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高中会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综合分析、整理2011-2013近三年来高中会考学业质量分析报告的基础上,为切实、全面、有效地了解温州市薄弱学校会考质量存在问题和原因,为给教育研究和教育行政部门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可靠详实第一手资料,为最大化地关注薄弱高中教育教学的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扶持薄弱学校的政策提供有利依据。2013年6月,我们选取各县市区会考处于薄弱地位的永嘉、瑞安、乐清、苍南、泰顺等5个县市区10所高中学校作为样本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研指导。

本学期调研活动主要是围绕"高中会考中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 针对目前问题的建议"等话题,主要是通过通过教师问卷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校长书面汇报的形式有效开展。形成了问题-建议-对策为关键字的高中会考薄弱学校调研报告。

1 高中会考中呈现出的问题

1.1 学校。

1.1.1 经济基础薄弱,很多想法难以实现。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县市区学校择校生以及其他收费标准的规定过死,和城市差距过大,监管过于严格,不可避免的拉开了和城市学校由于经济实力差距而造成的办学实力之间的差距,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研培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奖励会考学业质量优秀教师,即使制定了相关奖励和激励制度,由于资金匮乏,很多时候想法也难以落实到位。

1.1.2 学校信息闭塞,资源匮乏。很多学校地处边远农村,交通不便,缺少最新的相关会考的信息,出去参会的机会也不多,相对来讲会考资源比较匮乏,包括同类学校和不同类学校之间的模拟试题和会考信息交流都很缺位。

1.1.3 学校管理体制问题。

(1)很多学校分别设置了专科班和本科班,还有特色班,专科班的学生高考时只考语文数学外语和通用技术或者信息技术,特色班主要是以美术班为主,美术班的学生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比较低,所以相对削弱了会考科目的学习,导致会考成绩不理想。

(2)一些学校各学科师资力量不均衡,一些学科教师数量不足,学校就让一些教师跨年段教学,甚至让非专业的教师或者代课教师来教授会考科目,教师压力大,缺少经验,现学现卖,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导致会考成绩薄弱。

(3) 个别学校管理混乱,领导机构内部缺少合力,流动性大,干群关系紧张,干部任用缺少群众基础,德能缺少信服性,人浮于事,对于学校政策的制定很难达成一致,对于学校教学的管理缺少力度。

(4) 学校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缺少有效的会考补助和激励机制,会考补助不到位,奖励力度不够明显,教师缺少工作积极性。

1.2 教师。

1.2.1 教师流动性大。这些薄弱学校的一个最大共性问题就是教师流动性大,很多教师在评定职称或者具有一定教学经验之后就想尽一切办法流动到经济条件、居住环境、教育、医疗等比较先进的县城或者市内学校,这些学校成为为地理位置优势学校的教师培养基地。

1.2.2 由于薄弱学校教师跨学科或者跨年段授课,或者由于学校管理的问题,教师缺少出外学习和不同类别学校交流的机会,会考信息比较闭塞。

1.2.3 教师课堂教学积极性不高,从备课到考试,缺少钻研力度,课堂缺少活力,师生之间缺少针对问题的有效交流和对话,课堂缺少活力,效率不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缺乏,更多的是出于完成教学任务的考虑。

1.2.4 绩效工资实施后,教师总的工作热情受到了影响。 尽管大多数老师还是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但不可避免地 还是对教育教学造成一定的冲击,教师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3 学生。

1.3.1 这些学校学生的一个共性就是基础薄弱,大都是除了职业高中外,是中考成绩最差的学生。这些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自信心不足,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不明确,缺少人生理想,课堂教学中经常被忽视或者漠视,学习主动性缺乏。

1.3.2 学生自信心不足,学习态度消极,往往还伴随着由此而产生的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严重的心理问题。

1.4 家长。

这些学校学生的家长大多不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缺少对孩子的关心和关注,缺少对孩子的正确思想教育和引导,对孩子的态度大多是顺其自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向孩子灌输"新读书无用论"的思想,特别是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这种情况更是多见。

2 提高会考质量的对策

经过将近2个月的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对高中会考薄弱学校的调研,针对会考薄弱学校,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听取了很多建议,倾听了校长的呼声,体验到了老师们的需求。客观地说,高中会考薄弱学校的存在,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既有政策的、也有思想的,既有现实的、也有历史的,既有学校的、也有社会和家庭的,针对这些林林种种的呼声和呐喊,我们需要深思,需要思考,需要行动。为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针对会考薄弱学校,我们提出如下对策:

2.1 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从不同类别学校之间的差距来看,要弱化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和招生限制鸿沟,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逐步取消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间的区别,最后达到消灭重点校和非重点校之间的区别,均衡分配教育资源和保证师生资源均衡合理分配,实现校校平等。在同一类别学校之间,要创造机会加强交流和学习,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策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差距缩小或者不存在了,教师的流动性问题和学生的择校问题自然也就大大减少了。

2.2 加强对会考的重视程度。

(1)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会考高考紧密衔接的激励制度。把会考成绩作为学生高考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重要比例并不断提升占有份额,并把会考成绩作为有资格参加高考和高考保送的一个首要条件。并不断缩小会考和高考试题之间的难度差距。

(2)学校要加强对会考的重视程度。明确认识会考和高考的关系,建立对于会考的研究、激励和奖惩机制。把会考质量和教师的评优、评先和职务职称的晋升紧密结合在一起,学校一把手要亲自挂帅,切实把会考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好。要积极参加会考信息发布会和会考质量分析会,获得更多的会考信息,要加大对会考试题的分析和研究力度。

(3)学校要为教师创造有关会考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把最前沿的会考信息提供给教师,使教师能充分重视高中会考,把高中会考和日常教学、教学科研紧密结合起来。

(4)对教师实行"人本管理"。引进来,用得上,留得住。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良好的发展空间留人。

(5)学校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提升和科研立校理念的塑造。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启发、评价、激励、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双边互动,提升课堂氛围,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在教学中渗透科研成果, 重视科研对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别是要注重相关学科课堂教学课题的研究,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

(6)学校要更关注抓好后20%学生的有效教育、健康成长和质量提升工作。抓好学校和班级后20%学生的思想、学业、身心健康各方面工作的提升是我市教育发展的一个主题,也是未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2.3 要做好学生工作。

(1)学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做好学生的理想前途教育。

(2)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打造兴趣课堂、高效课堂、乐学课堂,实施有效高效教育。

(3)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要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及时解决;加大对学困生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全校全班后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4)学校要做好家长工作。通过家长见面会、电话沟通、电子邮件等方式经常保持和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鼓励家长在思想上,言行上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育好孩子,做学生的表率,切实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推进作用,切实提高会考质量。

推荐访问:会考 薄弱 对策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