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历史嬗变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经历了三大历史性转变:邓小平对思想建党原则的恢复与坚持,完成了思想领域的“正本清源”;江泽民聚焦“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性课题,胡锦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了思想建党理论的“立本开流”;习近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了思想建党境界的“守本辟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改革开放40年;历史嬗变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9)02-0085-05

回顾4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坚持理论引领、思想武装全党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灵魂和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精神状态、理想信念、道德品行等方面仍然存在突出问题,要切实解决这些相关问题,必须以思想建党为根本环节,研析改革开放40年来思想建党的嬗变历程,总结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前进。

一、正本清源:思想建党原则的恢复与坚持

马克思曾指出:“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任何新的思想理论都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都是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都反映着时代精神的精华。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开始面临着新的变化,一方面,党内的思想禁锢被解除,重新走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不容易在短期内消除,尤其是“两个凡是”为纲的指导思想给各个领域的拨乱反正带来极大阻碍。因此,党内一场思想领域的正本清源教育运动势在必行。

1977年2月,“两报一刊”发表社论提出“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观点。实际上,“两个凡是”是在继续坚持毛泽东晚年的错誤,与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相违背,必然给“拨乱反正”的各项工作带来严重阻碍。在党内,邓小平最早旗帜鲜明地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首先,“两个凡是”违背了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邓小平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两个凡是’不行。……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其次,不能从个别论断来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强调对毛泽东思想要有一个准确的完整的认识,提出“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这样一个重要观点。再次,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各项工作。邓小平指出:“对我们党来说,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倡导,有效地抵制和削弱了“两个凡是”的影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问题的重新提出创造了有利条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在讨论中提出的。1978年5月10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央党校创办的《理论动态》上发表,次日,《光明日报》全文转载。文章强调的核心思想是: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经过讨论,人们明确了实践所检验的领域,不仅关系到哲学领域的理论问题,而且关系到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勇敢地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恢复和尊重实践的权威,成为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伟大开端。

思想路线是否端正是全党工作重心转移的先导。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认为“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只有思想解放,人们才能解决历史上遗留的问题,才能解决现实实践中新出现的问题。他还进一步指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不仅是思想路线问题,更是政治路线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前途及民族命运;“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与此同时,邓小平还认为解放思想特别需要党内民主,为保障人民民主,必要把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作为重要条件,加强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并明确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80年2月,邓小平重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并向全党提出一定要把“实事求是”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恢复起来。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完整地写入新党章,并对其内涵作出清晰完整的概括,这标志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得到了全党的认同,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原则的恢复提供了依据和保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上出现空前的思想活跃局面与一定程度的右的倾向并存的局面,极少数人宣扬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人权”思想等,散布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党的领导、毛泽东思想等言论,其核心是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党的领导。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这股思潮的严重危害性。1979年3月,他提出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保证党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根本前提。与此同时,为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重大是非加以澄清,科学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特别是科学地的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1981年6月,我们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与毛泽东思想加以区别,明确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系统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深刻内涵,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重大任务,为改革开放廓清了思想领域的迷雾,为思想建党原则的坚持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围和理论前提。

社会主义应朝着什么方向、围绕什么主题来进行?成为当时思想建党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重要问题。对此,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先后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确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等。与此同时,还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这标志着我们党开始用一种新的思路指导自身建设。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侵蚀蔓延,邓小平提出加强党对思想战线领导的重要性,并提出解决思想混乱的主要方法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1983年10月,党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在全党分期分批开展了以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为基本任务,采取党员集中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方法的全面整党。1987年5月,整党基本结束,通过整党,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加深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自觉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状态,我国也发生了“89政治风波”,党和国家的历史发展处于向何处去的历史紧要关头。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针对国际国内的重大问题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包括改革开放“三个有利于”的衡量标准、社会主义本质论、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等,后来被统称为“南方谈话”。“南方谈话”为中国共产党坚持思想建党原则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二、立本开流:思想建党理论的聚焦与发扬

“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邓小平在向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进行权力交接的时候,以负责任的态度作出政治交代,指出“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

江泽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充分认识到党的建设面临严峻形势和担负的历史重任、国际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严重危险、在新情况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三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明确提出“为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对如何才能坚持党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江泽民提出了“切实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的“首位论”,以及系统地深入地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的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的”三基本“教育来解决党员思想入党的问题。此外,为了真正把党建设成为理论上更加成熟,思想上更加统一,江泽民提出了“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学习、研究和传播”。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党员数量的迅速增加,教育、管理党员的任务更加繁重。1994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发表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讲话,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提出“要继续抓好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项战略任务”;“特别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性”。1995年11月,江泽民首次公开、完整地提出了“三讲”问题,即对干部进行教育当中,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1996年10月,针对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全党集中开展以“三講”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深刻论述和科学评价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用三年的时间普遍开展“三讲”教育活动,这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进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为党的理论创新营造了必要的思想条件。

