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范例教学

柴文新 王小禹

关键词 地理核心素养;范例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1)12-0063-03

现代社会知识总量激增。如何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其综合思维和适应能力,成为当下教育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范例教学即通过对典型事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从而达到触类旁通,这无疑是学习各种知识、适应社会变化的重要方式。运用范例教学进行地理教学设计,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使教学过程完整流畅,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范例教学的关系

范例指好的例子,范例教学是指根据好的、典型的、特别清楚的例子进行教与学,即使学生能依靠特殊(例子)来掌握知识,并能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范例性地阐明“类”的阶段、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和范畴的阶段、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和生活经验的阶段。

在地理教学中使用该方法的前提和关键在于“相信学生并非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能力和知识储备”。教师的任务就是探究如何将新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经验相联系,引导和促进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图式的同化与顺应。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包括四个层面,笔者认为这些层面可以通过范例教学的四个阶段进行,而这又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知识层面和社会层面(如图1所示)。

第一,对学生从区域认知、迁移能力到综合思维的培养体现了范例教学在知识层面的作用:首先,学生通过对“个”与“类”不同尺度区域的把握,掌握认识区域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区域认知能力。其次,学生在由“个”到“类”的过渡中,在教师不解释原理性知识的情况下,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知识实现对同类问题的解决。经过前两个阶段,学生就会对范例背后隐含的原理性知识或规律形成一定的思考,但又不成体系,此时他们的求知欲会进一步被激发出来。最后,教师通过第三阶段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总结规律,培养综合思维。经过以上三个阶段,整个教学过程就会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效果。第二,范例教学对社会层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上。教学不论以何种方式进行,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培养实践力。在获得关于世界和生活经验的阶段,学生通过对影响类、意义类等现实性问题的学习,获得“用知识解释生活,因知识改变生活”的正确信念,科学地看待个人与整体、人类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

二、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范例教学

(一)地理范例教学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是“个”的分析,即是用某个具体的、直观的范例去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这在地理课堂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呈现范例、提供材料并提出问题,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并回答,双方共同进行知识整合。

第二阶段是“类”的推知,即通过对“个”的认识,去探索类似的现象。这在课堂中表现为教师选择与范例本质属性相一致的知識进行叠加或拓展,并布置思考任务,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与探究。

第三阶段是总结规律,即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隐藏在范例背后的规律性知识,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掌握本质的、规律性的知识是学生能够进行举一反三的前提。

第四阶段是获得关于世界和生活经验的阶段,即体会所学知识对个体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所具有的价值,引起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本阶段旨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提高其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范例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以高中地理“气旋”为例

表1所示为基于范例教学的“气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三)地理范例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问题1:教学中对地理教材中的实例应用不足

建议:地理教材中的实例是在教育专家们的重重把关之下筛选出来的,具有典型性和基础性,是重要的范例资源。本文对人教版地理教材04版和19版本的实例数量进行了统计,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19版教材中,实例的数量大幅增加。这说明了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实例来组织课堂、实施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地理教学的重心是要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社会责任感。

问题2:范例教学过程划分机械

建议:以问题推动教学过程。基于范例教学的地理课堂一定是以问题推动的,即教师针对呈现的图文材料提出一系列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掌握知识。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注意:第一,问题要精准得当。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设问,切勿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以免增加学生的认知负担,影响学生对核心内容的把握。第二,问题之间要有逻辑关系。教学是以多个问题串联起来的过程,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问题间的逻辑顺序,遵循从自然到社会、简单到综合、具体到抽象的编排原则,使整个教学过程衔接顺畅,以保证课堂的整体性。

问题3:范例选编缺乏代表性和引导性,材料冗长

建议:范例及其材料的选编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和学科的知识逻辑。在选择教学材料时,教师应把握以下四点:第一,典型性。在“个”与“类”的阶段中,教学材料必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影射范例所隐含的原理性知识。第二,时效性。尤其是在“获得关于世界和生活经验的阶段”中,教师应关注时事热点,提供的实例及问题要有时效性和新颖性。第三,生活性。材料选编要尽量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发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提高其学习热情。第四,材料编写要言简意赅,只保留与课堂相关的内容。

三、小结

范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思考、学习、迁移、再思考的螺旋式上升发展的状态之中。教师的任务不仅限于传授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让学生获得并掌握知识及思考与判断问题的方法,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的是生产性的知识,获得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所必不可少的素养。

责任编辑:谢先成 孔雪冰

猜你喜欢 实例阶段素养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河南教育·职成教(2022年5期)2022-05-06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中学生数理化·高三版(2021年10期)2021-11-01多思少箅彰显素养福建中学数学(2021年1期)2021-02-28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课堂内外(高中版)(2021年8期)2021-01-17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湖南教育·C版(2018年10期)2018-10-22追本溯源提升素养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7年7期)2017-11-04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6年4期)2016-11-19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新高考·高二数学(2014年7期)2014-09-18完形填空Ⅱ高中生学习·高三版(2014年3期)2014-04-29完形填空Ⅰ高中生学习·高三版(2014年3期)2014-04-29

推荐访问:素养 范例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