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洋旅游研究演进脉络、热点与展望*

刘 佳 纪晓萌

(1.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2.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发展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海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的实施,海洋在全球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对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和国家安全与发展影响显著,成为资源开发的拓展领域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2][3]我国高度重视海洋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相继提出“海洋强国”“实施海洋开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陆海统筹”等海洋发展战略,并将沿海各重点区域的海洋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予以重点发展。[4]在海洋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海洋旅游在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布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推动沿海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经贸文化交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和关键支撑点。[5]国际海洋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明晰国际海洋旅游研究的演进脉络和研究热点对提升我国海洋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自9世纪以游历和传教为主的地理学家、宗教传教士自发式的海洋旅行到18世纪欧洲航海家、科学家开展大规模的海洋科考探险,早期航海旅行孕育着人类海洋旅游的最初动机。直到1730年英国斯卡伯勒和布莱顿海水浴的出现正式成为世界海洋旅游实践的开端。20世纪中叶,海洋旅游发展迅速崛起,欧洲大西洋沿岸和地中海地区的海洋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加勒比海岸、夏威夷、澳大利亚等沿海国家和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海洋旅游目的地。[6]海洋旅游的实践发展也推动着学术研究的不断革新,早期国际海洋旅游研究主要聚焦于海洋旅游环境影响与评价;
[7]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得到更多关注。[8][9][10]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旅游发展成为海洋学、旅游学、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海洋旅游市场需求、规划管理、产品开发等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11][12][13]为推动我国海洋旅游研究发展提供了借鉴。已有学者对国际海洋旅游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围绕国际海岸带旅游、海滨度假地、滨海旅游、海岛旅游等相关研究的发展态势和研究焦点展开了深入探讨,[14][15][16][17]为把握国际海洋旅游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提供了有益启示。然而在国际海洋旅游研究的梳理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在海洋旅游、滨海旅游、海岸带旅游等相关研究的概念及其开展研究的活动地域范围尚未达成共识,缺乏长时序视角下海洋旅游研究脉络演进的纵向考察和研究内容的系统归纳。审视和梳理国际海洋旅游研究脉络,厘定海洋旅游相关概念,知晓国际海洋旅游前沿热点、学术特征与科学问题尤为必要。

基于此,本研究应用Cites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WOS核心合集文献库中894篇国际海洋旅游相关文献进行数理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紧跟国际研究前沿,探讨国际海洋旅游研究的演进规律、研究热点及其核心内容,着重回答时间纵轴上国际海洋旅游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演进规律,内容横轴上国际海洋旅游研究热点及其关联特征,以期厘清国际海洋旅游学术研究脉络和焦点,为海洋旅游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方法

CitesSpace是基于Java语言环境,融合信息分析、统计计量等分析过程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在文献计量分析的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18]本研究首先将国际海洋旅游文献研究样本导入CiteSpace5.8.R3软件,时间分区选择“From 1979 to 1999 # Years Per Slice1”“From 2000 to 2015 # Years Per Slice1”“From 2016 to 2021 # Years Per Slice1”,范围设定为Within Slices,选择策略g-index(k=25),运用Pathfinder法对关键词网络进行裁剪处理,通过关键词识别、关键词共现生成国际海洋旅游研究的信息知识图谱,以此映射不同研究阶段的研究焦点与趋势,探索国际海洋旅游学术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

(二)数据来源

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国际海洋旅游相关研究进展,本文以国际综合性学术信息资源覆盖学科最广的科学数据库Web of Science(WOS)为文献检索源,并选取WOS核心合集为文献数据库,以提高文献检索的代表性和可信度。设定“marine tourism;
costal tourism;
island tourism;
cruise tourism;
yacht tourism;
beach tourism;
blue tourism;
marine park tourism;recreational fishery tourism;marine ranching tourism”为关键词对文献标题进行检索,其中1979年为WOS核心合集中国际海洋旅游研究的首篇发文年份,将其确定为国际海洋旅游发文的研究起点,因此时间跨度设置为197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经采集得到相关文献921篇,在此基础上文献类型限制为“Article”,剔除会议、报告、专著等文献类型条目及同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经筛选后得到海洋旅游研究相关度最高的有效文献共计894篇,以此构建国际海洋旅游研究的文献数据库。

