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价还能涨多久?

计划,许多出版从业者直到此刻才重新意识到,产业得以立身的基石或许没有想象中那般坚固,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正在扼着出版业的咽喉。

焦虑

王国庆(化名)在记者面前打开了自己的微信订阅,跃入眼帘是清一色惊悚的标题:“涨疯了!”“纸价坐上直升机”“老板有单不敢接,员工提前放假”“未来数月或持续坚挺”……文章配图清一色的红色箭头,仿若北京的房价一般令人揪心。

2016年10月,箱板纸、瓦楞纸等包装用纸价格开始飙升之际,在北京经营着一家纸张经销公司的王国庆感觉手足无措,“入行五年,之前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提价函一张接着一张,还没和下游客户谈好价格,造纸厂那边一吨又涨了300元。”他能做的,就是不停刷新朋友圈,希冀获知又有哪家纸厂的报价发生了变化。

而在两个月后,当公司主要经手的双胶纸、铜版纸等文化用纸开始涨价时,王国庆已经恢复了大部分信心:“至少我们目前能确保相对稳定的纸张供应。只要书刊印刷厂不像包装印刷厂那样纷纷停工,公司就没有太大的压力。”

据多位纸业人士透露,领涨的箱板纸、瓦楞纸等包装用纸也是这次纸价上涨的“重灾区”,整体价格涨幅超过五成,而书刊印刷所用的文化用纸目前的涨幅大概在20%~30%间。王国庆给出的最新报价则显示,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3月,他所经销的双胶纸均价自5000元上涨至6200元,涨幅24%,铜版纸均价自5200元上涨至6600元,涨幅接近27%。王国庆告诉记者,步入2017年之后,文化纸的价格“一共涨了三波。一月、二月、三月各一次,每次每吨涨三到五百元不等”。他手中最新的提价函发自3月21日,岳阳林纸全线印刷用纸价格每吨上调500元。

对于所有纸张的需求方而言,纸价上涨早已不是新闻。早在去年年底,央视财经频道就曾特别报道纸价上涨的情况,而各类印刷业媒体、自媒体对这一事件的反应更快。多亏了这些连篇累牍的报道,如今王国庆已经不用再为向客户解释而犯难了。他也会在公司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最新收到的提价函,但据他透露,纸价的涨幅并没有某些公号标题中展示的那般夸张,“还在说‘涨疯了’的人,我感觉反应有些过于激烈了。仔细看看,大家分享出来的提价函还是翻来覆去的那几张,而且涉及的是不同厂商的不同纸品。涨是涨了,但绝不是‘一天一个价’,希望大家不要紧张过度”。

虽然价格的蹿升势头在放缓,但超过两成的涨幅确是不争的事实,焦虑也依然存在,只是主体转移到了造纸业的各个下游产业中。由于负担原料成本的原因,包装印刷领域在涨价启动之际就炸开了锅,经营模式有别的书刊印刷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但仍旧有人为之头疼不已。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向荣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湖南省最大的书刊印刷企业,天闻印务目前有价值1.8亿元的订单是包工包料的,订单2万吨的用纸量占全公司每年用纸量的五分之一。“合同是在纸价比较稳定的时候签订的,按照现在纸价平均每吨上涨1000元计,公司仅这一项就会损失超过2000万元的净利润。再加上近期纸厂不能按时交货履约的现象频繁发生,也让印厂收到了许多客户的投诉。”徐向荣告诉记者。

在全国书刊印制行业,像天闻印务这样会负担纸张成本的企业屈指可数,书刊印制中,纸张的成本在多数情况下仍由出版方负担,所以无论是焦虑情绪还是经济压力,最后终将沉降到出版业。事实上,在文化用纸价格上涨的过程中,身为下游客户的出版机构的反应远比书刊印刷厂更加强烈。涨价潮尚未波及到文化用纸之际,就有不少敏感的出版机构开始布局应对。三月中旬,就在王国庆收到第三批提价函的同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针对这一现象专门召集各出版单位开会讨论,据悉会上许多代表提出了释放产能、控制出口、调整定价政策、补助绿色印刷等系列诉求。

供求

在中国知网上,以“纸价”为关键词检索出的内容集中在两个区间:2007~2008年,随后便是2016年11月至今,这也与我国最近两次纸价上涨的时间相吻合。据《中国印刷》杂志社社长刘积英观察,过去六七年间,纸价波澜不惊,甚至有些时候还会略微下行,那么何以这一波纸价上涨如此迅猛,甚至给人以失控之感?

在王国庆的办公室里,他把手中晨鸣、太阳、联盛等多家大型造纸企业的提价函一字排开一一对照,其中对调价原因的描述如出一辙:受原材料、煤炭、乳胶等大宗物资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制作成本上升,是许多纸业人士口中价格飙升的主因,但这是否是影响纸价的决定性因素呢?

刘积英记忆中,在上一次大规模的纸价上涨发生的2007年,商业环境与今天确有某些相似之处:“当时国内经济仍处于危机之前的亢奋状态,许多大宗商品的价格达到历史新高。从这一点上推论,过去一段时间内包括废纸、木浆、乳胶、煤炭在内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确是这一次纸价上涨的重要诱因。”

根据造纸协会公布的数据,我国纸浆全年总产量约8000万吨,而消耗量超过一亿吨,在文化用纸主要消耗的木浆上,供需逆差尤为突出,每年需大量木浆进口才能满足造纸企业的基本需求。这样看来,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下跌也会显著影响纸企进货。再加上2016年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出台的“最严公路限载令”让纸张超载运输成为过去时,种种外因之下,纸企所言成本上涨确有其事。

