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成效研究——以“教育综合知识与能力”为例

敬 军,蔡文君

(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人们对传统教学的弊端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信息技术运用于现代教学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态势。传统课堂教学和单一的网络教学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既能运用网络教学的便捷性与高效性,充分尊重教师作为“主导”和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又能兼顾传统教学的人文性和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做到了扬长避短,达到了“1+1大于2”的效果。在教师资格“国考”和教师公招、公务员考试的大环境下,结合当前后疫情时代背景,高师院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既是落实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务实之举,也是遵循以“产出导向”人才培养原则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之举。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后疫情时代,新冠肺炎疫情在总体上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在局部地区仍在不断地爆发疫情,高校生源均来自全国各地,疫情持续爆发严重影响着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在学生不能正常返校进行学习的时候,开展线上教学是较为科学的选择。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5G”技术的发展,利用线上教学,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诸多劣势:第一,能够将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共享与开放,尽可能克服传统教学资源共享相对封闭带来的弊端;
第二,深刻改变着传统师生的角色定位,利用线上教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讲授者,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第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局限,同时又对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

(二)概念界定

1.地方高师院校是指省属、省地共建或地属的以专门培养地方基础教育教师为首要任务的地方高等教育机构。

2.混合式教学,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开展混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去使用互联网技术,也不是去建设单纯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更不是去追求教学活动的花样变化,而是着重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内涵,提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教学只是他们进行有效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师的教学更多的是依据教学规律及时提供学习支持的外部条件[2]。

(三)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准备工作

对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选择,首先要尊重教学的一般规律,即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2]。为充分发挥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我们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夯实线上教学资源。线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对于很多不是很擅长教育技术或信息技术的教师来说,建设线上资源一般需要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才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一般的文字、图片资料、教学课件、练习题目比较容易上传至线上。但教学视频、微课的录制和后期的编辑与制作,既需要比较专业的硬件设备的投入,又需要学习一定的软件编辑知识,这对于刚接触这项工作的老师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线上微课的录制与传统面授教学在教学目标和知识体系的分解上又略有不同,授课教师还需要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自主开发一些配套的课堂巩固练习。有条件的学校,可组建教学团队合理配备师资力量,利用团队的力量来建设线上教学资源。

2.优化线下教学活动。学生通过线上的学习活动,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但对于知识的全面理解、内化、迁移与运用仍可能存在问题。此时的线下教学不能像学校课堂一样按部就班地进行,应该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后,精心设计线下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做到查漏补缺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重点和难点。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的要求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利用“线上”和“线下”所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而传统的教学仅仅是管住了学生本人坐在了教室里面,至于学习的态度如何、效果怎样,教师不得而知。部分学生往往是人到心不到,更别说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了。

3.重视过程考核。对于学生线上学习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关键,大量的基础知识都是在这个阶段学习和掌握的,因此,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并及时反馈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手段。针对线上教学部分,我们可以利用在线平台或其他智能小程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签到、巩固练习、小测验、单元检测等。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教师既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学生通过完成检测也能得到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针对线下教学部分,学生参与课堂的态度、完成实际情景的操作与运用都将成为考核内容。把学生“线上”和“线下”整个学习过程纳入考核评估,这是一个比较可靠的评估依据,而传统的教学只重视结果考核与评估,往往只能得到一个片面的结果。

4.优化结果考核。作为任何一门课程来说,学生完成学习后,必须有一个学习结果考核来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我们在重视过程评价的基础上,应该对传统的结果考核上进行优化,不仅需要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应着重考核他们的学习迁移与应用,考核他们的创造与实践能力。我们应该精心设计考核的题目,科学确定各种题目的数量与分值比例,注重考核的难易度和区分度。