(一)基础文献计量分析

通过WOS核心合集数据库期刊遴选得到国际海洋旅游研究发文期刊共计315个,在此基础上,对国际海洋旅游相关研究的期刊发文量进行统计(见表1)。统计结果显示,依据国际海洋旅游发文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排在前十的期刊为JournalofCoastalResearch,Sustainability,Ocean&CoastalManagement,TourismManagement,CurrentIssuesinTourism,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等,成为国际海洋旅游研究发文的主要阵地。

明晰发文期刊类型有助于进一步反映国际海洋旅游研究的主要领域与方向。本研究在期刊发文量统计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简称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对发文期刊进行学科分类,对于发文期刊不在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的以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对应JCR的学科范畴作以补充。通过期刊学科类别统计可以看出(见图1),管理学类、环境科学与生态类、人文科学类、经济学类和地球科学类期刊发文量居于前五位,国际海洋旅游相关研究的发文期刊主要聚焦于管理、生态环境、人文社科、经济、地球科学等学科领域,旅游开发管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成为海洋旅游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

表1 1979—2021年国际海洋旅游期刊载文量前十位

图1 1979—2021年国际海洋旅游发文期刊分类及数量

(二)研究脉络及阶段特点

1、国际海洋旅游发文量与阶段划分

通过WOS核心合集对国际海洋旅游相关文献的发文量检索发现,国际海洋旅游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见图2)。其中,1979—1999年发文量相对较少,均在10篇以内,研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2000—2015年发文量攀升明显,均在20篇以内,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并在2010年出现峰值。2016年以来,国际海洋旅游研究发文量有较大幅度提升,呈陡状递增的发文态势。关键词是对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与凝练,初现关键词能有效反映研究领域的变化动向。在通过发文量对研究阶段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初现关键词、关键词网络共现及研究价值取向将国际海洋旅游研究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生态导向与单元起步阶段(1979—1999年)、方法集成与多元实践阶段(2000—2015年)、市场导向与深化拓展阶段(2016—2021年)。

图2 1979—2021年国际海洋旅游发文量与初现词数量

2、不同阶段研究主题及主要特点

(1)生态导向与单元起步阶段(1979—1999年)

随着20世纪中叶海洋旅游发展的迅速崛起,在海洋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活动与环境、生态的矛盾问题初显,生境问题引起重视。在此背景下,国际学者以生物、生态评估、环境为开端,[19][20][21][22]开启了海洋旅游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伴随着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达成的《全球21世纪议程》的实施,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海洋旅游发展中逐步深入。20世纪90年代,围绕典型海洋旅游案例地的生态评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研究涌现,海岸、海岛在旅游环境影响、生态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相继展开,主要集中在海洋旅游开发与环境限制、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见图3)。

图3 1979—1999年国际海洋旅游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总体来看,该阶段研究关键词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具有较强的指向性,然而在分析维度和研究领域上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旨在回答“海洋旅游的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以单要素研究的生态导向为开端,处于国际海洋旅游研究的起步和探索阶段。

(2)方法集成与多元实践阶段(2000—2015年)

随着2000年《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与行动计划》的颁布,可持续成为旅游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国际海洋旅游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海洋旅游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问题也得到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海洋旅游自然生态环境研究的分析维度趋向多元,以承载力、生命周期评估等研究视角切入,聚焦到气候、地貌、水质、生物多样性、碳排放等环境管理的具体问题。[23][24][25][26]与此同时,以加勒比海岸、夏威夷、济州岛、挪威等典型海洋旅游目的地为案例地,[27][28][29]在探讨区域海洋旅游需求、经济增长、土地利用、医疗卫生等社会发展实践问题的研究上也得到重视,其中聚类分析、Logistic回归、对数模型、价值评估、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海洋旅游研究中逐步得到应用(见图4)。

图4 2000—2015年国际海洋旅游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总体来看,该阶段研究基于生态、社会、经济等多维度视角构建了多元化的海洋旅游研究体系,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集成地理信息技术、计量、统计等多类型研究方法,案例化、实践化更为突出,海洋旅游发展对策、发展战略成为研究焦点,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导向,进一步回答了“海洋旅游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为方法集成与多元实践的发展阶段。

(3)市场导向与深化拓展阶段(2016—2021年)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加快,海洋旅游在市场拓展、产品开发、规划管理、法律保障等方面的发展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在国际海洋旅游社会层面的研究中统筹考虑旅游者市场需求与本底供给,旅游需求预测与实践发展的交互印证研究日渐丰富,[30][31]关注市场需求、社区生计、居民参与、政策制度等相关问题,社区居民、地方政府等的影响引起了广泛讨论。[32]体育运动、医疗卫生、野生动物、美食、文化等要素同海洋旅游结合的研究更为紧密。[33][34][35][36]随着2019年底新冠疫情的爆发,疫情对海洋旅游在公共卫生和危机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引起了重点关注,以邮轮、海岛、社区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旅游收入、生计恢复、经济影响、产业发展的脆弱性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见表2)。

