石刻造像碑最轻的也要0.5吨。我们以最重的石刻佛像为例来进行分析,按照一个重劳动力可以负担300斤的标准计算,就需要八人才可以抬动这个石雕塑像,如将一个人体重按160斤计算,这样就是1280斤,再计算上辅助性的各种工具,石刻以及人员的总重量约为3750斤,就是将近2吨的重量。这样的重量分担在木质栈道2~3米之间的距离上,无论是栈道梁还是辅梁、栈道板等都是难以承受的。另外,栈道的一般平面并不是栈道承载力最薄弱的部位,最薄弱的部位是在两层栈道之间的联系位置——楼梯,通行这样重量的石刻造像以及人员时,显然是不行的。

第二,栈道通行宽度的限制。在古代麦积山是木质栈道,因为石窟上面的人员通行量很小,只是参拜佛像的人上去,所以不需要很大的通行宽度,多数位置的有限通行宽度都在1.2米以下,而在上下楼梯的位置则更窄,一般是在0.6米,仅仅够一个人勉强通行。我们简单计算一下运输造像所需要的基本宽度,应该在150厘米以上,在麦积山木质栈道任何位置都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即使今天的栈道也无法满足。

第三,楼梯结构的限制。麦积山的木质栈道,在上下层之间都是用内置式的木质楼梯进行联系的,这种方法只需要把上下两层栈道适当位置的木梁各加粗一根就可以,然后把楼梯架设在木梁上,在上层的栈道平面对应位置开一方口,供人员上下,平常在开口位置设置一个盖板,人员通行时打开。而这样的结构大型造像无法通过。

第四,通行线路上的旋转半径。麦积山石窟的栈道层层叠叠,从最低到最高层有12层之多,在通行时必然是来回转折,当数名人员抬起重量比较大的石刻时,就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长度,而这个长度最短的应该在1.5米左右,长的当在2.5米左右(包括抬杠的长度),还有一定的宽度。这样的长度和宽度在栈道上通行,除了面对上述一些问题以外,还会面临一个转弯半径的问题,在栈道的任何位置,都不会存在这样大的转弯半径。

由此我们认为,这些众多的石刻造像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从栈道搬运到高层洞窟中。那么,古人还可能会通过怎样的办法来使这些沉重的石刻造像搬运到高空洞窟中呢?在古代,工匠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采用类似滑轮的方法将这些石刻造像从山下搬运到高层洞窟中。

作为一种将重物从低处移动至一定高度的方法,滑轮在很早的历史时期就使用了,在《墨子》中就曾提到过滑轮的使用问题。就是在麦积山发展的北朝时期也有一些有关于滑轮的记载,如《魏书·崔延伯传》中有这样的描述:“崔延伯……萧衍遣其左游击将军赵祖悦率众偷据峡石,诏延伯为别将,与都督崔亮讨之。亮令延伯守下蔡。延伯与别将伊盆生挟淮为营。延伯遂取车轮,去辋,削锐其辐,两两接对,揉竹为絙,贯连相属,并十余道,横水为桥,两头施大辘轳,出没任情,不可烧斫。既断祖悦等走路,又令舟舸不通,由是衍军不能赴救。”资料中提到的辘轳其实就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滑轮结构。由此可知,在古代,滑轮一类的装置在各种工程中是很常见的。所以麦积山石窟的这些石刻造像应该是采用此类方法搬运到高层洞窟中去的。

这些石刻造像都非常重,如果要采用滑轮方法将这些造像搬运到洞窟中,那么首先就要在适当的位置设置一个将重物提升到洞窟中的相应设置。因为这些石刻造像非常沉重,相应地,这个装置也应该很大、很沉重、很结实,因为只有这样才具备一定的承重力,从而负担起石刻造像的重量。这样一个装置布置在洞窟附近,肯定要借助崖体的地面或者壁面来安装,就必然会在洞窟相应的位置遗留下一些痕迹,我们只要寻找到这些痕迹,就可以通过调查来分析和还原当初的一些真实场景。

