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网行为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手机网民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移动运营商自然而然地将移动互联网业务作为战略重点,但同时,运营商在大力发展手机上网时又必须面对网络资源与盈利模式方面的挑战。

根据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从2008年到2009年,手机网民数量不断增加,其占总体网民的比例已经从2008年6月的29%上升到2009年12月的61%(如图1)。

截止到2009年底(如图2),中国手机网民的主要网络应用中,78%的用户使用手机在线聊天服务,是手机上网的首要应用。手机上网的第二项重要应用是手机阅读,包括手机新闻网站,手机小说,手机报等业务。手机搜索,手机音乐是目前手机上网应用的第二梯队。需要强调的是,手机网络社区手机搜索,手机电视的用户比例较年中调查均增长了一倍以上,发展趋势迅猛。

从手机上网用户规模和主要应用来看,手机上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快速增长阶段,规模应用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如下。

(1)20D8年:手机上网的起步阶段

这个阶段是手机上网的初级阶段,极少数的技术尝鲜者和商务人士开始使用手机上网。手机处理能力相对较弱,操作不方便,上网速度比较慢,只能承载比较简单的资讯,手机上网仅仅承担信息平台和沟通平台的角色,基本上人们使用手机上网只是收邮件或是在线聊天。

(2)2009年至今:手机上网的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再加上终端价格及上网资费的下降,手机网民开始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手机上网的主要应用也进入到娱乐和休闲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互联网业务的不断丰富为手机网民使用习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未来:手机上网的规模应用阶段

除满足娱乐休闲需求以外,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3G网络和业务的日益成熟,信用机制的日趋完善和网络安全性不断加强,未来移动互联网业务会慢慢发展到手机支付和移动商务阶段,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种需求。

互联网业务向移动互联网迁移情况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互联网业务都能成功移植到移动互联网,这一迁移过程需要一定条件。移动互联网有如下两个特点是传统互联网不具备的:第一,移动互联网可以容纳庞大的用户群。截至2009年底,我国手机用户达到7.47亿,但互联网上网人数为3.84亿,而使用宽带互联网的只有1.03亿。第二,移动互联网是一种强制性媒体,这是以前任何一个媒体平台都没有的。首先手机是身份识别系统,关系到个人的关系网,其次,手机还是一个病毒性传输的传输体系,而且手机信号是几乎所有地方都能覆盖到的,这是任何一个平台都不能比的。

由于移动互联网独有的特点,因此从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迁移的业务需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业务的媒体属性、业务使用的便捷性和直接性、移动性及随身性,终端的融合性。

考虑以上四点特征,现阶段适合从互联网迁移到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业务主要有能够填补狭缝时间的手机阅读业务;方便存储与发布的手机内容共享业务(如手机音乐);随时随地以多种形式沟通的手机网络社区业务;快捷高效随需而用的手机搜索业务:兼具移动属性及个人属性的手机支付业务;带有点播及互动优势的手机电视业务等等。

手机网络社区、手机搜索,手机电视的用户在2009年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这三类业务恰恰是互联网业务成功折射到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的业务典范。

交友社区类产品近两年飞速发展,除了多家网站在此领域的重点投资形成潮流外,此类产品强大的聚众能力及口碑营销能力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手机具有随时随地沟通的特点,从而使sNs在移动领域发展具有先天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互联网搜索,手机搜索有以下特点,搜索使用门槛更低;检索结果更精炼实用;可以根据用户搜索习惯、终端地理位置等特点,通过与定位服务的紧密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本地化的搜索信息和增值服务。

手机电视用户主要集中在积极尝试新事物,娱乐性需求较高的年轻群体。随着带宽的增加及用户体验的加强,手机电视的视频点播、互动参与,随时随地收看的优势将逐渐凸显。年轻群体成现阶段手机上网主力军