表2 2016—2021年国际海洋旅游研究前十位突现关键词

总体来看,该阶段海洋旅游从自然环境层面向社会经济层面的研究领域进一步延伸,凸显该阶段市场导向的需求特征,市场需求、社区居民、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海洋旅游新业态等研究主题逐渐增多,跨学科、跨区域、跨部门等合作研究成为研究趋势,体现了海洋旅游从生态、资源为核心向旅游者、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转变(见图5)。

图5 1979—2021年国际海洋旅游研究发展阶段及其演化关系

系统梳理国际海洋旅游研究热点及特征有助于全方位揭示海洋旅游的研究结构和内容体系。依据海洋旅游目的地发展实践过程,围绕海洋旅游从资源本底出发到目的地开发的实践过程为研究逻辑主线,融合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进一步对国际海洋旅游研究的热点议题进行梳理,凝练海洋旅游“概念思辨—环境解析—开发管理—效应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逻辑分析思路,演绎国际海洋旅游研究内容体系。

(一)概念思辨:海洋旅游研究的基石与内核

纵观已有研究,当前海洋旅游与海滩旅游、滨海旅游、海岸旅游等在空间范畴、旅游活动的概念界定上存在混淆,厘清海洋旅游相关概念是研究的重要前提。海洋旅游是指依托海洋环境开展的所有旅游活动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海滩旅游是以海滩为依托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和度假等活动;
[37]滨海旅游则是指在沿海地区和近海水域开展的各种旅游、休闲和娱乐性活动;
[38]海岸旅游是指在海岸带内开展的旅游活动。综合已有学者观点可以看出,旅游活动区域是辨析不同概念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从空间范畴上看,海洋旅游涵盖海滩旅游、滨海旅游和海岸带旅游,滨海旅游和海岸旅游涵盖海滩旅游。从旅游活动空间范围来看,海滩旅游的活动空间范围集中在海滩,滨海旅游和海岸旅游活动空间范围集中在沿海地区和近海水域,海洋旅游的活动空间范围包含整个海域环境(见图6)。

图6 海洋旅游相关概念逻辑关系

(二)环境解析:海洋旅游发展的本底与基础

生态环境是海洋旅游发展的本底基础与重要支撑,开展环境评价是海洋旅游目的地规划开发的重要前提。当前学者主要通过生物资源调查、生态评估等方法对海洋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的开发价值和用海适宜性等方面开展评价。[39]与此同时,海洋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引发的矛盾较为突出,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包括海洋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侵占社区居民生存空间的矛盾,海洋旅游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海上交通产生的废气对全球气候变化、水土环境、大气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的影响等方面。[40][41]例如,Brtnicky等以圣托里尼岛为例,探究海洋旅游业发展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土地造成了多种重金属污染,并对岛屿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风险。[42]

(三)开发管理:海洋旅游实践的支撑与保障

1、规划与开发

规划与开发研究主要涉及海洋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与产品开发等方面。在目的地规划开发方面,研究初期学者主要关注热带和亚热带开发较为成熟的海洋旅游目的地。近年来,随着亚太地区岛国旅游业的发展,研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海洋旅游目的地延伸。在产品开发方面,当前海洋旅游产品存在同质化严重、体验性不强、同旅游者需求脱节等方面的问题,优化海洋旅游产品体系成为研究重点。已有学者提出通过嵌入文化内核、融入科技属性、差异化组合产品等手段,[43]打造智慧化、多样化的海洋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高品质海洋旅游需求。例如,Chen等总结归纳了互联网环境下海洋文化智能旅游互动产品的设计方法和开发规律,并指出突出设计元素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措施。[44]