但将纸价上涨归因于上述因素,客观来看并不全面。多家上市纸企发布的2016年业绩报告显示,2016年纸企的净利润涨幅空前。这一势头在进入2017年后非但没有放缓,反而愈演愈烈:某家大型纸企今年1月的净利润超过4000万元,超过了该企业2015年全年净利润之和。事实上,过去几年间纸价一直处于低位,纸企的效益也非常惨淡。若不是纸价增量远远超过了制造成本的增量,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原因能导致净利润如此大幅的提升。

徐向荣认为,纸价上涨的决定性原因还是供需矛盾。“出于去产能和环境保护的因素,近年来许多中小型造纸厂关停、限产,可能会影响到部分品种纸张的供应。”有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中小型规模以上造纸企业数量占行业总企业数的82.01%,中低档纸产品产能严重过剩,而高档纸的生产和供给能力不足。从2014年起,全国每年淘汰落后和过剩造纸产能约500万吨,约占全国纸和纸板产量的5%。2016年初,国家工信部勒令279家造纸企业在两个月内关闭,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震动。“打那时候起,北京周边方圆百里几乎找不出造纸厂了。”王国庆表示。

刘积英的判断与徐向荣并不完全一致:“低端产品过剩、中高端产品缺失,是中国纸业一直存在的问题。文化用纸属于造紙业中的高端产品,与关停的小纸厂关系不大。文化用纸价格的上调,基本上是因为包装用纸价格上涨而引发的补涨。”

但他也指出,在小纸企陆续关门歇业之后,市场集中度本就很高的纸张市场上,大型企业的议价能力会进一步加强。“各大纸企几乎总是同步提价,这份默契耐人寻味。”

无论纸价上涨的主因究竟为何,采访中,很多业内人士都指出,纸价的这一轮上行将近尾声。“我国每年用于图书印刷的纸张在200万吨以内,总生产量却有亿吨之多,就出版业而言,当前的市场有限需求并不能支持纸价继续脱缰上涨。”刘积英表示。

应变

在出版社原有纸张库存均已告罄的今天,面对仍在上升的报价,整个出版业在感慨“洛阳纸贵”的同时显得格外团结,颇有几分如临大敌之感。纸价上涨固然来势汹汹,但也并非从无先例,在过去的三个月中,虽然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但出版界仍凭经验顺利挺过了第一回合,国内书市整体并未呈现出明显波动。但随着出版机构和印刷物资公司的纸张存量渐次告罄,面对未知的未来,出版界仍需有更深层的应对之策。

尽管在采访中,受访者多数认为,国内的文化用纸市场的供求没有发生根本性的错位,但是造纸企业库存下降,部分纸商囤货居奇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这波风潮中,出版机构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确保纸张供应,让自己出版的图书不致落到无纸可印的境地。

“在这个问题上,出版机构不能被动等待,而是应该提前主动出击,积极与可靠的货源联系。”一家出版社印制科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出版社也一度面临纸商停止供货的问题,后来通过直接与造纸企业签订供货合同,问题才迎刃而解。

虽然缺乏理性的纸价上涨基本已是强弩之末,然而它凭借惯性究竟还能走多远,是否会在短期内达到拐点,也没有人敢贸然作出判断。再加上纸张存储成本高、时间短,所以该人士也不建议出版机构恐慌性地大量囤积纸张。他认为随着市场趋于冷静,纸张的供应也会很快恢复正常,“所以最关键的,还是成本和定价的问题”。

根据经验,纸张的成本约占每本书码洋的10%,纸张价格上涨20%~30%,毛利率就会相应减少2%~3%。最近十年,出版机构饱受低发行折扣之苦,平均毛利率本已下滑至15%以下,此刻雪上加霜,当然苦不堪言。图书定价究竟涨与不涨,已成为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

相较普遍有稳定纸源和一定纸张储备的出版社,习惯于随用随买的民营图书策划公司业务受到纸价上涨的波及更早也更重,因而他们对此的反应也更为迅速。有民营出版人表示,在他们与出版社的合作中,产品定价是由出版社的发行人员决定的,因此成本也存在一条看不见的红线。纸价上去了,只能通过减少用纸克重、简化装帧工艺等方法来弥补,其结果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图书自身的质量。

对于这种做法,图书品牌“未读”创始人韩志颇不以为然,身为国内少有的“明目张胆”走高价路线的出版人,韩志表示,无论纸价涨跌,“未读”出版的书都继续选用最高标准制作,“如果你的内容质量和装帧都比别家好,品牌又有溢价能力,定价高一点又何妨?”他透露,“未读”品牌很多新书定价相较申请书号时均有上涨。

虽然不是每家出版机构都有像“未读”那样的魄力,但“以涨制涨”正在成为出版机构的共识。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多数出版社都表示会结合实际情况上调图书定价。据悉在政策性定价的教材教辅出版领域,也有很多出版机构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希望可在现行价格管理规定的基础上有所放宽。

那么未来书价会否也会像纸价那般陡然上升呢?刘积英指出,纵观二十年来出版发展的历程,书价和纸价并非完全亦步亦趋,纸价在1997年、2007年和今年的上涨均呈现出时间短、幅度大的特点,在其余的时间内则非常稳定;而无论纸价是否上涨,书价在过去二十年中的每一年都在稳步爬升。“所以也不能判定今年的书价会有很大波动。”

在本文发稿当日,记者接到来自王国庆的电话,他表示公司现在正在与一家加拿大造纸公司洽谈,希望可以代理对方生产的哑光铜版纸。“加上关税,对方的报价和国内同规格产品价位相当,但质量应该会更好一些。”王国庆说,“要是国内纸价再涨,以后你们搞出版的就可以全用洋人的纸了。”

推荐访问:还能 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