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众传媒视野下的历史解读

zoޛ)j馟i_iiw?駟iuivvwiZ体会占据了主要。在历史的传媒解读里,常常为了“泛欣赏化”,不惜把既定的具有普世道德的历史观点否决掉,仅仅为了迎合受众的新奇趣味。譬如对于历史人物不加道德判断地翻案,不断地用离奇性、超常规性的解读视角对历史事实进行重新洗牌。

大众文化的时代是一个进入后现代的消费主义时代,这个时代“商品的逻辑得到了普及,如今不仅仅支配着劳动进程和物质产品,而且支配着整个文化、性欲、人际关系,以致个体的幻象和冲动。”[5]媒体参与了消费主义泛商业化的共谋,在这样的环境下,大众的消费主义的犬儒主义精神日益高涨,不思考或者说很少思考成为生活常态,而高度地迎合媒介塑造的消费主义价值观。甚至可以说,很多的历史解读满足了受众欲望的宣泄和充实,由于中国历史一直是强力者的历史,而如今的讲解特意突出这种历史叙述,这种强权故事部分契合了中国人心底的权力向往,受众深深地陶醉其中,把自己和历史角色对位,从而获得了掌控权力的享受,现时代的历史解读加重了传统腐溃价值的力量。而同时那些历史解读者,凭借传媒的巨大普及率成为消费时代的明星,在这一场历史的新解读中,媒介是真正的生产管理者,解读者是承担生产任务的工人,解读却成为可以大批量流行的消费品。

总之,历史解读的大众消费主义特征使历史成为可以立时消费的快餐,只有物质的简单体认,而缺乏对人类心灵深处的持之以恒的深刻探讨和对生命价值的精神归依,历史的凝重和厚度都被一一抛弃,人文主义的精神追求在逐渐遗失。所以,一方面我们看见历史知识的普及,一方面却是历史精神的缺失,在历史故事的热炒中得到的是“去历史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4页.

[2]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薇、许绮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页.

[3]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页.

[4]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页.

[5]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推荐访问:视野 解读 大众传媒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