2、管理与治理

构建海洋旅游目的地科学有效的管理与治理体系是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在目的地管理与治理的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危机管理、游客管理和社区治理三个方面。一是危机管理,这方面研究主要着眼于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球金融危机等危机事件对海洋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影响,已有学者指出增强危机意识,提高危机事件应对能力是海洋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关键支撑。[45][46]二是游客管理,游客是目的地旅游活动的核心主体,切实有效做好游客管理是提升游客满意度的重要途径。[47]如Lukoseviciute和Panagopoulos从游客视角切入,探究海洋旅游目的地的管理重点,指出过度拥挤、生态系统退化和海岸侵蚀是构成目的地发展的主要威胁因素。[48]三是社区治理,社区作为海洋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构成单元,实现社区共建共享是推动海洋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49]如Chiappa等以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社区居民由于未参与到旅游发展规划中,造成对政府决策的不信任,由此引发的社区冲突严重阻碍了目的地的发展建设。[50]通过已有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从海洋旅游目的地管理的主体、客体等不同角度切入,探讨了目的地管理与治理的具体影响因素和解决路径,未来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管理与治理体系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和拓展。

(四)效应影响:海洋旅游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1、经济影响

海洋旅游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两面性。一方面,海洋旅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具体表现在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外商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51][52]另一方面,在海洋旅游发展过程中引发的环境污染、捕捞业压缩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阻碍海洋旅游目的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53]有学者认为,在农业生产退化、商业渔业压缩的情况下,海洋旅游业成为部分旅游依赖型岛国经济的主导产业,导致海洋旅游目的地产业结构单一、经济脆弱性和依赖性突显。[54]还有学者引入“荷兰病”这一概念对海洋旅游目的地经济脆弱性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海洋旅游目的地应着力提高竞争力,增强经济韧性,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55]

2、生态影响

在海洋旅游发展过程中,往往还会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从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上看,主要表现在海洋旅游的发展对水资源过度使用,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地下水质恶化和海水入侵等一系列后果;
海洋旅游业发展对海滩造成侵蚀,导致海滩面积退化;
[56]海洋旅游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侵占了当地居民原有的生活空间;
海洋旅游业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负担。[57]还有学者聚焦于对动植物的影响研究,如有学者研究海鸟与旅游者互动的关系,研究发现,旅游者观看、拍摄等行为对海鸟造成了严重的干扰;
[58]还有学者探究珊瑚与潜水者数量的关系,发现随着潜水者数量增加,珊瑚礁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导致珊瑚鱼数量和珊瑚种类明显减少。[59]

3、社会影响

围绕海洋旅游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当前学者主要对生活质量、女性发展、文化传播和社会团结等方面展开探讨。首先,在生活质量方面,当地社区居民在海洋旅游发展过程中获益,直接有助于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提升。[60]其次,女性通过参与海洋旅游相关职业获得经济收益,成为赋予妇女权力的一种选择;
[61]再次,海洋旅游业的发展也对世界遗产、古遗迹、部落等的保护和文化传播起到宣传作用;
[62]最后,从社会学角度来说,社区共同参与海洋旅游业的发展,也被视为一种促进社会团结的象征性互动。[63]然而,亦有研究证实,旅游业降低了社会凝聚力,如旅游企业与居民在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上存在社区冲突可能会引发暴力问题。[64]

(五)可持续发展:海洋旅游发展的目标与导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全球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研究视角逐渐从海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管理向海洋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深入。当前,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主要围绕可持续性评价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方面。已有研究证实,气候温度、旅游地知名度、生态安全和政治环境是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65][66]例如,Guden等指出,经济依赖性强、资源稀少、生态系统脆弱和敏感是阻碍塞浦路斯岛海洋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67]目前,学术界已然意识到海洋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并尝试通过环境监测、生态标签、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体系和建设人工湿地等方法降低海洋旅游发展对目的地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海洋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例如,Castillo-Manzano等指出,蓝旗等生态标签在获得游客认可的同时,能够有效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68]Mai和Smith探讨了旅游业发展与系统思维理论之间的联系,利用系统理论确定影响越南卡特巴岛旅游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系统结构,指出政策重点必须从增长转向增长极限,以免旅游业的承载能力遭到破坏。[69]

通过对热点议题的梳理可以看出,国际海洋旅游研究内容体系主要以概念思辨、环境解析、开发管理、效应影响、可持续发展等研究内容为主体。概念思辨是海洋旅游研究的基石与内核,明晰海洋环境空间是国际海洋旅游研究的重要方面。其中,空间范畴界定和旅游形式探索是促进海洋旅游立体式与系统性开发的前提。环境解析是海洋旅游开发的本底与基础,生态环境的评估和保护是海洋旅游环境解析研究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海洋旅游目的地开发价值及其适宜性的评价。在海洋旅游发展过程中引起的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也成为国际海洋旅游研究的重要话题。其中,野生动植物、气候条件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其研究的重点。开发管理是海洋旅游实践的支撑与保障,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规划开发和管理治理两方面。其中,规划与开发主要涉及海洋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产品开发等方面,管理与治理较多关注海洋旅游目的地的危机管理、游客管理、社区治理。效应影响主要表现为在海洋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影响,研究内容涵盖海洋旅游对经济、生态、社会产生的影响。其中,海洋旅游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一方面,海洋旅游发展能给居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吸引外商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海洋旅游业的敏感性、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给海洋旅游目的地带来了诸多风险。在生态环境上,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等负面影响。此外,在海洋旅游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一系列社会发展效应,如生活幸福感提高、女性经济独立性增强、社会更加团结。可持续发展是海洋旅游发展的目标导向,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影响海洋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性评价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把握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要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可持续性评价指标涉及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环境、自然条件、海洋旅游目的属性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主要有环境动态检测、生态标签、生态服务体系构建等。

