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代理记账机构会计信任危机现象

[摘 要] 作为一种新兴的会计解决方式,代理记账业正在迅猛发展,成为了中小企业财务核算的首选。但是代理记账机构的缺陷和人为操作性逐步显现出来,使其陷入了“信任危机”,而如何让他们重建信任,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本文对代理记账机构的概念进行了简要概述,在分析代理记账机构会计信任危机的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对我国代理记账机构治理信任危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代理记账机构;委托单位;信任危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2. 003

[中图分类号] F23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2- 0005- 03

财政部日前发出《关于开展代理记账机构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以2012年12月31日为普查时点,由各级财政部门及已批准设立的代理记账机构参与,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内代理记账机构的基本情况和业务发展。此举拉开了我国进一步研究规范和推进代理记账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相关政策、促进代理记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序幕。

1 代理记账机构概述及会计信任对其重要性

代理记账机构的定义——《会计法》第36条明确规定:“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代理记账是指将本企业的会计核算、记账、报税等一系列的会计工作全部委托给专业记账公司完成,本企业只设立出纳人员,负责日常货币收支业务和财产保管等工作。

代理记账机构的业务范围有以下方面:①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②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③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④委托人委托的其他会计业务。

目前,我国符合法律规范要求的代理记账机构主要包括代理记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具有代理记账资格的其他社会咨询服务机构3类。2005年3月实施的《代理记账管理办法》将代理记账的实施对象从小型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扩大到所有需要实施代理记账的单位, 标志着代理记账行业正式步入正轨,代理记账机构已经由过去的辅助机构逐步发展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新兴中介服务行业。据一位业内专家测算,就目前市场而言,有超过2 000万家企业存在代理记账服务需求,仅代理记账业务这块市场,每年销售额就高达100亿元,若加上财税培训、工商代理、税收筹划、财务软件、贷款融资和会计信息化等增值衍生业务,其年销售额将达数千亿元,如此数额庞大的潜在市场便催生了大量的代理记账机构。[1]

代理记账机构的委托单位多为民营小微型企业。以宁波市为例,宁波市被代理记账单位属于微型企业的占80.1%,属于小型企业的占17.6%,两者之和即小微企业比例为97.7%,可见,小微企业已经成为被代理记账单位的绝对主体。[2]

信任是社会活动、交往的基石,而对于会计活动更是如此。倘若代理记账机构出具的会计报告无人相信,必定不会再有委托单位向其委托业务,代理机构也就无法生存。虽然现在有个别代理机构靠编制虚假报表拉拢客户,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代理机构是注定要被淘汰的。

2 代理记账机构的会计信任危机现状

近日,上海市、安徽省、湖北省等众多省市财政部门正着手于规范代理记账机构服务,提高其执业水平;《中国会计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提到代理记账公司,工商、税务人员就连连摇头,宁愿直接去找纳税人也不愿意与代理记账公司交手[3],这些现象都说明代理记账机构正在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代理记账机构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许多委托单位为了达到少缴税款、提高贷款额度、通过工商年检等目的,往往会要求代理机构的会计人员少计收入、多计费用成本、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代理机构也通常按其要求编制,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其次,代理机构会计人员部分职业道德低下,工作中存在较强主观随意性,也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地税局科长张翔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说:“企业提供给税务部门的财务报表,至少有两成报表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会计情况,而这其中很多是由代理记账公司做的。” [3]

2.2 “黑代”、“个人代理记账”活跃,降低了行业整体的诚信水平,极大扰乱了代理记账市场秩序

“黑代”是指未取得合法资质但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机构;“个人代理记账”则是指某些执证或未执证的会计人员私自承接多家企业会计工作的现象。上述两种行为都是《代理记账管理办法》所明令禁止的,但是许多企业仍倾向于找“黑代”或者“个人代理记账”承担会计核算工作,这不仅仅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更是因为企业与他们协调比与正规的代理记账机构要容易得多,这些人员与企业之间或多或少存在某种关系,为避免泄露商业机密,不少企业愿意聘请这些信得过的“熟人”记账,[4]“它们认为,自己只负责按企业老板的要求把账做出来就可以,如果出问题,他们不负责”,江苏省安盛财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友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小企业的账目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主要是‘黑代’从业人员没有取得许可。他们可能仅借助一台电脑、一套软件就在家里代人做账,无人监管。在利益的驱动下,他们往往承揽了大量代理业务,其质量却令人担忧。” 据估算,目前有代理记账需求的企业自行委托“黑代”或“个人代理记账”处理的至少占50%。[3]