从手机上网的主要人群和上网目的来看,与整体网民相比,手机上网更多地吸引了年轻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如图3所示,手机网民群体在学生、企业职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 有更高的使用比例,分别高出网民总体的3.5、0.7和0.5个百分点。

学生一般无法经常使用传统互联网,大部分“90后”愿意接受并沉迷于新鲜事物。另外,学生有群居特征,必然存在群居效应及个人隐私等需求。手机的便携,随身,隐蔽等特点,可以使他们随时随地安全上网,满足各种娱乐需求。

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企业职员往往是刚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人。这部分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学生时代就开始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作为一种习惯会延续使用,但对应用的需求开始变高,因为他有能力去付出金钱来获得相对更好的应用;另一种是刚开始接触移动互联网,除了新鲜感的驱使之外,可以作为工作之外的娱乐方式。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高于整体网民,这与手机的普及关系密切。此外,电脑价格较高,对这些人而言并不是必需品,因而偶尔的上网需要可以通过手机满足。而且,该人群的上网需求简单,聊天,棋牌游戏是主要的应用,这些应用在手机上都可以实现。

综上,现阶段人们使用手机上网主要满足的是休闲娱乐需求。未来随着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努力以及用户感知的逐渐完善,相信手机上网将会为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更多的便利。

手机上网呈三大趋势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手机上网目前呈现出了媒体化、个性化和碎片比三个趋势。

(1)媒体化

从2.5G时代开始,手机终端就已经开始兼具通信联络和大众传播信息的双重功能,在3G网络的支持下,移动业务的媒体化特征更加突出,提供的内容形式更加多样,手机电视,手机阅读等都是典型的媒体化业务。媒体化业务的发展也使得电信行业和媒体行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2)个性化

随着用户普及率的提高,电信业务的个性化特征不断突出,用户的长尾需求日益明显。特别是随着网络实时交互性的增强,手机网络社区、个性化的UGC(uset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等业务应用的发展,促进了业务应用的进一步个性化。

(3)碎片化

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大及工作节奏的加快,能够把整块的时间投入到游戏或其他休闲活动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人只能在“等待的空隙”中进行消费和消遣。这种“碎片化的消费趋势”使手机上网的应用有了一个发展方向:越简单越方便的产品越吸引人。

运营商发展手机上网必须兼顾效益和流量

移动运营商掌握着庞大的用户资源,拥有高覆盖率的网络基础设施,计费,鉴权能力一应俱全,一些运营商甚至通过定制终端的方式掌控了终端设施。在话音业务ARPU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正在成为移动运营商的战略重点。但同时也要看到,运营商在网络资源,盈利模式等方面正面临着挑战。

(1)移动运营商面临着被管道化的威胁以及如何开放网络的抉择

随着各种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丰富,运营商面临着从简单提供上网通道向控制业务和应用可用性的转变。为了促进新业务的发展,移动运营商需要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使得业务和应用能够在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之间互通。一旦网络开放,移动运营商将面临成为数据通道的危险,某省级移动公司GPRS业务已经开始出现快增缓收的现象,手机上网流量不断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但收入并没有出现相应幅度的提高。

(2)移动互联网业务商业模式还不完全清晰,但对移动运营商现有模式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

一方面,移动数据资费形式在向包月制方向发展,运营商从流量中获得的收入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内容和服务拓展盈利模式,以提高用户ARPU值:另一方面,在不断涌现的新业务中,用户成为内容的创造者,内容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用户可以依靠自己生成的内容获得收益,原有的收益在产业上下游企业间分配的模式被打破。对运营商来说,只有把信息内容、服务和社区交流等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用户与手机媒体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牢固关系,才能把手机的传播特性转化为手机媒体的直接效益。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兼顾效益和流量是运营商发展手机上网业务的必然选择。因此,运营商在发展手机上网业务的过程中,必须创新应用,大力发展自有业务;采用小步快走的方式保证网络资源与需求的匹配;注重效益发展,开展流量控制。

推荐访问:未来发展 手机上网 趋势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