要想把沉重的石刻造像搬运到这些高层洞窟中,如133、135、127等窟中,这样的设置就应该在这些洞窟附近,我们就从这些洞窟附近来寻找这些痕迹。通过对现场的仔细调查,发现在127、133窟的上方位置,没有什么痕迹,都是原始的崖面。在135窟上方,存在一片栈道,称为“一片”是因为这一处栈道分布面积大,从135窟窟门上方一直延伸至洞窟的最上区域,总高度约为21米,最宽处约15米。这一处栈道在以前的调查研究中从没有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甚至也没有研究人员谈论此处栈道的年代、功用等,因为这里的栈道附近没有洞窟,所以这片栈道就显得非常怪异。而简单地看,这一处栈道非常杂乱无章,所以就无从判断其年代、功用等内容。

在此次调查中,洞窟中的石刻造像的搬运方法引起了我们对这处栈道的注意,就对这里的栈道桩孔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调查、分析、整理等工作。

由于现在的混凝土栈道的阻隔,从外观看,这处栈道可以大概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位于栈道下方至135窟上方的栈道孔洞表面初看似乎杂乱无章,不知道这处栈道的目的和功用是什么,但是我们通过仔细的现场调查以及外观整体照片的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的基本规律。这些栈道的基本规律就是通过层层叠叠的栈道从135门口向上发展,如果排除一些辅助性的桩孔,可以分为十层。从门口向上部分,每层栈道为3~4个桩孔,每层的高度大约为1.3~3米,而每层的宽度为3~3.5米。 栈道桩孔的基本尺寸为30~35厘米,一些在施工过程中辅助性的桩孔要小一点。

在这些纯粹增高的栈道到达一定的高度之后,栈道开始向两侧展开一层平台,共有三层平台。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从高向低,暂将其命名为一、二、三号平台。一号为最高处的一层平台,这层平台的由两层栈道组成,两层栈道之间的距离为60厘米左右,栈道孔之间左右净距离为1.5~1.6米,共有九组桩孔,平台的总宽度为15米。在这处平台之下,尚有两层平台,从外观看,二号平台距离一号平台净距离为1.5米左右,共有七个桩孔,但是这些桩孔均较浅,似乎是布置好了,但是都没有完全开凿,仅有东侧的两个开凿完全,其他的均是一个方形浅槽而已。三号平台在现今的栈道披檐位置,也是由两层栈道组成,但其布局不如一号平台整齐、规整,有八组桩孔,其中有两个桩孔是单独的,而其余的则是上下两个一组的,三号平台的宽度为6米左右。

在三号平台之下,有两个小龛,在以前的洞窟调查中,这两个龛被编号为150和151窟,是作为两个窟龛来看待的。这两个洞窟的基本情况是:150窟高80厘米、深80厘米、宽60厘米,151窟高73厘米、深50厘米、宽60厘米,两个洞窟之间的距离为4.3米。在调查过程中,这两个洞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这一整片的栈道群中,这两个洞窟出现在这个位置,究竟和栈道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是同时期开凿的洞窟,和这些栈道是一体性的工程,还是在栈道开凿施工完之后利用栈道开凿的这两个洞窟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出疑问:

首先,我们先从这两个洞窟形制入手,看一下究竟是洞窟还是其他类型的设置。150窟深80厘米,而151窟深50厘米,从150和151的外侧崖面情况看,150窟则基本是保持了原始的崖面形式,没有受到表面崩塌、风化的影响,而151窟表面部分则明显有风化的痕迹,故推测其原来的深度也大致和150窟相同。

151窟的具体形制是其口沿部分外哆,口沿尺寸为60×73厘米,底部尺寸为50×60厘米,每边分别少了10厘米,将这样的洞窟形制作为塑像的崖面小龛来看的话,明显不合理。150的情况同样如此,虽然这个洞窟没有哆口现象,但是在最低部在上方,却存在这一个石凿的、很规整的横梁,将这样的形制作为洞窟来塑像是不合适的。

麦积山石窟的崖面小龛,在北魏、西魏时期都是一种圆券顶的小龛,而到了北周时期,出现了方形的崖面浅龛。王子洞窟区多数的崖面龛就是这种形制,在主窟群中也有个别出现,但是这种造像龛的深度都不大,和宽度等都形成一个基本的比例。150和151窟如果作为造像龛来看,首先是其基本深度不适合,同时其他方面的一些形制如150窟后部的石梁、151窟的哆口等都和造像龛有较大区别,或者说无法在其中造像。