3 代理记账机构会计信任危机的成因分析

3.1 会计法规制度的原因:会计法规制度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局限性

任何一项法规制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完美无缺,难保不出现偏差纰漏。此外,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使得代理记账机构会计人员记账时可以根据委托单位的利益要求进行有偏向性的选择会计政策,这为会计信息失真创造了制度条件。

3.2 代理记账机构和委托单位的原因

3.2.1 委托单位与代理记账机构的法律关系不明确,代理记账机构无法履行会计监督职能

代理记账过程中,委托单位将会计核算、记账、报税等一系列的会计工作全部委托给专业代理记账公司完成,本单位只设立出纳人员,负责日常货币收支业务和财产保管等工作,双方签订委托合同以明确和规范委托及受托的权利义务法律关系。这样看来,代理记账本质上是一种账务处理的行为,代理记账机构会计人员并非委托单位内部会计人员,也并非会计社会监督的审计人员,所以他们无法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对原始凭证只能进行形式上的审核,无法深入实地进行账实核对。倘若委托单位提供虚假、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会直接导致据此生成的有关财务会计报告及相关资料虚假不实。[5]

3.2.2 委托、受托双方受经济利益驱使,无视会计法律法规

国内代理记账机构数量众多,竞争激烈,为了拉拢、稳定顾客,许多代理机构不惜答应委托单位提出的不合法规的要求求生存,而“黑代”、“个人代理记账”则基本上按照企业的“吩咐”进行会计记账的工作。而委托单位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达到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以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目的,往往会以利益相诱,要求代理机构出具虚假财务会计报表。

3.2.3 代理记账机构内部工作管理混乱,会计记账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

众多代理记账机构的内部工作目前都存在基本规章制度不健全、权责分工不明确的问题,比如一家公司的账目须经过代理机构多个会计人员,但每个人对于公司的整体情况并不了解,任何环节的纰漏都会造成公司会计信息的失真。同时,极少数代理记账机构注重对委托单位会计档案的保管管理工作,极易造成会计信息的泄露、丢失。而“黑代”和“个人代理记账”更是毫无内部基本制度可言。

除此之外,代理记账机构会计人员所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并且人员流动性较大,例如,江苏省盐城市代理记账机构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总数的8.7%,中专及以下学历占总数的48%。[6]而且在“会计热”的影响下,催生了“会计速成人员”,代理机构又因无视员工素质或无力承担费用而忽略对其后期的继续教育,使得整体业务质量下降,陷入信任危机。

3.3 外部监管的原因:缺乏有效的政府、社会会计监督

财政部早在1994年6月就出台了《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3月又对《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做了修改,出台了《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但在过去的8年间,国家再未出台任何关于代理记账机构的法律规范或对其进行修订,随着委托单位对会计核算要求的不断提高,《办法》中的一些不完善之处逐步显现,如设立代理记账机构的准入门槛偏低、工商登记与财政部门审批脱节、财政部门对代理记账机构后续监管缺乏抓手、代理记账机构执业质量有待提高等。

目前,政府部门对代理记账机构的监管分为两个方面:①工商管理部门的登记管理;②财政部门的业务监管。财政部门的业务监管基本依赖于工商管理部门的登记管理,代理记账机构设立后基本脱离财政部门业务监管,所以代理记账机构的业务工作现在处于既不受财政会计管理机构管理,又不受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管理的无序状态,这将极易导致严重后果:委托单位与代理记账机构相互串通,联合造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7]

4 治理代理记账机构信任危机的建议措施

4.1 尽快建立和完善与代理记账发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虽然已经在2005年出台了《办法》,但是其中的某些规定已不适应代理记账业当前现状,所以财政、税务、工商部门应在全面了解掌握代理记账机构发展动态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代理记账业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办法》的具体实施细则以及业务操作流程、操作规范、质量控制等相关制度,明确委托代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帮助双方以合同形式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以促进代理记账行业健康发展。

