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研究生“医学遗传学”课程中运用PBL教学模式

【摘 要】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医学遗传学课程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研究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将通过不同角度阐述PBL教学模式在研究生“医学遗传学”课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PBL教学;研究生;医学遗传学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中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项目的完成,医学遗传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教育与教学在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现代社会各门科学发生了的巨大变革,这同样使得医学教育无论在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手段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更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注重人文精神层面,让医学生更早地接近临床、接近社会,也更多、更快地融入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及研究成果。由于医学遗传学思维性强、内容多、临床应用性强等多种特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积极性以及充分发挥思维空间的能力尤为重要。

1.研究生医学遗传学教学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医学遗传学是遗传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横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新教学改革的日渐推进,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成为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及教改方向[2]。在医学类高等学校中研究生教学一般实行以学科为基础、小班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任课教师可系统完整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如运用生动的多媒体教学,安排实验课教学、科研见习等内容。但这种教学模式极易忽视研究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 削弱了学生的对各种遗传学知识的兴趣,难以体现研究生对新知识的创造性。除此之外,此门课程还涉及到分子水平相关知识,教学相对枯燥抽象,知识零散,难以记忆;而遗传病则与人类健康、各种生命活动以及与优生优育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要掌握各类遗传病的发病机理、影响因素和有效的预防机制,需要前后呼应,要求学生具有系统性的整合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关系,又要解决好抽象与具体的矛盾,使研究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能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的能力。

2.医学遗传学课程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

2.1 PBL教学的优势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其最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是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讨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来进行讨论[3]。其内涵主要是培养学生充分发挥抽象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开展讨论,得出结论进行总结。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升研究生在医疗或者科研方面大胆提出假设并且围绕相关知识攻破难题的能力。

2.2 以各类遗传性疾病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

该部分以遗传病课程为重点内容,转变传统授课模式“定义-特点-遗传规律”为病案式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按照遗传性疾病发病的传递方式,根据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等内容特有的特点精心设计病案,在课堂上以讨论病案展开,通过病案的分析总结遗传性疾病的遗传规律,其过程一般为“展示病案-提出问题-自学思考-讨论质疑-评价精讲”[4]。

2.3 研讨遗传学国内外最前沿的研究内容

该部分将通过文献研讨课的形式组织研究生分为几个小组,把肿瘤遗传学、表观遗传调控、药物基因组学等遗传学热点问题搬到课堂上来进行讨论以及剖析,对每一个热点问题,利用互联网搜索几篇相关的权威文献进行阅读并下载,以文献为导向, 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讨论,并在文献研讨课上进行多媒体形式的汇报与大家共享。在此过程中,任课教授可以当评委,從不同角度对各位学生进行指点,帮助他们更深层次的理解其内涵。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探索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此过程可以以“提出热点问题-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汇报-师生互动探讨与共享-研讨会”。

2.4 补充教学资源,提倡角色转换

该部分首先要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由于教师水平不同,导致小班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对学生有失公平。高校应当不定期派送任课教师到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国内外名校进行培训,让教师不仅提升自身的教学经验,且充分了解先进的教学理论以便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教师有必要在知识深度和广度层面上有所拓展,密切关注最前沿的学术动态。教师必须从传统教学中的主讲者转换为PBL模式中的策划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3.展望

总而言之,医学遗传学是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前沿科学,目前社会的发展需要新型医学人才,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可以为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提供良好基础。PBL教学模式是当今国际教育教学领域中公认的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5];这种方法优势在于能够激发学生自主钻研的动力、促进临床或者在科研思维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能在医学遗传学的发展与建立科研思维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与此同时要积极推进研究生医学遗传学课程改革与实践,把学生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开拓精神[6]。

参考文献:

[1] 周凤娟,谢文美,王强,等. “教学、实践、科研、临床”四位一体的医学遗传学教学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J].遗传,2015,37(9):945-950.

[2] 张金波,朱金玲,侯霞,等. 构建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医学遗传学课程体系改革[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 10(16):3106-3108.

[3] 李佩琼,章钧,章远志,等. 医学遗传学“PBL”教学改革初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6):1160-1163.

[4] 宋敏,黄钢,王燕,等. 复合式PBL教学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85-87.

[5] 景晓红,苟兴春. 传统教学和PBL模式在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03):334-336.

[6] 穆拉迪力·约麦尔,毛吾兰·买买提依明,夏米西努尔·伊力克. 如何在研究生“细胞生物学”课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J]. 亚太教育,2016(10):74-75.

推荐访问:遗传学 教学模式 研究生 课程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