(一)结论

本文以1979—2021年WOS核心合集数据库的894篇国际海洋旅游期刊文献为研究样本,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通过发文量统计、关键词识别,综合研究内容及其价值取向,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国际海洋旅游的演进脉络和前沿热点展开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依据期刊载文计量及学科类别分析可知,JournalofCoastalResearch、Sustainability、OceanandCoastalManagement等期刊成为国际海洋旅游学术争鸣的主要阵地,发文期刊类别主要集中于管理、生态环境、人文社科、经济、地球科学等学科领域。(2)1979—2021年国际海洋旅游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以发文量和关键词及研究价值取向为支撑刻画研究的演进脉络,国际海洋旅游研究发展阶段可划分为生态导向与单元起步阶段(1979—1999年)、方法集成与多元实践阶段(2000—2015年)和市场导向与深化拓展阶段(2016—2021年)三个阶段,表现为从生态、环境单要素导向向社会、市场等多元实践的转向演进。(3)按照海洋旅游从资源本底到开发实践的过程理路,归纳海洋旅游“概念思辨—环境解析—开发管理—效应影响—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热点议题。

(二)展望

海洋旅游是沿海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我国海洋旅游处于高质量发展转型与机遇期,发展海洋旅游是建设“海洋强国”,推进双循环格局构建的重要的战略选择和实施举措。纵观国际海洋旅游研究的发展态势和研究热点,在立足我国海洋旅游发展实践和现实需求的前提下,提出推进我国海洋旅游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是夯实理论基础,完善海洋旅游研究的学科体系。海洋旅游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显著,是包含多要素、多功能的复合地域系统,相关研究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特点。近年来,地理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在国际海洋旅游研究中应用广泛,研究内容向跨学科、全方位的态势不断深化,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态势。未来,我国海洋旅游研究应夯实理论基础,融合地理学、生态学、旅游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理论,深入推进学科与方法交叉融合,以“海洋强国”发展战略需求和实践发展问题为导向,建立由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发展模式、运营管理到政策保障的学科体系,为海洋旅游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学科支撑。

二是集成研究方法,创新海洋旅游研究的学科范式。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创新是研究内容提升与突破的重要途径。海洋旅游具有复杂的环境特征,当前遥感信息、情景模拟、数理统计与建模等研究方法在国际海洋旅游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未来,我国海洋旅游研究应综合集成质性研究、数据分析、决策分析等研究方法,强化微观实证与宏观决策的结合研究,进一步发挥大数据平台与空间探测的技术应用,精准刻画海洋旅游现实市场需求,探索我国海洋旅游发展的实践规律与特征,推进学科研究范式的创新,提升海洋旅游的规划决策能力和研究发展水平。

三是立足实践需求,丰富海洋旅游研究的多维视角。国际海洋旅游研究领域广泛,研究主题多元,既着眼于海洋旅游目的地生态、经济、社会的评价与测度,又关注微观层面游客、居民、野生动物的感知与保护,注重案例化、实践化研究。未来,我国海洋旅游研究应紧跟国际研究热点与前沿,以“海洋强国”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战略背景和实践导向,聚焦前沿领域与问题,丰富海洋旅游在海岛、海岸带、海滩等视角的研究,系统、客观、科学地为海洋旅游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猜你喜欢 目的地海洋旅游 恋爱中的城市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2022年2期)2022-02-18迷宫弯弯绕小天使·三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4期)2021-06-15动物可笑堂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2018年9期)2018-05-14爱的海洋琴童(2017年7期)2017-07-31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小学科学(2017年5期)2017-05-26旅游今古传奇·故事版(2016年24期)2017-02-07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2009年18期)2009-08-31

推荐访问:热点 演进 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