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馆背景下文化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

文/陈清玲(泉州市丰泽区文化馆)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下,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也应当坚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推进数字化建设[1]。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中包含了很多有价值的艺术资料,对于文化艺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所以推进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属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一)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的概念

文化艺术档案是依托于不同类型、格式、载体所记录存储的资料信息,一般是由从事文化艺术相关工作的单位或人员在组织文化艺术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比如说文艺表演、培训活动等。推进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是对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它和过去的纸质档案管理存在显著差异,能够有效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提升[2]。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数字档案材料,在文化艺术工作中也产生了很多数字化资源,应当对这部分档案资源予以科学高效管理。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往往是借助于计算机、扫描仪等各类硬件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系统,遵循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对文化艺术档案予以整理分析并有效归档保存。利用数字化措施对文化艺术档案进行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档案开发利用效率提升,也可以有效降低单位档案库房的占用空间,数字档案在保存时还能够避免受到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二)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的特点

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表现出如下几方面的突出特征:首先是安全性[3]。运用数字化管理模式,文化艺术档案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被保存,不但有助于后期的开发利用,同时也避免了过去纸质档案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档案管理人员只需要对数字档案实施备份即可保障其安全。其次是持久性。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过去纸质档案损坏或者丢失的问题,确保档案的完整和管理的持久性。再次是统一性,通过实施数字化建设,可以对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各个类型的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予以统一关联并保存,有效提升了档案的整体性与统一性。最后是高效性。数字化管理模式下不但有助于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促进工作效率提升,同时也便于档案使用者检索查阅,提升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一)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不断发展,然而在开展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依旧沿用传统的人工手工管理方式,数字化建设步伐较为缓慢。档案管理数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基于现阶段国内信息化发展水平而言,能够了解到在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依旧还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即便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发展,但文化艺术档案工作者并未真正从思想理念上认识到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意义,因此应当给予档案数字化建设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以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能够更好地对文化艺术档案进行发掘

推进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4]。针对目前文化馆已经存储的档案材料予以整理分析,对其实施数字化处理,能够为后续的使用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检索功能,档案使用者也能够摆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随时随地查阅档案资源。另外,档案管理人员还能够将数字档案上传到云端,进一步发挥出其价值与作用,更加深入地挖掘文化艺术档案的价值。

(三)能够使文化艺术档案资源共享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要促进资源的高效传输与共享,所以文化馆在发展的过程中为提升文化艺术档案的开发利用效率,可以建设档案资源共享平台,让更多对文化艺术档案存在需求的人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登录这一平台,搜集下载自己需要的文化艺术档案。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对档案资源共享平台进行建设管理时,档案管理人员应当设置好相应的权限,设置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避免档案资源丢失、损坏。

总之,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意义重大,文化馆应高度重视,对档案管理方式进行优化调整,明确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目标,并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为档案管理人员降低工作难度,从而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与创新管理系统、数字化技术,进一步丰富文化艺术档案内容,为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属于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主要涉及对纸质文化艺术档案的整理、扫描、归档、保存、建库、备案和安全管理等各个流程[5]。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建立更加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流程,制定统一标准的技术规范,从而有效提升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从总体上来说,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包含了如下步骤:

(一)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数字化建设之前的准备工作尤为关键,第一,应当根据档案数字化处理的基本要求,对需要进行数字化的文化艺术档案展开全面梳理分析,对能够进行数字化的档案进行分类,明确档案数字化处理的具体范围,从而确定需要的时间、成本等信息。第二,应当将需要处理的档案实物进行统一保管,提前开展好档案规格、类型、清晰度、数量等相关准备工作,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应当仔细清点并及时做好审核登记。第三,应当开展好档案数字化后的存储和复位工作,提前制定好数字化处理工作方案,保证母本的安全完整。

(二)文化艺术档案的采集与处理工作

档案的采集和处理属于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序推进格式转化的基本前提[6]。在对档案进行采集时应当结合档案材料的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技术保护措施,对不同规格、纸张保存完好性、文字清晰度等情况都应当有充分了解,以便于在扫描时更加准确地进行色彩调节,促进未来使用效率提升。档案的采集与处理能够有效避免发生过度纠偏的问题。

(三)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后期的处理工作

在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后期处理过程中,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把已经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数字化档案进行认真仔细审核,对档案资源实施排序归类,以便于后期更加快速地进行检索和查阅。将已经录入的档案信息实施查验,确保其收录完整,档案内容的标题和主题相契合,归类准确,另外还应当仔细审核其时间、内容等,避免出现录入遗漏的问题[7]。如果必要还应当对照纸质档案母本进行查核,从而确保数字化处理后的档案内容真实完整。比如说余姚市剧团对于曲谱等创作类型的文化艺术档案,要求原作者抑或是专业人员对纸质曲谱进行重新打谱之后再进行保存,有效促进了数字档案管理效率提升。