绵阳师范学院作为地方高师院校,对于本校学生而言,学生学习“教育综合知识与能力”这门课程之前,已经完成了“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前置课程的学习,该门课程综合性较高,涵盖了教师资格“国考”科目“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政策与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的部分重要内容。面对此类综合度高的校本课程来说,开设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实践操作起来可谓困难重重。一方面,需要教学经验丰富、对教育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较高的任课教师。对于这种理论性较强的科目,授课教师采用按部就班的讲授法,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涉及到的知识面太过宽泛,教师往往只能泛泛而谈,无法将知识点讲透,加之授课时数的限制,往往只能点到为止,学生自然无法彻底理解、迁移和运用。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也颇具压力。因涉及知识面广,学生需要识记和掌握的知识点太多,仅靠传统教学模式或单一的网络教学很难完成既定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参加国家考试或地方公招、公考就会面临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因此,运用混合式教学可望改善当前的困境。

(一)实施现状

1.课程概况。“教育综合知识与能力”是学校所有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知识,其目的既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通过教师资格“国考”相关笔试科目,更是为他们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现阶段主要有课程团队核心教师五名,后期将扩展至全校承担“教育综合知识与能力”教学任务的所有教师。本门课程是全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上课学生人数众多,涉及授课教师人数较多,因此主要由各教学班授课教师负责本班学生的问题咨询,对学生进行解惑答疑。同时,在智慧树网络平台上,教师和学生均可以发起提问或解答相关问题。

3.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网络资源建设主要包括教学视频、各章节课后练习题目、学习辅导资料、期末考核题目等。团队成员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将概念、原理、规律、实践操作等知识进行精心准备,由专业团队录制成教学视频,然后上传至智慧树网络平台。课程团队成员根据教学任务分工,将各自负责的教学章节课后练习题目、辅导资料、期末考核题目和学习辅导资料等也传至智慧树平台,供学生参阅和练习。教师可不定时发布问题以供交流和讨论,学生也可以在交流区发起提问,教师和学生均可在线上回答和讨论。

4.教学方式。第一步,授课教师提前将所授课程教学PPT或讲义上传至智慧树网络平台,便于学生课前预习。第二步,教师将所授内容录制成教学视频,便于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并完成课中与课后的练习题目。第三步,线下讨论,学生将预习和线上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带到线下课堂来,教师带领全体学生进行讨论。第四步,线下讲授,教师结合学生的问题,将本门课程的重要知识带领学生进行进一步提炼,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理解、识记与迁移运用[4]。

5.课程考核。本门课程考核包括考勤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三个板块。考勤成绩占总成绩的10%,由学生在线上完成视频学习记录和线下课程的出勤记录构成;
平时成绩占40%,主要由学生完成线上各章节练习题目记录以及线下老师布置的平时作业构成;
期末成绩占50%,由线上期末考核成绩和线下传统授课结束后的期末考试(闭卷)卷面成绩构成。

(二)存在的问题

1.学校层面。学校对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性虽有一定认识,但在学校层面关于混合式教学的制度还不健全、配套措施落实不到位。对线上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体现出来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这对于推动混合式教学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师资队伍建设落后,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来说,高层次人才引进较为困难,缺乏领军人物;
生师比较高,教师数量相对于学生数量来说,还不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繁重,不利于课程建设。

2.教师方面。(1)积极性不高,教学团队组建困难。实施混合式教学,教师的工作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不少量。部分教师已有多年的传统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通常不需要在课前特意去备课也能轻松完成教学工作任务。要准备线上课程资源,意味着教师需要重新研究教材内容、查阅文献资料、录制教学视频、准备各章节辅助资料和测试题目、在线上及线下与学生互动交流等等,教师的工作量几乎是成倍增加,这是导致教学团队组建困难的主要原因[5]。(2)现代信息技术能力不足。实施混合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视频录制、剪辑、上传平台、与学生在线上进行交流互动等,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6]。

3.学生方面。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待提高,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混合式教学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更高,课堂上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更多,课余还需要查阅一定的文献资料以及完成相关的测试题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造成了学习压力。

部分学生深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他们已经习惯上课听讲、记笔记这种学习模式,学习过程中出现不懂的问题能够及时向老师请教,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7]。开展线上学习,学生在学习习惯的改变上和情感的接受上还存在问题,当出现疑问时也不能及时请教老师,学生在情感上会出现无助感。