其次,如果是造像龛,那么在洞窟的后壁必然会有一个安置造像骨架的小孔洞,在这两个洞窟中都没有发现这种现象。

再次,如果仅仅是开凿两个小龛,似乎没有必要把位置选择在如此绝险的高度,这样在人工、材料运输等方面都会增大难度。虽然在北周时期,麦积山石窟已经是洞窟密布,没有太多的位置供信众来选择,但是作为两个小龛来看的话,其选择的位置还是绰绰有余,根本没有这样的必要。

最后,从150和151窟选择的位置来看,也是完全不适宜来作为佛龛的位置的。麦积山的整体山势是山顶部分为顺坡,而下部分为倒坡,而这两个洞窟所处位置则正好是山势的转折之处,在降雨的时节,雨水会顺着顺坡下流,在这个位置开窟造像,无论是洞窟还是造像都会直接受到雨水的冲击;另外,在两个洞窟之间,是一个因为雨水长期冲刷所形成的冲沟,这样的一个崖面状况,人们不可能选择在这里开凿洞窟。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就可以完全排除150窟和151窟是两个造像龛的情况。那么,在这个位置上,出现了两个这样大的“龛”,其功用究竟是什么?这两个大“龛”的下方约70厘米的位置,有一排栈道,栈道计有五个桩孔,总宽度约为6米,附近还有几个在开凿过程中的辅助性桩孔。另外,在其上方约1.5米的位置,有一排双层栈道孔组成的平台,其总宽度约为6米。毫无疑问,无论这两个大龛的功用如何,其下层的一排栈道应该就是开凿这两个大龛的施工平台。

在排除了这两个大龛是造像龛的情况下,结合其和栈道的关系以及我们讨论的高层洞窟如133、135窟中石刻造像的搬运方法的课题,就可以大胆推测,两个大龛其本来的功用就是安置垂直运输石刻造像时的支架所用的大型桩孔。

确定了这两个栈道孔的功用,再来分析这一处栈道。这处栈道应该是从135窟的门口出发,经过七八层栈道来层层递进升高,到这个位置开凿这两个大型桩孔,并安置木梁,距离135窟窟口的垂直高度约为15米。因为这个位置是山势山体坡度转折的位置,其下方全部是内倾的崖体,这样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出挑,来满足悬吊工作的需要。其下方位置全部是洞窟和栈道,悬吊时这些石刻造像要尽量地避开这些栈道,同时还要留足摇摆的空间,以免绳索被栈道钩挂,所以选择了最突出的位置就可以用最小的木梁长度来最大程度地解决悬挑长度的问题。

一般来说,将栈道开凿到了这个位置,高度已经满足了悬吊工作的需要,栈道的功用就基本完成了,没有必要再向上发展了。那么,其上方栈道的功能是什么呢?综合地看,这些栈道都是一体性的工程,不太可能是在前面的工程完工之后,后面的人又向上发展,这样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如果是开凿洞窟的话,其上位置都是顺坡,雨水会自然下流,将洞窟开凿在这个位置当然不是一个良好的选择。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会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施工的过程,我们常常只重视结果,而很少思考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特别是在这样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我们知道其结果是怎样的,但其过程同样重要。

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计算,一根普通的栈道梁截面尺寸为30×30厘米,长度为1.5米,按照一般木材的密度,它的重量应该是45公斤。这样的重量无论是在悬吊的时候还是在向栈道孔中安插的时候,一个工匠都是可以独立操作的,考虑到悬吊时高度比较大,一个人连续操作比较困难,可以两名工匠操作。但是,在面对150和151栈道桩孔中安置这两个木梁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从栈道桩孔看,其截面尺寸为60×70厘米,基本长度约为2.5米以上。这样,其重量约为105公斤,这样的重量一个工匠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同时其截面尺寸和长度也不允许一名工匠操作,考虑到高空条件,应该有四名工匠来进行操作。但是,在有限的栈道范围内是不允许四名工匠来操作的,更为重要的是,木梁的重量加上四名工匠的重量就会超出一般木栈道的承载力。

面对这样的情况,安插普通栈道梁的方法显然是不适合的,重量和物体体积都超过了正常的操作范围,而当时的工匠也就必然会寻找其他的方法,因为150和151窟上方的栈道正是其他方法的痕迹遗留。其上方的栈道是递进向高发展的,其目的也仅限于此。但是重点是两排平台,一排平台接近于大型桩孔,这排平台我们在前面的描述中称为三号平台,三号平台距离大型桩孔上方的距离约为1.5米,但是栈道并没有至此结束,而是继续向上发展,一直到最上方的一号平台。这两个平台的功用究竟是什么?