(四)文化艺术档案扫描数据的保存

纸质档案进行扫描或者摄像处理之后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予以保存,通过扫描及校对检查后的数字化档案应当根据提前设定的路径和条目保存到相关的文件夹之内。在对档案进行存储时应当密切注意所保存的位置,第一时间调阅审查,防止在录入环节发生存储位置错误的现象。

(五)建立文化艺术档案数据库

数据库属于存储档案资源的重要载体,通常来说包含了数据库管理员和系统软件构成[8]。现阶段档案数据库一般有非关系式数据库、关系式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等类型。多媒体数据库往往是将多媒体技术与数据库技术联系起来,属于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数据库表现出存储量大、类目设置丰富等突出优势,在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运用价值。

(六)文化艺术档案的数据挂接、验收与备份

对档案数据库目录内存储的文件实施仔细查验,确保所有档案的文件名和目录数据库中的档案编号保持一一对应,进而更好地建立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确保文化艺术档案的目录能够和图像文件密切联系[9]。数据录入验收属于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确保数字化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的重要前提。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是否能够实现最终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和数据录入的准确性相关。录入工作结束之后应当对全部档案数据实施检验,即针对文化艺术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影音库和文字库等进行核查,核查占比要保持在20%以上,提升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最终核查通过后需要对数字化档案资源予以备份处理,备份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防止档案资源的泄露或损坏,还能够有效防范安全隐患。

(一)有序推进文化艺术档案标准化

在推进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依旧还存在一些影响因素,比如说数字档案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方面存在漏洞,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文化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对相关标准规范予以统一,为构建更加系统化的档案数字化标准,应当对文化艺术档案实施全面梳理分析,在目录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应的规范要求,建立健全制度标准。档案数字化建设属于一项复杂的工程,如果存在些许失误都会对数字化建设带来影响,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仔细全面地核查,对整个数字化处理流程实施监管,确保此项工作能够持续稳定推进。各个文化馆都应当结合馆藏文化艺术档案的实际情况,结合数字化建设需要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标准规范,其中主要涉及对文化艺术档案的分类、命名、元数据存储标准和著录标准等诸多问题。为提升档案管理工作实效性,必须要真正将档案数字化处理标准规范作为唯一准则,确保在文化艺术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保存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根据统一科学的标准要求执行,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与作用,进一步提升文化艺术档案开发利用效率。

(二)建设艺术档案数字化的系统工程

推进文化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应当有一个较为系统完善的工作机制,其中应当涉及工作制度建立、设备设施选择、数字化档案监督管理、安全管控、检索查询等相关内容[10]。除此之外,为提升文化艺术档案的开发利用效率,还需要构建更加全面的档案查询机制,依托于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实现数字化档案资源的高效传输共享。按照纸质档案母本和电子档案数据的保存要求,针对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借助于文本抑或是映像的方式来实现二者的有效保管,同时建立健全数字档案资源的管理机制,针对档案数据库的管理来说,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保密制度,确保数字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建立数据库

多媒体技术属于融合文字、音频、视频、图像的一种综合性技术,而数字多媒体能够把各种不同类型的媒体整合在一个系统中来,从而组建成为相辅相成的整体,能够在人机交互机制下对各类命令进行处理的综合型技术方案[11]。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中来,它在数字档案的编目、保存、检索、利用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发挥出较大作用。数字化建设属于现阶段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比如说可以利用光学字符识别、音视频采集转换、多媒体数据压缩以及光盘刻录等技术对文化艺术档案实施数字化转换,同时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构建更加全面系统的管理平台,确保档案案卷号与多媒体文件存储位置直接关联,能够实现目录数据和多媒体文件的统一管理,有效提升人机交互利用效率。

(四)加大艺术档案资源管理的数字化教育

提升文化艺术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应当建立一支更加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开展好相应的数字化教育工作,促进已有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不断提升。同时要引导档案管理人员主动树立数字化管理意识,真正意识到数字化建设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同时还需要定期组织开展好各种培训教育活动,特别是要落实好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相关培训,这样不但能够让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信息化素养,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开展数字档案管理工作,培养更多全面型的档案管理人才。

总而言之,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下,推进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能够为文化馆以及社会艺术团体各项工作活动的开展带来更多助力。现代文化馆应当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档案管理模式,积极推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尽快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目标,深入分析研究档案管理的创新工作模式,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为档案使用者带来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来说,在数字文化馆构建背景下,必须要积极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不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高效开展,主动对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予以创新,借助于互联网的优势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猜你喜欢 数据库数字化档案管理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消费电子(2022年6期)2022-08-25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06-01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科学家(2022年5期)2022-05-13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大众投资指南(2021年35期)2021-02-16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卷宗(2020年13期)2020-08-10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科学家(2017年21期)2017-12-14数据库财经(2017年2期)2017-03-10数据库财经(2016年15期)2016-06-03

推荐访问:文化馆 数字化 文化艺术