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谨防卒中

糖尿病本身就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存在着卒中的长期风险。糖尿病引起的脑梗死和脑出血比例明显高于一般脑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病程长,致残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危险因素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主要是指在有糖尿病基础上发生了脑血管病,或在脑血管病出现前发现糖尿病,又或者之前不知道有无糖尿病,而在脑血管病发病期间被确认有糖尿病。广义地说,指糖尿病合并或伴发的各种急慢性脑血管病,主要有脑梗死等缺血性卒中,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出血性卒中。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代谢综合征之一,它易伴发各种血脂异常,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降低,均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促使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发生。另外,脑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以及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也被认为可促使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发生。

先兆症状

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的先兆与一般脑血管病相似: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加重为持续性剧烈头痛,头晕突然加重,可伴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突发肢体活动障碍或感觉障碍,尤其局限于一侧的突发肢体、舌、面部麻木;突发性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突发性意识障碍,性格改变;突发视物不清或黑矇,甚至一时性突然失明。尤其是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时,应怀疑有脑血管病的发生。

临床特点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发生脑血管病即是一种严重的打击,患者会出现应激性的血糖升高。此外。糖尿病者的血糖升高还与脑血管病本身的部位有关,大脑深部出血则血糖升高难控制。当然,发生其他的并发症,如继发感染等,亦可使得患者的血糖升高,不易控制。

糖尿病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与-般脑出血的临床表现相似,但它的临床表现往往更为严重,预后更差。如果患者平时血糖没有很好控制,脑出血后的脑水肿就会特别重。并可出现应激性消化溃疡和出血。

但对于慢性糖尿病者,发生小血管病变的概率更高。因此,糖尿病性脑梗死以小动脉性脑梗死居多。即平时所说的腔隙性卒中较多。同时复发的概率亦较高。

并发症多

肺部感染。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较重,卧床机会多,抵抗力差,易出现肺部感染。

高血糖甚至糖尿病性酮症昏迷。在脑血管应激下,患者血糖多有急剧升高,且比平时难控制。

高血压可应激性升高。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在卧床和糖尿病情况下,更易发生上述并发症。

电解质紊乱。主要有低血钾症、高钠血症和低钠血症。

尿路感染。留置导尿管是发生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

急性心脏损伤。如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

急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易引起肾脏疾病.在出现脑血管病时更易引起肾功能损害。

应激性溃疡。

褥疮。

许多并发症的发生,是糖尿病本身的长期损害所引起,如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心肌病等,其次是由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病和凝血机制异常所引起。

怎样预防

因为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要预防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卒中的发生,首先要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将血压平稳地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同时注意饮食控制,限制总热量的摄入,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常年坚持适量锻炼,还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应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伴发高血脂者应选用适当的调脂药物。

卒中现已成为肆虐全球的,威胁人类生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作为糖尿病人更应该积极治疗控制糖尿病,严防卒中的发生。

(吕传真教授每周四上午有特需门诊)

封面人物介绍

吕传真

男,浙江省人,1938年生。196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复旦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WHO神经科学合作培训中心主任,国家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吕传真教授一直从事神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1986年、1990年两次赴瑞典Karolinska研究院从事临床神经免疫研究,1991~1992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脑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80年前从事脑血管病的脑血流——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先后编写《脑循环与临床》及《平均动脉与血黏度的回归研究》等著作。1980年后着重研究神经免疫性疾病和神经肌病,特别在重症肌无力方面较为系统和深入,并两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年起担任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临床神经医学学科负责人,主攻脑血管病。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国外发表12篇。临床专长:脑血管病的诊治与预防、神经肌病及各类神经免疫病诊治。

推荐访问:谨防 糖尿病患者 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