(三)学校混合式教学的实践运用

1.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学生根据统一公布的学习账号和密码登录智慧树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主要包括课前预习、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各章节练习题目以及在讨论区发起提问或讨论等。教师则根据学生在线上学习的情况,尤其是完成各章节练习题目的情况和学生主动反馈的问题精心设计线下教学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同时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或组织全班学生对各章节重点知识进行线上讨论。

学生利用电脑、手机等即可进行学习,对一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或同学间交流讨论,还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直至全部理解。线上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安排和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对教师的讲解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和复习。当然,线上学习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教师无法监控个别学生走马观花式的学习,甚至学生人机分离也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严重依赖其自身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在录制教学视频时,可在视频中不定时增加答题模式,正确解答完题目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以便对学生的线上学习过程进行监测[8]。教师在掌握了学生线上学习的动态后,便可针对某些知识点及时发起讨论,或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对教学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的及时性和学习讨论的灵活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随着学生完成线上期末考核,线上学习部分随即结束,教师需及时形成学生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和总结

2.教师线下主导教学。学生完成了线上学习活动,教师也就同时完成了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随即准备线下的教学方案。线下教学分为课堂讨论、面授和迁移运用(作业练习)共三个环节。

首先是讨论环节,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讨论的问题,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采用头脑风暴法,学生根据线上学习所掌握的知识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教师适时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并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必要的引导。学生完成小组讨论后,将派出小组代表整理本组讨论意见并代表本小组发言,小组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教师在各小组发言结束后,进行总结发言,通过谈论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章节的核心知识。

其次是教师理论讲授环节,教师主要讲授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以及打破各章节的壁垒,根据教学的需要重新建构知识体系,同时根据学生在线上学习时反映的共同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力争学生全部理解与掌握。

再次是作业练习,由于本门课程知识涵盖十分庞杂,适当地做一些课后练习题目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精选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和迁移提高,教师随后发布参考答案,让学生进行自主检查批阅,然后拍照提交。在练习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且有针对性地解决。

为深入探究混合式教学的实际成效,我们选取了五位课程团队核心教师实施了混合式教学的2018级学生和他们采用传统面授方式教学的2017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所选学生均为专业相同的教师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其中,2017级学生共1 023名,2018级学生共1 056名。学习成绩选取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课程综合成绩。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如图1所示):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来,本门课程2018级学生比2017级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率由原来的9.97%下降到5.21%,下降了4.76%;
良好率由44.67%上升至51.33%,上升了6.66%;
优秀率由10.95%上升至18.47%,上升了7.52%。结果表明,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还让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的深刻性和准确性有了较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习迁移与运用的能力。

图1 2017级与2018级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期末卷面成绩对比分析图

通过对比两个年级的综合成绩发现(如图2所示):不及格率从 6.26%下降到1.61%,下降了4.65%;
良好率由49.17%上升至54.26%,上升了5.09%;
优秀率从18.67%上升至26.89%,上升了8.22%。结果表明,由于学生出勤率和平时作业的完成率与优秀率有了较大提高,学生的考勤成绩和平时成绩提升幅度较大,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发挥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积极参与线上学习和线下各种讨论活动。

图2 2017级与2018级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综合成绩对比分析图

实施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仅仅从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效来分析,可能略有不足之处,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评价的多元性,从而建立科学的、有效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但是从“产出导向”来分析,实施混合式教学,课程目标达成度得到了显著提升。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混合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的变革,而且是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和完善。教师准备了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提升。线下教学也一改过去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而是重点讲授、讨论和实践作业相结合。从教学结果来分析,学生的不及格率有了明显下降,良好率和优秀率有了一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保证。

总的来说,要更好地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学校亟需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并加大投入;
教师须更新教育观念,主动适应新时代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切实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对于学生来说,应改变学习态度和旧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猜你喜欢 线下教学模式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体操教学的应用研究体育科技(2022年2期)2022-11-07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家用电器(2022年7期)2022-07-13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22年3期)2022-05-12“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体育教学(2022年4期)2022-05-05《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科学大众·教师版(2022年4期)2022-04-13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8期)2022-04-13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9期)2021-04-13“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7年4期)2017-11-04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4年8期)2014-10-17

推荐访问:为例 教学模式 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