4.2 代理记账行业加强自身建设

会计行业自律管理是对会计行政管理的一种有效的补充,但代理记账业的行业建设则略显薄弱。可采取如下措施:①建立代理记账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管理规范,对行业内各代理机构的业务质量进行年度检查;②严把进入关,杜绝不具有资质的代理记账机构进入市场,这需要细化准入标准,提高行业要求;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业务操作程序;④提高代理记账机构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可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讲座,采取激励奖惩措施。

4.3 政府部门加强对代理记账机构的监管

①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代理记账机构和人员资质的管理,适当提高代理记账机构设立门槛,比如对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增加年龄上限要求。另外《办法》要求,在代理记账机构登记注册时,相关人员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是在其后续的经营过程中财政部门并没有跟进监督管理,这就要求财政部门要重新考虑加强对其资质的后期管理,以提高行业规范程度。②税务部门应加强对代理记账业务质量的监督,由于委托代理记账机构的单位大多是中小企业,一般是为了满足税务部门检查而做账,所以税务部门也应成立管理代理记账业务的相应部门,按照单位必须依法建账的总体要求,严把代理记账机构业务质量,严防偷税漏税。③出台退出机制,比如连续2年以上未完成年度资料报备且无法取得有效联系方式的,经公告仍未补办手续者,直接由原审批财政部门撤回代理记账业务许可。[8]

财政部门也可适时对代理记账机构的监管方式进行创新改革,比如安徽省采取公开选聘代理记账机构的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公开选聘代理记账机构为小微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专业服务,从而提高代理记账行业竞争的透明度,敦促代理记账机构从内而外提高自身竞争力[9];浙江省台州市采用代理记账机构考核制度,满分为200分,主要包括代理记账机构的设立和内部基础管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遵守财经法律、法规等3个方面内容,凡考核总分在120~180分的需限期整改,未达120分或达不到代理记账机构设立条件的进行重点监管,并责令其在不超过2个月的期限内整改,到期仍达不到规定条件的,由审批机关按有关规定撤销代理记账资格,并向社会公告。[10]这些耳目一新的监管方式有效地促进了代理记账机构的健康发展。

4.4 建立透明规范的代理记账机构数据库信息监管平台

首先应将代理记账机构资料完全数字化,从建立数字仓库起步。以此次代理记账机构普查为契机,将代理记账机构资料、交易数据、诚信记录等整合为统一的格式输入数据库,然后提供给社会不同层次的客户,随时通报代理记账机构的诚信变化等各方面信息变更情况,促使客户做出有针对性的选择。数据库可帮助代理记账公司维持客户关系,推动代理记账机构树立以实力赢得客户的观念,切实从加强自身水平来提高竞争力,也提高了财政部门对代理记账机构的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水平。在现代生活逐步信息化的历史潮流下,建立代理记账机构数据库信息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7]

主要参考文献

[1]熊猫.会计代账市场“蛋糕”已达百亿[EB/OL].http:///new/184_186/2010_6_25_de8439112248526010210605.shtml,2010-06-25.

[2]Robot.宁波:代理记账人员日趋规范专业化[EB/OL].http://finance.ifeng.com/stock/roll/20121116/7306707.shtml,2012-11-16.

[3]赵慧.会计“黑代”调查[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521/04297977467.shtml,2010-05-21.

[4]陈泥.厦门会计人员条例今起实施 代理记账机构信息将公示[EB/OL].http:///nzw/2010-03/01/content_19127569.htm,2010-03-01.

[5]翟莺,杨正清.代理记账的现状与规范管理[J].商业会计,2011(14):48.

[6]马新华.我国代理记账行业现状及发展策略[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2011(9):33.

[7]邵婷.我国代理记账机构监管现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447):42.

[8]Robot.天津:代理记账行业管理迈入信息化新时期[EB/OL].http://finance.ifeng.com/stock/roll/20120914/7034242.shtml,2012-09-14.

[9]房子妤.安徽省拟规范代理记账服务 公开选聘代理机构[EB/OL].http:///2013-03/04/c_114870130.htm,2013-03-04.

[10]Robot.代理记账,“台州现象”的正能量[EB/OL].http://finance.ifeng.com/stock/roll/20120914/7034254.shtml,2012-09-14.

推荐访问:记账 浅谈 信任 现象 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