世纪之交的党员干部队伍构成和党组织构成状况再次出现重大变化,这势必会影响到党完成历史任务,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2000年1月,江泽民重提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这一根本问题。同年2月20日,江泽民在广东茂名高州提到“五个始终”的要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成为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的两个“代表”蕴含其中,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端。随后,江泽民在广州、深圳等地考察,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强调指出:“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推进思想建党,必须贯彻“三个代表”。接着,江泽民又从党的建设的角度,阐明了“三个代表”要求的实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第一次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系统化表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聚焦和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性课题,完成了思想建党理论的再一次飞跃。

跨入新世纪,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新阶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道路、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深刻认识到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命题,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在这次大会上,首次部署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4年9月,《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进一步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要求,强调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要居安思危,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2004年11月7日,中央对开展先进l生教育活动进行具体部署,先进性教育活动分三批进行,每批大约半年时间,分为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2005年1月,胡锦涛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重大命题,“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2006年6月,先进性教育活动基本结束,通过这一活动,广大党员受到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此外,建立集体学习制度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种创新方式,从2002年12月26日党的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开始,共进行了44次集体学习,这显示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理念,为全党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同时作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2008年9月,党中央决定用一年半的时间,分批开展学习活动。2009年9月,党中央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新的部署,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同年12月,中央进一步明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意义、要求,原则、内容和方法等问题。另外,为了加强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教育,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培训院校课程中,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振聋发聩地指出“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如何才能经受考验,化解危险?“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此,胡锦涛强调指出,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要加强思想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应该说,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过程中,着力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进行了新的探索,形成了极具时代特征、内容丰富的思想,充分发扬了思想建党理论的精髓。

三、守本辟新:思想建党境界的开拓与创新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主旋律。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和各项任务。其中,在思想建党方面,指出:“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抓好道德教育这个基础”;“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聚焦集中解决“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2013年5月,中央决定从2013年6月开始到2014年7月,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两次大规模的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明确提出了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方法步骤和组织领导。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大会上特别强调:“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思想认识问题一时解决了,不等于永远解决。”要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不仅要抓主要矛盾、突出重点,而且必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紧密结合”,结合落实制度规定来进行。为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2015年4月,中央决定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提出要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融入经常性学习教育,从思想深处清除领导干部“不严不实”的突出问题。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三严三实”要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鞭策自己。为了教育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2016年2月,中央决定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突出正常教育,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党的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精神不振、道德行为不端等问题。思想问题的解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需要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常态化、制度化,为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2017年3月,中央决定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明确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纳入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强调党员要联系思想工作实际打扫思想灰尘、进行“党性体检”,经常查找解决学习教育与思想工作实际“两张皮”的问题,引导党员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八大以来的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提炼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进行了系统性阐释,并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决定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至此,习近平总书记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系统的思想建党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建党的新境界。

首先,坚定理想信念是习近平思想建党理论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围绕理想信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反复强调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理想信念的坚定者和实践者。现实生活中,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是一些党员、干部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习近平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这段论述不仅阐明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而且还提出坚守精神追求,加强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建设的政治要求。共产党人的根本是什么?习近平从“信仰、信念、忠诚”三个维度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所在,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的方法是什么?“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其次,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观是习近平思想建党理论的基本内核。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最高行为准则。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上当选为党的总书记时,他就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也反映了思想建党的根本价值取向。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由此可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观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中心”。

再次,注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是习近平思想建党理论的重要保证。从党中央提出“八项规定”开始,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再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些都是思想建党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一定程度上为制度治党提供了充分的思想铺垫。但是,全面从严治党要靠教育的柔性约束,也要靠制度的刚性约束,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才能开创党的建设的新局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要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为了巩固思想建党的凝魂、励志、补钙、动员等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特别重视一些基础性、关键性、引领性的党内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接踵修颁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初步形成了以党章为遵循、以守纪为准绳、以责任为导向的“制度群”,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成为新常态,党纪的约束力量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方面进一步释放,提升了党的执政能力,从而保证了党长期执政的稳定性、延续性和正当性。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相结合、目标导向与问题意识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制度治党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了思想建党原则的恢复与坚持的“正本清源”、思想建党理论的聚焦与发扬的“立本开流”、思想建党境界的开拓与创新的“守本辟新”的历史性转变,确保了党从容地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的领导核心,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最有生机和活力的政党。

推荐访问:嬗变 建党 国共 年中 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