我们推测,在安插这两根大型木梁的时候,首先要采用悬吊的方法将大木梁悬吊到桩孔的高度,在悬吊时具体方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用绳索固定大型木梁的一端然后垂直提升,当然,提升时可以分为数股绳索,方便在高端的数个人同时用力;另一种方法是用绳索分别固定大型木梁的两端,然后两端同时提升,使木梁处于基本平行的状态上升。

而古人究竟会采用哪一种方法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其具体的操作过程,如果是采用将大型木梁作大致水平状向上提举,这样的方法的好处是两端可以同时用力,适宜操作,在提举到适当高度以后,就需要将和山崖呈水平状态的木梁调整至和山崖垂直的状态。从栈道的情况看,提升木梁的栈道层是在大型桩孔的上侧,而具体操作木梁的栈道层是在大型栈道孔的下方位置,从栈道孔的基本尺寸看也就是一般的栈道梁,其实际可使用的宽度最大为1.2米左右(因为不可能在最外侧站立人员进行操作),那么这个大型梁的长度应在2.5米以上。问题是这个梁如何旋转至垂直位置,用什么力量、在什么位置用力将这个梁旋转过来,上面提升的人用力将梁固定住,不可能通过一个软绳索来旋转木梁。所以只能依靠下层的人来进行旋转,但是由于栈道宽度的限制,没有合适的用力点,因为梁非常长,限于栈道的宽度,工匠们只能在梁尾用力,在这种情况下将梁旋转至垂直位置,是很困难的。

另外一种方法是只用绳索固定梁的一端(外端),然后垂直上提,提升到合适位置以后,就让梁安插到大型梁孔之中。这种情况下,工匠们只将梁尾提升至桩孔位置,将梁尾固定至桩孔的边缘,然后垂直地下放木梁,在梁放的过程中,梁也逐渐水平,就可以将梁尾放置在梁孔中。这样来看,采用第二种方法要安全便利一些,但是这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在大型桩孔的上方要有足够的提升空间,至少要大于梁的长度,这样才可以使梁呈竖直状态提升到梁孔的位置。

现在我们来看,大型桩孔上方两层施工平台和大型桩孔近的这层施工平台距离仅为1.5米,如果采用垂直悬吊木梁的方法,这个距离显然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可以猜想在最初的施工中,工匠们可能先是开凿了这个平台,然后利用水平悬吊的方法将大木梁悬吊在梁孔高度,因为无法将梁安放在梁孔之中,就选取了垂直悬吊的方法,继续向上开凿栈道,将施工平台和大型梁孔的距离拉开,遂在距离梁孔8米的位置确定了一层平台,两者的净距离为6.5米,这样的距离足以满足将大木梁悬吊在适当高度来进行操作。

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4.5米的高度,有一排没有开凿完工的桩孔,在前面的描述中我们称为二号平台,共有七个桩孔。如果按照木梁最长3米的长度计算,这个高度也是可以满足要求的,但为什么没有在这个位置展开平台呢。这是因为除了梁的长度之外,还需要一些操作的空间,如绳索、人员操作等,所以这个空间距离在实际操作时就有点紧张,工匠们就继续向上发展,在合适位置开凿了一层施工平台。

至此,133、135等窟中的这些重量比较大的石刻造像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被运输到这个洞窟中的,我们基本上已经清楚了,就是选择悬吊的方法,在135窟上方位置安置大型木梁,采用滑轮技术将滑轮等工具固定在木梁的合适位置,大量的人员在山崖下用力牵扯,达到合适的高度后,洞窟口附近的人员再用力牵拉,将这些造像碑吊运到高层洞窟中。

推荐访问:造像 洞窟 石窟 石刻 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