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现代运输业发展需求的《汽车运输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针对汽车运输学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和特点,并结合现代汽车运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出了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课程实践等方面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和措施,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本科教学 汽车运输学 教学改革 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 F511.0 文献标识码:A

"Automobile Transport" Course Reform That Facing

Development Needs of Modern Transport Industry

CAI Jiaming

(Shangha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University Automotive Engineering College, Shanghai 201620)

AbstractAimed a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goals of automobile transportation learning courses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modern automobile transportation to personnel training requirement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urse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reform proposals and measures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forms and course practice, etc, so a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undergraduate teaching; automobile transport;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form

《汽车运输学》作为我院汽车运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不仅能使学生融会汽车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和熟悉公路运输市场经济和规律,同时还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为今后从事相关运输工作,提高就业率奠定了基础。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运输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在多变的运输市场中具备敏锐的分析辨识以及判断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成为能适应现代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和运输企业需求的现代运输人才,是《汽车运输学》专业课程教师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1 《汽车运输学》课程的内容、教学目标和特点

1.1 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该课程以高效、低成本、优质的公路运输服务为目标,主要研究有关合理有效地组织货源、编制公路运输生产计划、有效地组织运输生产以及对运输工作的日常管理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能理解和掌握有关现代汽车运输技术及理论,并了解最新的汽车运输技术动向。它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并配合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对公路交通运输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得到全面学习和系统训练,并具备运用现代科学理论进行公路运输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1.2 课程涉及知识面广, 课时较短,同时专业性强

通常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应已完成相应的基础理论课程及汽车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并以这些课程为基础,来理解和掌握现代汽车运输技术理论和组织管理方法。由于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未接触有关运输经济理论知识,因此,课程中还包含了综合运输概论及运输经济等基础知识。 这些课程内容的讲解,使原先仅为32学时的课程更加捉襟见肘,同时给课程在各个章节的学时统筹安排上也带来了困难。另外,该课程与其他的交通运输学相比,其主要内容为公路运输组织和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特殊性。

1.3 课程缺乏实践性环节

《汽车运输学》是一门有关公路运输组织和应用的课程,其社会实践性较强。然而,由于课程学时少的原因,在设置中并未有相应的课程实践性环节。这使学生在完成课程的理论教学后,未能及时地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运输组织实务中,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现实运输的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2 现代汽车运输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由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现代汽车运输企业除了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外,还要应对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间激烈的竞争以及同行业间的竞争;其次,日益高涨的油价以及社会对公路运输服务要求的逐渐提高,迫使运输企业必须不断地降低其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服务质量。对于即将成为未来汽车运输企业组织和管理人员的高校大学生而言,应该具备能灵活运用运输专业理论,善于创新和实践,并通过对运输市场阶段性的调查和统计分析,挖掘相关有用的信息,及时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和深入研究,并做出符合运输市场运行趋势的准确预测,才能在稍纵即逝的运输市场中获得先机。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的运输专业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同时还应使他们成为对复杂的运输市场具有综合分析和研究能力,并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复合型运输人才。

3 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和措施

3.1 合理统筹课程学时,突出教学重点

针对《汽车运输学》课程的特点和现代运输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对课程学时安排进行了调整时。对原先较多的运输服务供求特征和综合运输概论等运输基本理论的学时,进行了必要的缩减,同时加强了对公路运输组织相关内容的学时,从而体现了本课程与普通运输学课程的区别。

3.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结合实际案例,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本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 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并引入大量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通过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将枯燥的运输基本理论与丰富的运输实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丰富和增加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和信息量,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和具体,并有效地节省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例如在公路运输客货流分析的讲解中,将多个实际地域、路段、方向的客货流的测量分布图和运用概率统计所得的分布图进行比对,以说明数理统计方法在预测公路运输量中的指导意义,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对运输组织进行科学决策和规划,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水平及实践能力。

3.3 组织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开展课堂讨论

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是影响教学效果一个重要环节,其中教学形式和手段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本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原先以教为主的陈旧教学形式进行了调整,实施以尽可能多的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从而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如在关于高效、低成本地组织公路运输内容的教学中,以提问、研讨式教学和主体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将传统的讲授、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启发式、研讨式的课堂互动教学形式。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和适当提问等方式,使学生就该问题从运输车辆类型的选择、车辆载重量的确定以及行驶路线的优化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并配合实际案例进行课堂讨论,并对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积极的创新思维和理念,给予鼓励和支持,从而使枯燥的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有趣生动的对知识的探索过程, 以激发起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分析、探求和创新的兴趣。

3.4加强学生在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期间与运输企业的联系

《汽车运输学》课程由于学时的原因,没有设置相应的课程实践机会,而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环节正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在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期间,不仅培养了学生与人进行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使他们学习到有关最新运输理念和技术,加深对所学运输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发现实际运输组织实务中的问题,并将这些课堂学习中已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运输实践,分析和研究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自身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因此,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期间与运输企业的联系,深入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良好锻炼机会。

4 结束语

为提高汽车运输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针对该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和特点,并结合现代汽车运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形式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教学实践表明,改革后的课程教学,其内容既充实丰富,重点突出,符合现代运输业的发展需要;同时通过组织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开展课堂讨论, 并在学生的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期间,加强学校与运输企业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运输市场的不断实践中,锻炼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探求的思维意识。

参考文献

[1]刘建,童岱.对交通运输学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2:126-127.

[2]童岱.《交通运输学》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师,2008.11:140.

[3]万朴.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讨[J].高教研究,2007.3:1-3.

[4]程永扬,王为,李小昱,等.构建立体化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7):102-105.

推荐访问:运输业 教学改革 汽车运输 面向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